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世界
說到佛郎機,李清漪記憶裏頭那些複蘇許久卻一直沒機會用到的記憶也跟着冒了頭——明人稱這些外國人為佛郎機人,而李清漪卻清楚的知道,這就是葡萄牙人。
如今正是後世津津樂道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已經吹響征服的號角,實現了凱撒大帝的名言“我見,我至,我征服”,開始揚帆起航,不停地順着海道發展殖民地,并且通過對殖民地的開發和壓榨,獲取無法想象的財富。
西班牙人的目光還停留在美洲這片剛剛被發現挖掘的大陸上,而另一個海上強國葡萄牙人則已經懷着開辟歐亞大陸的野望而往東南亞來。早在正德皇帝的時候,葡萄牙人便已經顯露了自己的野心,他們通過控制馬來地區而把海上的馬六甲航線收入囊中,通過把中國的瓷器、絲綢以及茶葉等等流入歐洲上層而獲得大筆的金銀。随後,他們被養大了胃口,漸漸的把目光看向古老而強大的大明。
葡萄牙人先是冒充被滅的馬來國人來朝貿易,被戳穿後又自稱“佛郎機人”,以重金賄賂正德皇帝身邊的寵臣想要獲得貿易許可。然而,無論是葡萄牙人還是西班牙人,他們雖然被稱作是海上強國,實際上也不過是剛剛起家的暴發戶,一路而來,海盜作風始終不改,沿海之地廣受其害。到了先帝朝時,先帝見葡萄牙人“久滞不去,有觊觎之意”,下令驅逐,這才有了後來的屯門海戰。
之後,葡萄牙人通過所謂的“暫居”名義,以大筆金銀賄賂官員而竊據澳門,久居不去。
然而,當今皇帝說動了先帝,在嘉靖三十八年開港口,進行貿易。有了外來者的競争,佛郎機人也安靜如雞的縮了一段時間。
哪裏知道,新帝剛剛登基,這群人竟又鬧了起來。
而葡萄牙人所謂的“攜國王書信,要來拜見明朝皇帝,商談兩國建交之事”,不過是想要趁着新君初登位重提當初的貿易之事,再做壟斷東南亞黃金航路的美夢。
李清漪獨自想着這些,面上神色不變,可心底裏卻忽而生出幾分罕見的激動來:這或許是一個送上門的大好機會。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東方的強國,自稱是天朝上國,大唐昌盛之時更是萬國來朝,四海臣服,乃是當之無愧的東方第一強國。而大明也繼承了這由久以來的傲慢,它也的确有資格這般傲慢——它不僅有廣袤遼闊的疆土、悠久而燦爛的歷史,也有自成一體、繁榮昌盛的文化。即使是放在世界上,如今的大明也依舊是不容小觑的強國。可是,明清時期也正是後世人口中“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點,屢屢叫無數人為之扼腕。
而就在此時,歐洲正興起被稱作是“文藝複興”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由此,文學、美術、天文、物理、數學等等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解放思想,自然科學随之發展。而歐洲各大國也通過大航海時代這陣熱風,走上海外殖民的道路。新的大陸、新的物種、新的黃金都源源不斷的通過一艘艘的大船轉移到了那些海上強國手上。它們憑借着這源源不斷的黃金、物資以及人力,發展軍備,其所掌握的火器早已超過了停滞不前的大明。而他們也正是通過展開戰争,擴展疆域,一步步的走向強盛。
在未來,西班牙和英國甚至會因此而先後被稱作是“日不落帝國”——在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當時霸權,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的帝國。而大明也正是這樣一步一步的被這些飛速發展的歐洲小國落在身後。
所以,現在的大明再不能故步自封,必須抓住這次的機會,通過葡萄牙而接觸認識到那些歐洲強國,把目光從亞洲轉到世界,從而迎着世界的浪潮而上,強大自身。
所以,佛郎機的事情,何嘗不是送上門的大好機會?
李清漪心中思緒萬千,榻上的皇帝卻已經熄了怒火。他對佛郎機人的印象并不深刻,畢竟先帝朝時,幾次雙方海戰都是以大明的勝利而告終,所以,他對于所謂的佛郎機并不怎麽看得上。皇帝之所以會生氣,不過是因為自己初初登基就打了個敗仗,實在丢臉。他素來心寬,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倒是頗是詫異的瞧了仍舊怔怔出神的李清漪一眼,關切的開口問道:“怎麽了?”
李清漪深深的吸了口氣,然後揚起唇角和皇帝說道:“陛下還記得藍道行嗎?”
皇帝聞言一怔,不覺笑起來:“自然記得,”他頓了頓,有些疑惑,“你上回不是說要送他去東南,跟着汪直的船隊去外頭逛一逛,避避風頭?”
李清漪點點頭:“嗯,是的。他前些時候捎了一份地圖給我。陛下要不和我一起瞧瞧?”
皇帝越發詫異起來,不過還是點了點頭:“是新出的地圖?”
