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節

麽把他也弄進來了?”

李光趕緊說:“這可是個好人。”他說,別動隊打掃戰場時,在大肚子川溝的松林裏發現一輛滿載子彈的汽車和一具日本兵屍體,還在附近找到一封信,請懂日語的人一看,才知道寫信的人是日本關東軍間島辎重隊裏的日本共産黨員伊田助男,信的內容如下:親愛的中國游擊隊同志:

我看到你們分撒在山溝裏的宣傳品,知道你們是共産黨的游擊隊。你們是愛國主義者,也是國際主義者。我很想和你們見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敵人,但我被法西斯野獸包圍着,走投無路。我決心自殺了。我把我運來的十萬發子彈贈送貴軍。它藏在北面的松林裏。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我雖身死,但革命精神長存。祝神聖的共産主義事業早日成功!

吉東地區有一支吉林自衛軍,1932年4月,中共滿洲省委把周保中派到寧安領導抗日鬥争。周保中絞盡腦汁,思考怎樣打進這支隊伍。他琢磨出一個最簡便的辦法——讓自衛軍把自己抓去。

吉林自衛軍的士兵在花臉溝抓住了周保中。他那口濃重的南方口音,差一點要了他的命。東北士兵聽不懂他的話,懷疑他是日軍探子,把他綁起來,要把他殺掉。周保中費盡口舌,才讓他們明白:他要見頭頭。士兵放下已經舉起的刀,把他的要求報告上去。

自衛軍左路軍的領導人正在開會,聽說抓了一名日本特務,便中止會議,開始審問周保中。

周保中說:“我不是日本探子,我是從關內來的,是抗日援馬團的。馬占山投降了日本,聽說你們抗日,我才來投奔你們。”

“你說你是從關裏大老遠跑到咱這疙瘩來抗日的,那你對眼下東北抗日的形勢有啥看法呀?”

周保中說:“你們在牡丹江東岸與日軍對峙,形勢十分不利。怎樣才能改變呢?要主動出擊,襲擊敵人後方,前後夾擊,迫使敵人撤退。據我所知,自衛軍抗日士氣很高,但紀律不夠嚴明,長官貪污腐化,士兵搔擾百姓的事還不少。真想抗日,就得整頓軍紀,發動群衆。日本人不是一天兩天能打走的,抗日是長期的事,要建立抗日根據地。對南京政府,大家用不着抱什麽幻想,他們執行的是不抵抗政策。”

周保中一席話,把自衛軍的頭頭們震住了,終于相信他不是日本特務,而是一位很有頭腦的愛國志士。他們頓時滿臉賠笑,連連說有眼不識泰山,吩咐給他松綁,接着請坐、敬煙、上茶。最後,還請周保中留下來,到宣傳部指導工作。

周保中一到宣傳部,就宣傳統一戰線和抗日救國。自衛軍的一些将領,表面上對他贊賞,背地裏卻對部下說:“別聽周蠻子那一套”不久,找個借口解散了宣傳部。

這時,王德林聽說周保中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想把他收為己用。宣傳部解散之後,周保中當上了救國軍的總參議。他要求上前線指揮作戰,王德林讓他去給前方總指揮吳義成當參謀長。周保中指揮部隊襲擊東京城,攻打安圖縣,攻克敦化城,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

1932年10月,救國軍第一次攻打寧安縣城,日軍頑強抵抗。周保中率領敢死隊,一馬當先沖進城,炸毀軍火庫,擊斃日軍頭目小島少佐等人。激戰中,他中了一顆子彈,鮮血直流,還堅持指揮戰鬥。戰鬥結束,他需要治傷,沒有麻藥,他讓人用大鉗子拔出子彈,用刮刀把爛肉刮掉。大家服了他,贊嘆說:“周參謀長‘刮骨療毒’,勝過昔日的關雲長”十二天後,周保中又帶着傷痛指揮部隊第二次攻打寧安城,消滅了幾百名敵人,繳獲大量的武器。

023義勇軍抗戰(6)

周保中建立了聲望,做工作方便多了。在前方指揮所裏,他秘密建立起黨支部,在士兵中發展了一批黨員和團員。

冬天,周保中退出救國軍,帶着邊區軍的兩個連到寧安與李荊璞的部隊會合,着手組織綏寧反日同盟軍。

Advertisement

李荊璞是寧安縣的青年農民,當他決心拉起隊伍去打日軍的時候,幾個和他一塊扛活的窮哥們兒都說:“好使”

可是,他們沒有槍。做個草頭王都要槍,何況是去打日軍呢!李荊璞說:“咱們不妨先向胡子們學一手,向那些家裏養槍的大糧戶借幾條槍用。”

