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章

寸心手中的茶杯一顫,滾熱的水濺在她的虎口上,燙得她幾乎丢了那杯。武氏卻似沒看到一般,收回眼神,柔弱無骨的素手慢慢描摹着霁青粉彩茶杯上的蓮紋,默然不語。寸心望着她的側影,慢慢平靜下來。昨夜變起倉促,這女人竟能臨危不亂,從容脫身,還疾走了十幾裏路回王府請來救兵,寸心當時不及細想,現在看來,這委實不是尋常女人能夠做到的。思量着,寸心開口道:“娘娘既然有靈識在,昨夜因何卻不出手?”

武氏狡黠的眨眨眼,只見她放下那茶杯,纖指沾起一滴茶水道:“你看這茶,茶葉再怎麽新鮮,缺了靈秀的泉水,也泡不出瑤池仙品。” 她屈指一彈,甩落茶水又道:“我要歷劫,自然不能帶仙術,所以此刻仍是凡軀,因此還要多謝你舍命助我脫險。”

寸心放下茶杯,于座中欠了一欠身答道:“不敢。娘娘命系于天,就算我不出手,也自然有別人相助,小龍不過适逢其會,有幸施以援手罷了。” 武氏滿意的瞟了寸心一眼,口內卻道:“此言謬矣,若非你同楊戬聯手匡扶,只怕我也不得嫁入臨淄王府,更不要說延續大唐龍脈了。” 見寸心疑惑,那武氏也不解釋,只粲然一笑道:“你我今日所談,不必告訴楊戬。”

寸心挑眉道:“娘娘就這麽篤定我會照辦麽?” 武氏輕輕将茶杯蓋上,嘆道:“其實你說與不說,都不會改變天道的軌跡。那些男人們自以為對三界衆生了如指掌,其實他們跟女人一樣,都是天道這局裏的棋子,誰又曾俯視過誰呢?”

寸心恍惚間,只覺又看到了那位光儀淑穆靈顏絕世的西昆侖之主,她垂眸道:“我以為像娘娘這樣的人物,就算轉世歷劫,也會成為武曌那樣的女皇。”

“你錯了!” 武氏立起來,朝門口走了幾步,轉身道:“天道安排武曌打斷了大唐的龍脈,而我出現在這裏,是要幫助我這一世的丈夫完成大唐國運的中興,就如同我在天庭做的一樣——我不需要君臨天下,我只需要一個君臨天下的男人。” 正說着,窗外一陣騷動,從人來報,道臨淄王有手書來,指名請武氏驗看,并呈報相王千歲。

武氏取過那書信,用長長的尾指指甲起開火漆,展開一看,大喜道:“王爺英武,果然馬到功成!” 她揮手遣退那從人,回眸朝寸心笑道:“楊戬此番立了大功,吾事濟矣!” 說罷也不顧寸心,徑自去了。

寸心這裏疑惑,忙至二門上尋了一個小厮問時,才知道今晨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之子,衛尉卿薛崇簡并朝邑尉劉幽求率左右羽林軍入宮,誅殺安樂公主,并斬韋後于飛騎營中。寸心失色,忙追問李顯何在,那小厮撇了撇嘴道:“聽內監說,皇帝老兒昨夜駕崩,咱們三王爺這才起的兵。” 寸心還要問時,那小厮見李旦的車駕出來,忙朝寸心一揖,圍随去了。

寸心楞了一下,頓時幡然醒悟——王母既然要借李唐皇室之力中興大唐,自然選中了這一輩最出色的李隆基為夫。玉帝遣楊戬下界保護武後性命,也是為了要保證武後在退位之前促成武氏同李隆基的聯姻,不然武後一死,李隆基極有可能不會迎娶在武氏一族中并不顯達的武攸止之女。可是要助李隆基登上帝位,就要搬開李顯、韋後并安樂公主這些大石。如果不是安樂生了妒心要殺死寸心,楊戬也不會死心塌地襄助李隆基起兵,誅殺韋後和安樂,更談不到擁立李旦為帝,接替昏庸的李顯了。

