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夏夢”被砸了,厚厚的落地長一夕之間變成了一堆散落在地的奇形怪狀的碎片,昔日擺放整齊的桌椅也都變成了殘腿碎身的條塊躺在地上……

站在門外遠遠看向屋裏的滿地狼藉都不由心驚。圍觀的人指指點點,卻沒有一個敢再往裏稍稍靠近一些,即使那場令人駭然的打砸早已結束。

我退出了人群,戴上耳機讓音樂把那些風言風語堵在耳外,黑色塗料噴在牆上的一行大字卻印在腦中遲遲揮不去。

“夏倩柔這個不要臉的賤人!小三!勾引別人老公!”

這場災禍,連懸在牆上的廣告牌也不能幸免,不知被什麽重物狠狠一擊缺了一角,“夏夢咖啡廳”幾字也被污穢之物塗鴉,慘不忍睹!

“夏夢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大美女,正巧我自己也姓夏,就用了這個名字。她是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女演員,金庸的女神,也是我的女神……”

夏倩柔雙眸剪水,如是說道。

彼時的她滿懷憧憬,笑語盈盈同我解釋着小小店名的涵義。

我小跑着回家,一進門急匆匆地對裏面說:“‘夏夢’被砸了,看着很嚴重,不知道以後還開不開了……”

易正彥正巧摘下圍裙端着最後一盤菜從廚房裏走了出來,笑着說:“難道我做的飯不好吃?你還惦記着那兒的東西呢?”

重點不是這個啊……

美味在前,我的心還停在“夏夢”門外見到的震撼,沒有心思吃飯,和易正彥講起外面的見聞。

聽完我一番激動的陳述,易正彥放下筷子,淡淡地說:“再厲害也是人家的事,和我們沒關系。你看你說話都帶着顫音,看了一眼就被吓成這樣……”

被他這麽一說我才意識到方才自己言語中的驚顫,心中所有的緊張頓時化為瀉氣,真是枉為一個走入社會多年的成年人,竟然這麽膽小!

一語成谶,此後我再也未見夏倩柔的身影,“夏夢”也如墜落的流星一般化為隕石沉在角落裏無人過問,變得灰蒙蒙不再鮮亮,直至默默無聞……

夏倩柔這個傳奇也終于在小區人的目光中落幕,在別的地方轟動開場。

Advertisement

“夏夢”的破敗更是惹人嘆息感傷,我親眼見證了那場美的消逝,縱使我清楚地記得這裏昔日的熱鬧,也無能改變傾頹的現狀。

人們将美麗視為上天賜予的禮物,癡迷不已,我獨望而卻步。

世人只知這些美好外表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看不到背後的代價……

生命的天平從來不會傾斜向任何一人,任何一方,即使完美如夏倩柔也只是萬千傳奇中的一個,躁動了人們波瀾不興的生活,為這個平凡的世界帶來一點談資。

而屬于她的孤單,她的愛與恨,一身靓影背後粘連的沉痛,都将永遠不為人所知……

“幸好我只是平凡的自己,不必承受這樣的明豔,也可以躲過緊随而來的劫難。”

易正彥彈指作利器,重重地在我額上一敲,“胡說什麽呢?誰說你平凡的!”

我摸摸“傷口”,狠狠白了他一眼,對“瘋言瘋語”不做理會,看着一首絕句發呆。

易正彥口中仍念念有詞,“追了那麽久,一點回應也不給我,還好意思說自己平凡……”

額……他是在說我嗎?

詩歌的語言無需經過任何演繹,自身就帶着無限深情韻味,讀者唯有有所體悟後才能讀出其中的滋味。

琢磨了一個小時後,我終于饒有興致地念了出來,“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雖然仍有不足,但已能感悟到幾分詩味了……

易正彥聽了後仰頭思量,片刻後說道:“好像是小學學的一首詩。”

品賞過程中有人參與,真是最能激勵人心的事!

我興奮地出言糾正:“是初中才學的!可惜我那會兒根本體會不出它的美,以為主題是寫荷花,可又看不懂寫的到底是什麽,其實全詩寫的都是采蓮的少女……”

易正彥略有所思,點下頭說:“沒什麽,人們總是難免會錯意到成年後才又醒悟。”

說到這,他仿佛想起什麽,嘴角隐隐透出一絲微笑,仰頭喝了一口咖啡,轉身去門口丢桌上的廢紙,走到中途又忽的停下,回過頭問我:“等等,初中的古詩?你不是教高中的嗎?而且你一整個下午在電腦前一下都沒動,就是為這幾個字!”

我耐心地解釋,“不單是幾個字,也許它們只是字庫裏普通的幾個幾眼,但當有人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成了一首詩,就不一樣了。好像一些特定形狀的眼睛、鼻子、嘴巴放到一起湊成了一張美人的臉,瞬間就有了價值,讓人看一眼就覺得驚豔——”

其實說到後來我也不知道自己胡亂在說什麽了,易正彥眼含憐惜,露出像心疼傻子一樣目光,然後無奈地聳聳肩走了。

與我憑空體悟文字的韻味不同,易正彥的忙碌都是看得到的實在,我将一首詩放到腦中癡迷了半日,他便對着同一張紙上的一幅圖寫寫畫畫,不停地改動着。

而這一切,在我這個數字盲看來,根本看不出任何差別……

似乎沒有什麽能阻止他強迫症般對圖紙無休止的改動。

直到一天我終于看不下去了,勸道:“你能別改了嗎?紙都快被你拿橡皮擦透明了……”

彼時他正仔細地修改一面牆的弧度,原來的數據被他輕輕擦掉,然後重新填上一個令他滿意的數字。

而我的閑話正觸動了他內心深處對職業的熱愛,易正彥搖頭一甩劉海,煞有夢想實現的意氣風發。

“圖紙不能出一點兒差錯,動工之後一磚一瓦蓋下去可都是歷史了。即使有一天你我千秋之後可能它們還會帶着這個時代的印跡出現在後人面前!馬虎不得!”

瞧這覺悟,“千秋”都出來了,真讓我這個整日學“萬古”文章的人都不由佩服!

千秋?千秋之後,世間沒有了我們的痕跡,人海中也沒有了關于我們的記憶……

那時的你又在哪兒呢?即使化成了一縷灰煙,離我近還是遠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