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及笄之禮
024及笄之禮
賓主就位,笄禮開始。
謝衍簡單的陳詞後,贊者謝妩姜出席,就着婆子端上的清水簡單地盥洗雙手,站到西面。
秋姜在青鸾和錦書的攙扶下走出來,到了場中面朝南方,躬身向觀禮的衆賓客深深一揖,然後面向西面,正坐在笄者跪坐的草席上。
謝妩姜過來,用一把式樣精巧的玳瑁雕花蓖為她梳頭,梳完,将梳子輕輕放到席子南面。
其次是正賓王盧氏到東面盥手,賓主又是互揖。
有司高聲道:“奏樂。”
樂音大作,不絕如縷,屏風後更有一姬歌唱曰:“昔我往矣,垂髫之齡。總角之宴,笑語言嫣。令我今思,豆蔻芳華。淑慎誠誠,慕孺琛琛。昔我往矣,環髻而宜。總角已矣,笑語蜚非。令我今思,攏鬓環佩。端賴柔柔,高山瑾瑾。昔我往矣,白駒過隙。總角之憶,握瑜懷瑾。令我今思,束素輕羅。雲深不知,鵬程萬裏。”
客席中有人取來七弦琴伴奏,如水般的樂音自指尖流瀉而出,仿佛昆山玉碎,香蘭泣露,道盡光陰飛逝的淡淡感傷與對未來的無限向往。
秋姜被這樂聲吸引,朝客席中跪坐的衆人望去,一眼便看到了居于左首上位的俊美青年,正坐撫琴,優雅無媲。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她卻覺得此人有些眼熟,不知在哪見過。此刻卻容不得她亂想,青鸾在一旁撤她的袖子,她回過神,忙向東正坐。有司上前,奉上鎏金托盤內的羅帕和白玉垂珠笄。
王盧氏過來,依照《儀禮·士冠禮》賀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遂跪坐到秋姜身旁,用發蓖為她梳頭,然後将白玉垂珠笄為她挽上加笄。
初加禮畢,秋姜起身,衆賓客紛紛作揖祝賀。
秋姜一一還禮,和謝妩姜一起回到側殿,換上配套發笄的衣裳襦裙。謝妩姜撫摸着她的臉頰,溫柔一笑:“三妹妹長大了。”
秋姜心裏汗毛直立,面上不動分毫:“多謝阿姊。”
秋姜回了殿內,照例跪坐中央的草席之上。二加重複方才過程,不過此次有司奉上的是發釵——鑲紅寶石免金釵。
王盧氏接過,走到秋姜面前,複又高聲吟頌祝辭:“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謝妩姜為她去笄,王盧氏跪下為她簪釵,謝妩姜象依禮征性地正了正發釵。賓客又祝賀,秋姜去側殿更換了與頭上發釵相配套的廣袖繡花曲裾深衣。
二加禮畢,賓主盡拜。
三加上釵冠,王盧氏第三次祝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秋姜再回側殿,更換上與幞頭相配套的大袖長裙曳地禮服,款款而出,輕舒雙臂向來客展示,然後面向上方挂圖跪倒,行正拜禮。
有賓客笑問:“女郎言何志耶?”
最後的行禮是為了表明自己日後的志向,代表已經成人了,卻不用說出。不過有人相問,秋姜也不避諱,笑着答道:“千裏之行,始于足下。”
賓客訝然,方才撫琴的俊美青年此刻出聲笑道:“鴻鹄之志,不輸男兒。鳳凰欲飛,貴不可言。”
四座俱靜,就連謝衍也驚說不出話來。
這個時代的人喜歡點評人物,長者的點評至關重要,是中正官評級的重要參考依據,甚至能影響人的一生。王恭是琅琊之首,天下名士的代表,他的良言,有如金玉加冕,可遇而不可求。
王恭素來深居簡出,和謝遠一同周游世界,鮮少點評人物,尤其是幼者,有多少士子欲求而不得?能得到他這樣高評價的人,當今世上只有他的首徒隴西李元晔。
謝衍回過神來,心中一動,借機道:“稚女尚未有表字,不知可否請王公相賜?”
秋姜愣住。
王恭?
琅琊王恭?
她怎麽也不敢相信眼前這個白衣飄飄、溫文爾雅的俊美青年竟然就是聞名遐迩的琅琊王七。
“有何不可?”在她以為他會拒絕時,王恭避席起身,緩緩走到她面前,低頭用一種別人都聽不到的聲音輕輕笑道:“既然如此,老丈便為你賜字。”
秋姜怔住,終于認出了眼前這人就是方才在廟門口遇見的那個執白子的士人。想不到修飾衣冠後,居然是這副模樣?
