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章節
一步,板垣師團的攻勢進展非常緩慢。19日,湯恩伯下令調整部署,将得勝關、居庸關和鎮邊城一帶劃分為三個固守區,由第八十九師、第二十一師、第四師和第七十二師一部分別固守。
正在這時,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組成了察哈爾派遣兵團,在20日從內蒙的多倫入侵平綏鐵路沿線,準備截斷湯恩伯軍的補給線,并控制整個內蒙,因此華北戰線的抗戰,首先在平綏一線展開。傅作義奉命率兩個旅從下花園回援張家口,北上增援的衛立煌部于21日推進到門頭溝西北三十公裏的傅家臺和千軍臺一線,日軍谷壽夫第六師團牛島支隊已占領阻擊陣地。衛立煌的部隊前進受阻,側後又受到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師團威脅,于是采取守勢。
中國守軍和援軍被日軍隔斷,陳長捷的第七十二師各部在長城峪、灰嶺子和鎮邊城等地與日軍反複争奪,孤立無援,日軍在23日攻占了鎮邊城。板垣命令部隊施放毒氣,香月又調派關龜治第二混成旅團支援板垣師團,于是在南口發生更激烈的血戰。華北駐屯軍又調來飛機、重炮和坦克等攻堅重兵。日軍兵分兩路,一路西進懷來,一路向東北方向包抄長城正面守軍前沿陣地。兩軍血戰八晝夜,到24日,湯恩伯軍傷亡過半,仍然守住了居庸關到八達嶺一線的戰略高地。
但是,東條英機的關東軍兵團在這時順利突破了察哈爾的長城防線,攻占了平綏鐵路的重要車站張家口等地,威脅到湯恩伯軍補給線的安全。蔣介石電令在河北中部布防的衛立煌集團軍設法繞道山西和察哈爾邊界,馳援湯恩伯軍。可惜援軍進展緩慢,無法如期趕到。傅作義和劉汝明的部隊在察哈爾和山西邊境所設的防線,已被東條英機的部隊突破,湯恩伯軍為了避免被日軍包圍,27日奉命從南口一帶戰略要地撤退。
日本中國駐屯軍先後占領懷來和延慶,打通了平綏鐵路,與關東軍會師。南口戰役結束。
對于南口戰役,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發表短評說:“不管南口陣地事實上的失卻,然而這一頁光榮的戰史,将永遠與長城各口抗戰、淞滬兩次戰役鼎足而三,長久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
079南口阻擊戰(2)
中日兩軍在南口激戰時,東條英機兵團趁勢向張家口方向發動攻擊。20日夜裏,關龜治旅團從張北的二臺出發,突破中國守軍的長城防禦,占領了神威臺。22日,日軍乘勝進攻舊萬全,中國守軍第一四三師進行抵抗後,于第二天退守張家口西南和平綏線上的孔家莊一線高地。
日軍占領了舊萬全,繼續向孔家莊守軍發起進攻。中國守軍曾給予有力的反擊,迫使日軍轉取守勢。經過三晝夜激戰,日軍占領了孔家莊,切斷了平綏路。這時,東援南口的傅作義立即率領兩個旅趕回張家口,組織固守城垣并反擊日軍,但未能抑制日軍的攻勢。
26日以後,整個戰局嚴重惡化,第八十六軍軍長劉汝明在7日命令部隊向洋河南岸撤退,張家口淪陷。日軍左翼的大泉支隊于20日從沽源開始南進,26日占領獨石口以西的三間房。27日,又占領宣化,與從張家口東進的關龜治旅團會合。29日,板垣師團也推進到宣化。至此,進攻平綏路東段的兩支日軍會合。與此同時,酒井鎬次的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占領了張家口以西的柴溝堡。中國第二戰區平西守軍受到日軍南北夾擊的威脅,分頭向天鎮和蔚縣方向撤退。
日軍占領了南口和張家口,板垣師團在懷來和下花園之間集結;東條英機兵團集結于以張家口為中心的宣化和柴溝堡地區。9月6日,板垣師團根據方面軍指令,分三路向南推進,企圖趕到蔚縣附近。劉汝明軍防守蔚縣,還沒見到日軍就向後撤。湯恩伯急令高桂滋的第十七軍從廣靈速派一個團去蔚縣增防。這個團還沒到達蔚縣,板垣師團就已搶先入城。随後,日軍在14日攻陷廣靈,16日奪得涞源,20日攻占靈丘,準備在突破長城線以後,參加保定會戰。
