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嘉宜拿鑰匙開了箱子,從箱子裏面拿了三錠十兩的紋銀出來,一想到這三十兩銀子一會兒就會離她遠去了,今生也不曉得還能再相逢不,她就嘆氣,心裏抽抽的疼。
三十兩銀子,不但對山茶和綠萍是一筆巨款,對剛剛脫貧還沒有致富的嘉宜又何嘗不是。
當世的鄉村百姓,一年全家人只不過花幾兩銀子,三十兩銀子夠他們全家老小用個十年八年了。
她把這三錠雪花銀放進一個錢袋裏,再拿在手上,走出來招呼山茶跟她一起去交銀子,讓綠萍留下看院子。
綠萍紅着眼圈兒答應了,等到嘉宜領着山茶走了,魯嬷嬷過來問她出了什麽事,怎麽看起來她像是哭過一樣。
擦了擦眼睛,綠萍把管庫的徐嬷嬷說的這還回去的碗碟不夠數,要自家姑娘賠償三十兩銀子的事情對魯嬷嬷說了。
魯嬷嬷聽完扔下一句“誰叫你們不小心,讓姑娘破財”就轉身走了,把個綠萍嗆得眼淚水又要滾出來了。
其實在魯嬷嬷的心裏早就知道是怎麽回事兒了,故而才會說出來那樣一句看似嗔怪,實際上卻是大有深意的話。綠萍也是沒有仔細過腦子,否則她一定會懷疑的。注意啊,魯嬷嬷說得是“不小心”,這個不小心意思就多了。
那邊廂,連着兩日破財的顧家三姑娘嘉宜一路上拎着錢袋子去後面庫房的路上,不知道有多不甘心,一雙細細的柳葉眉緊鎖着。
剛走到五進院庫房門口,迎面卻撞上了一個拿着個梅瓶的健壯仆婦,差點兒把嘉宜給撞倒了。
那仆婦忙說:“對不住,撞到了三姑娘。”
嘉宜道:“是我在想事兒,不怪你。”
那仆婦忽地低聲對她說:“三姑娘,留意那借物的冊子上最後一個字……”
說完匆匆地抱着梅瓶離開了。
嘉宜一頭霧水,只是又把那仆婦說的話在腦子裏過了一遍,突然她想到了這應該是那個仆婦提醒她徐嬷嬷那借物的冊子上最後一個字有問題。她又想起那冊子上在永春窯花蝶形紋碗碟旁邊寫的“三十六”,如果最後一個字有問題的話,那就是“六”了。進一步她又想到山茶和綠萍一再說她們只借出來了三十個永春窯的花蝶形碗碟。到了徐嬷嬷嘴裏和冊子上卻變成了三十六個了,正因為這數目上不符合,她才成為了冤大頭,要拿三十兩銀子去賠償。
那人是誰?為什麽要幫自己?
Advertisement
嘉宜趕忙回頭望那人的背影看去,卻根本看不出來這個人是誰。
只是既然那人提醒了自己注意那個“六”字,那自己一會兒去交錢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按照人家的提示來仔細看看那本冊子。
跟在嘉宜身後的山茶見自家姑娘如此古怪地站在那裏去看那個剛才撞了她急匆匆地跑走的仆婦,就讓前去問嘉宜:“姑娘,怎麽了?”
