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悔不當初
心有餘悸的琅琊長公主摟着姜瑤光,滿臉慶幸,“佛祖保佑,要是你有個什麽可叫我怎麽活!” 緊了緊抱着外孫女的手,又沒好氣的瞪淑陽郡主,“你們瞞的我好苦,長生出痘這樣的大事,都不告訴我一聲。”
淑陽郡主悻悻一笑,姜瑤光生病那會兒,長公主正病着,她早年狠吃過苦頭,年紀大了,便有些小毛小病。淑陽郡主不敢叫長公主知道,就怕加重了她的病情,便聯合父親兄弟隐瞞了姜瑤光的事。直到祖孫倆病都好了,才敢告訴長公主,這不,一聽說她就立馬飛奔過來了。
“外祖母別擔心,我這不沒事了嘛?”姜瑤光摟着琅琊長公主的脖子安慰,還拍了拍的她後背,“倒是我不孝,您病着,我都沒給您侍疾。”
琅琊長公主望着外孫女關切濡慕的小眼神,心軟的一塌糊塗,再留意到她臉上留下的印子,又心如刀割。
姜瑤光看她眼神就猜到她擔心什麽,仰着臉兒,脆聲道,“過一陣就好了,禦醫都說沒事,璟表哥還給找了個擅長調養顏膏子的名醫,要不了多久,保管一點痕跡都沒留下,還是美美噠!”
琅琊長公主眉頭便松開了,看淑陽郡主。
“阿娘只管放心。”
琅琊長公喜動顏色,言道,“長生這一病,叨擾了你二舅好一陣,帶的他也不好回京,阿璟還巴巴給長生尋名醫,可得好生謝謝人家。”
淑陽郡主點頭,“阿娘不說,我這心裏也記挂着呢。”眼下蕭璟在禁軍裏頭學着辦差,正好可以讓姜進照顧,這比什麽謝禮都有誠意。
祖孫三人說了好一會兒話,到了晚膳時分,武成王便邀人來請。一行人熱熱鬧鬧的用晚膳,其間和樂融融。
晚間待姜瑤光睡下了,琅琊長公主與淑陽郡主相對而坐,神色鄭重,“這檔口,胡氏突發急症而亡,長生的病是不是與她有關?”
淑陽郡主便一五一十的說了。
琅琊長公主揪着身下的坐墊,眼底一片冷厲,“只知道她是個糊塗的,不想她竟然如此歹毒愚蠢,還好死了!阿進辦事利落,甚好。”
淑陽郡主嘆了一聲,若這樣都不死,還有什麽是胡氏不敢做的。胡氏幡然悔悟,痛改前非,這樣的奢望,淑陽郡主是不抱的。
“胡氏是死了,可她還有兩個姑娘留下,不至于要去遷怒她們,可也得防着她們心中有怨,抽冷子給你來一下,你哭都沒地方。與長生好好說說,讓她留個心眼,防人之心不可無,最好保持了距離,互不妨礙。”琅琊長公主提醒,那到底是親母女,血脈相融。
“長生,自己明白。”淑陽郡主不無心疼。
琅琊長公主怔了下,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繼續道,“姜瑤惠和阿杞有苗頭,這事可大可小。為防患于未然,我會找個合适的機會,把兩房的恩怨與陛下說一下,便是日後阿杞真的求了,想來陛下也不會允。”有這麽一個娘,一般人家求娶的時候,心裏都得打鼓,何況皇家。如無意外,蕭杞就是板上釘釘的下任繼承人。若蕭杞真對二姑娘情有獨鐘,她再有點造化,對大房來說是福是禍,可真說不準。
“有勞阿娘操心了。”淑陽郡主羞愧。
琅琊長公主笑了笑,“這話我可不愛聽,我是你娘,替你們操心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又正了神色,“還是早點給她訂了親,免得将來鬧出什麽不體面的事。”
淑陽郡主道,“府上也是這麽決定的,出了孝她這年紀正好可說人家。”
“她的婚事,你只管聽着不要插手,免得惹一身騷。”
“阿娘放心,我心裏有數。”
母女倆正說着話,一丫鬟面色惶然的跑進來,跪下就哭,“四姑娘得了天花,老夫人派奴婢過來向郡主借幾位禦醫一用。”
淑陽郡主大驚失色,一邊派人去通知禦醫,一邊追問,“到底怎麽一回事?”離着胡氏送過去那些東西被燒,已經整二十天了,論理要是感染早就發病了。淑陽郡主還為此松了一口氣。
那丫鬟抽抽噎噎說起來,“二夫人喪禮上,四姑娘哭的舊疾發作,晚間有些發熱,郎中只說是傷心過度,幾服藥下去,半夜裏四姑娘熱便退了。可過了一日早上起來發現,四姑娘臉上出現紅疹子,郎中說,說是出花了。”
淑陽郡主只覺得嘴裏發苦,四姑娘沒得胡氏一絲慈母之心,卻因她私欲受罪,只盼着佛祖保佑這可憐的孩子。
琅琊長公主按了按淑陽郡主的手,問道,“眼下四姑娘在哪兒?”
