第7章 (7)

着墨姝,而到了岸上後,墨姝還記挂着十二皇子落下的物件。

楊妃見狀,臉色稍有緩和。

如今見雉兒似乎對墨姝很有好感,又聽總是欺負宮人的兒子居然出言為這小姑娘說話,楊妃氣消了大半,她知道陵北墨氏一案的內情,原本就沒怎麽把墨姝命格的事放在心上,剛才只是關心則亂。

聽了十二皇子的話,墨姝确實是不顧自身安危下水救人,表現得也很恭敬,楊妃登時和顏悅色起來。

這時,旁邊盧國公夫人忽然開口道:“早就聽說墨家的六娘子長得極好,今日一見才發現傳言竟然沒有誇大,且不過略識水性,也大着膽子下去救人,這功勞大家都看見了,我忍不住倚老賣老,厚着臉皮也想為她向公主殿下和楊妃娘娘讨點賞賜。”

此話一出,衆人又是一愣。

連本來淡定自若的墨姝,也險些擡起頭去看盧國公夫人此時的表情。

盧國公夫人白氏今年已經年過四十,當年巾帼不讓須眉,曾跟随盧國公四處征戰,為大梁開國立下了赫赫戰功,連先帝都幾番稱頌,在一衆貴夫人中算是非常有身份的,就是當今皇帝見了,也客氣有禮,平日她極少參加這樣的宴會,今日乃是陪其疼愛的孫女過來的。

即使如此,盧國公夫人坐在彩廬裏,有人過去見禮,她也都是淡淡的,帶着幾分疏離,只對易家幾位姑娘親切些。

沒想到如今她竟然會開口為墨姝說話!

楊妃本已和顏悅色的臉上,現在更是堆了笑意,道:“傻孩子,你救了皇兒,這是大功,怎麽請起罪來了?”

說着,示意身邊的宮女将墨姝扶起來。

憐玉公主十六七歲花兒一樣的年紀,又穿一身寶華裙,秀麗貴氣,舉止娴雅,嫣然笑道:“盧國公夫人都開了金口,怎麽能不賞。秋水,去把那一對包金獸首白玉镯取來,墨家六娘子救十二弟有功,我這個姐姐也該表示一下。”

墨姝才起身,複斂衽盈盈下拜:“多謝公主殿下恩賞。”

楊妃看着墨姝,心中早已另有主意,她讓人取了一件綠松石十八羅漢手串,賞了下去,還将墨姝拉到身前,細細打量了一番,道:“這孩子長得招人疼,竟讓人怎麽都看不夠似的。”

看見楊妃的表情,墨姝有種不太好的預感,心中一沉。

很快墨姝心裏的不祥預感就變成了真實,楊妃轉過頭看了十二皇子一眼,笑容灼灼:“我真想與墨六姑娘多親近,而且連雉兒也喜歡你,墨姑娘,不如你進宮住幾日,陪陪本宮可好?”

但見十二皇子眼睛一亮,不等墨姝答應,搶先道:“好!”

楊妃便抿唇笑了,眉目舒展間,如絕世名花展露了其雍容耀目的風姿。

無怪乎一直聖寵不衰。衆人不由自主地想。

楊妃讓墨姝進宮,實在出乎衆人的意料,但見廳內之人神色各異,迷茫的,豔羨的,還有妒忌的……不一而足,但大多人都覺得這是好事。

畢竟墨姝可是救了十二皇子,別看因為家中落難,現在的她雖然頂着前世家貴女的名兒,實際上沒多少人家看得起,但今日她得了十二皇子和楊妃青眼,更有盧國公夫人開口為她說好話,還有進宮作陪,楊妃明顯是有擡舉之意,身份水漲船高。

待過幾日墨姝從宮中出來,其在衆人心中的分量,就不是現在能比的了。

墨姝聞言,一顆心卻直直沉了下去,鋪天蓋地的絕望洶湧而來:重活一世,還是逃不過進宮的命運?

