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荠菜餃子與傷離別

一晃十多天過去了,沈念池在葉時的監督下填好了高考志願調查表,并由他親自護送交到了班長的手中。開學考試的成績也出來了,沈念池還是穩中有進。葉亭親自去了校長辦公室,現在的校長是他同學。葉亭在葉昭和葉時高考時都沒這麽用過心,方方面面都問到了,還找來了小王老師(還有人記得他嗎?念念童鞋的吃貨班主任),多方拜托,就是要保證一件事,沈念池能去京都上大學。

小王老師多次保證以沈念池現在的成績,別說是去京都了,就是京都大學也是妥妥的。倒也不是小王老師瞎說話,沈念池雖然沒考過年級第一,但每次考試都是前十,成績一直很穩定,而她的心态很好,高考失利的情況幾乎不會出現,所以京都大學還是有保障的。

葉亭聽到別人稱贊自家孩子,也是面上有光,至于京都大學不京都大學的,倒也不在意。只要沈念池想去,京都的學校随便挑,畢竟俞家是京都高門,這些都是小事。

是的,俞家,沈俞的俞。京都俞家,軍、警世家,盤踞京都近百年。現任俞家家主,正是沈俞的親外公。俞老爺子有三子一女,沈俞的母親俞家惠便是俞老爺子的幺女。

當年池雲出事,俞家要付很大的責任,得知池雲早産大出血,沒過幾日便一命嗚呼,俞老爺子也是震驚,直接讓女兒跟着過去,就是要接出生沒多久的小姑娘回來養着。俞老爺子下了死命令,一定要當親閨女養,不然就別回俞家。結果卻是枉然,沈老爺子直接将他們一家三口趕出了宣城,自此不讓他們踏足一步,即使俞老爺子有權力,但也沒有硬頂,畢竟是自家的錯,只是心疼這沒娘的孩子。

這麽多年,俞家也是留意着宣城的動靜,俞老爺子時常詢問,也看過沈念池的照片,知道這姑娘又乖巧又勤奮,更是心疼到了骨子裏。畢竟俞家三子一女,生了五個孫子,愣是沒個乖孫女,而沈念池的出現,倒是讓俞老爺子記在了心上,半是愧疚,半是喜愛。

等葉亭得到了确切答複,又拜訪了一圈親朋好友,拜托大家多照顧着點老爺子和沈念池,老爺子先趕人了。

葉時已經開課多日,雖然現在大四,基本沒什麽課,但也不能老這麽在外面待着。更何況這小子整天粘着沈念池,要不是孩子大了,只怕早跟她住一屋了。老爺子也是知道李藝的心思,只是也不表态。畢竟當年就是因為自己的固執,這才讓池雲丢了命,對于沈念池以後要找什麽樣的,老爺子會給意見,但是絕對不會讓孫女為難。錯了一次就夠了,再多就不行了。

李藝對于老爺子的态度也沒有意見,不表态最好,畢竟自家兒子還是有優勢的,至于學校裏的那些毛頭小子,絕對入不了她家念念的心,這她還是很肯定的。即使分離多年,母子連心這話卻是不假的。

顯然,李藝是知道靳家小兒子的事,靳叢老爺子在京時也提過,只是瞧着靳家兩夫妻那樣,就是不爽,差點頂了回去。還是葉亭勸住了,“有什麽好生氣的,跟他們也就是看着老爺子的面子,其他人理他做什麽。咱家念念的好,又是他們能知道的?”

葉家三口收拾好東西,準備回京。高博和封白兩家自是來送行。葉亭算好了時間,下午兩點出門,正好錯過京都的出行高峰。

一大早,除了師徒幾個在後廚忙着準備午餐,三個女人帶着孩子在後院包起了餃子。滾蛋餃子絆腿面,宣城老話兒。兒行千裏母擔憂,所有的囑托都包在了餃子裏。

餡兒是李藝最愛的野荠菜。現在顯然不是野荠菜正常的采摘時節,但是老爺子記得幹閨女的口味,早春時節帶着沈念池去郊外地裏挖了來,沒過水,直接放在了零度保鮮層,雖然口感還是有些變差,但也是老爺子的心意。

宣城人都知道荠菜是個好東西,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配上豬腿肉再加上鮮瑤柱,給上一點鹽和醬油,就是一盆好餡兒。

妯娌三人加上沈念池和面擀皮包餃子,雖然妯娌三人都在廚藝一道上只能勉強不會把飯做糊,但包餃子這事兒卻是熟手,不到一個小時就做了五蓋簾兒。羅娟和李葉兒知道李藝還有私房話跟沈念池說,就不讓她去忙了。

沈念池領着自家嫂子進了書房,讓她坐好,自己拿鑰匙打開了百寶箱,從裏面取出了那對镯子和那本食單。

Advertisement

李藝就是知道沈念池會這麽幹,所以這幾天才一直躲着她,結果還是沒躲過去,張了張嘴,也是沒法再勸。

沈念池倒是鎮定,這麽多天過去了,有些事再擾心湖,也是平靜了。沈念池把镯子遞給李藝,食單卻是放在了手邊。

李藝倒是有些吃驚了,“念念,你這是?”