丫鬟回話,“應是在趕往鳳鳴山上的丁香山莊。”城裏規矩,出花的人都要出城避痘,防止疫情在擴散開來。
“離這不遠,趕緊讓禦醫過去看看,再把府裏剩餘的藥材也都帶過去,缺什麽只管傳話過來。”
那丫鬟伏地大拜。
淑陽郡主又指派了幾個伺候過姜瑤光出花的有經驗的丫鬟過去。
等人走了,淑陽郡主喃喃,“胡氏這孽做的!”
不遠外的丁香山莊內,俞氏如臨大敵。四姑娘這病來的又急又猛,這會兒功夫紅疹之中就有微微鼓起的痘,俞氏握着四姑娘的手都在發抖。
大姑娘和二姑娘滿臉彷徨的看着面色潮紅的妹妹,淚流滿面。
等三位禦醫一起趕到,問診之後,互相讨論,顏色逐漸凝重,俞氏臉色發白,一顆心直往下墜。她晃了晃身子,顫着聲兒問,“幾位大人,我孫女情況如何?”
幾位禦醫對視一眼,資歷最老的葉禦醫出聲,“姜四姑娘具體如何,還得等這痘全部發出來才有定論,眼下我等先為四姑娘開藥,盡快給她服下。”
俞氏定了定神,“有勞諸位了。”
跟着一道來的姜安和看一眼母親和病床上的女兒,擡腳追上禦醫。
吃了藥,四姑娘這熱也沒退下,面對擔憂的俞氏,葉禦醫只能道,“之前五姑娘這熱也是三天後退的,之後也斷斷續續熱了好幾次。”只是姜瑤光第三天才出痘,熱度也沒這麽高,這些話葉禦醫沒敢說,心裏已經有了不詳的預感。
聽了這話,俞氏心頭微松,姜瑤光差不多好全了。
第三日,四姑娘面部,四肢上遍布猩紅疱疹,俞氏目疵欲裂,在幾位禦醫搖頭嘆息目露惋惜之後,俞氏喉嚨裏發出一聲哀嚎,幾乎暈厥過去。
五內俱焚的俞氏撲在四姑娘床頭,只覺心神俱裂,想撫摸孫女的臉,卻怕弄疼了她。俞氏的手慢慢握成拳,指甲死死的掐着手心,彷佛只有這樣的痛才能讓她好一些,她雙目赤紅,額上青筋畢露,“當年我就該殺了她,我早該殺了她的。”
話中的陰狠怨毒讓大姑娘和二姑娘心驚,二人心頭發顫,忍不住後退了幾步。
悲不自勝的姜安和見神情母親幾近崩潰,立時遣退屋中閑雜人等。
幾位禦醫是在皇宮裏讨生活的,從俞氏失态下的一句話,已經聯想出一出又一出的愛恨情仇,豪門恩怨,正想着避嫌離開,聞言立馬毫不留戀的走了。
大姑娘和二姑娘深一腳淺一腳的攙扶着離開,出了屋,淚如雨下的二姑娘惶恐無助的看着大姑娘,“大姐,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子的?”
大姑娘亦是手足無措,眼底一片茫然,無聲淚流。半響,她才用哭啞了的聲音問,“惠兒,你現在還恨嗎?你看見四妹這模樣,你還覺得長輩冷酷無情嗎?”