然而想到此番的目的,還有獄中的三哥,墨姝面上硬生生擠出了受寵若驚歡喜的樣子,怯怯道:“楊妃娘娘實在太擡舉民女了,能夠進宮陪伴娘娘,民女幸甚之至,只是,宮中諸多貴人,以民女這樣的身份,怕會沖撞了貴人,民、民女實在惶恐。”

這副小心翼翼、瞻前顧後的樣子,卻正與楊妃聽到的、墨六娘子平日對下人跋扈驕矜、實則欺軟怕硬,遇到一點事就膽小卑怯,極好拿捏的傳言相符。

楊妃挺滿意,就是覺得墨姝未免有點上不了臺面,不知會不會得人歡心。

罷了。

反正墨姝年紀還小,過上一兩年,總會好的。

這時,十二皇子直接過來,問:“母妃,她什麽時候進宮?”

楊妃征詢地看向了墨姝:“不知墨六娘子可需要回去與家人說一聲?”

與此同時,衆人的目光也都落在了墨姝身上。

想起前世夢中在宮中的日子,還有後面的結局,墨姝幾乎用盡了全身力氣,保持住臉上的欣喜,作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不、不用了,想來母親知道也會很高興的。”

墨姝擔心見到楊氏之後,她會失去進宮的勇氣。

以母親楊氏的聰明,肯定能從女兒的舉止神情,猜到此次進宮可能不是什麽好事。

簡而言之,墨姝不過是不知該如何面對家人。

前世墨姝是為了易安入宮,今生,她終于可以也為家人一回。

出了十二皇子落水之事,憐玉公主沒了飲酒對詩的心情,楊妃也說要回宮去,讓太醫給殿下看看是否有什麽不妥,宴會提前散了。

墨姝一直跟在楊妃左右,臉上笑意盈盈,卻已有了兩分真心,既然随楊妃入宮去了,三哥的事情應該有所轉機吧。

易采薇與琉璃過來,轉達宋國公夫人小楊氏之意,讓墨姝換一身衣裳再随楊妃進宮。

墨姝與楊妃說了一聲,才回去換衣裳。

碧蘿一邊給墨姝系好絲縧,一邊開口道:“讓奴婢陪姑娘進宮去吧,奴婢定能照顧好姑娘,絕不會添亂的!”

之前在外邊,碧蘿就提了這事,但墨姝拒絕了,只是她仍不死心,再次懇求。

後宮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前世已經拖累這丫頭一次,今生墨姝自己是不得已再次踏入,卻不想碧蘿也搭進去。

因此墨姝無奈道:“你知道現在家裏事多,不容有一點閃失。我如今身份不比從前,細究起來不過是庶民之女,能進宮陪楊妃娘娘已經是天大的福氣,沒聽說過還有帶上丫鬟随侍的道理。”

聽了這話,碧蘿雖然還不放心,卻沒有什麽理由糾結此事了。

墨姝想了想,吩咐道:“我進宮之後,碧蘿你就先回家去,到夫人身邊伺候好了。”

碧蘿悶悶點頭,自我安慰似地道:“楊娘娘娘也說了是進宮幾日,姑娘應該很快就回來了的。”

墨姝微笑着點了點頭:“正是,你跟母親說,讓她放心。”

心中卻是一疼。

這時,外邊有丫鬟進來禀告,說是楊妃娘娘準備起駕回宮了。

025、入宮

待出來時,墨姝已換過了一身淺碧寶相花紋的香雲紗上衫,散花如意雲霞裙,松挽淺綠色繡折枝蓮的披帛,拿了一柄繡國色天香的紫竹團扇,雙髻上別着珠钿,額間還畫了一點朱砂,十分嬌豔。

外間奉命等着的珍珠雖然見多了楊妃的麗色,仍忍不住一呆。

墨姝笑道:“讓珍珠姐姐久等了。”

珍珠回過神來,不禁暗想:墨六娘子如今年紀尚小,都讓人移不開眼了,假以時日,定是天仙一樣的人物。當下起身含笑點頭,問:“墨姑娘可準備妥當了?”

