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一晃十二年(全書大結局)
更新時間2012-9-11 15:15:33 字數:2502
慈禧去世前一天,馬爾欽容得知李蓮英将要毒害光緒帝,只因他害怕慈禧一旦死後,自己的性命不保,暗中勾結袁世凱秘密謀劃毒害光緒帝的計劃。
馬爾欽容并沒有通知光緒帝,而是找了夏伯名,告訴了他這件事,希望夏伯名能想些辦法,如果他這個大才子都沒有辦法的話,那只能認命了。
可夏伯名不會讓光緒帝死去的,他希望這個光緒帝能活着,這是他的君主。
夏伯名來到瀛臺,光緒帝讓其他所有的宮女和小太監都出去後,夏伯名跟他說起了這件事。光緒帝也明白,如果慈禧真是要死了的話,自己必然也會成為衆矢之的。
“皇上,事情就是這樣,您覺得如何是好?”夏伯名征求一下光緒帝的意見說。
光緒帝對這件事情并不是很在乎,似乎早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在瀛臺軟禁了十年多的光緒帝,恐怕早已經忘記如何生存了吧,他顯得很淡定。
倚欄看了看南海說:“夏學士,你覺得活着是好還是壞?”
夏伯名看得出來此時的光緒帝的心态,他似乎對活着和生存失去了信念,可夏伯名不想讓光緒帝死去,他說:“皇上,活下去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生活的方式。如果皇上覺得在這裏已經厭煩了世俗人生,不妨去換個地方,換個活着方式,去過想要過的人生。”
光緒帝搖搖頭說:“說真的,有時我會想過觀止将軍那樣的生活,灑灑脫脫,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認為對的事情,并不需要去過問任何人的想法,全由自己決定要不要去做。其實觀止将軍的活着也許對大清皇朝有威脅,但是他的離世實在是大中國的一大損失。不知道我們大清皇朝是不是葬送了一個能改變命運的人才。”
光緒帝依然沒有說到自己身上來,他在向我和憧憬着什麽。
夏伯名接過話說:“皇上,以其向往倒不如去做。”
“可朕有許多的放不開,放不開這大清皇朝,這皇上的身份,這皇宮,這瀛臺,這桌子椅子。。。。。。許許多多的事物在心中留存,抛不開一切,也得不到想要的生活。”
“觀止将軍他也有放不開的權力,官銜,家人,可他依然去做了他想要做的事情,人生不是在于擁有的多少,而是在于放棄的程度有多深。其實皇上比起觀止将軍就是多了幾份猶豫,少了幾份灑脫。”
光緒帝笑了笑,人生很多事情無法真實的面對,或者說面對的時候真正去做起來會變成另一碼事,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光緒帝說:“馬爾欽公子呢?他怎麽說?”
