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

楊戬立在瑤光殿的飛檐之上,微涼的夜風自他耳邊掠過,吹起他肩頭的卷發。今日在梨園亭馬球場上,楊戬就覺得人群中隐隐有貓鬼的戾氣,卻因人口龐雜,無法催動天目探查。球賽散場,帝後同回禁苑,他就隐了身形,跟着那絲戾氣,一路追回了九洲池畔的這座宮室。

楊戬也曾随李旦父子出入禁宮,亦曾在瑤光殿谒見過皇帝李顯。這裏是韋後的居所,當日來時并無異狀——按常理,帝後居處皆有五方揭谛護佑,除非是道行極深的妖魔鬼怪,否則絕無可能深入大內。但楊戬今晚立于屋頂之上,卻覺得腳下鬼氣森森,妖異非常。他雙指并攏掃過眉間,額頭光華閃過,殿內景象一覽無餘。

韋後卻不在正殿,其內只得安樂公主圍在父皇的書案前,看他批閱奏章。那李裹兒嬌語癡笑,逗得李顯十分開懷,忽然她自袖中摸出一本奏章攤開,又伸手蒙住李顯的眼睛,笑道:“父皇,夜深了,您累了吧,不如我扶着您的手批吧?”

李顯大笑,由着安樂拿着他的右手,援筆濡墨,在折子上一揮而就。安樂收了那奏章,喜笑顏開,轉身就走。李顯叫住她道:“你這孩子,又騙父皇給你批了什麽?”

那安樂轉身嬌笑一聲道:“哎呀好父皇,放心吧,不是搶誰的宅子,也沒要您的昆明池!” 李顯詫異道:“那你又拿了什麽?”

安樂扁扁嘴道:“這次卻不是為了我呢。” 她袖了那折子,上來環住李顯的脖頸道:“白日裏您見過的,那個相王府的長史楊戬?”

李顯拍拍她的手臂,點頭道:“記得,神龍政變時,他幫了父皇大忙。”

“就是呢!” 安樂笑道:“人家立了功,您也不賞人家點兒什麽。” 她貼在李顯耳邊輕聲道:“我呀,替您......”

安樂聲音太小,楊戬聽不甚清,他只覺那貓鬼的氣息若隐若現,捉摸不定,卻也不想入內驚動李顯父女,思忖片刻,竟起身飛去。

定昆池邊,安樂公主站在垂柳下,默然良久,突然狠狠的扯下旁邊的一根柳枝,在草叢中來回抽打着。她一想起今日午後在相王府花園中,楊戬那張冷得結了霜的俊臉,就恨不得将手中的奏章一把撕碎。

自己那時滿面春風,說了什麽來着?對了,她說的是:“楊戬,我昨夜求了父皇,起用你為夏官尚書,同鳳閣鸾臺三品!只等你一點頭,明日,不,今日就可以拟诏。我的楊尚書,你可拿什麽來謝本公主呢?”

楊戬只冷冷看了安樂一眼,禮節疏忽得連舉手一揖都欠奉:“多謝公主青眼有加。夏官執掌兵權,我乃相王屬官,兼任夏官不利于相王。”

安樂愕然。自父皇登基,她所見俱是脅肩谄笑之輩,所到之處一呼百應,莫敢不從。下嫁驸馬武延秀之時,以弘文館學士為傧相,相王李旦為障車,奪臨川長公主的舊宅為府第,廣拆民房,宅第建成之日,禁中財物一掃而空。李顯夫婦對她十分縱容,淩虐太子也由她,納訾售官也任她,威權赫赫氣焰滔天,連韋後的男寵皆有她一份,自問還未見過楊戬這樣,連看都懶得看她一眼的男人。錯愕中,楊戬已然轉身離去,獨留安樂一人在王府花園中,若不是臨淄王妃走來,請安樂入內品茶,她只怕還要在那裏曬上半日呢。

