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老窩三源浦,然後乘虛而入,逮捕了漢奸走狗,沒收了他們的財産,摧毀了僞滿鐵路工程局和僞警察署,燒了幾十間營房,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和武器彈藥。

這一仗震動了南滿。三源浦是邵本良的重要兵站,又是梅輯線上的重要據點,地勢險要,戒備森嚴,許多人都說打下三源浦比虎口拔牙還難。楊靖宇偏偏拔了虎口的牙。但是,邵本良狠性改不了,發誓要讓楊靖宇知道他的厲害。

不久,第三次較量開始。邵本良的僞軍,加上兩千多名日本兵,在柳河縣大小荒溝一帶擺開陣式,包圍了楊靖宇的部隊。

024義勇軍抗戰(7)

包圍歸包圍,但日僞都知道楊靖宇是“山林之王”,輕易不敢往深山密林裏打。那麽,怎麽讓楊靖宇出山呢?

邵本良說:“我有辦法”

他假拟了一封給部下的信,謊稱東面有他的重兵,故意讓這封信落到楊靖宇手上。

楊靖宇看穿了邵本良的把戲。從地圖上看,東面山高林密,邵本良不可能在那裏部署重兵。日僞怕楊靖宇突入東面深山,想用這封信把他引到自己布有重兵的西面,鑽他們的口袋底。楊靖宇将計就計,也拟寫了一封給部下的假信,故意讓它落到邵本良手裏。

信中說,他打算從西面突圍,命令部下來配合。

邵本良看了信,自以為得計。那天深夜,他憋足了勁在西面等着楊靖宇,楊靖宇卻帶着部隊從東面突圍而去。第二天上午,楊靖宇帶隊向北急行十幾公裏,打下了邵本良的後勤基地涼水河子,繳獲大批軍用物資。楊靖宇還放出風說,他準備去打柞木臺子。邵本良急忙去援救,沒想到楊靖宇攻打的是八道江鎮。

這一個回合,邵本良知道楊靖宇的厲害了,私下裏說:“我邵本良夠鬼的了,楊靖宇比我還鬼。我邵本良的一個兵打得過十個胡子,一個紅軍卻打得過我邵本良的十個兵。”

“山林之王”楊靖宇沒有頭腦發熱。他知道,邵本良一定還會找上門來。他為了穩操勝券,規定了四個不打:地形不利不打,不擊中敵人要害不打,自己代價太大不打,對當地老百姓損害大了不打。要打怎樣打?楊靖宇也想出了四條:快打,快走,快集中,快分散。

“九一八”事變後,在中國東北境內的朝鮮民衆,紛紛參加東北的抗日群衆運動和抗日游擊隊。金日成等人所創建和領導的部隊是最引人注目的。他們在一年間與日僞軍進行大小戰鬥一千六百多次,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所發表的數字說,這支部隊在将近五年時間裏,共打死打傷日僞軍警四千三百二十一人,俘虜一萬八千一百一十四人,繳獲武器三千一百七十九件。在抗日戰争中,中朝兄弟結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楊靖宇在他創作的《中韓民衆聯合抗日歌》中寫道:“聯合起來!中韓民衆!本赤誠,互相間。誓殺到敵人大本營!勇沖鋒”

025山海關存亡戰(1)

山海關啊山海關,兩營官兵和你共存亡。

日軍在東北扶植了傀儡溥儀,鞏固了在東北的侵略統治,1933年又委派武藤信義接替本莊繁出任關東軍司令官,兼任駐僞滿全權大使及關東廳長官,既是武官又是文官,集三方面大權于一身。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信號,說明日軍急于向關內進軍。日本關東軍的兵力增加到了十萬人,包括六個師團、四個混成旅團、兩個騎兵旅團和一個飛行隊。同時,組編僞軍十四萬人。

Advertisement

日軍在關內的侵略目标,首選熱河。這一片地域,包括現在河北省的東北部、遼寧省的西部和內蒙古的赤峰市。日本侵略者所謂的“滿蒙”,是把熱河包括在內的。僞滿洲國建立前夕,日軍就曾小試牛刀,試圖以武力侵占熱河,但是,遼西與熱河的義勇軍和東北軍騎兵第三旅阻擋了他們的進攻。不久,關東軍的松井清助大佐糾集僞蒙古自救軍分三路進攻熱河,又被熱河騎兵部隊和義勇軍粉碎,松井在戰場上斃命。時間過去了幾個月,日軍已經充分做好了侵占熱河的準備。