墨姝點點頭。

珍珠就當先往外行去。

到了國公府大門外,墨姝一眼望見了相送的易府衆人,宋國公夫人小楊氏正在前邊,後面簇擁着易家幾位姑娘,琉璃和墨芷柔也在其中。

不知何時墨芷柔已經換過了一身衣裳,并沒見鬧出什麽事情,讓本來懸着心的墨姝松了一口氣。

但是墨芷柔的臉色就不怎麽好了。聽見墨姝到了門口,墨芷柔轉過頭,目光如同兩把尖利的刀子,似恨不能将她活剮了好取而代之。

而宋國公府其餘的幾位姑娘也多是豔羨或者妒忌,看來都把能随楊妃進宮看作是一件美事。

墨姝不由在心底苦笑,同時又安慰自己:也許,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麽壞呢?畢竟想想她年紀還太小了,盡管以前不是沒有過十歲、十一歲入宮的女子,但初時都是宮女而已,她還有時間可以想辦法出宮的。

憐玉公主的蓮駕已經先行回宮了,楊妃也沒再耽誤,與十二皇子先上了珠玉華蓋的車駕。

宮人将馬凳放好,也扶墨姝上了馬車。

墨姝坐好之後,又忍不住将車窗的簾子挑開些許,看向國公府的大門,卻看見門內遠遠地,有一個熟悉親切的身影正急步行來。

“起駕——”

随着宮人有些尖細的聲音,墨姝忍着淚水放下了車簾。迷蒙間,她看見易安也從門邊的小徑疾步而出,因看見母親而生出的難受讓複雜的情緒取代,她低頭眨去淚水,露出一絲冷笑。

這一路思緒萬千,墨姝也不知過了多久,馬車放緩了速度。

進了內城宮門之後,楊妃換過轎子,墨姝自然也從馬車下來,改乘小轎,前世夢裏宮中的一段經歷忽然出現在心底。

楊妃、十二皇子、憐玉公主……原來,都曾是故人呢。

這皇宮熟悉到墨姝不用挑起簾子看外邊的景色,也知道轎子到了何處,甚至在落轎前幾息做好下轎的準備。

楊妃和十二皇子身份貴重,又受寵愛,下了轎還可以坐步輿回自己的宮室,而如今的墨姝只能和宮女在旁随行。

宮內景色依舊,甚至墨姝還可以認出幾個讓到路旁的宮人。

其間卻已隔了一世。

墨姝垂首,低眉斂目地跟随在步輿旁,心頭無悲無喜,安靜地走向自己今生的命運。

這時,步輿上的十二皇子忽然問道:“墨姐姐,皇宮漂亮不?”

墨姝一怔擡頭,讪讪道:“回殿下的話,民女沒有東張西望,實在不知。”

楊妃臉上不由現出了一絲笑意,道:“這個不急,明日本宮讓人帶你在禦花園好生看看。”

墨姝忙躬身行禮:“姝兒謝過楊妃娘娘。”

