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冬日
數天之後,一戶人家悄悄搬走,一戶人家悄悄搬進來。無論是搬走的一戶,還是搬進來的一戶,都沒有發出多大的聲響,一切就在沒聲沒息中進行着。
當長福嫂再一次打開暗黑的大門,準備出門買菜的時候,門口意外站着一個人。
“長福嫂。”陳俊把手上準備好的鮮魚放入長福嫂的籃子裏。
長福嫂躲閃了一下,“太太知道了……”長福嫂猶豫看向陳俊。
“這天氣,新鮮的魚已經不好找了。但是我記得小少爺應該是喜歡吃魚的。”陳俊仿佛沒聽見長福嫂的猶豫,在自說自話一般
長福嫂看着眼前這個眼底有些發黑的男人。盡管她在範家沒有見過陳俊,但是對于自家和離又離家的小姐,還是多少知道一些。
仆人之間,最不缺少消息的渠道。
要拒絕,但這兩天,陳敏的确是鬧着要吃魚,已經進入冬天,哪裏能夠找到新鮮的魚。範文娘是說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小孩子的脾氣上來了,就不是道理能夠說得通。
“滄瀾縣附近沒有大江大海,但是還會有一些路過的商人,把一些不容易保存的貨物在當地販賣。”
長福嫂目光閃了閃,終于點點頭。
陳俊後退一步,“每一天我都會把菜送過來。要是不方便,就敲對門。告訴裏面的小童就可以了。”
在長福嫂詫異的目光中,陳俊轉身進入了對面的院子。
小心把魚送入廚房,晚上做飯的時候,做了五柳炸魚。陳敏看見有自己喜歡吃的魚,歡呼一聲,就抱着飯碗,大口大口吃飯。
“今日居然能夠買到魚。”
一旁的長福嫂心裏一跳,“也是幸運,到了市集,就看見過路的客商在販賣貨物,我看見這魚還算新鮮就買回來。”
範文娘吃了一口,味道真不錯,看看陳敏,這個小饞貓,已經吃了快小半條魚,嘴巴邊上,還有橙紅的汁水。
“吃了這一頓,可不能再鬧着要吃魚。”範文娘給陳敏擦擦嘴巴。
“娘,明天讓長福嫂再買回來,好嗎?”陳敏眼睛閃閃發亮。
“那得有人送魚過來賣,長福嫂才能買到。”
陳敏搖搖範文娘的手臂,“那我天天到市集上看看,看看有沒人賣魚,如果有人賣,我就告訴長福嫂。”
範文娘摸摸陳敏的腦袋,小孩子在家裏憋了一個夏天,一個秋天,到了冬天,終于憋不住了。雖然範文娘也不想陳敏在冬天出門,但耐不住小孩子閃閃發亮的眼神,範文娘唯有點點頭,只能在正午的時候出去一趟,而且一定要把衣服穿好。
陳敏歡呼一聲,埋頭繼續吃五柳魚。
及後的日子,長福嫂出門的時候,都會“偶然”碰上鄰居的好心人,有時候是一些難得的蔬菜,水果;有時候是一個小小的風筝,扯着繩子,也不過飛到屋頂一般的高度,很适合小孩子玩耍;有時候是一副養身的藥方,有時候,是一盒點心……
次數多了,範文娘問起的時候,長福嫂時而推說是鄰居說的,時而推說是從過路客商手中買回來的。
剛開始的時候,長福嫂也怕陳俊會硬闖,時間長了,長福嫂發現,陳俊每次只會把東西交給自己,然後就問自己幾句話,無非都是陳敏小少爺怎麽樣了,太太怎麽樣了。
每次長福嫂提起小少爺很喜歡吃送來的水果和魚,陳俊臉上都會浮現出一絲微笑。盡管笑容轉瞬即逝,但是長福嫂很肯定自己是看見了。
日子長了,長福嫂漸漸對陳俊放下了戒心,和陳俊說話聊天的時間長了一些。說起範文娘沒有按照陳俊給的養身藥方給陳敏買藥,只是因為回春堂的孫大夫說,這些藥不适合陳敏。陳俊的臉色陰了陰。
日子一點點流逝,平安伯府的衣服做好之後,範文娘沒再接別的單子,而是督促四個小丫頭把得勝記的夏衣完成,打好包袱,送回清河縣。
還有兩月就要過年。範庭君讓人帶信過來,讓範文娘回清河縣一起過年,随着信一同來的,還有大嫂準備的滿滿兩車的節禮。
有吃的,各種清河縣的地道小吃,各種農物,還有用水缸養着四尾魚;有喝的,自家釀的菊花酒;有穿的,嶄新的小襖,陳敏和範文娘的都有,還有滿滿一箱子,手插不入的布料。
随車來的婆子,恭敬對範文娘禀告,“鮮魚是太太為陳少爺準備的,知道陳少爺喜歡吃魚,所以提早就讓人買了回來,一路都是用水缸養着,送來的人都小心看顧着。”
範文娘讓芸香發了賞錢,“讓大嫂費心了。”
婆子回去的時候,範文娘也讓他們送了節禮回去,但是比起靳馨滿滿的兩大車節禮,範文娘送的就很不夠看。只有半車,除了給大嫂和兩個侄子準備的衣服之外,就是一些在滄瀾縣買的小吃土物。比起靳馨送來的節禮,真是雲泥之別。
随車回去的婆子沒有露出不忿的面色,只是很恭敬地向範文娘行了一禮,就坐上車回去。送走範家來送禮的人,芸香一臉憂色。
範文娘看着小丫頭臉上的憂色,示意芸香坐到自己身邊,拿起手邊的針線,準備給陳敏做一件過年穿的紅色小襖。
“在擔憂什麽呢?”
“小姐準備的年禮,是不是太薄了?”芸香咬着嘴唇,有些不确定。
“我一個和離出門的人又能夠送多好的禮,要是送的太好太重了,要麽就是讓哥哥擔心,要麽就是讓大嫂擔心。倒不如直接把底子露出來,好安了大家的心。”
芸香不明白範文娘的意思。
範文娘卻沒準備給芸香繼續解釋。讓芸香準備一下,明天帶四個小丫頭到附近的寺廟上香。說是上香,其實就是讓大家出門散心。
四個小丫頭正是十二三的年歲,正是好動愛玩的年紀。現在繡坊沒有活計,範文娘也不想太拘束這些小丫頭,便準備用上香的由頭,讓一群小丫頭出去散散心,活動一下。
“小姐和敏哥也出去嗎?”
“不出去了,你帶着她們出門,就在廟附近轉轉,別走遠了,讓長福給你們安排一輛車。”
芸香下去安排。範文娘繼續做針線。
錦繡坊派人送來消息,康成伯府的下人要做新一年的四季衣衫,春衣已經被錦繡坊的人攬去,不過童掌櫃送來了夏衣的單子,一共一百套。範文娘只接了其中50套。
伯府下人的衣服和邊軍的衣服不一樣,需要花費的心思要多一倍,盡管四個小丫頭已經通過上一回鍛煉了一番,但是範文娘還是抱着謹慎的态度,寧可少接一些,也不願意接太多,做的不好,砸了自家的招牌。
要知道,這一單做的不好,還牽連到錦繡坊。要想日後生意不斷,給平安繡坊站穩腳跟的時間,這一單還是要花費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