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章節

篯正患肺病,聽李延祿講起他去關內尋找黨中央的經過,以及中央特派員吳平幫助第四軍建軍的情況,立刻打起了精神。

當晚,兩個軍的領導人一夜沒睡,情緒高昂。他們談到吸收謝文東的部隊擴編為第六軍,談到吸收刁翎附近李華堂的部隊編為第七軍,還決定拔除南刁翎的日僞據點。

9月10日,李延祿派出聯絡員,分頭聯絡他手下的第一師和第三師,以及謝文東和李華堂的部隊,通知大家都來五道河子報到。

五道河子有座炮樓,住着一個僞警備排。炮樓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第三軍幹部一聽李延祿通知大家到五道河子開會,疑惑地發問:“為啥把開會地點選在那裏?”

李延祿說:“那裏安全”

第三軍的人睜大眼睛看着李延祿。李延祿笑了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件事。

第四軍剛到方正時,曾想在北刁翎建立游擊根據地。駐北刁翎的僞警備營營長,早就聽說他們的旅長與李延祿簽了秘密協定,對李延祿不敢怠慢,派一名心腹代表他去見李延祿。會見當中,有人進來報告:五道河子的僞警備排排長,帶着幾個人去依蘭,在路上被第四軍抓住了,繳了他們十幾條槍,人都押到村裏來了。

李延祿一聽,馬上到另一間房子召集幹部們開會,研究如何處理這幾名俘虜。組織部長樸風南等人說,俘虜的人馬可以放回去,但槍必須留下。大家問軍長是什麽意思,李延祿說:連人帶槍都放回去!

很多人問他:難道還讓這些僞軍拿着槍去給鬼子當差嗎?

李延祿說,既然我們和僞警備旅之間有秘密的停戰協定,我們就應該遵守。那個僞排長,如果我們繳了他的槍,再把他放回去,他肯定會被撤職,倒不如把槍還給他們,這樣在五道河子就有了一個秘密關系。

大家最後同意了李延祿的意見。僞排長接受了李延祿提出的條件,保證以後只要第四軍的部隊經過五道河子,他可以把村子讓出來給第四軍住宿,還可以帶着僞軍為第四軍巡邏和警戒。

李延祿把僞排長帶到僞營長的代表跟前,對他們宣布說:“我們的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所有的僞軍,只要是不甘心給日軍當走狗,為生活所迫當了僞軍,我們是可以諒解的。”然後,當着他們的面,把槍還給了僞軍排長。

一見這情景,僞營長的代表高興地說:“貴軍這種光明磊落的大義,我回去一定宣傳;我們以後決定和貴軍秘密合作。”後來,北刁翎的僞軍果然與第四軍建立了秘密關系。

僞排長回去以後,實踐了自己的諾言。這樣,五道河子就成了第四軍最安全的宿營地。每當他們開進去,僞排長就帶着手下出發巡邏,村子裏只留下通訊員守電話。

045白山黑水除敵寇(5)

第三軍的人聽了這件事,都說第四軍建立這種“內紅外白”的關系,非常有意義。如果第三軍能在哈東建立這種關系,行軍時還用住露天嗎?不也可以像第四軍的同志一樣睡熱炕頭了嗎?

Advertisement

第三軍和第四軍決定攻打南刁翎。李延祿的老朋友孟泾清送來地方黨委得到的情報:日軍馬上就要對抗聯進行大規模“讨伐”。孟泾清說,在林口駐有一個聯隊的日本騎兵,南刁翎這面一打響,林口的日軍就可能出動。

李延祿和張壽篯一聽,很快做出決定:在拿下南刁翎之後,趁林口的日軍出援時,再襲擊林口,把日軍的注意力引向東方。

攻打南刁翎的戰鬥打響了,聯軍部隊舉着紅旗登上圍牆。這時,聯軍駐紮在鎮外的營房突然中炮起火,很快燃燒起來。

火越燒越大。駐紮在南山頂上的謝文東,以為聯軍攻擊失敗,形勢不利,帶着部隊撤走了。他只願分享勝利果實,不願承擔一點風險。

戰鬥形勢其實對聯軍有利。經過激戰,聯軍占領了南刁翎,打死打傷七十多名僞軍,繳獲一百多支槍,迫使僞保安隊一百多人反正,最後,僞警備營也投降了。

攻下南刁翎的當晚,李延祿和張壽篯接到報告:林口的日軍出援了。近日秋雨連綿,柴河暴漲,日軍馬匹無法過河,只好把馬都留在林口,變騎兵為步兵。

李延祿他們在刁翎留下一個營,讓第四軍一個團撤出土城子,向刁翎靠攏,等日軍一到達,就派兵襲擾他們後方,使日軍搞不清聯軍主力的所在。聯軍部隊以每天六十公裏的速度,急行軍趕赴林口。