實在天差地別。
難道,這就是魏晉風流?如此率性而為。
王恭略一沉吟,對謝衍道:“便取為鳳容吧。”轉而低頭,輕輕撫摸她的發鬓,和藹笑道,“便是懷悠(李元晔的表字),我也不曾為他賜字。”
他的手格外溫柔,仿佛初春時楊柳的枝葉拂過她的發梢,帶來微微的瘙癢。秋姜有些赧顏,低下頭去,不敢直視他天人般的容顏。
時人皆贊王恭:“美姿儀,性高潔。濯濯如春月之柳,皎皎若皓月之白。”
他年十八時娶妻孔氏,二人琴瑟和鳴,十分相愛。王恭對她一心一意,未置一妾。但是好景不長,孔氏于婚後兩年便難産病逝,連嬰兒也一同離去。從那以後,王恭便辭官歸隐,和摯交謝遠一同周游天下,獨身至今。
“鳳容?”謝衍咀嚼着這兩個字,喜不自禁,又拱手道,“多謝王公。”眼神示意秋姜。
秋姜忙行禮道:“多謝王公賜字。”
謝妩姜将這一切收入眼中,藏于袖中的手不由攢緊。她從來沒有把謝秋姜放在眼裏過,這一刻,卻由不得她如此放松了。
她不明白王恭為什麽對這個黃毛丫頭另眼相待,卻不對她這個即将議親的妻子假以辭色。他從進殿開始,仿佛就沒有正眼看過她一眼,這讓心高氣傲的她實在難以接受。
禮畢後,賓客紛紛散去。
青鸾和錦書一左一右扶着秋姜走出殿堂,錦書喜悅道:“娘子何時識得王子封?此等貴人為娘子祝賀撫琴,又親自為娘子賜字,娘子要名揚萬裏了。”
身邊另一個嘴快的小丫鬟驚嘆道:“王先生姿容甚美,是阿桃平生僅見,真乃神仙中人,叫人心曠神怡,見之忘俗。”
時人熱衷于美,對美貌英俊的男子多加追捧,像這樣面對面的贊賞是很常見的。
昔年王恭第一次入京時,洛陽上至六十老媪,下至垂髫幼女,紛紛趕至,争相觀看,并投以瓜果香囊,把條偌大的寬馳大道堵地水洩不通,最後還驚動了羽林監,出動了若幹羽衛才勉強維持秩序。
《詩經》有雲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所以北朝女子對于自己心儀的美男子,便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之後多日,天氣都不清朗,細雨蒙蒙,仿佛在天邊織了一層灰蒙蒙的輕紗,煙霭一般。秋姜不願出行,便使人在外收羅有名的碑簡和書貼,重金買回,加以臨摹感悟。因為心清自在,她的書法突飛猛進,加上前世的那些字體參考,漸漸有了自己的風骨雛形。
鳳容。
她在麻紙上緩緩寫下這兩個字,想不透王恭為什麽為她取這兩個字。容,盛也,既有寬容之意,也寓意姿容。不知他是何意思?
“娘子還在練字呢。”青鸾捧着一沓佐伯紙進來,對她道,“麻紙買不到了,只有這個了。”
秋姜只看了一眼,便讓她放到書架上。青鸾依約放了,又用鎮紙壓好。
秋姜一邊練字一邊道:“去藏書閣取《春秋左氏傳》和《莊子》來。”
錦書在一旁奇道:“娘子的《論語》已經讀完了?”
《論語》是高考的必考項目,當年來來回回讀地書都爛了,秋姜怎麽會不知道?現在她閉着眼睛還能背呢。當然,她嘴裏只是道:“讓你去就去。”
新來的小丫鬟孫桃自作聰明道:“娘子這是為了今年的詩文會準備呢。今天我出去采辦,大街上都有人議論娘子,說她得王恭青睐,貴不可言,日後必定前程似錦。娘子如此盛名,若是在詩文會上出醜,不是敗壞了名聲,還丢了臉面?”
“呸呸呸,你才出醜呢。”錦書瞪她,“阿桃,你越發不像話了。”
青鸾幫襯道:“再這樣,就把她送回柴房砍柴去。”
“不要啊,女郎,阿桃知錯了。”孫桃可憐兮兮地扯着秋姜的裙裾,一臉泫然欲泣的模樣。
秋姜手中簪筆在她額頭一敲,驚地她叫出聲來。
青鸾和錦書都笑了。
孫桃委屈不已,憤憤地瞪了她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