嘉宜搖搖頭,說:“沒事兒,咱們進去吧。”
主仆兩個就一前一後地走了進去,直接往徐嬷嬷所在的那間既是賬房,又是住處的屋子去。
“三姑娘來了啊,快坐下,坐下喝杯茶再辦事兒。”徐嬷嬷見到嘉宜倒是挺熱情,又是給她搬椅子,又是讓人給她倒茶喝。
面對如此殷勤的徐嬷嬷,嘉宜當然不好拒絕她的好意,便坐了下來,也接了她遞過來的茶喝了兩口。
“徐嬷嬷,勞煩你把山茶和綠萍畫押領用那些永春窯産的花蝶紋的碗碟的冊子再給我看一看,核對一下,另外你再去給我寫個收條,寫收下了我這賠償的三十兩銀子。”嘉宜放下茶杯客客氣氣地對徐嬷嬷道。
“應當的,姑娘,您稍等,老奴這就去給你拿冊子,寫收條。”
“好。”
嘉宜微微點頭道。
不一會兒,徐嬷嬷就回來了,一只手裏拿着那本藍色封皮的冊子,一只手拿着一張墨跡未幹的收條。
到了嘉宜跟前,她把那本藍皮冊子遞給嘉宜,而且還好心地給她翻到山茶和綠萍畫押的那一頁。
嘉宜仔細去看那個“六”字,突然有了發現,只見那個“六”字的墨色更黑,比前面的“三十”兩個字的墨色更深色一些。這似乎說明這個“六”字是在後面加上去的,也就是跟“三十”那兩個字不是同時所寫。
靈光一閃,嘉宜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看來還真是眼前這個徐嬷嬷做手腳了,昨日山茶和綠萍來顧府的庫房裏領用的那永春窯的花蝶紋碗碟的确是三十個,點數的時候沒有錯,在寫了三十個永春窯花蝶紋碗碟下面确認畫押也沒有錯。只不過在山茶和綠萍兩人領了碗碟走後,徐嬷嬷卻是在三十後面添上了“六”字,這個新寫上去的“六”字可能用的墨不一樣,以至于和前面寫的“三十”兩個字深淺不一。
聯想到剛才在庫房門口撞到那個抱着梅瓶的仆婦提醒的話,嘉宜能夠肯定剛才那個人應該知道徐嬷嬷動了手腳,甚至知道她後面添上的那個“六”字用的墨不一樣,故而才如此肯定地提醒了自己。
所以,那個人應該是這庫裏的人,甚至是徐嬷嬷身邊的人。只是她提醒了自己,就不怕以後徐嬷嬷做假賬的事情敗露後,會牽連到她嗎?又或者那人跟徐嬷嬷有梁子,才借着這一次的事情報複徐嬷嬷?
嘉宜的心裏一霎時湧上很多種想法和猜疑。
“姑娘……您看完了麽?”站在嘉宜身邊的徐嬷嬷見她在愣神,不由得輕聲提醒她道。
嘉宜“哦”一聲,然後做了一件讓徐嬷嬷吓了一跳的事情。
只見她忽然嘩啦一聲将眼前看的那一頁給撕下來了,然後折疊起來,要往自己的袖子裏放。
“三姑娘!”徐嬷嬷吃驚不小,顧不得冒犯,一伸手就捏住了嘉宜的手腕,緊張地問,“您,您這是要做什麽?”
嘉宜卻對徐嬷嬷微微一笑道:“我賠了三十兩銀子出來,難不成拿一頁紙都不行了麽?”
徐嬷嬷道:“姑娘,老奴都給您寫了收條了,這冊子上寫的可是要對賬的,您別胡鬧了。”
嘉宜斂了笑,冷了聲音道:“徐嬷嬷,我勸你松手,不然我立即讓我的丫鬟去老太太那裏說,徐嬷嬷您為了一頁紙,竟然抓住我的手不讓我走。還有,你也別太緊張了,這紙我拿去給老太太瞧瞧,跟她說說我的三十兩如何就只值這一張紙的……”
徐嬷嬷臉色霎時之間變了幾變,不過,她還沒有要松手的意思。
嘉宜立即吩咐:“山茶,即刻去老太太那裏說一說她的孫女兒是如何被這府裏的下人為難的。”
“是,姑娘。”山茶雖然鬧不清楚眼前的情況,可她最是忠于主子,嘉宜一吩咐,她答應了,轉身就要往外跑。
徐嬷嬷見狀,慌了,忙松了嘉宜的手,說:“三姑娘,請恕老奴冒昧,實在是您手裏的那一頁紙是要留底的,不能丢了。”
嘉宜冷笑,叫山茶站住了,然後看向臉色極端不自然的許嬷嬷道:“我說了要你的嗎?你這麽緊張幹嘛?我只不過是說想拿去看兩天,畢竟就這麽一頁紙就換走了我三十兩銀子,我不多看兩天,實在是覺得憋屈得慌。”
“老奴求您,這會兒就還給老奴吧,您拿那張紙也沒用,您要的收條老奴都已經給您寫好了。”
“哼,誰說的沒用,我看有用得很。徐嬷嬷,想必您也是明白人,知道我要這張紙做什麽了?不錯,你已經猜準了,你也曉得這張紙要到了老太太手裏,恐怕你這個管庫房的差事就得丢了,而且還會被攆出府去。”
徐嬷嬷的臉色這會兒完全變了,不僅臉上一絲笑容都沒了,而且額頭上還泌出了細密的冷汗,她的眼角不時跳幾下,而且看向嘉宜的目光也變得閃閃爍爍。
她心裏發抖,心想,難不成這位三姑娘真得發現了些什麽,還是她只是詐自己而已。
看到徐嬷嬷這副表情,嘉宜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猜測,那就是徐嬷嬷真得在這借物的冊子上動了手腳,訛詐自己三十兩銀子。
這些銀子要是被她訛詐到手,她還不知道怎麽得意呢。
想起眼前這個見面一口一個笑,熱情待人的徐嬷嬷,誰會想到她竟然是如此奸詐和大膽。也許想着自己是才進府的一個沒有任何後臺的庶出三姑娘,她才敢在自己的丫鬟第一次來借東西就在中間搞鬼,意圖訛詐自己三十兩銀子。
見徐嬷嬷眼神閃爍不說話,嘉宜又道:“徐嬷嬷,那這三十兩銀子你要還是不要了?”
