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灌香腸與冬至節

葉家三口回京後算是一切順利,老爺子倒是一連過了好幾天才緩過勁來。高博和封白看到老爺子心情低落也是擔心,沈念池則是該幹嘛幹嘛。老爺子脾氣倔又不肯在人前示弱,你越是關注他,他越是心煩,不如平平常常的,他過倆天就好了。

沈念池對高三生活終于有了感受,即使是再提倡素質教育,高考大關在前頭攔着,誰也沒辦法放松心情。老爺子他們知道沈念池每天背回來的作業越來越多了,東廂的燈則是滅的越來越晚,也是心疼,但也無能為力,只能在吃食上給她找補。

于是,沈念池發現每日餐桌上的菜式越來越多了,每樣分量不多,加起來卻正好,顯然無論如何,不能浪費糧食的規矩卻是不能破。老爺子也不管什麽吃夜宵不利于養生的事兒了,每晚變着花樣的做給她,都是些易消化又補腦安神的東西。

沈念池每每看到老爺子一大把年紀還要為他操心,也是難受,不過等老爺子下次送東西過來,又是開開心心的吃完,還撒嬌說明個想吃別的,把哄得老爺子眉開眼笑的,也是放心了下來。沈念池目送老爺子離開,想着那本已經送到沈俞手中的食譜,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吧!

似乎是一晃神的功夫,宣城由夏到冬,下起了這年的第一場雪,正好趕上冬至,也是應景。這天正好周六,沈念池昨晚睡得早,醒的也早。推開窗子看到天地間換了容貌,瑩瑩白光直射心房,瑞雪兆豐年,也是讓人神清氣爽。

沈家規矩,冬至這天沈園只賣餃子,點一份再送一碗秘制的羊肉清湯,任選兩個小菜,完全不掙錢。老爺子也不在乎這個,完全算是答謝老食客。客人們也是開心,雖然沒法點菜,但餃子餡卻是口味繁多,素的有胡蘿蔔雞蛋、韭菜雞蛋、黃瓜雞蛋、西葫蘆雞蛋、白菜香菇、西芹木耳、荠菜豆腐,葷的有白菜豬肉、芹菜牛肉、蘿蔔羊肉、蝦虎韭菜、蝦仁韭菜、鲅魚韭菜等等,也是讓人眼花缭亂。有些客人直接犯了選擇困難症,這個也沒關系,咱們可以拼盤嗎,您點一盤有五種味道,總有一款适合你。

大堂裏人聲鼎沸,後廚卻是不忙。一大早高博他們六人已經把餡兒剁好,餃子皮也是不難,包起來也快,更何況小齊他們四個也是能下手的,今天倒是省了高博和封白的事兒,不過他們今天也不得閑,還有重要的事兒等着。

沈園每年冬至都要進五百斤的豬後腿肉,然後一堆人加上沈念池、羅娟、李葉兒直接開剁,先将骨肉分離,分成大段,然後切條再切小丁。老爺子負責做調料,高桐小胖子圍着他師爺轉,幫忙跑腿。看到這兒,有經驗的知道這是在做香腸了。

宣城的老傳統,每年冬天家家戶戶都買上一堆豬肉,灌上香腸風幹,一冬天的肉食就靠他了,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蒸好切上一盤,就是一盤肉菜,方便還好吃,尤其受小孩子喜歡,還能當零嘴,一舉數得。

老爺子在大盆裏放入白糖、鹽、料酒、醋和醬油,又把八角、花椒、豆蔻、茴香、陳皮等打成粉末,一起拌勻,和剁好的肉丁混合均勻,然後就是灌制了。洗好晾幹的腸衣,一人撐好,另一人拿着漏鬥往下塞,兩人分工合作。沈家人也是做慣了,連最晚進門的李葉兒也是個熟練工,不過即使這樣也是忙活了一上午,沒辦法,肉太多,又是全手工操作,想快了都沒辦法。

快到中午的時候終于都做好了,天已放晴,正好撐起一排排竹竿挂上風幹。高桐小胖子站在香腸下面直流口水,嚷嚷着中午要來兩盤,看的高博直想揍他。老爺子倒是樂呵,從不知從哪裏真就弄來了一盤子,高桐直呼師爺是叮當貓,換來了高博的拳頭。

一家人中午也是吃餃子喝羊湯,各種餡兒都來了一盤,又有紅油豬耳,辣白菜,糖醋蘿蔔皮等幾個拌菜,當然還有小胖子護着不讓別人吃的香腸。

過了元旦已經邁入了農歷的臘月,過年的氣氛也慢慢濃了。後院的香腸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老爺子一家二十斤的送了,又開始給分散各地的幾個徒弟寄。快遞小哥一大早就來了沈園,也是老街坊,提前打好招呼,屁颠屁颠地來了,白賺老爺子一大袋子香腸,連說不好意思。

等沈念池填好了訂單,交了運費,回頭看見老爺子盯着快遞小哥的背影,眼神發直。人年紀大了,總是愛回憶吧!只是以前老爺子很少有這樣的時候,今年卻是格外多,沈念池頓覺內疚,恐怕也是自己惹得,只能陪着老爺子聊天,又說過年年貨的事兒,這才好些。

沈念池回屋就拿起了電話,電話沒響幾聲就被接起,電話那頭傳來爽朗的聲音:“念念呀!想師哥了?怎麽這麽久都不給師哥電話?”