“嫂子,您幫我把這镯子還給他吧!”這個他是誰,兩人都知道。沈念池又從書桌上拿起一個精巧的禮品袋:“這是回禮!”镯子退回去了,自然不需要回禮,這回禮顯然回的是那本食單。

李藝知道這已經是沈念池能做到的極限了。镯子不收,喪母之痛,莫敢忘。食單收了,同是無辜受罪的孩子,她記他的情,但是禮尚往來,只當是哥哥的朋友送自己的禮物,自然要還禮。

李藝拉過她的手,緊緊地攥着:“你是好孩子!”

一頓飯吃完,李藝拉着老爺子囑咐他注意身體,“您再不服老,也是年紀大了,館子的事有師弟他們呢,您也別往前湊了。沒事出去遛遛彎兒,找老朋友聊聊天,別整日悶在家裏。”這話也就李藝敢說,其他人說說試試,老爺子直接飛菜刀。

葉亭則是拉着兩個師弟囑咐有事直接給他打電話,家裏的事兒就拜托他們了。又是跟兩個弟妹說辛苦,讓她們多照顧着點沈念池。畢竟明年就高考了,老爺們再細心也有限,就把沈念池交給兩個弟妹了,沒事多來家裏轉轉。

葉時也是拉着沈念池一頓囑咐,什麽“學習別太拼命了,你的成績已經夠好了,就手下留情,給別人一點活路吧”;什麽“學廚的事兒不急在這一時半刻,現在是最關鍵的時候,等高考完了再學也行的”;什麽“我寒假要去公司實習,就沒法回來看你了,你記得有空就跟我視頻哈”;什麽“咱們可是說好了大學去京都的,你高考的時候我回來陪你,到時候跟你一起挑學校”。拉拉雜雜說了一堆,這哥們還不知道食單的事,不然只怕要說到明天去。

不願意離別,還是要別離。一家三口依依不舍地離開,沈念池扶着老爺子站在街口,直到看不見車影兒,這才回家。老爺子擺手讓沈念池該幹嘛幹嘛,自己回了屋。沈念池知道老爺子心裏難受,也不去打擾他,泡好茶水,遞上毛巾,就去了西廂。

西廂裏跟沒住過人似的,幹幹淨淨。想到嫂子這幾日只要有空就拉着她逛街,大包小包買了一堆,讓她換好給她看;想着師哥看着他的成績單與有榮焉,更是拉着一堆老食客逢人就誇我家念念好;想着葉時拿着他鼓搗出的小游戲讓她玩,還埋怨她笨手笨腳,手把手地教她。現在人走了,雖然只是少了三個人,但是感覺院裏突然就靜了下來,心裏空落落的。

葉家三口坐在車裏也是難過,葉亭也怕妻子情緒波動太大對身體不好,一個勁兒地安慰,“明年念念就來京裏了,到時候還怕沒時間相處。至于老爺子,念念一待就得半年,老爺子指定想,咱們再敲敲邊鼓,說不定就來住一陣子了。”

李藝也知道葉亭這話沒底氣,不過也是心裏舒服多了,擦幹眼淚。又想起沈念池送回來的東西,還沒來得及給葉亭說。

葉亭看着妻子拿出來的東西。這個木盒子裏裝着玉镯,他是知道,還是沈初拉着他去選的。兩個大老爺們逛玉器店也是醉了,自家師弟的腦回路異于常人,他也習慣了。至于另外一個卻是不知道了。

葉時剛開始沒注意,結果再一細瞧,就知道不對了。送兩份禮物的時候他都在場,食單更是自己親自送的,這明顯包裝不對,不會是他想的那樣吧!葉時瞪大了眼睛,瞅着他娘。

李藝也不繞彎子,“念念說了,這镯子她不收。不過沈家小子的那份倒是收下了,這是回禮。”葉亭當然不知道沈俞有讓帶禮物,得知沈念池收下,更是驚訝,有些不确定地道:“這是?”

“哎!難為這孩子了。”李藝把自己的猜想跟葉亭說了,倒是也猜得準。葉亭雖然仍替自家師弟心疼,不過總算收了一份,即使客客氣氣地給了回禮,也是進步了。以後日子還長着呢,先讓兩個孩子見見面,等慢慢熟了,大人也好再做準備。

葉時倒是不管這些彎彎繞繞,只是知道自家妹子收下了東西,至于回禮的講究,直接可以忽略不計,單細胞動物就是這麽的天真,所以沈念池才把東西交給李藝,而不是再單獨給葉時,她很了解這個哥哥的想法。就算是她不記恨沈俞,也沒打算再跟他有聯系,一次就夠了,而葉時絕對不會這麽想。她不想給沈俞、給沈初任何錯誤的信號。

葉時也等不及回京了,直接給發小打電話報喜。李藝要阻止,葉亭卻是攔了。沈俞那小子是個人精兒,又怎麽會不知道沈念池的意思,但終歸是進步,也讓孩子高興高興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