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章

楊戬匆匆趕到書房,剛要擡手推門,又生生停住了。他方才在花園中接到老四金彈傳書,道寸心已經離開楚江王殿,往第三殿宋帝王處去了。楊戬一驚,待要抽身回地府,又委實不得閑,只得回書命哮天犬速去宋帝王處守候,卻不料寸心徑直追來了洛陽。

如今站在臨淄王專為他備下的小院裏,明知寸心就在房內,楊戬倒犯了踟蹰。他料得到寸心不願守候,可能會自行查訪,卻沒想到寸心會來找他。盧韶音的案卷的确是他抽走,調去第八殿都市王處的。當時授意十殿閻王不得外傳,皆因實在事忙,不想寸心獨自找到韶音,又慨然做下什麽違逆天道的錯事——在楊戬的心裏,西海三公主一生一世都是楊家婦,他二郎神的女人,就算是行差踏錯,又豈能任由玉帝,甚或是天道來懲罰?

正遲疑間,房門“吱啞”一聲打開,寸心俏生生立在門內,面上看不出喜怒,只輕聲道:“既然到了,怎麽不進來?” 楊戬有點赧然,颌首算是示意,一腳踏進房內。

寸心掩了門,自案頭斟了杯茶,雙手奉與楊戬。楊戬窺着她神色道:“你怎麽來了?于斯年呢?” 寸心似笑非笑道:“勞你惦記,斯年的魂魄見不得凡間的日光,我剛回了趟西海,叫修竹助他回魂。” 楊戬見她面上平靜無波,心下越發忐忑,正要開口,卻聽寸心又道:“你這裏的事辦的如何?”

楊戬搖頭道:“武後暫時無礙,只是玉帝嚴命要護她周全,所以暫時離不得我。” 他撣撣衣袖上的塵土又道:“我已在迎仙院留下數道符咒,若那貓鬼再來,我必有感應。倒是你......”

寸心卻不待他說完,挑眉問道:“如此說來,那武後當真是王母下界所化?” 楊戬正要答話,卻聽院中腳步響,一人朗聲大笑道:“楊先生,聽說你有嬌客到訪,何不請來與孤王一見?”

楊戬看了寸心一眼,來不及解釋,忙上前打開房門,拱手笑道:“原是拙荊到此,還未及去給相王并王妃請安,怎敢勞您親至?”

那相王李旦甚是和藹,上前攜了楊戬的手,又打量了寸心一眼,回望楊戬道:“夫人清雅毓秀,與先生端的是一對玉人!” 寸心也不敢自衿身份,只得上前福了一福道:“見過王爺。”

李旦笑道:“既來了東都,就不要走了,賢伉俪一同在小王府中安住,也免得先生牽挂。” 話音未落,楊戬和寸心同時開聲,道是“多謝王爺厚誼”,可接下來,楊戬說的是“恭敬不如從命”,寸心卻道“不敢叨擾,明日便走”。

話一出口,楊戬寸心并李旦都愣住了。那李旦何等精細,早看出他夫妻二人氣氛尴尬,卻也不便多說,只含笑目視楊戬。楊戬卻似若無其事,拉起寸心的手笑道:“你不是整日念叨要學箜篌?王府最近請了一位琴師,技藝十分了得,絕不下于當日名滿京華的于斯年。” 他轉頭望着李旦道:“相王千歲待我十分恩厚,不如你留下學學琴藝,我也可安心輔佐王爺父子。”

寸心當着外人也不好發作,只是垂眸無語。那李旦卻好似想起什麽,拍拍楊戬的肩膀笑道:“說起琴藝,孤倒想起一件事。” 他頓了一頓,又道:“先生同夫人都不是外人,當知如今陛下纏綿病榻,內憂外患,我已命家人将府中女眷都送往王妃娘家暫避一時。不料前日明堂诏下,要将绛州刺史武攸止的女兒許配給三郎為側妃。我曾聽人言道,這武氏色藝雙絕,彈得一手好箜篌,就只是......”

