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章節

:“山下有車。”

蔣介石說:“我要馬。”

孫鳴九說:“這陣哪來的馬?”

唐君堯和白鳳翔聞訊上山。白鳳翔貼着孫鳴九耳邊說:“咱們為了抗戰,對他還得有禮貌。”他把自己的皮大衣脫下來,給蔣介石披上。但是,蔣介石死活不肯下山。孫鳴九向左右幾個士兵示意,把蔣介石架到了山下。

蔣介石下了山就要回卧室,東北軍官兵哪裏會答應。有人高喊一句:“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山上山下的官兵随着呼喊起來。孫鳴九等人硬把蔣介石拖到汽車邊,塞進車裏,唐君堯和孫鳴九同車押送。上午9點多鐘,蔣介石到達新城大樓。

當東北軍搜捕蔣介石的時候,西安城內,趙壽山和孔從周等人指揮西北軍警備第二旅和炮兵團、教導團等,解除了中央憲兵第二團、陝西省保安處、省公安局大隊和西安城內中央軍各部隊的武裝,控制了機嘗車站、銀行和郵局,扣留了停在西郊飛機場上的五十架戰鬥機和轟炸機,以及空軍人員。

西北軍包圍了西京招待所,逮捕十多名蔣系軍政要員,包括朱紹良、衛立煌、蔣鼎文等,連同他們的家屬、随員和衛士,總共幾十人,集中在樓下大客廳裏。邵元沖跳窗逃跑,不聽制止,士兵開槍把他射成重傷,送到醫院,不治而死。

集中點名時,發現少了陳誠。士兵們開始搜查。陳誠聽到槍響時,想到自己随身帶着處分張學良和楊虎城的絕密文件,被搜出來非同小可,便将文件撕毀,扔進抽水馬桶,放水沖下。然後,他躲進地下室裏,士兵們在一個垃圾箱下面把他抓了出來。

張學良給蘭州的解方發去密電,解方解除了朱紹良部隊的武裝,并控制了飛機場。

西安事變爆發,震驚中外。張學良致電中共中央,說他們已經把蔣介石扣留,逼迫他釋放愛國分子,改組聯合政府,并請中共中央迅速告知意見。

古老的保安城,坐落在陝北高原一條狹長的山谷裏。西安事變發生的時候,這裏是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的臨時首都。毛澤東在保安的一個窯洞裏收到了張學良的電報。

陝北高原的冬夜冷氣徹骨,毛澤東辦公室裏的燈光,透過重重夜幕,劃破長空。毛澤東身穿紅軍制服,由于過度操勞和生活艱苦,高大的身材略顯瘦削,一頭濃密的頭發留得很長。他周身充滿一種異乎常人的力量,兩眼炯炯發光,手裏拿着幾份電報,一直沉思着。

值班的警衛員進來送開水,毛澤東轉過身,對他說:“賀清華,告訴你一個消息,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把蔣介石扣住了”接着,他又加重語氣說:“把蔣介石抓起來了”

賀清華扭身就往外走,想把這個消息告訴別人。毛澤東把他叫住,說:“不要走,還有事情呢。你趕快去請周副主席、朱總司令他們到這裏來開會。”

毛澤東話音剛落,賀清華早已跨出窯洞門。毛澤東又在後面叫他:“賀清華,外邊很冷,把我的大衣穿去吧。”賀清華轉身拐回窯洞,從毛澤東手裏接過大衣披上。他跑回住處就喊起來:“喂!快醒醒,把蔣介石捉住了”

西安事變的消息,像一陣雷鳴,打破了黑夜的寂靜,驚醒了熟睡的人們。一排接一排的窯洞裏亮起了燈火,人們唱歌跳舞,或是一起議論,精神高度興奮。

Advertisement

中共中央的領導人集合在毛澤東的辦公室裏開會。參加會議的,除了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還有張聞天、王稼祥、秦邦憲、任弼時、關向應和張國焘等政治局成員。

毛澤東辦公室的會議一直開到天亮。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分析了張學良和劉鼎從西安發來的電報,一致肯定西安事變具有積極的意義,決定采取有效步驟,給予全力支持。他們給張學良回電,提議立即将東北軍主力調集西安和平涼一帶,第十七路軍主力調集西安和潼關一線,表示紅軍決不進占寸土,并告周恩來會到張學良那裏協商大計,請張學良派飛機到延安迎接。

