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家
滄瀾縣名字大氣磅礴,單看名字,總會讓人誤會,這個小縣城是在河邊,但事實恰恰相反,滄瀾縣只是在舊河道旁,舊河道早就幹枯了,滄瀾縣最多的不是河流,而是高山。滄瀾縣外,連綿起伏的小山丘,來往滄瀾縣的道路夾在小山丘中間,一路走路,除了山景還是山景。
“娘,我們要去哪裏?”陳敏爬在車窗上,挑起簾子看向外面。一路的青山,讓陳敏很是驚奇。
“我們的新家。”
“新家?爺爺奶奶會過來一起住嗎?”
“不會。”
陳敏擰緊的下眉頭瞬間松開,有些歡喜,但不敢表現得太過,捉住範文娘的手,“娘,爹會過來嗎?”
“不會,只有娘和敏哥。”
陳敏當時苦了臉,把腦袋靠在範文娘懷裏,“娘,以後還能見到爹嗎?”
“不會呢。”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不該流淚,卻忍不住流淚。
“我想爹了。”小手牢牢捉住範文娘的袖子,生怕松開,娘親就好像爹一樣,不見了。明明當時爹親口說,只是出一趟遠門,回來就給他帶好玩的,為什麽一走數月,現在娘說以後都見不到爹呢?陳敏不明白。舅舅家什麽都好,但是陳敏想爹了。
“敏哥有娘親,娘親會一直陪着敏哥。”手指輕輕拂過陳敏額上碎發,範文娘的心一陣陣鈍疼。
馬車進入滄瀾縣,轉了兩圈,驅車的福伯在外面說了聲“到了,太太和少爺請下車。”
芸香扶着範文娘和陳敏下了馬車。
寧靜的街道,青石板鋪成的小道可以允許兩輛馬車并排而行。小道兩側,一個一個院落,塗了黑漆的大門,院落裏或有青枝伸出院落,或有童子笑語傳出。
“是一個好地方。”範文娘點點頭。
長福原來是範庭君的長随,後來娶了靳馨身邊的二等丫鬟做老婆,現在兩口子被範庭君派過來伺候範文娘。
長福推開院門,請範文娘母子入內。
門口一堵白鳥歸巢的映壁,轉過映壁,正面三間大屋,右邊是一排三間廂房。廂房後是後罩房,廚房。左邊是一口水井,穿過月亮門,迎面又是三間大屋。本來兩邊的廂房都被推平了。造成兩個小景致。
左邊,一株棗樹,一株柿子樹,兩顆樹旁邊一張石頭做的圓桌,兩張石凳。靠院牆的地方,有一個大水缸,裏面兩株蓮花開得正好。
右邊,一條青石小道,小道不寬,剛好容一個人走上去,青石小道的盡頭是一個竹棚,棚上綴滿鮮花。竹棚外三五顆青竹在微風中,輕輕晃動。
從屋子的窗戶往外看正好可以看見青竹,這方設計,夏天可以在竹棚下乘涼,賞花,冬天可以在屋內,推開窗戶,就能賞竹作畫。
範文娘輕嘆,兄嫂為這個院子花了不少心思。
長福一直留意範文娘的臉色,看見她看了良久,小心回答,“這裏兩邊原來是有兩排廂房,太太說,少爺在這裏養病,景色不能太差,所以就把兩排廂房都推了,重新移樹載花,大小也算是一個景致。”
“大嫂有心了。”
芸香和長福嫂把帶來的東西一一歸置好。家私雜物是早早送來,随身的衣物是這趟才帶過來。範文娘帶着陳敏住進後院的三間大屋裏,其中一間留下來做書房,日後,範文娘自己作畫看書,或是給陳敏啓蒙。
東西歸置好,長福和長福嫂過來拜見範文娘。範文娘讓芸香扶起他們。“我一個人帶着哥兒到這裏尋訪名醫。不宜多見外人,平日除卻必須的日常購買,需關緊了門戶過日。”
長福和長福嫂點頭稱是。
等兩人退下去,準備晚飯的時候,範文娘讓芸香抱陳敏去休息。自己來到書房,從箱子中取出賬冊。賬冊一式兩份,一份在範庭君手上,一份出門前,範庭君交給範文娘。
賬冊裏面記載的無非是嫁妝田的播種和收割糧草多少,專賣得益多少之類。
範文娘細細翻看了一遍,又把範庭君交給自己的銀票清點了一次。這次出門,範庭君給了五百兩。大嫂這次倒是什麽話都沒說。
範文娘心裏有事,這個院子的地契是靳馨親身交給自己的,地方好,環境好,前後花了一百多兩銀子,加上範庭君現在給的五百兩。範文娘知道,這應該是靳馨的底線。以後再找兄長要錢不是不可以,但親兄弟尚且要明算賬,更何況是妹妹。