“容公子并沒有說什麽,只是交代了一下事情的經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老佛爺已經到隕落的年齡了,如今已無力回天,只不過兵權都在其他大臣手裏,這也算是不好拿捏的問題。”
Advertisement
是啊,沒有兵權,談什麽政權,光緒帝自是明白,即是自己的身份依然是皇上,也就只是個皇上而已,別說兵權,連政權都沒有,他細細的想了想說:“夏公子,這事就這樣吧,你讓馬爾欽公子過來一趟,現在朕也考慮考慮一下這件事,晚上再一起商議。”
“皇上,您盡快把握吧,明日就再沒有機會了。”
光緒帝笑了笑讓夏伯名去準備,他依然很淡定,軟禁在這裏這麽久了,什麽心思都沒有了。
直到晚上,馬爾欽容,夏伯名,光緒帝在一起聊着一些事情。
光緒帝說:“你們兩位也早些離開皇宮吧,朕就不離開了。”
“為什麽?李公公可是已經準備好了明日就毒害皇上您啊!”夏伯名不解的說。
“朕也知道,但就讓這件事情成為現實吧,朕始終無法抛開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讓朕陪着這大清皇朝一起隕滅吧。其他的都不用多說了,馬爾欽公子和夏學士你們可能也會有危險,如果朕真的會在明日死去的話,跟朕走這麽近的你們估計也會不安全,朕建議你們兩個今晚就秘密離開皇宮,再也不要回來了。”
馬爾欽似乎對光緒帝的決定有些贊成,畢竟身為一國之君逃離大清皇朝也是不好的,他阻止了剛想說話的夏伯名說:“伯名兄,就聽皇上的吧。”
光緒帝點點頭,夏伯名也停止了說話。
于是光緒帝給了夏伯名和馬爾欽容一人一塊金牌,這塊金牌可以讓他們晚上出宮去,光緒帝也知道自己的時日不長了,就讓自己在這裏安詳。
“朕就在此跟兩位告別了,很高興能認識兩位親如兄弟一樣的你們,現在就走吧,不要多猶豫了。”
馬爾欽容和夏伯名站起來不舍的離開了瀛臺,夏伯名回頭看着光緒帝金黃色的龍袍在微風中搖擺,這個一生悲情的皇帝也到最後時日了。他眼睛濕潤着,一直以兄長身份對待馬爾欽容和夏伯名的光緒帝始終無法放開自己的身份而去,即使他知道明日自己就要被人下毒而死。
這是最後一幕的光緒帝,那龍袍穿在他身上依然充滿了魅力,只可惜他是個沒有實權的君主。
馬爾欽容和夏伯名連夜離開了皇宮,第二天京城就穿來了皇上駕崩的消息,對外宣稱是病逝,馬爾欽容和夏伯名都知道,這都是權力者的謊言,聽着這個謊言仿佛針一樣刺痛夏伯名的心。
在京城以外的火車上,馬爾欽容和夏伯名坐上了往西而去的火車,他們要去邊疆,去尋找已經發配到邊疆十年的觀明海一家。
十日之後,陽光非常的明媚,觀明海一家穿的衣服完全跟維吾爾族一樣的打扮,這些年他們在邊疆這裏已經适應了這裏的生活,也把自己完全當成了是維吾爾族人,且他們一家為人友善,人們很快忘記了他們是朝廷欽犯的身份,與他們相處起來。
觀心二十四歲,觀顏二十八歲,千蘭和南春也在這裏,拿着一串串的葡萄,挂在透風屋裏,與其他維吾爾族的姑娘曬着葡萄幹,氣氛非常的祥和。
觀顏的姥姥和姥爺在椅子上曬太陽,觀明海和觀雲海在剪着葡萄,一家人其樂融融。
似乎都忘記了曾經的生活,忘記了曾經的日子,早已經煙消雲散。
觀止的墓碑就在不遠處的山上,最終與他收複的新疆等地長眠在一起,也許這是對觀止最好的結局,墓碑前還有一些鮮豔的鮮花,看來新疆人民并沒有忘記他,這個曾經追尋左宗棠将軍征戰邊疆,并從沙皇手中收複來許多土地的将軍。
遙遠之處,馬爾欽容,不,此時的他應該叫做觀容,和夏伯名由東邊往這邊走來,在陽光下,觀容俊美的容顏依然沒有變,白色的衣裳,和夏伯名碧綠色的衣裳顯得非常好看。兩人遠遠看到了正在曬葡萄幹的人群,他們知道這裏有他們想要尋找的人。
從1986年觀容在雲影軒讀書的日子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二年時間,一晃十二年。
觀心看着走來的兩個男子,在幾百米處的地方她就确認的呼喊道:“容哥哥好~~~!”
這一句呼喊,響徹雲霄,吸引了正在曬葡萄幹的所有人的目光,都往這邊看過來,觀容用力的揮揮手,深情的看着這片陽光燦爛的土地,露出了他許多年來未曾出現過的笑容,那麽的甜美,如陽春三月明媚的陽光,笑顏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