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觀心的

更新時間2012-9-10 16:31:18 字數:3013

十年後的觀容很少人會記得他原來的名字,宮裏人們都知道他叫馬爾欽容,而此前的觀明海發配到邊疆的第一年,所經歷的故事。

觀明海一家被抄家之後他們是身無分文的,潘鼎新把他們押往新疆之後,直接回了京都,這裏荒蕪人煙,只有偶爾幾處農人家的房子,天色已經很晚了,涼風習習。連個饅頭也吃不上,還好這家人中最小的是觀心也已經十四歲了,真是的天寒地凍的地方。

觀顏抱着千蘭,她的身體要比千蘭好多了,千蘭身體原本就不好,在北京一直都沒有住習慣,如今更是适應不了這裏邊疆的天氣。

從官場和商場都是首屈一指的觀家,到如今落魄的連飯都吃不上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觀明海扶着觀顏的老爺,觀雲海扶着觀顏的姥姥,觀心和南春,宮八個人行走在這裏,家中的兩個年輕男子觀止和觀容都不在了。觀止已經死亡,在後面的馬車上裝着的就是觀止的棺材,一路奔波,甚至都沒來得及把觀止給葬了。觀容留在了宮裏。

路過一農家時,觀明海上前去扣了扣門,出來一對老夫婦,看觀明海的一身打扮是個有錢人,可是一問,連一文錢都沒有,讓人很失望。原本農夫也同意了讓觀明海一家進來住一晚,可是被那老農婦發現後面還帶着一句棺材,這覺得不吉利,于是拒絕了他們住一晚的要求。

觀顏有點氣憤,觀明海阻止了她。

輾轉到午夜一家人才在一處破廟裏住了下來,可是被子什麽的都沒有,一晚上千蘭都在咳嗽,觀明海心想這也不是辦法,于是覺得出去找藥。觀雲海讓他留下來說:“大哥,還是我去吧,你留下來照顧她們,我身子好。”

觀顏原本也想去,觀雲海不允許她出去,她這麽一個美麗的姑娘,大晚上出來走動畢竟不安全,且她會些功夫,留下來也是好的。最後決定觀心和觀雲海出去找藥和吃的,其他人都留下來。

這座破廟距離市區伊犁有一段路,觀雲海和觀心走到伊犁時已經是淩晨了,累的他們都不想動,可是沒有辦法,只好繼續往前走。

進入伊犁,一個不算繁華的邊疆城市,比起京城這裏要少了許多人。觀雲海帶着觀心進去一家藥鋪,掌櫃的上前來說道:“兩位大清早的到來,是店裏今日的第一位顧客,不知要看什麽病?”

觀雲海做了個揖說:“大夫,我家嫂子病了,在城外二十公裏外的破廟裏,不知能否幫忙看一下。”

“這個外出行醫,是要多收路途費用的,不知這位老爺可否願意多出一份費用。”

觀雲海一想,自己身無分文,可嫂子的病不能不就醫啊,鞠了個躬說道:“觀某現在暫時沒有現錢,大夫先可以幫嫂子看個病,等觀某有錢了再還個大夫。”

掌櫃的看了看觀雲海說:“看你這身打扮也不像是沒有錢的人啊,你這身衣服也值幾個錢,如若真想看的話,不如把你衣服到當鋪去當了,有錢了再來吧。”說完他就不再理會觀雲海了。

觀雲海叫了他幾句都沒有搭理,只好搖搖頭作罷,這身衣服的确挺好,不如就想當了吧,他想了想還是去了當鋪用他這身衣服換了幾兩銀子,可他不能不穿衣服,讓關心去一家粗布店買了套農民裝,穿上後完全就變了個人。

Advertisement

由原來的绫羅綢緞變成粗衣大布。再次找了那位大夫。那大夫才跟着觀雲海來到了破廟裏。

可是錢是不夠的,除了買來一些吃的外,千蘭的病也挺嚴重,還得準備給觀止置辦後事。最終連觀明海和南春的衣服也都被拿去當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等一家人的衣服都當完了之後,千蘭的病還是沒有治好,不是醫生的醫術不行,而是她身體原本就不好,加上銀子也不夠買好的藥材,就這樣千蘭的身子越來越憔悴。

久經輾轉之後的一天,觀雲海和觀心再次上街買一些藥材和食品,可身上才那麽幾文錢,能賣的物品都賣了,觀雲海決定自己親自去打工,找些錢莊這類的工作來做,這個比較适合自己,可是此時的他們很難找到工作。因為時間一久,一傳十,十傳百,伊犁城已經知道了觀明海一家是欽犯,誰都不敢雇傭他們,萬一官府或朝廷發難下來,誰也擔當不起。