不能總是靠着兄長,自己立起來,別人才能敬重。只有自己立起來,陳敏日後需要範家幫忙的時候,靳馨才不會多事。
為人母者,總要為兒女打算,靳馨如是,範文娘也是如是。
留在範家,陳敏可以跟着範庭君的兒子念書,也可以學習管理範家的鋪子,但陳敏終究是姓陳不姓範。
範文娘不願意兒子淪為仆役之流,也不願意兄長難做,離開範家是必然的。
離開之後,又如何立起來。這是範文娘,現在需要考慮的事情。
手指輕輕敲在桌子上,發出輕脆的響聲。
士農工商。士是不用想,農是基礎,只要不是災年,總有收益,但收着田地,入息終究不大,工,工匠手藝是世代相傳,也是不用想,剩下的就是商。
範家做的是生絲生意,範文娘對生絲生意也是有了解,但如果也做這門生意,自己就要出面和人周旋。範文娘搖搖頭,生意是要做,但要另外選一門。
但是做什麽,範文娘心裏還是沒底,酒樓食肆固然後,但需要的人手太多,筆墨紙張,刺繡鋪子,範文娘想了一圈,也沒想出一個合适的營生。
“還是先出去走走,再定下來。”
晚飯的時候,範文娘就吩咐長福把滄瀾縣大概的情況說一次,聽說滄瀾縣多山,而縣城附近的村民多在山腳下開墾田地種植,範文娘心頭一動。
“這附近的山可有出産?”
長福稍微一想,就知道範文娘話裏意思,“山上多野物,山雞,山兔居多,也有野狗。少數山頭有果樹,夏秋兩季結果的時候,也有村鎮上的小孩結伴去采摘。結果多的時候,大人小孩都吃不完,很多果實都熟透了,掉在地上,爛在泥裏。”
“就沒人販出去賣?”
“果子不值多少錢,而夏秋正是糧食豐富的時候,尋常人就買一兩個果子過過口瘾。不是富貴人家都不會專門天天吃這個,而且這裏果子多,價錢賤,要是販出去外地賣,一來一回需要時日,而且運送出去,果子萬一壞了,反而要虧錢。”
範文娘點點頭,是這個道理。但不是不可以變通。心裏有一個約莫的想法,不過還不成熟,還需要細細思量。
“這裏的鋪子,什麽營生做的最好?”
“滄瀾縣有鋪面,大小約莫20家,紙張筆墨鋪子四家,酒樓食肆三間,成衣鞋店各三家,珠寶玉器店五家,別的生意約莫有五六家。”
別的生意,那就是長福認為一個婦道人家不應該做的生意。
“這裏的成衣鞋店,可有成品出售,最遠是賣到何地。”
“小人曾經看到三家成衣鞋店,刺繡手工不過一般,比不上府城。雖說是成衣鞋店,也多做布匹生意。”
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只做本地人生意。
範文娘點點頭,“成衣需要好的繡娘,滄瀾縣沒有好的繡娘,自然成品只能一般。”
“長福,你明天出門,多找幾樣水果回來,也不要買,就采摘城外山丘的水果。帶回來,我嘗嘗味道。”
長福愣了一下,不過沒問為什麽,當下應了。
等長福和長福嫂退下去,芸香擔憂看着範文娘,“小姐,繡活傷眼睛,小姐要是想做,讓芸香來做吧。”
“現在,我哪有那麽金貴。”給陳敏喂了一勺子湯,“我現在還沒有想好。但日子要過下去,總不能坐吃山空。”
芸香咬咬嘴唇。
“即便是再好的繡活,也是要有人賞識才能賣得高價錢,否則,就是明珠蒙塵。”這裏的成品一般,估計店主也是目光有限,就算做出來的繡品也不能在這裏出售。
後面一句,範文娘沒有和芸香過,小丫頭現在還在糾結,自己的小姐,要動手買繡活過日子。
“芸香,在陳家的時候,我也是做了不少繡活,婆婆的衣服,相公的衣服。也幸好一直在做,否則,生疏了手藝,再撿起來就難了。”
“小姐,讓我幫幫你吧。”
範文娘一點小丫頭的鼻子,“瞧你說的,好像你家小姐現在要出門讨飯一般。我現在就一個想頭,事情還沒有做呢,等我開始做了,你再來幫我。”
芸香高高興興點頭,接過範文娘手上的湯碗,給陳敏喂湯。
萬事開頭難,只要開頭了,就不難了。
做人如此,做事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