楊妃滿意點頭。

然而十二皇子卻不甘心寂寞,一路給墨姝指點宮中的景色,讓墨姝不得不擡起雙目去看,不時應和幾句。

好在碰見的宮人都忙不疊地讓到路邊,低眉順目地垂手而立,即使心中詫異,也無人敢明目張膽地打量,頂多等銮駕過去了,才在背後偷偷望一眼,倒讓墨姝沒那麽大的壓力。

不過,墨姝可以猜到,今日之後就會有許多人私底下好奇地打聽她的事了。

宮中閑來無事之人實在太多。

一路順利到了楊妃居住的永華宮,并沒有發生墨姝如所擔心的,在半路碰見梁帝劉楷的事情。

墨姝承認自己想的有點多。

無奈墨姝一直害怕的就是被梁帝劉楷看上,前世的墨姝深愛易安,甘願為了他入宮為妃,變成他的一枚棋子,明明恨透了那個昏君,幾欲将之掐死,還要作出情深一片的樣子。

有好幾次,墨姝都想先殺了昏君,然後自我了斷,終究是強忍了下來。

但是沒想到最後卻……

墨姝打住了思緒,這一段往事實在不堪回首,她卻常常不由自主回想起來,然後就是揪心的疼。

反而是對易安的感情,卻已淡如白水,讓人覺得曾經的癡戀只是一個笑話。

其實墨姝有些猜不透楊妃的想法。

若說是打算往龍床上送人,如今的劉楷雖然已經年過四旬,但還不是前世不能人道的昏君,楊妃又受盡寵愛,也還算年輕貌美,為什麽要給自己弄出個争寵的對象?

前世墨姝進宮之後沒多久,楊妃可是失寵了的。

但是如果楊妃不是想将墨姝變成劉楷的後宮三千之一,讓她進宮又是為了什麽?

該不會真的只是陪楊妃閑話之類的吧?

在墨姝思緒紛亂之時,楊妃已讓人去請了太醫過來,先給十二皇子診脈。

好在十二皇子并無大礙,只是落水收了些驚吓,太醫開了寧氣和發汗的方子,用以安神驅寒,又讓其好生休息,就退下了。

楊妃放下心來,吩咐宮人煎藥,又将永華宮偏殿收拾出來,給墨姝住下。

先皇後早已過世,如今宮中後位虛懸,由楊妃代掌鳳印,管理後宮事宜,所以楊妃一回到宮中,就在正殿忙着處理各大小事情去了。

墨姝想開口提三哥墨雲之事都找不到合适的機會,又猜不到楊妃的意圖,只得按捺下心裏的各種念頭,看十二皇子将宮人支使得團團轉,将東西擺放到他說的位置上。

只見那些宮女宦官個個小心謹慎,似生怕出了什麽岔子,挨他責罰。

墨姝見狀,又想起前世劉雉兒的德性,還有之前他險些落水她拉住他卻挨罵的情形,對比落水之後他對她截然不同的态度,墨姝狐疑地看向了十二皇子。

穿越了?

這打量有點明顯,劉雉兒看過來,對上了墨姝的目光,問:“是不是我長得特別好看?”

墨姝立即點頭,笑着奉承:“殿下龍姿鳳章,如芝蘭玉樹,自是好看的。”

劉雉兒不禁得意:“算你有眼光,賞!”

今日跟十二皇子一起去宋國公府的宮人已盡數受懲處,墨姝猜恐怕大多都被杖斃或打殺了,此時聞言上前的是另一個十二三歲、眉清目秀、看上去還挺伶俐的小宦官。

這個小宦官快步來到跟前,躬身問:“殿下想賞墨六娘子什麽?”

劉雉兒想了片刻,轉過頭問:“不知墨姐姐喜歡何物?”

墨姝心念一動,差點就請求十二皇子放了三哥墨雲,又恐楊妃知道了不快,話到唇邊終究沒說出口,道:“殿下有心賞賜,民女已經很歡喜了,并沒有什麽想要的。”

豈知十二皇子忽然就動怒了,陰沉着臉對小宦官道:“連件墨姐姐喜歡的東西都弄不到,拉出去砍了!”

026、性情

此話一出,殿裏立即嘩啦啦跪了一大片宮人,大氣也不敢出。

墨姝看見年方五歲的十二皇子面色陰鸷,不像在開玩笑,卻似那小宦官與他有血海深仇,所以非要将之置于死地一般。

劉雉兒當然不是開玩笑,墨姝知道,這才是她所熟識的十二皇子、性子陰狠、喜怒無常、冷酷無情,就與他在人前僞裝得極好的父皇一樣。

原來,方才她覺得十二皇子态度變了只是錯覺;又或者,這不過是進一步佐證了劉雉兒喜怒無常罷了。

前世墨姝還要過幾年才入宮,彼時劉雉兒愈發變本加厲,動辄将宮人打殺,至于什麽将宮女的臉劃花之類的,都是小事。只是她沒想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位尊貴的皇子殿下,才五歲就已經是這麽可怕的性格。

墨姝委實齒冷,忽然慶幸她方才沒有開口為三哥求情。

以十二皇子的性子,焉知他聽了求情之後,不會一時興起,反而将三哥立即處死呢?

