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沒過多久,便有宮女來請,說是壽宴就快開始了,請他們移步宣月殿。

梓汐收了活潑好動的性子,一瞬間端莊高貴起來。

三人相攜入了宣月殿,很多人已經就坐,大多選擇與自己親近的姑娘坐在一起。

這般一看,三人才覺得有點尴尬,仿佛每桌都有那麽一兩個位置,但仿佛每桌都不适合他們去坐。

這時候,風輕語從位置上站起,不顧旁邊人的阻攔,朝着三人走來,“大姐姐剛回來,與人不熟,便與妹妹坐在一處吧。”

她在外人面前,永遠是一朵純潔的小白花。

溫柔善良、才貌雙全、性子溫馴是她的标簽。

風輕染沒有拒絕。

一來她想知道風輕語打的什麽算盤,二來她們也确實沒地方坐。

大家對蕭芸汐似乎沒多少敵意,她一坐下,旁邊還有人主動拉她說話,倒是梓汐與風輕染,一坐下後,衆人看她們的眼神就變得奇怪起來。

一個是離世子的未婚妻,一個是太子的未婚妻。

上京城內,最是年輕有為的三名男子,就被她們占去了兩個,若是才貌品性上等也就罷了,可偏偏是兩個野丫頭,怎麽想怎麽讓人不舒服。

“聽說瑤池城最多的便是花,不知風姑娘與蕭姑娘可會種?”

風輕染笑着,正欲作答,卻被梓汐搶先,“府中自有花農,哪裏需要我們親自動手,看得倒是多,不曾種過。”

想将她們與花農作比,簡直做夢。

“聽說二位感情極好,一起爬樹一起下水,我真是羨慕啊,家裏管得嚴格,從來不讓這般敞開了玩耍。”

Advertisement

另一名姑娘緊跟着接話。

這次換風輕染回答,“周姑娘的消息真是靈通,我們遠在錦州,才将将回府幾日,便是家人都還未說起過這些,周姑娘卻已經知道了。”

蕭家的人自然不會将這種事情外傳,而風家,風輕染與他們有仇,根本連話都懶得說一句,何況是這些趣事。

周真真會知道,想來是風輕語同她說的,而風輕語自然不是聽風輕染說的,她定是聽那些下人們傳的。

但因為是傳的,多多少少有些不真切。她們今日想要拿出來笑話二人,怕是不能如願了。

周真真的臉色有些不太自然,“我......我只是上街時聽別人提了幾句。”

“哦。”

風輕染恍然,“想來我在瑤池城的事情也只有府中下人知曉了,看來李姨娘這段時間果真是太累,竟是疏忽了對下人的管教,這般有損主子顏面的事情也往外傳,回去定要好好說說了。”

這番話,說得風輕語一口氣堵在胸口,不上不下。

這怎麽就扯上姨娘了?

不由狠狠瞪了周真真一眼。

周家在上京城并沒有盤根錯節的關系網,一直依附着風家而活,所以周真真基本是朝着風輕語看齊的,要說她是風輕語身邊的一條狗,那也不為過。

被風輕語這般一瞪,頓時縮了縮脖子,立馬禁聲。

空氣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坐在這個桌子上的,大多與風輕語走得近,家裏人在朝中的官職都算不得高,畢竟風輕語再怎麽美貌、再怎麽有才華,那也只是個庶女,那些真正的名門嫡女,是不屑與她為伍的。

所以這裏坐着的,要麽是二三品官員家的嫡女,要麽是伯侯府中的庶女,哪一個拎出來,都不敢真的得罪梓汐。

至于風輕染,有太後與梓汐撐腰,加上她不像想象中的綿軟,衆人也就不敢再輕易開口。

而就在這般古怪的氣氛中,終于等到了傳膳的宮女魚貫而進,沒一會兒,菜肴上齊,太後那邊傳了口谕,宴席開始,大家也就動了起來。

到這裏,梓汐才發覺與書中寫的多少有點區別。

第一,太後這場壽宴,皇上自始至終沒有露過面,至少梓汐沒有看見。

原著中,她寫的是,皇上攜着一幹嫔妃到了禦花園,其目的是為了替三皇子選妃,這其中,他看中了兩人,一是萬貴妃的娘家侄女萬素秋,二則是翰林大學士的孫女明筱暖。只是後來生了變故,娶了風輕染。