同一天晚上,國民黨中央召開常委臨時會議和中央政治委員會會議,決定孔祥熙負責行政院,何應欽掌管軍隊。以軍政部長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仗着軍權在手,乘機導演“戲中戲”。他當晚就在自己家裏召集會議,戴季陶、居正和葉楚伧等人在會上主張立即“出兵讨伐”,而馮玉祥、孫科和李烈軍等人則認為應弄清情況,說服對方,以保證蔣介石的安全,避免引起內戰。

13日清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各單位接到通知:要在保安修飛機場,地址選在抗日紅軍大學前面的平地上。人們猜想,一定是要用飛機把蔣介石押送到保安來,情緒非常高漲。大家拿着鋤頭和鐵鍬,在場子上平地、砍樹、擡石頭。忽然,天空傳來嗡嗡的聲音,一架飛機飛到頭頂上,盤旋幾圈,又飛走了。

下午,又接到通知:機場不修了。賀清華心裏納悶,找到機會就問毛澤東:“主席,飛機場怎麽不修了?不把蔣介石送來了?”

毛澤東笑了,向賀清華解釋道:“啊,不是那麽回事,不是把蔣介石弄到保安來關窯洞。修飛機場,是因為張學良的飛機要來接我們的代表。但紅大附近的山溝太窄,飛機落不下來。明天周副主席騎馬去延安,再由延安坐飛機去西安,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只要蔣介石能夠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我們不但不主張殺他,還主張放掉他呢。”

061西安事變(4)

同一天,張學良和楊虎城,以及東北軍和西北軍高級将領聯名通電全國,表明逮捕蔣介石的動機在于東北淪亡,國難當頭,政府應該發動全國的抗戰,但蔣介石“棄絕民衆,誤國咎深”,所以要對他進行“最後之诤谏”,保證他的安全,促使他反剩14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宣布撤消“西北剿匪總司令部”,成立“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組織抗日援綏軍,集結待命。他們把東北軍的第五十七軍和第一○五師調到渭南一帶,部署第五十一軍和第六十七軍警戒蘭州至鹹陽一帶,第十七路軍警戒蘭田、商城、蒲城和大荔一線,準備迎擊南京方面的進攻。

同一天早晨,周恩來離開保安。毛澤東冒着大雪給他送行。和周恩來一同起程的有博古、葉劍英、鄧發、李濤、李克農、羅瑞卿、童小鵬等二十多人。一支紅軍騎兵部隊擔任護送任務。毛澤東緊緊握着周恩來的手,說:“祝你們一路順風,祝你們凱旋歸來”

西安事變發生後,西安三十萬民衆歡騰鼓舞,擁護民族解放運動。國內外都受到極其強烈的震動。國民黨統治集團陷入混亂。16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讨伐”張學良的“叛變”。何應欽就任“讨逆軍”總司令,部署第二十八師、第三十六師、第三十九師和教導總隊沿隴海路西進,把全國空軍主力集中在洛陽機場,準備轟炸西安。第二天,他電請在歐洲養病的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回國替代蔣介石。

南京政府內部兩大派泾渭分明,以宋美齡和宋子文為代表的英美派竭力要求和談,反對馬上“讨伐”,卻苦于手中沒有軍權。宋美齡召集黃埔軍校學生代表說:“未明事實真相前,切勿遽加斷定。遇事鎮定,勿尚感情。”她主張迅速與西安方面聯系,以确保蔣介石的安全。各地方實力派對西安事變的态度,有的支持,有的反對,局勢十分混亂和緊張。

張學良和楊虎城對中共寄予厚望,把關系民族興亡的重擔放到了共産黨肩上。形勢要求中共中央獨立自主地迅速做出正确的決定。

18日,中共中央致電國民黨中央,要求國民黨決定對日抗戰,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停止一切內戰,一致抗日。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召開擴大會議,讨論對西安事變的方針,認為西安事變是為了要求抗日救國而發生的,是要以西北的抗日統一戰線去推動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的開始,主張南京與西安在團結抗日的基礎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同一天,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再次就西安事變向國民黨政府發出通電,敦促南京政府下決心,接受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主張,停止正在發動的內戰。

對于如何處置蔣介石個人的問題,中共中央的認識有個發展的過程。一開始,蘇區有人要求把蔣介石“交付給人民審判”。13日在毛澤東辦公的窯洞裏舉行的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