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老來多忘事(二)

許漫打開手機,首先看到就是一張老人嚴肅的半身照臉。

他穿着身藏青色的衣服,肩背筆挺,目光有些呆滞地看向鏡頭外。

C類任務,87歲,阿爾茨海默症老人,失蹤2個小時……

她往上翻了翻,很快翻到了信息的源頭。

不是方勤轉發,也不是應峤和宋繁縷通知的——這個任務的求助人來自野蜂內部。

發消息的正是那個第一次集訓時,和許漫交換了位置的闵濤。

“我爺爺離家出走了,我查遍了家附近的攝像頭都找不到人!他有阿爾茨海默症!”

許漫呆呆地凝視着那行早翻出來的記錄,阿爾茨海默症,還有個更為大衆所熟知的名稱——老年癡呆。

野蜂每年的尋人任務裏,一大半都與之相關。

年邁的老人們猶如失群的孤雁,迷失在或長或短的回家路上,仿佛蹒跚學步的稚童一般無助。

方勤已經整理好尋人啓事,附着老人的照片、基本信息、離家時間等資料,圖片末尾還有任務群的二維碼。

城市尋人不同于別的救援,最有效的其實就是人海戰術,多一個人參與,就多一份希望。

許漫瞄了眼集合時間和地點,也飛快地識別二維碼入群。

“我送你過去吧。”林持瀚也在騎手群裏,自然看到了方勤轉發的尋人啓事。

許漫點點頭,手指有些茫然地在手機屏幕上摩挲了下。

林持瀚一邊調頭,一邊感慨着嘆了口氣。

Advertisement

時光如白駒過隙,它将懵懂幼童拔節成翠竹一般的少年,又将滿頭青絲磨砺成蒼蒼白發。

林家爺爺悲恸于失去的自由軀幹,闵家爺爺卻連回憶都沒有了。

射擊館比闵濤家近,許漫便請他将自己重新送回射擊館。

“你們不是去那個老人家集合?我直接送你過去吧。”林持瀚看了眼導航,分析道,“這樣也省得他們等你,浪費時間。”

他說的,也不無道理。

許漫安靜了一會兒,又忍不住去翻手機。

尋人啓事已經轉發了,老人的外貌她也看了好幾遍了,最後終于發現了不對的地方,趕緊撥電話給方勤:

“小方姐,什麽叫‘失蹤時可能赤足、裸(和諧)體’?”

方勤那邊噪音一片,似乎也在車上,“他把今天穿的衣服給脫在家裏了,家人翻遍衣櫃,所有衣服都在,日常穿的鞋子也在……”

這……

許漫仰頭看了眼車窗外火辣辣的太陽,當真一臉迷茫。

阿爾茨海默症一般是沒有感覺障礙的,能感覺到疼痛,自然也能感覺到冷熱。

這麽熱的天氣裸着就算了,為什麽要打赤腳呢?

闵濤家住在地鐵站旁,家門口附近幾條道路全是單行道,車流量也特別大。

林持瀚繞了兩圈,才終于找到停車位。

許漫老遠就看到野蜂的指揮車了,小跑着過去,卻發現車裏只有一個徐安。

“來了呀?”駕駛座上的徐安拎起一件志願者馬甲,指了指對面的小區:“8棟2單元0102室,他們都進去了。”

許漫接過馬甲道了謝,從車上下來,意外地發現林持瀚也跟了上來。

“反正都來了,多個人多份力量,”他推了推墨鏡,“我陪你一起找吧。”

這樣的幫助,許漫是沒辦法拒絕的。

兩人于是一起往小區裏走去。

開放式的老小區樓層不高,不但沒有電梯,連攝像頭都不多。

闵濤家又在一樓,進出便利,甚至可以形容為四通八達。

兩人走到闵家門口,大門都沒關,裏面隐約傳來人聲。

許漫當先走了進去,客廳或坐或站都是人,應峤站在闵濤身側,正聽他介紹情況。

“我們小區一共8個攝像頭,附近的5個攝像頭我全部翻過了。人午飯前還在,吃完飯就不見了!”闵濤眼眶通紅,又指了指床上的衣褲,“你看,衣服、褲子都在,鞋子也在!他這走哪兒,都不應該完全沒人注意到啊!”

應峤拍了拍他肩膀,問方勤,“任務小組群有多少人了?”

“40多個人了,”方勤道,“但畢竟是工作時間,能來現場幫忙搜索的只有20個左右,現在到了10……”他扭頭了下許漫和沒穿馬甲的林持瀚,猶豫道,“11個吧。”

應峤“嗯”了一聲,“那先組織起來,老宋帶隊,按方圓5公裏的番外地毯式查。我和闵濤再去翻一次攝像頭。”

說完,便和闵濤一起往外走去。

許漫下意識側身,眼睜睜看着兩人往外走去。

應峤目不斜視,只在看到門口的林持瀚時微微蹙了下眉,邁步出了玄關。

***

地毯式搜索枯燥而辛苦。

宋繁縷把剩下的人分成了四個小組,自己帶一組,其他三名老隊員各帶一組。

許漫和林持瀚被分配到了方勤和林中磷那組,一行人沿着滾燙的馬路挨家挨戶詢問。

遇到店內有攝像頭的店鋪,便留人下來簡單翻看記錄,順便反饋給應峤——附近的攝像頭實在太少,老人萬一進了哪家商鋪,也可能被記錄下來。

從烈日炎炎的下午到夜幕低垂,他們甚至連附近的大型垃圾桶、房屋後面的草叢都統統翻遍了,仍舊一無所獲。

附近的居民也好,商戶也吧,沒人見過照片上長相的老人家,更遑論誇張的“裸人”。

擴大搜索區域之前,搜救小組成員重新回到了指揮車附近,利用吃飯的時間開個短會。

宋繁縷一邊大口吃着快餐,一邊含含糊糊地嘟囔:“闵濤,你再去家裏找找你爺爺的衣服——我們翻攝像頭也好,到處問人也罷,衣服是個很重要的标志……”

林中磷也難得插嘴,“他就不可能裸着出去的,他要是裸着出去,沒準半條大街的人都去圍觀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