徐嬷嬷一狠心,梗着脖子說:“姑娘,您這是開玩笑吧,昨日可是有不少人都曉得了您跟前的丫鬟還來的永春窯花蝶紋碗碟少了六個,這事情也不是我一個人就可也做主瞞過去的。”
“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了。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你得想一想,為了訛我這三十兩銀子,後半輩子還能過安生不。得了,我也不跟你廢話了,我這就去見老太太,向她回禀這府裏竟然下人敢訛詐主子的銀子,還一詐就是三十兩,別以為你做的鬼魅伎倆沒人識破,告訴你,我可門清兒。”嘉宜一邊說一邊站了起來,轉身就往外走。
徐嬷嬷額頭上的冷汗更大顆地冒了出來,眼看嘉宜就要走出屋子了,她扔下那收條,三兩步走上前去拉住嘉宜的袖子:“姑娘,您別走,啥事兒都好說,好說……”
嘉宜住腳,轉回頭看向她,挑眉問:“好吧,我就想問徐嬷嬷,你我遠日無怨近日無仇,你怎麽就這麽大的膽子,要用這添字計來訛我三十兩銀子?你是不是覺得我才進府,又是個庶出的,所以好欺負?”
徐嬷嬷一聽,心裏咯噔一聲,暗道,她都說得如此明白了,說什麽添字計,果然是看出來我在那“三十”兩個字後面添上了個“六”字,幸虧是拉住她了,不然真要鬧到老太太跟前,那麽自己這個差事不但得丢,還得被打一頓給發賣出去。自己都四十歲的人了,要是被發賣出去,下一個主家還不知道是什麽樣的人。而且凡是在主人家犯事的奴仆被發賣出去的,都沒有賣得更好的。
于是她趕忙向嘉宜認錯,說是自己豬油蒙了心,才這麽幹的,主要是她娘家侄兒要娶媳婦了,沒那麽多銀子給聘禮,她兄弟求到她跟前,她才犯險這麽做的。
“真是這麽的?”嘉宜不太相信。
“真是這樣的,姑娘,老奴若有半句謊話,情願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徐嬷嬷弓着身子在嘉宜跟前賭咒發誓。
“這些話還是在老太太跟前去說吧,我無法判定你的對錯。”嘉宜想了想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說完她甩開徐嬷嬷揪住她袖子的手,帶着山茶繼續往外走。
“姑娘,您等等,等等……”徐嬷嬷慌忙又追了上來,再次抓住嘉宜的袖子道,“要是您肯放過老奴這一回,老奴情願賠償您三十兩銀子。”
嘉宜聽了,上下掃徐嬷嬷一眼,涼涼道:“有些人會為了三十兩銀子被豬油蒙了心,就以為別人也是了?我顧嘉宜雖然是個窮兮兮的庶女,三十兩銀子對我來說也是個天大的數目了,可也明白什麽銀子可以要,什麽銀子可以不要?別說你陪我三十兩銀子了,就是三百兩銀子,這事兒也得禀告給老太太知道。不然,以後這府裏的主子們若是有人還着了你的道兒,那我又豈有面目跟他們相見?行了,撒手,你自求多福吧!”
說完,狠狠地甩開了徐嬷嬷抓住她衣袖的手,轉身,大踏步離去。
在她身後,徐嬷嬷面色晦暗,全身發軟,跌坐到了地上。
從第五進的庫房所在的院子出來,山茶興奮地追問嘉宜怎麽發現了是徐嬷嬷做的手腳的。
嘉宜道:“一會兒到了太太跟前你就曉得了。”
山茶樂得直拍手,接着又兩手合十感謝天王菩薩,這一回運氣好,終于是沒被那徐嬷嬷整到,免掉了三十兩銀子的損失。
不過,她緊接着又問:“方才在徐嬷嬷跟前姑娘不是說要去告訴老太太知道麽,怎麽這會兒要去太太哪裏了?”