又是一陣的冷遇。如此下去一家人都會餓死的,住在破廟裏還受風寒。

人生痛苦的事情很多。

如此三天,觀心在街上拉住觀雲海說:“爹,把我這個玉佩賣了吧。”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這塊玉佩是觀止送給觀心的生日禮物,即是被稱為“蘭指蔻”的一塊青玉,傳說中的樓蘭女王的玉佩,觀心把它取下來遞給觀雲海。

觀雲海接過來說:“這玉佩心兒不是很喜歡嗎?收起來吧,爹爹再想想辦法。”觀雲海把玉佩還回給觀心說。

觀心搖搖頭說:“爹,你拿去吧,到時我們有錢了再當回來。”觀心不想接回來的說。

觀雲海心裏明白,其實觀心很不舍得這塊玉佩,可如今一家人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工作又找不到,如此下去只有餓死的機會。觀心自然也是明白到這點。為了家人着想,觀心只能忍痛割愛。這塊玉佩世間僅存在一塊,一旦當出去可能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可這個小城市裏,要當這塊玉佩也是麻煩的事情,如果在京城或者杭州這裏地方當這塊玉佩的話,換來的錢足以買些整個伊犁城的市值,這玉不僅罕見,更是見歷史珍寶。恐怕在這裏沒有人能當的起,也不可能有,但是不當的話這家人真的很難活下去了。

觀雲海依然猶豫不決,即使觀心說了以後可以當回來。

觀心看出來觀明海的猶豫,拉着他就往當鋪走去。進入當鋪觀雲海還是不想當了這塊玉,錢這東西可以沒有,但要觀心忍痛割愛才是觀雲海猶豫的原因所在。

關心一把從觀雲海手中拿過來玉佩,對點小二說:“把你們老板叫出來,給你們一塊上好的玉佩。”說着把蘭指蔻遞給店小二眼前晃了晃。雖然這店裏的小二算不上很識貨,可也看的出來這塊玉發出的青綠色光柔和潔淨,如清水不染,露珠不化,叮叮然的光讓人看一眼就會着迷。

他馬上進去把老板叫來。

店裏出來一個約摸七十歲上下的老人,看來就是這家店的老板了,他讓觀雲海和觀心到裏屋坐下,讓上了茶,戴上眼鏡,觀心把玉佩遞給他,他接過來細細的看了又看,瞧了又瞧,是在是不忍心再放下,可他也知道這玉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

觀雲海說:“掌櫃的,你約摸給個價吧,你不開口我也知道,這玉恐怕讓你把所有家當換出來給我都是不夠的,在下也是一時出于無奈才把這玉當了。掌櫃的把這玉帶到京城或者杭州去找個大買家,也足夠你生活好幾輩子了。”

店老板正猶豫着怎麽說,沒想到觀雲海會如此先開口,觀雲海也知道,他們一家是不允許離開邊疆了,也只能小價錢給賣出去。

店老板說:“不知這位老爺怎麽稱呼。”

“觀。”

“觀?”說到這個觀店老板就猶豫了,這些天在伊犁一直傳聞有個一家姓觀的朝廷欽犯被發配到這邊疆來,這玉可不好當啊,萬一被官府發現可是要殺頭的。

店老板是左右為難,觀雲海在商場輾轉多年看人的心思可不差,他開口說道:“店老板可以帶着這塊玉和一家回中原去找個大買家過一輩子榮華富貴的生活。觀某也不會把這件事說出去,兩全其美,可否?”

店老板還是猶豫了一番,可這塊玉實在是太誘惑人,錯過了就很難再遇到了。

于是店老板說:“好吧。”

店老板最終拿出來五百多兩的白銀換了觀心的蘭指蔻,第二天店老板就舉家搬離了伊犁,有了這塊玉,別說換五百兩的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都是完全可能的,就看買家的家底,這本身就是一塊價值連城的玉佩。

最終觀明海一家在伊犁成為郊區買了一套不大的住房,和幾畝天,種了幾頭牛和羊,工作是不可能找到的,只好自食其力,五百多兩的銀子在邊疆也可以過的不錯的日子了,就這樣一家人從鳳凰騰達到正式成為了農民。

觀顏穿着的衣服也很樸素,可依然掩蓋不去她俊美的容顏,有人來的時候依然要躲着人,她長得實在是過于美麗,不适合随意的出現。

還好在新疆人們都習慣戴着面巾,這樣觀顏出門的時候一身維吾爾族的打扮,也就不會讓其他人看到。

如此過了十年,這就是觀明海一家發配到邊疆後的生活。這一家人總要适應被發配到邊疆的日子。

人生無常,随遇而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