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見恩師
齊子轍見沈老夫人過來了, 拱手行禮,走到一邊, 沈宴聽聞,也趕來, 正好陪着齊子轍,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着赈災之事。
沈老夫人上了馬車, 見沈晞蘊摸着略微有點亂, 翹着幾根發絲的頭發, 不好意思地瞅了沈老夫人一眼,吶吶地說:“讓祖母擔心了。”
見她面容上浮現出的愧疚之色, 沈老夫人笑了,輕聲嘆了一口才說:“你呀,都怪祖母當年做錯了決定, 這才讓你受了那麽多苦。我知道,孫氏不是個好東西。”沈老夫人後頭這話說得格外大聲,讓在一旁的沈宴聽到了,一臉尴尬,至于剛踏出門就聽到婆婆罵她的孫氏, 默然無語。
“都怪我啊,對不起你生母啊。蘊兒, 你嫁人了, 這在家從夫,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套, 祖母也不是要讓你刻板地守着,只是你為何跑回來,張嬷嬷那個老貨已然說了,你要知道,是個女人,都要走這麽一遭。久了也就适應了。再說了,二姑爺人好,身居高位,還能彎下身子,親自來接你。你回去可不能再耍脾氣了。若是身體不舒服,祖母讓姜嬷嬷給你準備了藥膏,都讓張嬷嬷收着了,你是要吃還是要抹都行。早日為齊家開枝散葉才是要緊的事。祖母就盼着,在合眼前,能見到蘊兒的孩子就好了。”
“祖母!”沈晞蘊不知該如何安慰沈老夫人。
沈老夫人伸手摸了摸沈晞蘊的發髻,她真的長大了,而她也真的老了,“行了,祖母下車了,好好過日子。”
“嗯!”沈晞蘊含淚點頭。
齊子轍上前拱手向沈老夫人行禮,既是尊重也是道謝。
兩人回到齊家,門房開了門,周平得知齊子轍回來了,趕緊拿着信跑着過去,齊子轍此時正與沈晞蘊對視着。
沈晞蘊有點慌了,不知道他要怎麽懲罰自己,因着一進門,齊子轍的臉就拉了下來,跟在沈家哄她時完全不一樣,果然不能随意相信他。
這時,張嬷嬷進來了,說是周平有要事要禀告。
齊子轍這才擡腳出去,周平站在下頭,等他出來時,将手中的信遞了上去。看着自己,是自個的恩師庾承繼所寫,便趕緊拆開看了。
庾承繼書信只有短短一頁,說了些許近況,之後便問起了皇帝為何将兩位公主給送到了皇家別院。
齊子轍想起恩師的小女兒在皇家別院修行,先帝在位時期,頗為受人敬重,如今皇帝喜好道教,這才冷落了不少,聽聞慈仁法師跟其他修行人不同,一心在于研究佛學經典,對于俗世,并不關注,只怕是兩位公主到慈仁法師那去了,慈仁法師到底自幼承庭訓,雖癡迷于佛法,可對于中饋之事,也是耳濡目染,信手拈來,只是到底要了解來龍去脈,才好把握一個度。
齊子轍本想寫信過去,讓小厮趕緊送去,之後又想着恩師還未見過沈晞蘊,既然沈晞蘊回了一趟沈家,倒不如此次跟着他去拜訪恩師,也讓恩師見上一見。
這麽一想,齊子轍吩咐了周平備馬車,進屋去了。
沈晞蘊正抓着張嬷嬷的手,略微焦慮,齊子轍不可能就這麽算了,一定還有下手,她得想對策啊。
果然男人都是靠不住的,說話不算話。
正想着,齊子轍又回來了,看向沈晞蘊說:“準備下,跟我出趟門。我們日落時就回來了。”
也就是說,不用準備其他的衣物了,稍微梳洗下就行了,張嬷嬷稍微替沈晞蘊再整理了一下,扶着沈晞蘊出門,這次出門,齊子轍也坐在馬車裏。
馬車出了京城,沈晞蘊此時有點忐忑,側頭詢問:“夫君,我們這是要去哪裏?”
“去拜訪我的恩師,庾承繼先生。”沈晞蘊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過了許久,才想起來,哦,是庾承繼啊。庾承繼是當年的二把手,錢太師上臺時,與他暗地裏對着幹的人就是庾承繼,只是庾承繼後來很早就退了,沒有想到,竟然是齊子轍的恩師,這是不是意味着,上一輩子,齊子轍能夠權掌天下,爬到如此高之地位,很大原因在于庾承繼的人脈積累給他用了。
沛縣齊家、薛家、郡王爺、庾承繼、皇上,齊子轍背後一個個,都是能人,牛人,都是那種一出手就能捏死她沈晞蘊不眨眼的。
沈晞蘊乖巧地抿了下嘴唇,這個時候的她,也只剩下乖巧了。
馬車從平坦到了颠簸,京郊大興州下的禮賢村就快到了,沈晞蘊第一次坐如此颠簸的馬車,可齊子轍卻正襟危坐,使得她在快要跌落時,趕緊伸手去抓窗廄。
齊子轍見此,伸手将她攬入懷中,禁锢住。沈晞蘊縮了縮脖子,擡眼瞅他時,正巧與他對視,她一個激靈,趕緊低下頭。
兩人不說話,一個摟着,一個偷偷将手抓着他的衣裳,就這麽過了半刻鐘左右,馬車晃晃悠悠地停下來了。
與此同時,外頭傳來了小孩子們的嬉鬧聲,他們圍着馬車亂轉,歡快地笑着,叫着,跳着。
齊子轍率先下馬,之後扶着沈晞蘊下來。
走了幾步,來到竹院子門前,還未擡手敲門,竹院子的門已然推開了,只見一老翁,頭發發白,眯着眼睛,看向來人,認了片刻,笑着扶着胡須道:“原來是子由來了,快進來快進來!”