“姓楊的,我倒要叫你見識一下本公主的厲害!” 安樂一把撅斷手中柳條,憤憤丢進定昆池。

子夜時分,瑤光殿內室。韋後小心翼翼的從身上取出一只巴掌大的袖珍青銅方罍,輕輕放于案上。一旁的安樂公主見了,擡手就去揭蓋,卻被韋後一下擋開。

“輕些!” 韋後嗔道,“上次你帶着它去迎仙院,差點摔壞了。這次還不小心着?” 安樂噘嘴道:“我哪裏知道上次會有一屋子兵士!擠來擠去,我又穿不慣盔甲,帶在身上自然不方便施法。”

韋後伸出一指點了點安樂的額頭:“算了,反正阿武也沒活多久,用不用貓鬼都一樣。” 安樂不以為意,笑道:“這貓鬼真是好物件,來去飄忽,殺人如草不聞聲,又輕快,又便宜。”

韋後卻皺了眉道:“我們兩次都沒殺掉阿武,最後竟讓她得了天年,你說,冥冥中是不是真的有什麽鬼神護佑她?”

安樂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一臉不屑:“管他的呢,反正那老不死的也葬在乾陵裏,永遠都不會出來了。阿武是皇帝,就不說她了,我今兒要殺的這個人,只怕沒那麽好命。”

那韋後朝安樂公主點了點手,喚她近前,又取出一根銀針,刺了安樂的中指,輕輕打開方罍,擠出幾滴血來滴了進去,合上蓋子默念了幾句什麽,笑道:“拿去吧。記着離人五丈內即可施法,不用接近,免得驚動旁人。”

安樂笑盈盈上前攜了那方罍,朝韋後福了一福道:“母後放心,只是區區相王府,就算是被人看見,也不敢拿我怎樣。”

李隆基将手中寶劍擲在案上:“韋後與安樂穢亂中宮,恃寵驕恣,勢傾朝廷,陛下竟不能裁制。”他的憤懑溢于言表,“吾等以身犯險,不過希圖帝室永祚,豈料豎子逼害太子重俊,往罹構間,使重俊困于讒嫉,輕盜甲兵,故而有此誅夷。”他與太子重俊自幼相交,神龍元年又一同起事,後來重俊起兵讨伐韋後,未幾兵敗伏誅,李隆基每每思及此處,都扼腕切齒,恨不能立時将韋後剁為齑粉。

楊戬端起茶杯,吹開浮沫飲了一口:“王爺這些話,同相王老千歲講過麽?”

李隆基嘆氣:“我父王只是一味勸誡,可今上哪裏肯聽?” 他略一頓,“惜乎我手中并無兵權,若是......” 他沒再說下去,手指摩挲着劍鞘,沉吟不語。

楊戬垂眸,半晌開口道:“朝中現有一人,宰相多出于其門庭,六軍皆供其指揮,韋後、安樂公主皆畏之,連相王也對她言聽計從......”

李隆基雙眼一亮:“先生是說,鎮國太平公主?”

楊戬微笑:“重俊事敗,禦史宗楚客密奏太平公主與太子謀逆,幸得蕭至忠泣血為之辯白,今上才未追究。這宗楚客是誰的人,王爺不會不知道吧?”

李隆基雙掌一合,剛要點頭稱贊,忽然閃了楊戬一眼,心底生出一絲莫名的嫉妒和恐懼:此人心地精明若此,将來如何駕馭?他溫和的望着楊戬道:“先生一席話,真是醍醐灌頂。”

楊戬也瞟了他一眼,笑道:“王爺天資聰穎,此事只需借力打力,便可……”話音未落,他忽然心中有如針刺一般,随即四肢百骸如陷荊棘叢中,因李隆基在側,他不敢運功強抵,只暗暗掐了一個法訣,衣襟似乎被風掀起一角,又靜靜落下,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

楊戬定住心,擡眼看李隆基并未發現異狀,心下稍安。只聽門外低低的聲音叫道:“禀王爺、先生,楊夫人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