在板垣師團南下的同時,關東軍派遣兵團出動兩個旅團以上的兵力,在僞蒙騎兵九個師協同下,于9月6日向駐守天鎮的第六十一師第二九九團發起強攻,守軍孤軍奮戰,堅守了一個星期,在11日撤出陣地。日軍攻占天鎮以後,立即進逼大同。大同守軍在13日棄城,日軍不戰而占大同。随後,日軍攻占了大同北面的豐鎮和綏東重鎮平地泉,繼續向西進攻,同一天占領綏遠省會歸綏,16日又占領包頭。平綏線作戰到此結束。
080平型關大捷(1)
聶榮臻說:“這次必須打好,打出八路軍的威風來”
廣靈和靈丘的失守,凸顯出平型關的重要。中國軍隊撤退到平型關一線,扼守日軍從靈丘進攻雁門關側背的必經之路。9月22日,板垣師團先頭部隊到達平型關,與中國軍隊展開激戰。第二天,板垣的主力趕到,向公路兩側高地進攻。高地上的中國守軍只有兩個連,經過一夜苦戰,全部犧牲。
24日,傅作義率領兩個旅趕到平型關,與日軍激戰一整天,傷亡慘重,丢失了幾個高地。第二天拂曉,傅作義組織反擊,恰遇日軍發動進攻,反擊部隊無法前進,反被日軍擊退,團城口、鹞子澗等險要陣地被日軍占領。激戰到中午,陳長捷師趕到,中國軍隊趁勢再次反擊,奪回鹞子澗等高地。
這段時間,林彪率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先頭部隊第三四三旅進抵大營鎮,迅速派出偵察分隊,查明平型關地區的情況。
平型關,是恒山和太行山交接處形成的門戶。兩山夾谷,縱貫一條通道,就是蔚縣至代縣的公路。它從靈丘城伸出,沿唐河河谷西行二十公裏,經東河南鎮,在蔡家峪村脫開河谷,轉向西南平型關山區;再前行兩公裏,從小寨村入狹溝,到老爺廟出口,全長四公裏,溝深十到三十米,寬十到二十米。從靈丘到平型關這三十公裏的路段,分為三種地形:靈丘城至蔡家峪村的二十公裏是河谷川道;從蔡家峪村開始,有兩公裏路段的地形變得複雜,尤其是小寨至老爺廟的四公裏路段非常險要;老爺廟至平型關的四公裏路段,地形又變得開闊。顯然,小寨至老爺廟的四公裏,非常适合打伏擊。這一帶地形狹長,進入的部隊和火器都無法展開,攻守兩難,如同鑽進風箱裏的老鼠。
林彪一眼就看中了這個地方。随後,他又帶人來察看這一段地形,發現關溝至東河南鎮十三公裏的地段,溝深路窄,地形非常險要,兩側高地便于隐蔽兵力、發揚火力和展開突擊,是打伏擊的理想戰常種種情報向林彪表明:日軍驕橫狂妄,疏于戒備,利用平型關東北的有利地形設伏,出其不意,殲滅從靈丘向平型關進犯的日軍,配合友軍作戰,是完全可行的。他命令陳光的第三四三旅從大營鎮前進到平型關東南的上寨地區隐蔽集結,進行戰前準備;同時命令正在沿同蒲路北上的第三四四旅迅速向平型關地區靠攏。
22日,板垣師團三浦敏事的步兵第二十一旅團一部,從靈丘向平型關進犯,占領了東泡池地區。第二天,八路軍總部命令第一一五師向平型關和靈丘之間機動,側擊這股日軍。
同一天,聶榮臻帶領徐海東的第三四四旅趕到上寨。他對林彪說,部隊都上來了,要林彪談一談敵情和備戰情況。林彪告訴他:日軍的大隊人馬正向平型關方向運動,這裏地形不錯,可以打一仗。随後,林彪攤開地圖,和幾位參謀一起,把平型關周圍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戰設想做了介紹,征詢聶榮臻的看法。聶榮臻同意在這裏打一仗。他說:“在這裏居高臨下,伏擊敵人,是很便宜的事。全國人民都看着我們,這次必須打好,打出八路軍的威風來,給全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來一個振奮”
這樣,平型關作戰的初步方案大致确定下來。但是,第一一五師來不及向上級報告,只能由前線指揮員定奪了。
第一一五師的作戰方案,本來沒有必要向閻錫山通報。當時八路軍劃歸閻錫山的第二戰區,但中共有言在先,八路軍的行動是“獨立自主”的,八路軍進入山西以後的行動,用不着跟閻錫山打招呼,閻錫山有什麽想法,可以直接與太原的八路軍辦事處聯系,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