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節
“是京圖線開車以來發生的最大慘事”。
043白山黑水除敵寇(3)
8月底,第二軍兩個連一百五十人,與第一軍第二師在那爾轟會師,東滿與南滿黨組織和兩軍攜起手來,密切協同作戰。
王德泰的第二軍在1936年2月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成為東北抗日武裝中最先改編為抗日聯軍的部隊。不久,楊靖宇的第一軍和王德泰的第二軍合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成立總司令部,楊靖宇、王德泰和魏拯民分別出任正副總司令和總政治部主任。
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由趙尚志領導,他手下有一位三十歲的四川女子,名叫趙一曼,任第一師第二團政委。戰士們稱她為“我們的女政委”,親切而尊重。
趙一曼的人生只有短促的三十一個年頭,卻是充滿傳奇色彩。她一生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日軍占領下的東北從事抗日活動。
戰場上女性總是引人注目的。趙一曼在珠河游擊區作戰,哈爾濱的僞滿報紙刊登關于她的報道,說她“紅槍白馬”,神乎其神。其實趙一曼身體消瘦,而且病弱,在殘酷的戰争中經受磨砺。
1935年冬天,趙尚志率第三軍主力遠征,趙一曼的第二團留在珠河,被日僞軍包圍。第二團五十多人,與五百多名日軍在春秋嶺激戰一整天,擊斃日軍機槍隊長谷清一大尉以下三十多人,第二團只剩下十多人,團長王惠同負傷後被俘。
趙一曼指揮部隊突圍,和敵人對射時左手手腕中彈。她在村子裏隐蔽養傷,被敵人發現,起身迎戰,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流血過多,昏迷後被捕。
她被押到哈爾濱的僞警務廳,日本人用酷刑逼她的口供。日軍從她口裏聽到的,全部是日軍在東北的暴行。日本特務把竹簽釘進她的指甲縫,用鞭子狠戳她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日本人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擔心她死去會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
趙一曼的傷勢剛有好轉,日本人就來到病床前審問,還是沒有結果。日本人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負責看守她的僞滿警察董憲勳和女護士韓勇義,被她的頑強所感動,幫助她在深夜逃出哈爾濱,乘馬車奔抗日游擊區而去。
僞騎警隊在第三天淩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日僞反複折磨她一個月,只得到她一句話:“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産黨員的信仰”
日僞把她押到珠河縣,綁在馬車上游街示衆,然後公開處決。她一路唱着《紅旗歌》,英勇就義。
趙一曼的一首《濱江述懷》,寫盡了這位中國女子的豪邁志向:誓志為人不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若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将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
趙一曼的英魂激勵着第三軍的鬥志。1936年3月,趙尚志率領第五團、第六團、少年連和保安營共三百多人,開始了西征。部隊出發不久,不斷有捷報傳來。
4月初,他們攻占了松花江北岸的軍事要地舒樂鎮,俘虜日僞軍一百多人,繳槍三百多支。此後不久,在依蘭縣八浪河谷消滅不少日軍,把一個僞軍連和一個僞警察隊繳了槍。夏初,他們順利到達木蘭縣境,開展游擊活動,收編了四十多支抗日武裝,第五團和第六團的實力迅速發展,擴編為第五師和第六師。
Advertisement
西征部隊像一股強勁的旋風,掃過之處,日僞膽寒。日軍迅速調集重兵到濱北線一帶,企圖消滅趙尚志的部隊。趙尚志避免正面作戰,改變原定的西征計劃,率隊迅速返回湯原根據地。