思及此,墨姝不禁一陣後怕。

這時,外邊快步進來兩個宮人,利落地拖起癱軟在地的小宦官就走,想是一向幹慣了這樣的事情。

墨姝明知自己不應該開口,以免惹怒劉雉兒,但看見小宦官認命絕望的臉,她忽然想到了前世的自己,鬼使神差地出言道:“且慢!”

兩個宮人腳步一頓,仍頭也不回快步往外走,好像慢了一點,後邊就有惡鬼吃了他們似的。

墨姝清楚地看到,在她脫口而出那兩個字時,殿中近十個宮人都渾身一震,随即顫抖得跟篩谷子似的。她閉上雙目,痛苦地想:她都自身難保了,為什麽還要去管別人的閑事?

卻聽十二皇子狠狠道:“站住!沒聽見墨姐姐的話嗎?!”

正急步往外走的兩個宮人聞言足下一軟,丢下小宦官轉身撲通跪下,聲音發顫地道:“殿下息怒,奴才該死!”

底下跪着的宮人甚至有不怕死的忍不住擡起頭,一臉的不可置信。

劉雉兒轉頭問:“墨姐姐有什麽事要吩咐這兩個奴才嗎?”

墨姝還有點弄不清楚狀況,僵着頭皮道:“民女見不得這些血淋淋的事情,心裏實在發怵,還望殿下不要怪罪,饒過這個小宦官吧。”

劉雉兒不以為然,很不高興地道:“但是他辦事不力本就有錯……”

墨姝忙勸道:“豈是人人都能與殿下一樣英明睿智的。”

這明顯奉承的話,十二皇子卻顯然聽得十分受用,他點了點頭,道:“那這次就饒過他罷,然而大懲免了,小誡卻不能少,罰半年月錢。”

原本面如死灰的小宦官這下子激動得差點哭了,頭磕在地上砰砰響:“殿下心地寬宥,奴才今後一定更加盡心辦事,以報殿下大恩!”

雉兒是第一次免了奴才的重責,沒想到這小宦官會如此感恩戴德,卻是從未有過的新奇體驗,當下心情大好,卻斜睨着他道:“若非墨姐姐給你求情,本殿定不饒你的,下次若還犯錯,誰求情都沒用!”

這小宦官本就沒犯什麽大罪,絕不至于到打殺的地步,然而十二皇子沒将之杖斃,他就流露出這番感激涕零的模樣,讓墨姝有些不太适應,同時更摸不透劉雉兒是怎麽了。

墨姝斂下眸光,暗忖:莫不是因為她跳下池子去救了他,所以他對她特別好?

若真如此,簡直是意外之喜。

其實墨姝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當時劉雉兒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再怎麽性情乖張陰冷,也才五歲,心裏慌得要命,恰好墨姝及時出現伸出援手給他抓住,他登時覺得這姑娘十分可靠,将她當成了自己人,自然覺得與之親近起來。

在墨姝想着這些前因之時,那小宦官已經又砰砰給她磕了幾個頭:“奴才謝墨姑娘大恩!”

墨姝回過神來,點點頭,看了一眼十二皇子:“這麽多人看着也亂,殿下你看,不如讓他們先下去?”

劉雉兒小手一揮道:“留兩個在這伺候,其餘都下去罷!”

衆宮人如獲大赦,齊齊躬身退了下去,只留下新撥到十二皇子身邊的兩個大宮女。

直到出了偏殿,這些人還如在夢中。

宮裏從不缺少會奉承、口中能說出花兒來的人,比這位突然進宮的墨姑娘會說的多了去,但是十二殿下從不吃這一套,但如今這位卻入了他的眼,不僅感覺這兩句奉承的話都說到了十二殿下心裏去,她竟然還能勸得住殿下!