“庾老翁可好?”齊子轍恭敬地做了一個揖。
庾老翁是庾承繼的老仆,平日裏有空就在門口守着,拿一把竹凳子,坐着,看着天空,有時候也去廚房幫個忙。和庾承繼的所有弟子感情都好。更為難得是他辨認功夫強,基本只要見上一面,他就記得你了。
“好好好,好得不得了。你師傅□□叨着你,你師娘也常說子由不來,她的手藝少有人欣賞了。”庾老翁笑着說,看向齊子轍身後的沈晞蘊,眯着精光閃爍的眼眸子,瞅了幾眼,問:“這是你的娘子吧?”
“正是。”
庾老翁點頭,毫不客氣地評價說:“人是蠢了點,不過老實,心地好,也不見得會拖你後腿。這就好了。畢竟,世間少有人跟老夫的娘子,您的師娘以及姑娘們相提并論了。”
庾家人确實是出聰慧之人,別說桓氏本身不賴,就連她生出來的姑娘,個個都不比男兒差,可惜身為女兒之身,只能嫁為人婦,唯一例外的慈仁法師,也為佛法做出了貢獻。
庾老翁話音剛落,張嬷嬷臉色頗有幾分忿忿不平,他将目光掃過張嬷嬷的臉上,落在了沈晞蘊臉上,卻見沈晞蘊毫不在乎,呵呵地笑着,沒心沒肺,不由得又誇了一句,“心胸寬大,子由小子倒是有福氣。”
“行了,糟老頭子也不攔着你們了,趕緊進去吧,再不進去,這些猴兒說不定該黏上你了。”只見圍着馬車亂轉的村中小人兒們嘿嘿地笑着,慢慢走過來,似乎有什麽算盤要打。
齊子轍颔首,進了院子內,沈晞蘊也跟着進來,庾老翁跨出門,大聲吼着:“不許玩馬,被踢了可要躺一生的!”
張嬷嬷不屑地冷哼,小聲嘀咕着:“姑娘,那老頭子不過是個看門的,怎的敢評價您?”
沈晞蘊瞅了一眼齊子轍的背影,低聲警告張嬷嬷,“嬷嬷不可亂說,這可是庾承繼先生家,庾家世代書香門第,是我們沈家比不上的。再說了,不是還有什麽高手在民間之說麽?即使是庾承繼先生坐下的門房老丈人,那也是比我們沈家門房見識寬廣得多了。”庾老翁說的話她一點都不生氣,因着她确實承認自己蠢,若是不蠢,她上輩子也不可能活成這樣。
“嬷嬷不可再胡說了。要知道,嬷嬷的臉面可就是我的臉面了。”沈晞蘊敲打了張嬷嬷一番,雖然知曉她是為了她好,庾家人惹不起,再說是齊子轍的恩師,更是要敬重。
庾承繼在正院門口等着,沈晞蘊是第一次見到庾承繼,上輩子有聽聞他的名聲,卻無緣相見。
只見庾承繼面黑,但目光有神,身形略微顯瘦,卻看着十分硬朗,而身邊站着一柔弱溫和的婦人,看着與祖母的年紀不相上下,但目光卻更為溫和,一舉一動,盡顯大家之氣。
沈晞蘊跟着齊子轍俯身請安,喚了師傅和師娘。
桓氏上前伸手扶着沈晞蘊,一行人進了屋子,落座。
庾承繼看了幾眼沈晞蘊,與之寒暄了幾句,便領着齊子轍去了書房,生怕他在讓沈晞蘊不自在。
加之兩人要談的事,她們也無須知道。
桓氏以往就頗為擔憂齊子轍的婚事,早些時候聽聞要娶沈家女,她頗為擔憂,但又想着齊子轍并不是那種為了報仇而作出傷人傷己的事來,之後又聽聞進門的沈家女身體不好,雙腿不能行走,更是憂心忡忡。
可她即使是師母,也不能去幹預,只是夜裏常常跟着庾承繼念叨,讓他寫信好好勸勸齊子轍,若是沈家女不好,總要培養個嬷嬷當內院管事,千萬不能亂了套了。
好在如今見了,沈家女面容姣好,溫和善良,甚至真誠天真,這樣的姑娘,倒也是配得上齊子轍了,她懸着的心這才放下。
沈晞蘊與桓氏寒暄着,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說些穿着打扮,說些吃食,倒也有些共同話題,不至于冷場,加之桓氏有意多引着沈晞蘊多說話,兩人很是盡興。
與這邊歡暢的場面不同,書房內,倒有幾分壓抑。
作者有話要說: 周三盼望着周四趕緊來~~~我要放假,但是周末又要黨課,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