寸心在二門內呆立良久,不覺日影偏西,只聽橐橐腳步聲,一擡眼,正是楊戬歸來。寸心又驚又喜,幾步飛撲下階,撞進楊戬懷裏,握着粉拳捶了他肩胛一下,嗔道:“你做這麽大事,也不知會我一聲,倒叫我擔心這許久。”

楊戬一手攬住她,難得羞怯的望了望四周道:“寸心,這是二門上。” 那龍女一怔,登時滿面緋紅,忙拉住楊戬的手一徑回房,掩了門笑道:“我只當你還在禁宮之內,怎麽先回來了?事情料理清楚了?”

楊戬未及答話,眼尾掃見案頭的兩碗茶水,問道:“有客來過?” 寸心點頭道:“是,方才武氏來拜。” 她正猶豫着要不要告訴楊戬武氏的身份,楊戬已經開口道:“我沒去大內,一直在後堂陪護李旦,他此刻入宮去了,我才得脫身。”

寸心的好奇心立刻占了上風,忙問道:“聽說李顯死了?” 楊戬颌首:“昨夜兵部侍郎崔日用來報,說韋後同安樂公主毒死了皇帝......” 寸心聽得倒吸一口冷氣,她只道那安樂公主驕奢淫靡,卻不知她連對親生父親都下得去手。

原來上月許州參軍燕欽融密奏,指斥韋後“淫亂後宮”,且朋黨為奸危及社稷,伏請陛下“誅之以正朝綱”。李顯攬奏大怒,将燕欽融招至京師親詢,卻不料被宗楚客密報後宮,韋後闖入,當場命甲士撲殺欽融。李顯驚疑不定,與韋後争吵,那韋後便起了殺心,與安樂公主計議用毒害死李顯,效法武曌自為天子。

李隆基得報,密召楊戬商讨對策。楊戬本不願插手人間帝王興替,卻也厭惡安樂公主嬌橫無理,及至發現安樂竟遣貓鬼謀刺寸心,已是心頭火起,當即請命前往鎮國太平公主府邸。

其時太平公主已經睡下,忽然聞報相王府長史求見,原說不見,但來人有言,道“公主若不見,便說此事體大,須得公主鎮國方得太平。”

楊戬入得內室,只見太平公主批衣散坐榻上,只将鬓發绾了一绾。這公主已過不惑,仍舊是面如銀盆眼若秋波,眉梢眼角宛然如畫,朱唇一點好似仲春之櫻,如果不靠近,根本看不見額前眼尾細細的皺紋。她為高宗與武後的幼女,自小深得寵愛,喜權勢而工心計,神龍複辟之後,以鎮國太平公主之銜開府建牙,頗得朝野敬重。

太平公主不是第一次見楊戬了,她早就聽聞相王府內有一長史,多謀善斷智計百出,後來又在梨園亭得見其人,眼下看楊戬立于堂上,芝蘭玉樹淵渟岳峙,不由得也生了親近之意,口內卻道:“你見得本宮,卻因何不拜?”

楊戬一揖道:“微臣有足疾,恕不能禮拜。” 太平公主一哂道:“爾夤夜求見,所為何來?” 楊戬朗聲道:“臣有足疾而不尊禮法,國家卻有腹心之患,眼見危樓将傾,公主豈能安睡?”

太平公主挑眉:“何謂腹心之患?” 楊戬正色道:“安樂乃陛下愛女,宗楚客身為大臣,而私與往來,竟至鸩殺天子謀危社稷,臣恐公主為宵小所誤,是以憂之。” 太平公主勃然變色,當下立召其子薛崇簡入內,命其帶同朝邑尉劉幽求星夜前往相王府邸,助李隆基讨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