衆宮人都不禁想,這位墨六姑娘定然不是凡人。所以非但沒覺得是墨姝牽累了那小宦官,反而感覺小桂子這次能遇到墨六姑娘,定是祖墳冒青煙了。要知道往日即使無人進宮,殿下也經常莫名動怒杖斃宮人的,小桂子這回是破天荒在殿下動怒之後還撿回了一條小命。

比起丢掉性命,罰半年月錢這懲處簡直輕到不能再輕了。

裏邊墨姝和十二皇子坐着吃茶。

劉雉兒一直在說話,墨姝負責作出仔細聆聽的模樣,不時應和誇獎幾句,其實卻有點心不在焉。

此時墨姝心裏正天人交戰,猶豫着是否跟十二皇子提三哥墨雲的事情。若她沒有猜錯,他因為落水之事,對她的态度發生了改變,正是求情的機會;而另一邊還不知道楊妃會不會管這件事情。

但是,如此不經過楊妃直接求十二皇子,墨姝擔心楊妃知道之後會不喜,說不定還會覺得她在利用十二皇子呢。萬一惹惱了楊妃,且不說如今她在宮中,這身家性命都掌握在楊妃手上,以楊妃的身份地位,想要給墨氏找麻煩,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想到這裏,墨姝只能耐住性子,專心聽劉雉兒說宮中之事。

其實這些事情,墨姝大部分也都知道,所以還能時不時巧妙地說一句自己的看法,但又不得罪宮中的貴人。

墨姝聽十二皇子說話時,也仍舊不時誇兩句,卻沒有像剛才那樣刻意奉承,這反而讓劉雉兒說得非常暢快,覺得墨姝不愧是自己人,就是貼心,更是眉飛色舞。

見十二殿下如此,旁邊服侍的兩個大宮女也暗暗納罕。

劉雉兒怎麽想,墨姝當然不知道,她即使在認真聽劉雉兒說話時,心中也始終記挂着三哥的事情,思慮着如何跟楊妃開口。

027、轉機

記得前世夢裏,墨雲沒等案子有個定論,就死在了牢裏,雖然大理寺判定他是畏罪自裁,但墨姝相信此事沒有那麽簡單。

墨姝最擔心的就是求情太遲,會發生不想看到的變故,若好不容易她才求得楊妃同意在皇帝面前為三哥墨雲說情,去到天牢卻發現三哥已經缢死在獄中,那她無論如何都沒法接受。

只是想想,墨姝臉色都有些發白。

劉雉兒正說得起勁,忽然看到墨姝神情不對,一下子冷了臉,生氣道:“你怎麽了?不想聽我說話?”

墨姝心中一寒,勉強笑道:“殿下恕罪,民女前些日子也曾落水,受了風寒引發頭疾,方才不知怎麽的,頭又有點隐隐作疼,失禮之處,請殿下見諒。”

劉雉兒驚道:“還有這事?”

說着他轉頭向旁邊的宮女道:“快傳太醫過來給墨姐姐看看!”

墨姝忙勸阻道:“民女休息一下就好,不必興師動衆的。”

但是以劉雉兒的性子,如何會聽?身邊其中一個宮女就到了門口,吩咐外邊的人去請太醫了。

墨姝無法,她也确實有些頭疼,就由他了。

楊妃正在殿中處理宮中事宜,對于皇兒在墨姝那裏,也沒怎麽在意,但忽然聽說十二皇子又傳太醫,憂兒心切,她忙放下手中的宮務,準備過去看兒子。這才起身,卻聽到身邊宮人趨前禀報剛剛在偏殿發生的事情。

自己的兒子楊妃自然清楚,對于十二皇子的德行她也擔憂,也不是沒勸過,但聽到時總是人已經打死弄傷了,深勸了一次,下回還犯,根本不改,盡管明知傳出暴虐的名聲不好,卻也無可奈何,雉兒身邊還沒一個人能将之勸住的,愁得她也不知如何是好。

沒想到這墨六娘子竟然能将雉兒勸住?