“是啊,自從開了海禁,東南那裏就常能見着來傳道或是經商的夷人。他們倒也帶了不少東西,藍道行瞧着稀奇,就給我送了幾張地圖來。”
兩人說話間,如英已是從李清漪指的地方找到了地圖,那是一大快的綢布。李清漪接過這塊綢布地圖,幹脆上了榻,把這張大大的地圖攤在自己的皇帝面前。
這張地圖已經是藍道行按照李清漪的吩咐,所能找到的最周全的一張了,五大洲俱全——亞洲、非洲、歐洲、美洲以及大洋洲。李清漪纖細修長的玉指在上面找了一下,終于找到亞洲這一塊,指着畫好的大明大體領域道:“……這裏就是大明了。”
這是皇帝第一次見到如此直觀的地圖,忽而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麽看起來,外頭還真是大……”本以為大明的疆域已是遼闊至極,可是倘若放在世界上,那又顯得小了。
李清漪點點頭,笑起來:“是啊,雖說大明已經很大,可世界卻是更大。這裏是我們的亞洲,然後這裏是非洲、歐洲、大洋洲和美洲。聽那些傳道士說,美洲也是剛發現不久的呢,那裏的人,皮膚都是黑的……按照他們的說法,這世界就是個球體,所以啊,從這裏繞一圈就能繞回來呢……”
皇帝聽着這話,頗有幾分新奇的感覺,不由笑起來:“自來都是‘天圓地方’,可是聽你這麽說起來,倒是有趣。”
李清漪想着叫皇帝外頭有些興趣,改變些思想,于是順勢又說起來一些歐洲的趣事:“那些地方倒不像是我們這裏一樣。一小塊的地方就能自立為王了,就歐洲那麽一塊地方,不知有多少國家呢。您瞧地圖這裏……他們那裏宗教也十分強盛,有傳道士就是趁着這次海禁重開而千裏迢迢來大明傳教的……現今,外頭提的最多的就是佛郎機人和西班牙人。佛郎機瞧着倒是財大氣粗,底氣十足,不過大體上還比不上西班牙。佛郎機原本也不過是個小國,最早的時候也不過是幾艘小船,可他們也是運氣好,碰上了好時候,靠着海上貿易發了家,這才發了財。至于西班牙,最早的時候也是資助船隊遠航,發現美洲,賺了一大筆……”
李清漪故意挑着說了一些吸引皇帝的興趣、開闊他的視界。等到天色漸暗,李清漪這才收了口,轉而說起更重要的來:“您瞧,我們和外頭那些國家的往來海道一般是這兩條——”她小心翼翼的在地圖上找了一下,然後指着上頭标着的兩條線道,“一條是廣州到馬六甲的;一條是去呂宋的。”
皇帝這會兒倒是插上話了:“我倒是記得,馬六甲那裏離得最近的是馬來王國,現在是叫佛郎機占了。”
李清漪點點頭:“所以,我倒是覺得,這次佛郎機挑釁倒是個送上門的好機會。”她露出一點狡黠的笑容,瑩潤的杏眼輕輕的眨了眨,似有潋滟的波光,“若是能收複馬來王國,不僅是重揚了大明這個宗主國的威風,更是能通過控制馬六甲而占據到主動位置——日本、印度、呂宋就在這邊上……”
到了這個時候,時候已經不晚了,外頭明月早已高懸。李清漪看着地圖侃侃而談,精神十足。
皇帝也饒有興致的聽了一會兒,直到李清漪說得差不多了。他才微覺疲倦的用指尖揉了揉眉心,緩緩擡起頭。他立刻就看見了李清漪那雙明亮的驚人的杏眼。窗外的瑩白月光已然灑落一地,床榻上的珠光閃爍不定,可這都比不上她那雙的眼睛——仿佛,星辰和大海就藏在其間,足以令人燒起心火。
這樣一個安靜的寒夜,明月懸空,大明王朝年輕的帝後對坐在床榻上彼此對視,他們的身前擺着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
有一團火,從皇後的眼裏一直燒到皇帝的心裏。
世界是如此的寬闊,縱是大明也不過是地圖上的一角而已。倘若能夠推開門往外看,那麽呈現在他面前的将會是如何精彩的世界?
也許,有一日,太陽也将永遠高懸于大明的領土之上,金色的輝煌永不落下。
————————————
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三千左右的字,我從八點開始專心致志一直寫到十二點,删删改改,總算寫好了。這種速度,這段時間基本上不可能雙更,不過接下來我會試着多碼點。
昨天看到有讀者提到“大的沖突點沒有了,該怎麽延續前面的精彩?”,我不禁想和大家說說這篇文。寫這篇文,主要是對于這一段歷史所出現的各個傑出人士的敬佩和向往,從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這麽多的青史留名的英才彙聚一時,争相登臺,智慧交撞,我一直心向往之,寫到現在也還很高興,不過每到關鍵時候就瘋狂查資料,然後發誓以後再也不寫歷史穿……
此文前一卷是謀國,主要是裕王和李清漪戰戰兢兢的從嘉靖手裏拿到皇位,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後一卷是興國,其實就是和那些智商卓越的名臣争鬥拿權(此時的內閣權利已經膨脹),富國強民,走上世界之巅(主要是我的YY)的道路。
我自己寫得也挺累的,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枯燥。不過,我覺得既然是歷史穿越,那麽就應該有改變歷史、強盛家國的信念和美好願望。這個時候的大明還是東方強國,許多方面并不比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什麽的弱。不過,我是因為地理差才不得不選理科的廢材,查出來的地圖看得也很頭疼,所以如果這地理或者歷史上面如果有錯,大家一定要來敲打一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