聯軍攻進林口時,發現已是一座空營。留守的日軍全跑了,只有三百多匹不會說話的戰馬,用吃驚的目光望着這些陌生的來客。它們成了聯軍奔襲林口的戰利品。但是,有些馬不肯過河,大家連打帶哄,讓一百多匹馬過了柴河。

不久,李延祿的部隊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

周保中在抗日作戰中名氣越來越大。他在1934年2月召集綏寧地區各反日部隊領導人開會,一呼百應,柴世榮、王毓峰、傅顯明、王汝起和裴振東等人都來了。會議決定将各支抗日武裝聯合起來,共同對日作戰。

日軍最怕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綏寧反日同盟軍一成立,日僞就提出“專打平南洋和游擊隊,收降山林隊”,企圖孤立反日同盟軍。日僞在1934年秋季發動大“掃蕩”,兵力以日軍為主,加上從遼寧調來的僞靖安軍,四面包圍,重點進攻。日軍實行經濟封鎖,強迫山區農民搬家,歸屯并戶,制造無人區。

日僞的宣傳動搖了一些人的意志。有一天,李荊璞和于洪仁正在吃午飯,幾個叛徒闖進來,把槍瞄準了他倆。

李荊璞坐在炕外邊,沒來得及反抗,兩手就被叛徒們反綁起來。于洪仁坐在炕裏頭靠窗臺的位置,叛徒們難以接近。他平時練就一手好槍法,只要從身上摸到槍,出手就響,百發百中。他伸手摸槍,還沒來得及出手,叛徒們的槍就響了。這位有勇有謀的英雄好漢,沒有死在日軍的槍口下,卻死于幾個叛徒的突襲。

叛徒們殺了于洪仁,将隊內所有黨團員統統繳械,還虜走了五十多人去當土匪。李荊璞因有陶淨非等人保護,才幸免于難。

李荊璞和于洪仁好不容易拉起來的工農義務總隊大傷元氣,中共寧安縣委不久又将它恢複起來,還是李荊璞任隊長。

日僞軍沒能把中共的隊伍打下去。周保中在1935年2月牽頭成立了反日聯合軍第五軍,和柴世榮分任正副軍長。第五軍編成兩個師,每師三個團,共有九百多個人,八百多條槍。李荊璞和傅顯明分別任第一師和第二師師長。

第五軍緊接着第二軍之後打出東北抗日聯軍的番號。當時吉東地區面臨着日軍的大“讨伐”,形勢非常險惡。周保中将第五軍主力撤出綏寧,轉戰于中東路南北。傅顯明率領第二師兩個團到達密山,他自己在戰鬥中犧牲,王光宇繼任師長,部隊繼續前進。第一師從額穆縣向鏡泊湖一帶轉移,與日軍在蓮花泡發生激戰。日軍使用毒氣,第一師傷亡慘重。

周保中見原定計劃難以實現,命令第一師向中東路東段道北轉移,只留兩個團與軍部一起繼續在寧安活動。第一師和第二師在穆棱、寧安和林口等地打了許多勝仗,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隊伍得到補充,戰鬥力很快恢複。第五軍留守部隊也是連戰皆捷,繳獲甚豐。

1937年1月下旬,柴世榮得到情報:日軍駐後刁翎的三百六十多名步兵,強征當地居民雪橇兩百多張,準備撤往林口。

柴世榮揣摩,如果只是三百多名日軍向林口調動,七十到八十張雪橇就夠用了,為什麽需要兩百張雪橇呢?看來,他們除了兵員,還要帶大量的軍用物資。這樣,他們的行動會比較笨拙。柴世榮決定在大盤道打一次伏擊。

部隊在27日晚秘密出動,第二天進入預定陣地。大雪天,地上白茫茫一片,戰士們一動不動地潛伏在用冰雪築成的掩體後面,眼睛盯着前方。直到中午,還不見日軍蹤影。性急的戰士耐不住了,說:“大雪天的,跑這裏白來挨凍了,哪來的敵人?”

柴世榮傳下話來:“忍着點,魚兒一定會上鈎。發現敵人後,大家要聽從指揮,猛打猛沖。”中午12點半,日軍來了。前頭是五十名尖兵,坐在八九張雪橇上,凍得縮手縮腳,根本顧不上警戒,很快進了包圍圈。緊接着,後面的大隊日軍也都進了埋伏圈。

046白山黑水除敵寇(6)

柴世榮發出攻擊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