胡氏故去後,俞氏不想她們姐妹倆為了胡氏的事和家裏生隙,幾次三番找她們談心。二姑娘不是沉默以對便是态度敷衍,二姑娘心中有怨,尤其是姜瑤光大好的消息傳回來,她心中怨氣更盛。每次開解,往往姐妹倆不歡而散,對此大姑娘憂心忡忡。
二姑娘跌跌撞撞後退了幾步,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撲簌簌地流下來。姜瑤光出天花,一切都是聽說,不曾親眼見過,直到四妹也發病,她才知道,母親對五妹造成的傷害這樣深。看着四妹痛苦的模樣,她都忍不住怨恨母親心狠手辣。
“大姐,我錯了!”二姑娘捂着臉蹲下,泣不成聲。
大姑娘慘然一笑,若是二妹知錯的代價是四妹的命,她寧願二妹繼續糊塗!
四姑娘終究是沒能熬過來,在一個夜裏走了。
跟着一同走的似乎還有俞氏的生氣,四姑娘走後,她便病倒了,幾位禦醫診下來,都道是心病。
四姑娘有不足之症,所以俞氏對她加倍寵愛,就像要把老天虧欠她的都彌補回來。四姑娘從小到大,衣食住行,俞氏親力親為,用在這個孫女身上的心思,比幾個兒子都多。
可如今愛逾性命的孫女夭折,臨死之前還飽受痛苦,對俞氏造成的打擊幾乎滅頂。壓垮她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她內心的自責後悔。是她瞻前顧後,總想四角俱全。當年沒能堅定立場阻止丈夫為次子聘胡氏,後來明知胡氏蠢鈍無知,又沒有下定決心休妻,及至胡氏都想掐死孫女了,也沒認清她的狠毒面目,沒有早早結果了她。一錯再錯,錯上加錯,最終害了心愛的孫女。
徹底痊愈的姜瑤光趕來侍疾,見到的便是頭發斑白,滿臉皺紋,形容蕭瑟,老了十歲不止的俞氏。
一夜白頭是誇張之說,可當痛到極點,真的能在短短幾天之內抽走一個人的精神氣。
姜瑤光眼角發脹發酸,幾欲逃離,“祖母。”
話一出口,姜瑤光驚了驚,不知不覺,她聲音裏竟然帶了泣音。
俞氏眼珠子動了動,見是姜瑤光,視線凝在她臉上,眼神中升起愧疚。
姜瑤光忙道,“祖母放心,我沒事,這些過上幾個月就好了,一點是都不會留下疤。”
俞氏定定的看着她。
姜瑤光神色坦然。
“好,”俞氏動了動嘴角,聲音嘶啞至極,“這樣就好。”說罷便不再看她,聲色皆無,只呆呆的躺在那。
姜瑤光心頭一刺,險些掉下淚來。
無論姐妹幾個再說什麽,俞氏都不置一詞,恍若未聞。
最終姜瑤光等只能心事重重的離開。
在院子裏遇上神情凝重的孫媽媽。
今天是四姑娘火化的日子,天花不比尋常疾病,屍體便是深埋也有傳染的隐患,所以必須火化處理。場面太過慘烈,遂她們不被允許送四姑娘最後一程。
大姑娘眉心顫了顫,看着孫媽媽道,“四妹已經?”
孫媽媽垂眼回話,“二爺将四姑娘骨灰迎回來了,就在大堂。”
大姑娘眼淚一下子就流下來,步履不穩的快步趕過去。
其餘人趕緊跟上。
姜瑤光臨走之前,不由自主的回頭望一眼腳步有些慌亂的孫媽媽,孫媽媽神色有些奇怪。
俞氏見了她,眼中聚起光芒,嘴唇蠕動,想問又不敢問。
孫媽媽幾經猶豫,到嘴的話在嘴邊轉了幾圈,終是閉上眼,狠了狠心攤開手掌,“這是老奴在姑娘骨灰中撿到的。”
俞氏擡眼,雙眼徒然睜大,死死瞪着她手中的三枚是食指長的針。
“和二姐一樣的死法,活活被針紮死了。”
不久前齊國公說的話在她耳邊炸響,炸的她頭暈目眩,全身劇烈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