幾乎就在同時,第三軍的另外四個團在松花江南岸打游擊,實力增加,擴編為四個師。這樣,第三軍在不到半年時間裏,就從原來的六個團變成了六個師,游擊區遍及松花江南北兩岸的二十多個縣。8月1日,他們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
抗聯第三軍相繼采取收編和擴建的辦法,很快新建了四個師,總兵力達到六千多人。
“九一八”五周年到了,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成立,要求抗聯部隊突破日僞的秋季“大讨伐”,開辟龍江腹地為中心的新游擊區。趙尚志率領五百多人的騎兵部隊,突破日僞軍的圍追堵截,先在慶城與第九師會合,于12月間到達鐵力,與第六師會合。日僞出動大量兵力“圍剿”趙尚志的部隊,想把他們趕到山裏去,把他們凍死餓死。
趙尚志的隊伍連夜向山裏行進。日僞軍坐馬拉雪橇追趕,很快就接近了第三軍後衛部隊。第六師第七十三團搶先開槍,戰鬥立即打響,戰士們在副團長楊宏傑指揮下,将日僞軍打了下去。
趙尚志知道日僞軍還會追上來,傳下令去:火速前進,甩掉敵人!戰士們立刻加快腳步。但是,不多一會,趙尚志下令停止前進,班長以上的幹部立即開會。一走一停,戰士們摸不着頭腦。
趙尚志一直在想,他的部隊靠兩條腿走路,日僞軍坐馬雪橇追趕,遲早會追上來。三十六計,走不是上計,找個地方打他們一下才是上策。他一刻不停地留心周圍的地形。當他看到一個名叫冰趟子的地方,眼睛突然一亮:眼前有四座伐木工人住的大木營,足可以容納幾百人。
趙尚志指着冰趟子對幹部們說:“你們看見了吧,這四個大木營挺堅固,可以固守;溝兩邊是山林,可以埋伏;那邊的溝口很窄,可以斷敵退路,阻敵增援。咱們就在這裏等着敵人,好好揍他一頓”
044白山黑水除敵寇(4)
抗聯停止行軍,日軍和僞軍分兩路追了上來。僞軍進了溝,走到一半,發現有埋伏,倉皇撤退。部隊打死了一名僞軍中隊長,其餘的連忙逃跑。這邊剛打完,對付日軍的第六師那邊響了幾槍,趙尚志帶領部隊去增援。到那裏一看,日軍已經跑了。兩名哨兵報告:他們坐在荒草叢裏放哨,二十多張雪橇拉着一百多名日軍來了,直到很近才發現。他倆站起來連開幾槍,日軍吓了一跳,征來拉雪橇的馬沒受過訓練,受了驚,掉頭就跑,日軍丢下了幾件衣物和軍毯。
趙尚志說:“那邊的僞軍剛讓咱們給打跑了,今天不敢再來,這邊的鬼子一會還要來報複,咱們在這裏打他一家夥”
傍晚,日軍果然來了,大概有二百多人,老遠就跳下雪橇,跑步向馬架子沖來。趙尚志把六挺機槍集中在一起,架在圍牆上猛射。日軍倒下一片,其餘的趴在地上還擊,還不時發起沖擊,都被打退。看來,日軍要和抗聯決一死戰。
天漸漸黑了,越來越冷,刺骨的寒風吹得戰士們隔一陣子就得到馬架子裏取暖,不然食指就沒法打彎摳扳機。日軍趴在冰上,不斷得到增援,一雪橇一雪橇的日軍從遠處奔來。抗聯有六挺機槍居高臨下掃射,日軍怎麽也沖不過來。日軍指揮官很惱火,幾次揮刀督戰,都沒成功。但他們堅持不撤退,老是想沖過來和抗聯拼刺刀。抗聯戰士的步槍上沒有刺刀,決不能讓日軍沖上來。
天黑以後,戰鬥仍在繼續。氣溫急劇下降,到了零下四十多度,北風呼嘯,吹得積雪直冒白煙。漸漸地,有些槍凍得打不響了,戰士們跑回馬架子烤烤火,出來再打。後半夜,日軍槍打得少了,可還撐着不撤,抗聯組織幾個小分隊輪流出擊,從側翼打日軍,打幾分鐘就回來烤火,另一個小分隊再出擊。就這樣一直打到拂曉。
天漸漸亮了。這一夜,日軍死傷不少。趙尚志決定撤退,不再跟日軍糾纏。部隊撤到山上,天已大亮,往下一看,到處是日軍的屍體、武器和裝備。日軍遭到重創,眼睜睜在山下看着抗聯撤退,不來追擊。
冰趟子戰鬥,抗聯傷亡七八個人,日軍死傷四百多。
密山游擊隊和李延祿的東北人民反日革命軍在1934年底合并,組成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李延祿任軍長。第二年,當趙一曼被俘的消息傳到吉東地區時,李延祿獲得情報:日軍下一步就要來“圍剿”第四軍了。他将部隊分成兩路,自己帶一路西去方正和依蘭,開辟後方游擊根據地,胡侖帶一路向北游擊,轉移日軍的注意力。
李延祿帶領部隊到達方正,不久就聽說第三軍來了,很是高興,急忙帶着第四軍軍部來到三家子屯。當時張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