那年月,東北有許多胡子,剛起局的時候,手裏也是沒槍的。他們用紅布包裹條帚疙瘩或者帶彎的木棍,往人家後腰上一戳,次次都靈,好像沒有誰敢來試一下它是不是真的。

說幹就幹。一天晚上,李荊璞帶着幾個人,手裏拿着一把假槍,突然出現在一個大糧戶家裏,對吓得發抖的主人說:“你不用怕,我們不是砸響窯的胡子,是為了抗日,來找你借幾條槍用,等把日本鬼子打走了,我們再來還你。”就這樣,他們手裏就有了第一批槍。接着,他們拿着這些槍,繳了僞寧安保安隊一個班的槍,隊伍很快發展到一百多人。

李荊璞先是投奔王德林的救國軍,被編為騎兵團的一個連。沒過多久,他就發現,救國軍上層人物抗日不堅決,在日軍進攻下一退再退。隊伍退到老爺嶺時,他把手下幾個班排長找到一起說:“弟兄們,看來打日本是不能靠他們的。半年多了,他們沒打過一次日本,我們不能跟着他們跑。我們要自己幹,要保衛家鄉”

李荊璞剛說完,士兵于洪仁說:“說得對,打日本就得靠我們帶領老百姓自己幹。打日本需要槍啊!我們何不把營部收拾了再走?”

“這樣可能不行,”李荊璞說,“本營的那兩個連就住在附近,槍一響,他們就會趕過來,那時我們恐怕就很難走了。”

“這好辦,咱們不讓槍響就是了。”于洪仁說,“連長可以帶人去找營長,說有緊急情況要報告,進去就把他們的槍下了。我帶一個排在外面巡邏,應付意外情況。”

李荊璞一拍大腿,說:“好!就這麽幹”

他們的行動十分順利。當晚,這個連悄悄離開老爺嶺,回寧安老家去了。于洪仁對李荊璞說:“連長,我看還應該發表一個宣言,表示一下咱們抗日到底的決心。”

“行”李荊璞說,“聽說你是念大書的,還當過教書先生,肚子裏有墨水,那你就寫一個吧。”

于洪仁起草的宣言發表後,寧安一帶的一些小股武裝,紛紛慕名來投,隊伍很快壯大起來。日僞軍将他們當成“讨伐”的重點目标。僞保安隊像尾巴一樣跟在他們後面,想伺機消滅他們。

“和這群兔崽子們拚了”李荊璞被這個大尾巴弄火了。

于洪仁對他說:“連長,現在打沒把握。隊伍剛拉起來,第一仗一定要打好,先和他們藏貓貓,找準機會再打。”

李荊璞依照于洪仁的計策,派出幾名能幹的隊員和僞軍兜圈子,把他們誘進伏擊圈,消滅了這條大尾巴。

打了勝仗,李荊璞對于洪仁刮目相看。他後來才知道,這位有膽有識的于先生,原來是中共寧安縣委專門派來改造他這支隊伍的。不久,李荊璞加入了共産黨。一個以于洪仁為書記的黨支部很快建立起來。這支部隊改名為“寧安工農反日義務總隊”。

習慣了等級制的日本人,也為漢奸們排了個座次,邵本良、王友成和李大善三人并稱“東北三大厲害”,其中邵本良是“東北第一大厲害”。

邵本良本性其實不良。他有二十多年的匪齡。“九一八”以後,日本人發現了他這個匪材,封他為東邊道的少将“剿匪”司令。

邵本良為虎作伥兇于虎。他打擊抗日武裝比日軍厲害。日本人進了東北的山林就玩不轉,空有好槍法和武士道,場被游擊隊牽來牽去,找機會揍上一頓。邵本良鑽山林卻是老手,手下的兵多是土匪出身,打仗時帶槍還帶刀,一進林子就把路标砍出來,在山裏轉不會迷路。冬天下雪,游擊隊和日本人打完仗,鑽進林子,把雪上的印子一掃,日軍就丢了目标。但你把雪掃得再幹淨,邵本良也能找到蹤跡。他就憑着這點本事,向日軍誇下海口:“有我邵本良,就沒有楊靖宇”

邵本良和楊靖宇的較量,開始于1933年年底。楊靖宇的後衛部隊在松花江以南地區與邵本良的僞軍遭遇,打死打傷十一名僞軍,付出了三傷四亡的代價,犧牲的有楊靖宇的老戰友金伯陽。

一個多月後,楊靖宇和李紅光指揮第一軍獨立師用調虎離山計把邵本良的主力調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