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郁蘭陵一邊瞧着她的背影,一邊回憶着書中的劇情:郁蘭茵在這本書裏走的是才女路線,擅書畫,通琴藝,容貌屬于清瑩秀美的那一挂,在京都的貴女中,只能說是中人之姿,算不得出挑。

因着風評不錯,許多二流世家的當家主母都會将郁蘭茵考慮進自家兒子的正妻人選中。

只不過郁蘭茵的野心很大,又或者是她們母女兩個的野心都很大,最終挑中的人是承襲爵位的定國公,也就是謝元折。

在回卧房之前,郁蘭陵吩咐銘心,“去将院子中的管事叫過來”。

銘心:“是,夫人”。

不多時,人便過來了,是一個年紀略微大了一些的嬷嬷,頭上的白發隐約可見,脊背稍有些彎曲,看起來很是恭順的模樣,“不知夫人喚老奴過來有何事吩咐”?

郁蘭陵用食指輕輕叩着扶柄,問道:“今日的人是誰請進來的”?

宋嬷嬷想了一下才回道:“是老奴”。

郁蘭陵将目光放到了面前的人身上道:“為何不通知我一下”?

宋嬷嬷聞言詫異的擡頭看了一眼,“今晨夫人去給老夫人請安了,老奴不好過去通傳,郁小姐又說她是夫人的姐姐,老奴便擅作主張将人請到了廳堂”。

郁蘭陵叩擊的聲音倏忽停了下來,清亮的聲音透着一絲威嚴,“既然知道是擅作主張,嬷嬷為什麽還要明知故犯,不知道的還以為這玉陵院中做主的人是嬷嬷呢”!

語調雖輕,話中的诘問卻重,宋嬷嬷好歹也是在府中這麽些年的老人了,縱然是老夫人,也不曾給過她這樣的難堪,她胸中劃過一絲怨怼,卻是不敢發作。

她低着頭朝郁蘭陵跪下,語氣中帶着刻板的惶恐,“此事是老奴沒有考慮周全,還請夫人寬宥一回”。

郁蘭陵不曾去看地上臉皮抽搐的人一眼,她起身從宋嬷嬷的身邊走過,“銘心,去将嬷嬷的事交給管家,就說咱們這玉陵院容不下這尊大佛”。

銘心看了看還在地上的跪着的宋嬷嬷,雖然覺得有些小題大做,還是按照她的吩咐做了。

宋嬷嬷沒想到這樣小的一件事,居然要報給管家,她臉上瞬間就帶上了不善,“夫人,後院之事只需交由老夫人定奪即可,不必勞煩管家”。

郁蘭陵嘆息了一聲,起身自她身旁走過,素色的衣擺拂過,“母親為了侯爺的事已經如此憂心了,怎能把如此瑣碎之事傳到母親耳邊叫她老人家煩心”?

把事情報給管家之後,玉陵院很快換上了另一位管事嬷嬷。

郁蘭陵也知道她對宋嬷嬷的處理有些重了,只是她更不想讓自己成為郁蘭茵攀上謝元折的踏腳石。

想要嫁給謝元折,可以,憑自己的能力想怎麽着都行,但要扯上她,不奉陪。

這次對宋嬷嬷的處理對院子中的人也算是個警告,以後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往院子放人了,總不能沒了規矩不是。

一箭雙雕,多好,解決了一樁麻煩事兒的郁蘭陵美滋滋的睡了個回籠覺。

而郁蘭茵那邊就不一樣了,她回到家中之後,自己的院子都沒回,就直接跑到了蘇碗那裏。

蘇碗看見女兒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連忙問道:“我們茵兒這是怎麽了”?

郁蘭茵面對母親也不裝什麽,愛嬌的挽住她的胳膊,抱怨的道:“母親,我那個妹妹架子可是大的很,女兒進門等了她許久不說,等人回來了,話還沒說上幾句,就被嘲諷了一通”。

“而後她便裝模作樣的說要休息了,可那時候分明還不到巳時,一聽就知道是借口,想讓女兒下不來臺”。

聽着女兒的怨憤之詞,蘇碗拍了拍她的手背,“既然如此,那茵兒以後不如不去定安侯府了”。

想到郁蘭陵成親那天的眼神,蘇碗心底到底多了一點涼意,她着實是不想女兒再跟她牽扯到一起。

可郁蘭茵不願意啊,她不想以後只能做一個二流世家的主母,眼看着自己的夫君妻妾成群。

而謝家不僅門第顯赫,家族中的子弟亦是鮮少納妾,是以京中貴女對謝家子無不趨之若鹜。

如今的謝家嫡支只有謝元折一個人,雖說尚在孝期,可盯着這塊肥肉的人定然不少,她可是要為自己早做打算。

郁蘭茵偏頭看向蘇碗,目光灼灼,“母親,我是一定要嫁那謝家公子的”。

蘇碗還是有些猶豫,畢竟讓女兒心折的那個男子同她的茵兒之間隔得不是一星半點。

一來是家世上相差太大,二來謝元折恰逢定安侯過世,必然要丁憂三年,茵兒今年正好及笄,若真要等上三年,那也要熬成個老姑娘了,那謝元折對她的女兒有沒有意還是兩說。

看着女兒堅定的眉眼,蘇碗還是忍不住又勸了一次,“茵兒,就算不是謝公子,這京都中的俊才依舊不少,母親好好為你籌謀一番,以後的日子絕不會差了去,怎麽就非一人不可呢”?

這些話,郁蘭茵已經聽的耳朵起繭子了,她聽着這些擔憂的話,搖了搖她的手臂,小女兒姿态的撒着嬌,“母親,那些人好雖好,可皆不是女兒心之所往,就算嫁過去了,亦不會歡喜,母親可忍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