嘉宜:“我想了想,畢竟是太太在主持府裏的中饋,還是去向她禀告比較妥當。像這樣的事情我不願意去煩老太太。告訴老太太,要老太太為我做主的必須要是大事才行。”
到了嫡母唐氏所在的顧府中路的西院兒,門口的丫鬟金琥見到她便說:“太太剛才從老太太那裏回來,在屋子裏換衣裳呢,你有何事見太太呀?”
嘉宜臉上帶笑道:“勞煩姐姐進去禀告一聲,我有一件緊要的事情來見母親。”
“姑娘且等一等,奴婢這就進去向太太禀告。”金琥說完進了屋。
不一會兒,金琥去而複返,門口的小丫鬟掀起盤金湘妃竹簾,嘉宜跟在金琥身後進了屋。
金琥領着她進了東次間,見到嫡母換了一件家常穿的豆綠色的衫子,下着白挑線裙子,梳着家常一窩絲,坐在南窗下鋪了涼簟的炕上,端着一杯涼茶在喝呢。在她身邊,立着江嬷嬷。
“母親。”見到嫡母,嘉宜恭恭敬敬地向她行了禮。
唐氏眼皮都沒擡,繼續喝着茶,問她因何而來。
嘉宜便平靜地把今日在庫房裏遭遇到的事情細細對唐氏說了,最後從袖子裏掏出來那一張從那借物的冊子上撕下的那一頁遞上去:“母親,請看,徐嬷嬷就是在那三十兩個字後面添了個六字,而且因為寫六字的用墨不一樣,以至于六字和三十那兩個字墨色深淺完全不一樣。徐嬷嬷後面也承認了她是因為家裏侄兒要辦親事缺少聘禮才動了這歪心弄銀子的……
“什麽,這老貨竟然如此膽大妄為!江嬷嬷,你去給我好好查一查此事!”唐氏聽完了嘉宜的話勃然大怒道,然後吩咐自己的心腹江嬷嬷去徹查此事。
“是,太太,奴婢這就去查。”江嬷嬷趕忙上來答應道,接着擡腳往外走,路過嘉宜身邊的時候,眼眸不自覺眯了眯。
等到江嬷嬷出去了,唐氏就問嘉宜還有什麽事情沒有。
嘉宜說沒有了。
唐氏便讓嘉宜回去,還說這天兒熱,一會兒晚了,走在路上也熱。
嘉宜随即辭了嫡母,出來領着山茶回自己的院子清芷居去。
這個時候,嘉宜才告訴了山茶那一張她撕下來的紙上三十六那三個字裏面,那個“六”字和前面“三十”兩個字的不同之處。
山茶聽完後瞪大了眼睛直誇嘉宜聰明,連那個也能看出來。
嘉宜擺擺手,說:“不過是運氣罷了。”
這話倒還說得是實話,這一次能避免三十兩銀子的損失,還不是多虧那個在庫房門口碰見的仆婦的提醒,不然嘉宜也發現不了“六”字和“三十”兩個字的不同。本來那個“六”字和“三十”兩個字就并無明顯的不同,一般人是會略過,也就是說發現不了的。
不論是跟嫡母唐氏,還是跟山茶,嘉宜都沒有透露她發現“三十”和“六”這兩處的不同,是那個她并沒有印象的仆婦告訴她以後,她才發現了的。她想,那個人應該不喜歡自己透露出她是這件事情能被揭露的關鍵人物。不然,她也不會假裝撞到自己,然後低聲提醒自己後,匆匆忙忙的走了,連個名兒都不留。
畢竟徐嬷嬷做手腳訛詐自己的事情被暴露了,徐嬷嬷肯定會倒黴,而要是讓徐嬷嬷知道那個提醒自己注意“三十”和“六”兩個字不同的人是誰,那麽,那個人一定會被恨上。
嘉宜還有一層顧慮就是,既然徐嬷嬷能夠在顧府管庫的管事婆子那個重要的位置上,說明她在顧府應該是也有一定的關系,或者說她是顧府的世仆?