楊妃一邊尋思着,一邊往偏殿行去。

随即聽到宮人禀報說,十二皇子傳太醫是為了墨姝,楊妃心頭不悅,有種東西給人搶走了的感覺。

雖然十二皇子是楊妃的親兒,但是這樣的關心她都沒享受過幾次,這墨家六娘子不過一罪臣之女,如今更是已成庶民,即使救了雉兒一回,也是分內之事,卻何德何能,讓皇子殿下為她請太醫?

楊妃如此想着,面上半分不顯,依舊雍容華貴,步子從容不迫,棗紅繡着金線的羅裙微起漣漪,閃着細碎的光。

若墨家這個小娘子竟然挾恩求報,與雉兒提了她三堂哥的事,讓殿下為她求情的話,那陵北墨氏嫡支也不必再留了。楊妃想到這裏,問身邊的宮人:“她可有提到墨家三郎之事?”

旁邊的宦官搖頭回道:“沒有,殿下一直在與她說宮中小事,墨六娘子只聽着,沒提自己的事情,偶爾答幾句,都是些無關緊要的話。”

楊妃詫異,冷聲道:“她倒識相,也算沉得住氣。也好,本宮也不想廢了一枚棋子。”

到門口時太醫過來了,見到楊妃,他連忙行禮問安。楊妃玉手微擡,免了他的禮,輕移蓮步,當先進了偏殿。

十二皇子看見楊妃進來,立即跑過去,仰頭笑道:“母妃怎麽來了?”

墨姝也急忙起身行禮,道:“民女恭請娘娘金安。”

楊妃攜了十二皇子的手,微笑走過來,看向墨姝道:“既然身子不舒服,就不必這麽多禮了。”

墨姝恭敬應了一聲:“諾。”這才起身,心中卻暗暗叫苦。

聽這句話的語氣,墨姝就知道劉雉兒為她傳太醫的事情惹楊妃不快了。

墨姝一邊想着幸好沒跟十二皇子說三哥的事,否則肯定讓楊妃反感;一邊不好意思的樣子,說道:“其實民女真的沒什麽,不必勞動太醫大人的。”

楊妃看了墨姝一眼,笑道:“你也無需這麽小心,既然雉兒已叫了太醫,就看看好了。勞煩餘大人了。”

餘太醫看上去已有四十來許,須發有些斑白,相貌清瘦,平易近人。他又向楊妃行了一禮,才放下藥箱,跪坐在一旁,拿出脈枕放在小幾上,待墨姝微提袖口将手放了上去,便凝神給墨姝號脈。

少頃,餘太醫收回了手。

劉雉兒見狀問:“怎麽樣?”

餘太醫不答反問,道:“小娘子之前是否曾落水受寒,今日又浸了涼水?”

墨姝點頭,有些忐忑地問道:“有什麽不妥嗎?”

楊妃一聽知道了墨姝是真不舒服,而并非見十二皇子年幼就相欺,這心裏邊才舒坦了一點,也看向了餘太醫,聽他怎麽說。

餘太醫颔首道:“這就是了,小娘子之前落水染了頭風,還未大好,又浸了涼水,是以頭疼。不過小娘子也不必太擔心,這并不是什麽大症候,吃幾劑湯藥,好生休息一段時日就好了。這段時間可不要再泡冷水了。”