國難當頭,蔣介石無視中國共産黨積極抗日的主張,在加緊準備對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他在各種場合一再強調“要想攘外,必先安內”,“外寇不足慮,內匪實為心腹之患”,并且威脅手下的将領:“如再有貪生怕死、侈言抗日、不知廉恥者,立斬無赦。”

但是,守衛山海關的張學良嫡系部隊,違抗了蔣介石的命令。何柱國指揮的東北軍,在保衛“天下第一關”的戰鬥中,打響了長城察哈爾抗戰的第一槍。

山海關又叫榆關,位于萬裏長城的東端,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地勢險要,扼鎖着遼寧與河北的咽喉,為北平和天津提供屏障。日軍企圖侵占熱河省,在戰略态勢上,只要占領了山海關,便可以切斷關內與關外的聯系,搭上入侵關內的跳板。關東軍陰鸷的目光,緊緊盯住了山海關。

東北軍撤到山海關後,南京政府将華北地區的防務交給了張學良。蔣介石要他負責華北防務,又要他避免與日軍沖突,以免擴大戰事。張學良整天如坐針氈,北平各界愛國人士和青年學生,不斷派代表去見他,要求他出兵抗日,收複東北失地,勸他不要做一個留下千古罵名的逃跑将軍。面對民衆的譴責,張學良聲淚俱下,訴說着自己的苦衷:“我是冤枉的,我們東北軍自歸南京政府領導後,軍隊的重大軍事行動,包括作戰訓練等事宜,都要報請蔣委員長批準。在這件事上,我是聽命中央的,我本人身不由己埃”

為了給張學良一個下臺階的機會,代表們懇切地說:“張将軍,既然你已知錯,我們請你從現在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改錯,如果有明顯的抗戰行動,說明你有改錯的決心,我們對你的諾言将拭目以待。”

張學良順應民衆要求,将防守山海關的重任交給親信第九旅旅長何柱國。他說:“民衆要抗戰,我們也要收複東北失地,而蔣委員長卻不讓我們與日軍發生沖突,這個矛盾不好處理。”

不待張學良說完,何柱國便訴起苦來:“這我辦不到,辦不到的。這個矛盾我無法處理,既要守住山海關,又不能同日軍發生沖突,既不能打,又不能和,也不能走。日本人能讓我立足山海關嗎?”

張學良搖搖頭說:“我知道你有困難,要想在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下當一名響當當的抗日軍人,怎麽會沒有一點困難呢?辦法總會有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這要靠你努力了。”

何柱國望了望張學良,嘆了口氣。張學良為了給何柱國撐腰,加強山海關防務,下令成立臨永警備司令部,讓何柱國兼任司令,将轄區內的駐軍步兵第二十旅、騎兵第三旅、炮兵第七旅第十五團的炮兵營和工兵第七營等部,統一劃歸何柱國指揮。

何柱國手下的兵力驟增三倍,堅守山海關的信心大大增強。他根據山海關的地形,将近四個旅的兵力按梯次部署,一個團駐山海關警戒,主力在北戴河一線機動。一旦打起來,先用一個團阻擊日軍,其餘部隊迅速四面包圍日軍,逐個殲滅。

何柱國的對手日本秦榆守備隊隊長落合正次郎,是日軍一名大将的兒子,算得上一個中國通,認識東北軍的不少高級将領,也擅長玩弄陰謀。1932年11月,他帶着随員在山海關對面的山頭上觀察了好幾天,感到山海關地形易守難攻,而且何柱國準備充分,如果強攻,日軍要付出很大代價。落合想到了洮遼鎮守使張海鵬,指望何柱國能像張海鵬一樣投靠關東軍,日軍就能不費一槍一彈占領山海關,從這裏浩浩蕩蕩開進華北。他開始設計誘降方案。

11月8日上午,太陽一露面,從秦榆方向開來一輛日軍吉普車,在山海關城門口剎祝車上跳下一名矮胖的日本軍官,很有禮貌地對守衛城樓的哨兵說:“我是關東軍秦榆守備隊隊長,有要事拜訪你們何司令。”

哨兵正眼看了看他,馬上去報告。不久,他跑下城樓,打開城門。落合正次郎的車子進了城,開到何柱國的司令部,何柱國站在門口迎接。落合下車後,就像老朋友相見,滿臉堆笑,與他握手問好,親熱地說:“不用介紹,你就是才華橫溢的何柱國将軍了,幸會,幸會”

何柱國不卑不亢地說:“鄙人正是何柱國,但才華平平,不足挂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