要是徐嬷嬷也如同江嬷嬷那樣在顧府裏面有盤根錯節的關系,那麽說出有人提醒自己注意借物的冊子,那個人不但會被徐嬷嬷恨,甚至還會跟着得罪別的人,要在顧府裏面呆下去就會遇到很多麻煩了。
但她自己卻沒辦法,不管徐嬷嬷在顧府裏有多少關系,她也只能得罪了。
比起封口拿了那三十兩銀子倒讓自己被別人拿捏住把柄,她情願得罪徐嬷嬷。
剛才她沒有答應徐嬷嬷接受她三十兩銀子的封口費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這個銀子她拿了必定燙手的。權衡之下,她認為将此事禀告給太太,讓她去處理是最好的。
總之,她就是不能貪財,也不能軟弱。
回到清芷居後,綠萍,向菱,小柳兒三個丫鬟都圍了上來,問嘉宜是不是已經賠了庫裏三十兩銀子了。
嘉宜笑一笑,往西次間去,她撂下一句:“你們問山茶吧,對了,綠萍你跟我進來一下,我有話問你。”
綠萍應了,跟着嘉宜進去之前沒忘記問山茶:“快說啊,到底賠沒賠?”
山茶一拍手,笑道:“沒賠,姑娘可聰明了,你們聽着……”
綠萍聽山茶這麽一說,倒站住了,直到聽完了山茶的話,也跟着高興地蹦了起來,激動地直喊:“太好了!太好了!”
山茶推她一把:“別蹦了,姑娘方才不是叫你跟着進去麽,你還在這裏耽擱?”
綠萍說:“我也是聽住了,我這就進去服侍姑娘。”
等她掀開簾子進去西次間時,只見嘉宜在屋子裏中間的小圓桌旁的繡墩上坐着,正在給自己倒涼茶喝,見到她進屋,就點手叫她過去,然後問:“綠萍,你跟我說說徐嬷嬷這個人,她可是顧府的世仆,在府裏有些什麽交好的人嗎?”
綠萍想了想說:“恰如姑娘所言,這個徐嬷嬷在顧府也有十來年了,雖不是世仆,也是顧府的老人兒。她之前負責府裏漿洗上的事兒,三年前才調去了管庫。徐嬷嬷早些年配了這府裏的男仆,後來她男人得病死了,她也沒個一兒半女,只是認了江嬷嬷的兒子,外院管着車馬的旺兒做幹兒,因此上,她和江嬷嬷走得近。奴婢想,徐嬷嬷能夠從負責漿洗上的管事婆子變為府裏管庫的管事婆子,應該是江嬷嬷幫了忙……”
“什麽?”嘉宜正喝着水呢,聽到這話一下子坐直了,嘴裏的水都給噴了出來,嗆得她咳嗽了好一陣子。
綠萍見狀,趕忙拿了方手帕子替嘉宜擦嘴,并且拍着她的背,幫她順氣。
好一會兒,嘉宜停止了咳嗽後才說:“綠萍,你怎麽不早跟我說這個徐嬷嬷的事情?”
綠萍扁扁嘴,道:“姑娘,一則您沒問奴婢這個,二來,今日想到要賠三十兩銀子,奴婢心裏慌,腦子裏也是一團漿糊一樣,那顧得上告訴您徐嬷嬷的事兒。”
“哎……”嘉宜長嘆一聲,以手撫額,低聲道,“你出去吧,讓我靜一靜……”
“是,姑娘。”綠萍曲曲膝,不安地看了嘉宜一眼,這才緩緩地退了出去。
嘉宜用手撐着額頭,将最近進府後發生的兩件煩心事情聯系到一起,突然發現欺負她的丫鬟小柳兒的香冬,還有這一次意圖訛詐她三十兩銀子的徐嬷嬷,她們都跟嫡母身邊的心腹江嬷嬷有關系。也不知道她們做出針對自己和自己身邊人的事情,是偶然為之,還是被江嬷嬷所指使呢?想到今日嫡母還命江嬷嬷去徹查徐嬷嬷意圖訛詐自己三十兩銀子的事情,嘉宜諷刺地笑了,看來,注定徐嬷嬷是不會有什麽大事,而自己又要跟江嬷嬷再結梁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 說下這個“嬷嬷”。
其讀音為(ma,ma,)其意有兩個,一為稱呼年老的婦女;二為奶媽。
本文前一種的時候比較多。
另外老年婦女的年紀在四十左右,基本上就是婆子了。
媳婦,結婚後到三十七八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