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章

那臨淄王李隆基頂盔貫甲,手握寶劍正要上馬,卻忽然猶豫起來——興兵易,治亂難,這一步若跨了出去,便再無回頭之理。他遲疑地看了身邊的楊戬一眼,問道:“要不?還是知會父王一聲?”

楊戬淡淡道:“王爺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則福歸于宗社,不成則身死于忠孝,安可先請,憂怖相王!若請而從,是王與危事;請而不從,則大計失矣。” 李隆基由是定下心來,自帶薛崇簡、劉幽求等數十人自禁苑南門而入,會同左右羽林将軍,殺韋後,誅安樂,盡收韋氏宗族門人,內外讨捕,皆斬之。

李旦入宮,一見戎裝浴血的李隆基,父子抱頭痛哭,李旦撫着兒子的後背泣道:“宗社禍難,由汝安定,神祇萬姓,賴汝之力也。” 當即拜李隆基為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兼領左右羽林軍,進封平王。又實封太平公主至萬戶,選其三子封王,餘者皆晉祭酒、九卿等職不提。

一切塵埃落定,已是彌月之後。晉封太子的李隆基越來越忙,楊戬卻越來越閑,不是帶寸心去白馬寺觀花,就是一同泛舟湖上,居然還抽空去了趟孟津的光武帝陵。

這原陵南倚邙山,北臨黃河,呈枕河蹬山之勢,園內遍植杏柏上千株,古木森森,遮天蔽日。他們去的時候正逢清晨,那古柏枝隙間紫霧彌漫,煙凝雲聚,滾騰滴墜,置身其間,如在瑤池仙境。

寸心見楊戬立于碑廊之中,背手凝望碑文,默然不語,遂上前笑道:“看什麽呢,這麽用心?” 楊戬一笑,卻不答話。寸心看時,只見那碑上有幾句話,道是“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便疑惑道:“這是說誰?”

“嚴子陵。”楊戬移步,徐徐道,“漢光武之故人,曾與光武帝同榻而眠,一足置于漢帝腹上。是夜客星犯紫薇帝座甚急,玉帝遣我去查看......” 他仿佛憶起什麽極有趣的事情,好看的唇角上勾,教寸心也不禁莞爾:“這嚴子陵真有趣,竟敢把腳放在皇帝肚子上,也是膽大到了極致。”

楊戬一手扶着庭中古柏,嘆道:“後來光武帝拜他為谏議大夫,他堅辭不受,回歸富春山下隐居,年八十而終。有人贊他‘富春煙雨,一蓑一笠人歸隐’,所言不虛。”

寸心品着其中意味,竟一時不能言語。只聽楊戬幽幽道:“他日我歸老泉林,不知當與誰相伴。” 寸心一轉頭,正對上他含笑的雙眸,其中倒映着參天古樹的枝葉,竟将墨黑的瞳仁染成了深深的翠色。寸心一時語塞,半晌才憋出一句:“你跟李隆基提了要走?”

楊戬垂下眼簾,似乎有點失望,他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寸心驀地想到王母,卻又不知如何開口,便試探着說道:“李隆基已經被封為太子,日後自然帝位有望,只是你也曾提過,那太平公主日益跋扈,不知......” 楊戬瞟她一眼,挑眉道:“李隆基上有父皇寵渥不移,下得姚崇宋璟之能,更兼內有武氏良娣從旁協助,足以和太平公主抗衡了。”

寸心聽見“武氏”兩個字,不由心頭一跳,勉強笑道:“無情最是帝王家,就算是親如姑侄,也不免反目成仇。” 楊戬無所謂的一笑:“昔日李賢曾有《瓜賦》,曰‘摘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生為金枝玉葉,本來面對的就是波谲雲詭奇謀暗算,你心存善念,別人可沒有這般溫情。”

