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初次相見
據葉明齊說來,這次會試一共取中了三百人左右。雖然其後這三百人都要參加殿試,但如無意外,大家都不會在殿試中落榜的,無非是在殿試中排個名次出來罷了。
殿試一共三甲。頭一甲取三名,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了。
葉明齊就在那興致勃勃的說着:“也不曉得那蘇璟會不會在殿試中高中狀元呢?若是果真如此,那他就是三元及第了。可了不得。往後等有空閑了,我勢必是要去拜會拜會他的。”
葉明月聞言,想了想她元宵晚上遇到的那個人,心裏只默默的想着,難不成那人就是哥哥口中說的蘇璟不成?但他瞧着也只是一個清貴公子的模樣罷了,可竟然內裏是個如此有才學的人?
殿試定在四月二十一日,薛氏一家子随後又在焦急的等待着發榜。
最後等到發榜那日,葉明齊高中了二甲第二名。蘇玉則是一甲第三名,也就是衆人熟知的探花郎了。而第一名狀元正是蘇璟。
雖然葉明齊并沒有如葉明月先時一直調侃的那樣中了狀元,但他考了這樣的一個名次,他們一家子都還是很開心的。
随後過不了兩日,葉明齊的任命書便下來了。
他會試的成績原就屬上佳,人又年輕,現下又是二甲第二名,所以便擇優入了翰林院,為庶吉士。
庶吉士是皇帝近臣,前途也甚是光明。旁的不說,只說現內閣的輔臣裏面就有兩個是庶吉士出身的了。
薛氏當即就高興的只一個勁兒的說菩薩顯靈了,說過幾日就要去郊外的廣覺寺還願去,又說到時要帶了葉明月和葉明齊一同去,讓葉明齊也好好兒的拜拜菩薩,多謝菩薩的保佑。
葉賢嘉現下早就是到戶部報了到,日日早起去戶部應卯,傍晚散值回來,整日忙的很,也就只有在休沐之日才能看到他。
而次日一早葉明齊就找葉明月來了。
葉明月一問之下,方才曉得今日是今科狀元、榜眼和探花郎打馬游街的日子,所以葉明齊就特地的來邀葉明月一同去看。
葉明月早些日子就聽薛氏說了蘇文州一家子已經進京的事了,現下見葉明齊說這話的時候目光閃爍,一句話更是說的期期艾艾的,便曉得邀她去看狀元郎等人游街并不是他今日真正的意圖。
她想了想,随後就一臉了然的笑道:“是不是哥哥今日約了瑩姐姐要在哪裏見面?又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就要拉了我一同前去?”
Advertisement
這個時代雖然女子不輕易被父母允許出門,但自己的嫡親哥哥高中探花,打馬游街,蘇瑩同父母說要出來觀看,蘇文州夫婦定然是不會拒絕的。所以蘇瑩倒正好能借了這機會同自己的情郎見面。
葉明齊沒想到葉明月一語就戳中了他的心事。于是當下他止不住的就紅了耳根,但嘴上卻還是倔強的問着:“你到底去不去?”
“去,去,我當然要去了。”葉明月見他着了急,忙笑道,“說起來我也有許多時候沒見瑩姐姐和玉哥哥了,心裏也怪想念他們的。”
随即她便起身下了炕,叫着黃鹂和翠柳進來,服侍着她換了一身衣裙,又重新梳了頭,而後吩咐着翠柳和小梅看家,自己則是帶了黃鹂和小茶一塊兒随同葉明齊去了前面的東小院,告訴薛氏這事。
薛氏原本是不想讓葉明月去的,元宵那晚葉明月差點走丢的事實在是有些吓到她了。但禁不住葉明月一再的哀求,葉明齊又在旁邊說好話,只說他早就是包了臨街一間酒樓二樓的雅間,到時他們只在酒樓的窗子裏往外看狀元郎他們打馬游街,是絕對不會下樓混在人群中的,薛氏這才松了口。但到底他們出門的時候她還是一再的囑咐他們要早些回來。
葉明齊和葉明月齊齊的應了,随後便帶了自己的小厮和丫鬟出了武安伯府的門。
已是四月末的天氣,谷雨都過了,天氣早就是和暖了起來,所以葉明月已是換上了輕薄的春衫。
粉襦牙裙,臂間挽了一條鵝黃色的輕紗披帛,她整個人看上去宛然就是一朵開的正耀眼的瓊花,直教人移不開眼去。
等她下了馬車的時候,周邊的幾個少年郎已然看呆了,紛紛上前來詢問着這到底是誰家的姑娘?又想尾随了她上樓去,但都被葉明齊沉着臉,讓觀言将這些浮浪子弟都攆走了。
蘇瑩早就是在雅間裏等着他們了。
她着了深青色的上襦,淺碧色的長裙,其上刺繡折枝靛藍梅花,襯得她整個人越發的清秀淡雅了。
見着葉明月進來,她趕忙上前來拉了她的手,目光打量了她一番,随後就笑道:“幾個月沒見圓圓,圓圓倒是出落的越發好看了。”
蘇瑩大着葉明月三歲,自小也是将她當做自己妹妹看待。後來因着又與葉明齊訂了親,自然要更加的讨好恭維葉明月這個小姑子了。
葉明月也是許久未見蘇瑩,心中确實想念。于是當下她便也反手緊緊的握住了蘇瑩的手,笑道:“論到相貌,妹妹哪裏能比得過姐姐?哥哥你快過來看看,瑩姐姐是不是比我們離開泰州的那會長的更好看了?”