墨姝有些不好意思地點頭應是。

宮人送太醫出去,開方抓藥。十二皇子已經将墨姝視為自己人,聽說墨姝是因為他才又犯了頭疼的,有些心痛,讓墨姝好好休息。

這時有宮人過來,說太極宮甘露殿那邊聖上召十二殿下過去,劉雉兒只得走了。

楊妃送十二皇子到永華宮宮門,又吩咐了陪同的宮人幾句,這才折返。

墨姝正想着三哥的事,見楊妃去而複返,慌忙起身見禮,楊妃擡手免了,又聽到外邊來報,淑嫔到訪。

楊妃直接讓人接到側殿,當着墨姝的面寒暄了一番。

随後又陸續有幾個妃嫔到訪,楊妃都見了,還把墨姝介紹給衆人認識,猜不準楊妃是什麽意思。

而那些嫔妃也都不動聲色地将墨姝打量了一番,意味不明。

但墨姝卻有些急了,她一直記挂着三哥的事,實在等不起,然而有旁人在,卻不能貿然開口說,這樣被動的局面讓她感覺有心無力,她幹脆沒有矯飾,就讓情緒表露在外。

楊妃見墨姝臉色終于現出了焦急之色,心下滿意。

待衆嫔妃都告辭後,墨姝決定主動開口,楊妃卻似不經意道:“聽說墨家三郎如今在獄中?”

墨姝一聽,當即離席跪到旁邊,含淚道:“娘娘明鑒,民女三哥是無辜的。”

到如今墨姝豈會還不明白,楊妃早算好了她為此事焦急,一直等着用這事拿捏她呢。

只是不知楊妃到底在謀劃什麽。

楊妃示意旁邊的大宮女玲珑将她扶起來,道:“墨六娘子只管放心,聖上定會明察秋毫的。”

這話就是說楊妃會跟劉楷提此事了,墨姝心中一定,低低道:“民女多謝娘娘垂憐寬慰,也篤信聖意昭昭,定能很快查明真相。只如今天氣炎熱,獄中濁氣彌散,蟲鼠橫行,三哥身子孱弱,恐怕……”

楊妃輕輕一笑,婉言道:“墨六娘子不用這麽擔心,或許,你三哥明日就可以歸家了呢?”

028、條件

這話中之意如此明顯,墨姝大喜,抑制住心中的激動,盈盈下拜:“民女謝過娘娘吉言,若心想事成,定不會忘記貴人大恩。”

楊妃微微一笑,眸光有些暗沉。看來這位墨家的六娘子還是有幾分聰明的,與這樣的人說話,省力不少。

原本楊妃還有點遲疑,是否将墨姝留在雉兒身邊,多個能勸住他的人也好,如今反而下定了決心。

放在雉兒身邊的話,墨姝過于聰明了。

墨姝低頭跪坐在下首,見楊妃沒說話,心中實在拿不準楊妃用放了三哥為餌,到底是要她幹什麽。

若說之前墨姝心底還存着一絲僥幸,想着衆人都覺得她此趟入宮是好事,楊妃是感念她救了十二皇子,才召她進宮小住,擡舉她的身份,以示恩賞;但在看出了楊妃故意拖着她,直到她流露出焦急之色才提起三哥之事後,墨姝就知道,她的直覺沒有錯,這次進宮不是什麽好事,楊妃捏準了她的命脈,怕是想讓她做什麽事情。

至于是什麽事,墨姝猜不出。

在墨姝看來,最壞的也不過于成為劉楷的三千後宮佳麗之一。而在她登上楊妃的馬車時,不就已經作好了心理準備了嗎?

想到方才那些嫔妃或羨或妒,又或不以為然的目光,墨姝猜測,或許也有不少人覺得,楊妃是想讓她進宮為妃的吧?

墨姝的心銳利地疼,她到底還是有些不甘,也不明白,楊妃有什麽理由往劉楷身邊送人呢?

心思正千回百轉,只聽楊妃忽然輕嘆,道:“飲水思源,貴人的恩德自然是不該忘記的,你能有這份心,也算本宮沒看錯人。待你三哥回家去,墨六娘子的心事應該也去了一半,只是本宮心中煩憂,卻還不知何以排遣呢。”

正事來了。

聽出楊妃話中敲打之意,還有後邊一句透露出來的信息,墨姝知道楊妃馬上會提及為三哥墨雲說好話的條件,告知她進宮所為何事。

墨姝按下心中忐忑,主動開口:“民女雖笨拙,然但凡力所能及,願為娘娘分憂。”

楊妃臉上現出了明媚的笑意,言辭十分懇切:“你能有這份心,自是極好。正巧這兒有一件事,本宮覺得,你去辦的話,最讓人放心。不知你是否願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