電話那頭的是老爺子的四徒弟何然,也是唯一一個至今光棍的徒弟,這也是沈念池獨獨打給他的原因。

Advertisement

“是呀!想師哥了!師哥什麽時候回來?”沈念池跟別的師哥還會客氣一下,跟何然卻是不會。

何然是個怪胎。他家算是書香門第,兄弟姐妹五個,除了他這個老小,不是教授就是副教授。可他硬是沒被熏陶出來,十五歲從老家跑出來四處游歷,玩的不亦樂乎,然後到了宣城就倒了血黴。

他是從別的地方坐船過來的,正好趕上海上風大浪急,差點沒喂了魚。好不容易平安上岸,結果發現随身的小包不知怎麽沒了,只能跑派出所報案。好吧!報案也是沒用的,關鍵不是人家不盡力,是想盡力都不知去找哪條魚。哥們,風大浪急,您還有心情圍着船舷看,別人拉都拉不住,沒整個人喂魚已經祖上有德了,那包估計替你去感謝祖宗保佑了!

派出所的民警瞧着這麽個楞小子也是無奈,讓他給家裏打電話,愣是不願意,這是離家出走啊!可是也沒法,他不說,他們沒法找人,畢竟那時候電腦還沒有普及,想在全國找個人還很困難。但也不能放着不管,萬一出事就麻煩了。

打掃的大媽瞧着這孩子像個可憐的,當然這是裝的,跑去拿來了自己的午飯給他吃。這孩子也能裝,水汪汪的小眼盯着你,再配上皺巴巴的衣服,大媽心更軟了。又問他到底怎麽回事,咋一個人出門,又是聽了一個狗血的豪門虐戀劇。正室的兒子被小三追殺,被忠仆護着,半道被迫分開,只能隐姓埋名來了這裏。現在身上沒有一分錢了,只希望找個能落腳的地方,給吃給住就行,不要工錢。

大媽被這悲苦的身份說的也是眼淚汪汪,不過也是理智尚存一分,這是個黑戶啊,還是未成年,誰家敢收,不過轉念一想,倒真想起一家,不用猜就知道是沈園。然後何然就告別大媽開開心心地奔去了沈園,然後就,呃,總之過程很酸爽,總結一句話就是何然被老爺子收拾得服服帖帖,老爺子被他煩的只能收他做了徒弟,也是醉了。

之後何然雖然學廚時被老爺子抽筋扒骨,但一結束就滿血回藍,也是奇人。而且他這逗比風數十年如一日,連老爺子這麽的鐵腕也是沒掰過來,實在是本性強大。

何然至今未婚,也不是沒有他性子的關系,誰四十多了還跟孩子似的不時抽抽風,本來現在養個孩子就夠累了,再多加個大孩子,是個女人就受不了。何家的幾個哥姐也習慣了,單着就單着吧,還有侄子侄女呢,總有人給他養老送終。不過也是怪了,何然還看不上自家的子侄,覺得一個個養的跟木頭似的,實在不好玩,倒是沈念池投了他的眼緣。好吧!有些事總要講緣分的,明明沈念池從小穩重話少,不知道何然怎麽就覺得這是個有趣的孩子。

當年池雲剛來沈園時,何然正好四處玩累了,回沈園休整。瞧着這麽個小姑娘做的一手好面食,也是佩服的,好吧!他的白案功夫就如他的性子一般慘不忍睹,而且老爺子硬是改不過來。何然一下子就纏上人家了,弄得老爺子和李藝還以為他看上人家姑娘了,結果他愣說不是。

之後也是何然第一個發現池雲對沈初的情意,當時他已經把池雲當成了自己的親妹子。他是知道沈初的往事,也是不贊同池雲跟沈初的婚事,老爺子後來硬逼着沈初成親,他就覺得不好,正要反對,是池雲的眼淚讓他咽下了話。後來他給池雲添了妝,就離開了沈園。當時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愛而不得,只能離開,只有池雲認為不是,他們只是太孤獨。雖然身邊有一堆人關心,卻無人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突然一天發現有個人跟自己一樣孑然,自是親近,只不過這種親近有時候會發展出愛情,而池雲眼裏早就裝了沈初,所以她跟何然成了兄妹。

之後何然四處游歷,也會經常打電話給池雲,不過總是報喜不報憂,直到池雲出事,何然收到消息的時候人在大洋彼岸玩兒,一聽到就立馬回國,見到的只是棺木中沒有了呼吸的妹子。之後沈初趕到,何然直接對他拳打腳踢,完全不顧師兄弟的情意,愣是沒人敢攔,所有人只能眼睜睜看他發瘋。後來更是直接在老爺子跟前放話,要是沈家不給這娘倆一個公道,他直接帶着這娘倆離開,讓他們今生都甭想再見沈念池一面。

誰也沒料到何然敢這麽沒大沒小,連師徒情意都不顧了,老爺子倒是不在意,只是心裏更是後悔,如果當年把池雲嫁給何然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了,只不過是他私心疼兒子,是池雲讓沈初有了活人氣兒,這才做主。

後來,沈初被逐出沈家,何然也在池雲安葬後悄悄離開,大家都知道他是為了當初的意氣用事後悔,自覺沒臉見老爺子。不過老爺子卻不怪他,雖然兩師徒之後沒怎麽聯系,但何然卻是經常收到沈念池的照片,都是老爺子讓高博他們拍好寄去的。

後來沈念池會說話了,也是經常跟何然打電話,只是稱呼上每次都拉鋸,何然讓她叫舅舅,她則是一直叫師哥,最後還是何然妥協,叫什麽都一樣,他會把她當親生閨女待。所以每年沈念池都會收到來自天南地北的禮物,沒辦法,即使池雲的事兒讓何然成熟了起來,但性子裏的灑脫卻是改不了,讓他總待一個地方,會憋死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