這樣的話教葉明齊來答,他還能怎麽答呢?也唯有憨厚的笑道:“你們兩個人長的都好看。”
葉明月聞言,抿唇一笑。蘇瑩則是面上飛了兩團紅雲,粉頸低垂。
葉明月一見蘇瑩這樣,面上的笑意一時就越發的深了。
她也曉得葉明齊和蘇瑩四五個月未見,各自心中定然是十分的思念對方。今日叫了她一起來,原不過是避個嫌的意思,所以與蘇瑩敘了幾句別後之情之後,葉明月便到臨窗的椅中坐了,讓葉明齊和蘇瑩去一旁自在的說他們的悄悄話去。
暮春初夏,青石大街兩旁的柳葉早就是深青色了。偶爾有風吹了過來,竟是帶上了些許熱意。
但便是這熱意也阻擋不了人們出來看狀元郎等人游街的熱情。現下青石大街兩旁可都是擠擠挨挨了不少的人呢。且中間也有許多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
葉明月就自言自語的說着:“怎麽今兒路兩邊站了這麽多的姑娘?”
蘇瑩聽到了她的自言自語,便笑道:“你不曉得今日為何會有這樣多的姑娘來了?”
“不曉得。”葉明月老老實實的搖了搖頭,又問着,“瑩姐姐你曉得麽?”
蘇瑩笑了笑,随後就道:“也不見你整日在家都忙些什麽,竟是連這樣的大事都不曉得。”
然後她又解釋着:“今日非但是今科狀元郎、榜眼和探花游街的好日子,聽說也是沈将軍班師回朝的日子呢。”
“沈将軍?他是誰?”
蘇瑩聽了她這話,越發的覺得奇了。
“沈将軍你都不曉得是誰?”
葉明月搖頭:“又沒有人來對我說過,我如何會曉得他是誰?怎麽,這個沈将軍很有名氣的嗎?”
蘇瑩便嘆道:“你倒是比讀書人還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些。”
随後她又慢慢的給葉明月解着疑惑:“滿京城裏的男子就沒有不曉得京城雙姝的。而同樣,滿京城裏的女子就沒有不曉得蘇璟和沈钰的。京城雙姝你總該曉得的吧?一個是寧遠侯府的徐妙蘭,一個就是你武安伯府裏的葉明珠了。聽說這兩人生的極是美貌,才學又好,誰不豔羨?而蘇璟和沈钰,這兩個人都是年少成名。蘇璟是十三歲那年即為北直隸的解元,轟動天下文壇;而沈钰則是十五歲那年以一杆紅纓梨花槍大破敵軍,受封從四品宣武将軍,世人為之駭然。這些年更是了不得,聽說敵軍聽到他的名字就會面上變色了。這樣的兩個人,一文一武,可巧今日一個中了狀元,打馬游街,一個又大破瓦刺,得勝而歸,今日入城。聽說兩個人都要打這條路過,所以這條路上現下怎麽不是人滿為患?”
“原來是這樣啊。”葉明月喃喃的說了一句。頓了頓,又問着,“那如此說來應當是蘇璟厲害些?畢竟他十三歲那年就聞名于天下了,而沈钰十五歲方才為世人所知。”
“不然。”蘇瑩笑着搖了搖頭,“我聽人說,這蘇璟和沈钰年歲一般兒大。當年蘇璟十三歲參加鄉試的時候,其實沈钰也參加了那一科的鄉試。聽說沈钰還是那科鄉試的第二名。不過世人一般只會關注第一名,又有誰會去關注那第二名呢?”
葉明月沒有說話。不過她想着那晚蘇璟給她手腕接骨的時候,手法幹脆利落的很,想來他身上也是有幾分功夫在的。
如此說來,這蘇璟和沈钰都是文武雙全之人了?
想着蘇璟生的那般溫潤端方,而這沈钰既然與他齊名,那沈钰的相貌自然也是不會差的啰?
想到這裏,葉明月倒是有些期待看到沈钰了。于是她便扭了頭,專注的望着樓下的青石大街。
約莫一盞茶的時間過後,耳中只聽得一陣整齊劃一的馬蹄聲和腳步聲傳來。葉明月忙探頭望了過去,就只見從城門方向那裏來了一隊數不清人數的兵将,他們手中的旌旗之多,足以蔽日。隊伍前面又有十來匹馬,馬背上端坐了十來個身着全副铠甲的将士。而當先的那匹馬,全身銀白,無一根雜色,尤為的引人注目。至于馬背上端坐着的那人,身姿挺拔若松,身着銀盔銀甲,極其的光芒耀眼。
葉明月曉得這人就是沈钰了。
但只可惜他頭上戴了亮銀白盔,一來是遮擋住了他的面容,二來是今兒天氣甚好,日光照在這亮銀白盔上,璀璨的壓根就讓人沒法子直視,所以任憑是葉明月如何的探了身子出去,可到底還是瞧不清他的相貌。
而與此同時,又聽得青石大街那頭一陣鑼鼓喧天,歡聲雷動。葉明月便轉了頭望過去,但見那邊有三匹馬緩緩的行了過來。
馬上的三人,皆是頭戴金花烏紗帽,身穿大紅蟒袍,胯、下金鞍朱鬃馬,氣勢非凡。
當先之人正是葉明月元宵那晚所遇到的蘇璟。
蘇璟原就生的隽秀,今日又着了這樣的大紅豔色,越發映襯得他濯濯如春日柳一般,氣質脫俗。
兩邊人馬彼此都沒有停歇,依然是緩緩的往前行着。
于是片刻之後,蘇璟與沈钰就這樣狹路相逢,正面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