第二,太後未曾親自出面與大家同飲。

原著中,她寫的是,皇上到了沒多久,太後也到了,而後衆人一起用膳,其樂融融。

由此可見,皇宮的規矩比她書中的要森嚴得多。

太後與皇上乃至後宮嫔妃,是不可能與這些大臣乃至夫人小姐、公子們共食的。

梓汐猜想,大致皇上與皇後是陪着太後在慈寧宮用膳了,至于其他嫔妃,若得了恩賜,或可留下,若不得恩賜,許就在自己寝宮用了,大不了就是禦膳房多加了幾道菜。

一頓飯,梓汐這裏吃得安安靜靜,雖然時不時有人拿眼睛往這邊瞟,但終究沒人再挑釁。

慈寧宮。

與梓汐想的差不多,太後這裏,只留了皇上、皇後與萬貴妃。

至于其他嫔妃,妃位以上的,太後都賜了四道菜,嫔以上的,賜了兩道,往下的,皆是一道,但也有吩咐禦膳房加菜。

所以今日裏,不管那些主子受不受寵,都得了一頓豐盛的夥食,畢竟沒人敢在太後的壽宴上做手腳。

“燦兒年齡也不小了,是時候娶妃了。”

太後吃了幾口便放下筷子,瞧着皇上與萬貴妃,笑着催促。

她性子溫和,對每個孫子都極為疼愛,太子的婚事一落下,就自然而然關心起了三皇子。

皇上聞言點了點頭,“母後說得極是,可有合适的人選?”

說着,還不動聲色的看了眼皇後。

說起這個,他就覺得對不起自己的發妻,太子病情嚴重,這麽多年一直不見好,皇後本來素有心結,如今又被母後強逼着封了風家那不受寵的姑娘為太子妃,這不是往她傷口上撒鹽嗎?

便是那庶女也好過這嫡女啊!

至少還是才貌雙全,頗受父親寵愛。

“人選倒是有的。”

太後接過宮女遞過來的帕子擦了擦嘴角,“端看你同意不同意。”

太子立妃這件事情上,她自知有些強硬,所以三皇子的婚事,她就只打算給個意見,到底如何選擇,她不會多加幹涉。免得一來二去,傷了母子和氣。

“母後不妨說說看。”

“貴妃娘家的素秋、武穆王府的雪音郡主、學士府上的暖丫頭都不錯。”

這般一說,皇上倒是染上了幾分笑意,“母後與兒臣想到一處去了,只是那溫雪音年齡上偏小一點,怕是不太合适。貴妃以為呢?”

說着,看向一旁的萬貴妃。

萬貴妃生得十分美豔,與皇後的溫柔婉約全然不同,若說一個是端莊大氣的牡丹,那麽另一個就是怒放的玫瑰。

“素秋到底是自家侄女,與三皇子太過熟悉,臣妾怕兩人原沒有那個心思,到時候莫都怨到我這裏,倒是明家的姑娘臣妾甚是喜歡。”

“這麽說倒也有幾分道理。”

皇上倒也認同萬貴妃這般說,繼而看向太後,“如此,稍後便勞煩母後掌個眼。”

這麽說,就是中意明筱暖了,只等着太後相看一番,若是沒有意外,就定下來了。

皇後自始至終沒有說話,但臉色卻不是很好看。

太後方才說的這三個,哪一個拎出來都比風輕染強了百倍不止。皆是上京出了名的閨秀不說,家世背景也擺在那裏,不管哪一個嫁給三皇子,都将是三皇子的一大助力。

不,準确的說,萬家早就站在了三皇子這邊,這也是為何萬貴妃寧願選擇一個外人也不選自家侄女的理由。

畢竟三皇子娶了萬素秋,與她來說助力不大,但娶了明筱暖就不一樣了,翰林大學士門生衆多,在朝為官的不少,若到時候站到了三皇子那邊,這對太子來說,大大不利。

一時間,皇後對皇上生出了許多的不滿,但良好的教育使她仍舊面不改色的吃着飯。

宣月殿。

太子與三皇子是留下用膳的,與他們同桌的,多少帶了親戚關系。

比如定國侯府的兩位公子,以及慕容離與慕容家的另外兩名公子,這一桌,僅僅七人,最是寬松。

“這些年被序之你騙得辛苦,依我看,當罰。”

三皇子取過酒杯,連倒了三杯,推到慕容離跟前。

萬家兩位公子萬鴻聲、萬鴻文緊跟着附和,“是啊序之,這麽多年來你故意疏遠我們,與那些不着邊際的公子們走得近,可傷了我們的心,必須罰。”

慕容離神情淡淡,并不顯得疏遠也不顯得親熱,只是伸出手,将面前的三杯酒一一仰首喝盡,“如此,就當賠罪了。”

“還是序之爽快。”

三皇子拍着手,又将面前的酒杯倒滿,“今日兄弟們難得聚在一起,定要一醉方休才可。”

說着,自己先喝了一杯,又看向太子,“皇兄身子不好,倒是不必了。”

太子也沒客套,只是勾唇笑着,“多謝三弟體諒。”

他這身子,自己最是清楚,怕是沒有多少時間了。

只是不知自己死後,朝中該是怎樣的大亂。

別看如今風平浪靜一派和諧,其實暗地裏的那些波濤洶湧根本瞞不過他,只是他這身體不争氣,他也就懶得去管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