經他這一說,寸心本來舒朗的心情登時沉郁下來。她望着楊戬剛毅的面容,心內如波翻浪湧,再不能平息。楊戬在天庭的四百年裏,以一己之力對抗玉清鬥牛二宮,由着衆仙诋毀構陷,忍着心底孤清凄涼,拼着故友衆叛親離,最後差點連自己的一條性命都祭于開天神斧之下,才将天條改換,求得河清海晏。寸心雖未參與其中,卻也能從楊戬的聲音裏聽出厭倦和疲憊,心下一陣黯然,想起自己昔年力勸他上天為官,由此被楊戬深惡痛絕,誰料最後情勢所逼,楊戬竟還是不得不為之。寸心想了想卻也無可安慰,只得開口道:“你要回天庭,玉清宮那邊怎麽說?”

楊戬摘下一片柏葉,放在鼻端細細嗅着,須臾道:“他照準了。” 見寸心訝然,楊戬笑道:“大唐中興之勢已定,玉帝遣了四值功曹并六丁六甲下界護持王母,此間用不着我了。” 他湊近寸心,一張俊臉似笑非笑:“王母轉生為武良娣,想必你是知道的。”

寸心一怔,嘴唇翕動片刻,方才道:“楊戬,我不是故意……”她正不知如何答對,就聽楊戬又道:“不必說了。” 他垂下頭,盯住那片柏葉:“我與王母朝夕相對四百餘年,日日機械相鬥,怎麽會認不出她的樣子?” 楊戬擡眼望着寸心,目光中滿是感慨:“她說你必不會坦誠相告,我初時是不信的......”

寸心往後退了一步,已是泫然欲泣:“楊戬,我.......” 她心內似有無限的委屈,只是話到嘴邊,卻一句也說不出來。數百年歷經磨難,寸心早已不是當初直爽通透的自己。在灌口時,楊戬百事都能忍得,唯獨事涉天庭,就變得寸步不讓。如今一朝再聚,楊戬雖然呵護備至,寸心卻總怕自己得意忘形,又說了什麽不該說的,惹得楊戬勃然變色,拂袖而去。

如今的寸心,好似一個捧着稀世寶珠在暗夜裏蹒跚而行的孩子,唯恐一步踏錯,就摔壞了這份得之不易的際遇,她又怎麽敢重蹈覆轍,輕易提及天庭和王母?因此楊戬不說,她也就三緘其口,誰知今日卻被楊戬當面問出,頓時窘得滿面漲紅,秀目含淚,卻不知如何解釋。

楊戬見她凄惶,心下一陣抽痛,倒深悔自己出言莽撞。他原想扮作不經意,談笑間說出,彼此一哂也就過去了,誰料事到臨頭,還是說得好像埋怨質問一般,惹得寸心怏怏不快。楊戬長嘆一聲,上前攜了寸心的手道:“是我不好,話說重了些,你不要介懷。”

寸心搖搖頭,哽咽道:“我,我不知道怎麽同你說,所以......” 話未說完,只聽身後一陣腳步聲,竟是多日不見的哮天犬急急走來,高聲道:“主人,可想死我了!”

那哮天犬被留在地府多時,此時見了楊戬,喜不自勝,一骨碌就地化為細犬,撲在楊戬懷裏撒嬌打滾,幾次要伸出舌頭舔楊戬,都被他一掌推開,惹得寸心在旁也是破顏一笑。鬧了半日,楊戬才道:“我不是叫你跟着老四在地府,怎麽突然尋來了?”

那哮天犬見問,忙伸爪去懷裏掏摸,卻忘了自己此刻仍是犬身,只得就地一滾又化出人形,從腰上掏出一封書信,遞給楊戬。清源妙道真君見信,不由得濃眉一皺,剛拔腳要走,卻堪堪頓住,看了寸心一眼道:“讓哮天犬送你回西海,我有急事,去去就來。”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裏有個bug,嚴子陵光武帝故事是唐睿宗700年前的事情,按我的時間軸,小二那時候應該還在灌口,聽調不聽宣,客星犯紫薇這種事兒輪不到他查,但是樓主就是想拗這個梗。。。。。所以大人們放過小的,就當沒看見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