楊戬接口道:“就只這武氏乃是陛下的侄孫女,是麽?” 那李旦嘆道:“正是呢。若是尋常人家的女子,值此動蕩之時,草草了事也就罷了。可如今事涉武氏親族,些須怠慢不得。” 他忽然向寸心舉手一揖道:“我府中雖有婢女,卻少一個掌總的內眷,小王這幾日正為此事發愁,夫人來的剛好,這事就拜托夫人主持了!”

寸心怔住,她此來本想逼着楊戬說出韶音所在,立時就走,卻不料反被這李旦托以婚嫁大事。她望着一臉誠摯的李旦,為難的看了看楊戬,卻只見楊戬置若罔聞,只得又福了一福道:“我不是東土人士,只怕不熟禮儀......” 楊戬卻在旁笑道:“王爺如此誠懇,你就不要再推脫了。何況風俗細務皆有老嬷嬷們,你不過是請了王爺的示下,在內照管一下新人罷了。”

寸心心中惱怒,面上卻不能帶出,只得在手心狠狠的掐了楊戬一把。那楊戬卻似渾然不覺,擡手向李旦抱拳道:“拙荊雖是外邦人,卻也出身名門,王爺只管放心。” 那李旦大笑,當下又客套幾句,方轉身去了。

寸心好容易等到李旦踏出院子,一揮袖關了房門,怒道:“楊戬!你要攬事便自己去辦,做什麽推到我身上?” 楊戬卻不答話,只淡淡一笑,踱到岸邊拿起那半碗茶呡了一口道:“你來找我,不就是想知道盧韶音的所在麽?”

寸心愣住,她初時本有一腔怒氣要發,又怕楊戬惱了不肯直言,只得先從差事問起。如今楊戬問了出來,寸心卻不知要怎麽答對了。她咬了一咬下唇,輕聲道:“你既知道,告訴我便是了。”

楊戬放下茶碗道:“你不要急,那盧韶音不在血池。” 寸心驚訝的擡頭看着他,只聽楊戬又道:“她不知孝義,親存不養,親殁不葬,又使父母家人驚懼愁悶,所以被竈神上報減除衣祿,因此早夭。” 他看了一眼寸心,只見她面色稍安,又笑道:“不孝乃是人倫大罪,如今只要教她辄悔前非,痛定思痛,不然你就是将她救出,那竈君也還是要記上一筆的,又怎能與于斯年長相厮守?”

楊戬含笑看着寸心,卻見她雙眉緊蹙,喃喃說道:“如此說來,我也是要早死的了?” 楊戬的心像是被人用鞭子猛抽了一下,驀地緊縮——自己只想要寬慰寸心,不讓她着急,卻不想她觸景生情,倒傷感起來。當下撫上那龍女肩頭,柔聲道:“你怎麽一樣?你是神龍之軀,與天地同壽......”

寸心擡手輕輕拂落楊戬的手,幽幽道:“有什麽不一樣?都是抛家舍業,背棄親族,致使骨肉傷懷,父母顏面無存的不孝女罷了。” 話未說完,已是珠淚滿腮。

楊戬卻是無可勸慰。當年西海搶親,都說是這龍女一意孤行,鬧了個天翻地覆四海狂濤。其實二人的婚姻最後慘淡收場,多少也要怪楊戬孤高自許不肯低頭,一開端,原就是錯的。

他尚自唏噓,寸心卻已收了淚,抽抽鼻子勉強笑道:“我聽李旦說,那武後似乎命不久矣?”

楊戬便也收拾心神,颌首道:“我夜來見那帝星晦暗,中樞衰微,想必她已命在旦夕。” 寸心哂道:“這麽說,瑤池之主不日将返天庭了?”

楊戬卻搖頭道:“我細細想來,什麽都像,唯獨年紀不對。武後是大唐武德七年生人,今年整整八十一歲。可王母是武周聖歷年間方才下界,若投胎為女子,如今正當妙齡,無論如何是對不上的。” 他也曾去轉輪王處查過因緣簿,可仙人臨凡是沒有前世的,王母轉世前又嚴令封存前因後果,因此全無頭緒。但如果王母不是武曌,那要在東土洋洋千萬人口中找她出來,不啻如大海撈針。

寸心皺眉道:“那如果不是武後,玉帝為何要你留在此處護佑于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