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02篇 牌坊

小時候,丁村的村頭立着一門牌坊,大家都傳,那是清末之年為于氏一位閨秀立的,時間久遠,紛纭難辨。可是,我卻知道,我家屋後的一個老宅中,住着一位于婆婆,她年齡逾古稀,一直一個人住在那間老院中,孤苦伶仃,長年陪伴她的活物,只有一條藍瞳黑貓。門口常年放着個大水缸,淤水烏黑,不知道養着什麽。那間老宅,房前屋後的大樹遮擋着光線,院子中半空樹枝上扯着五彩顏色的小旗子,常年不見光,陰氣甚是濃重,沒有人會願意拜訪那裏。我每每經過門前屋後時,總會不住地加快腳步,希望趕緊擺脫那個陰森之地。

事實上,大家少去找于婆婆唠嗑,還有一層原因。于婆婆是丁村非常神秘的老婆婆,通曉陰陽神鬼祭祀之事,大家都是敬畏着她,稱她為“陰陽婆”,每逢遇到些靈異之事解決不了,會掂着一些果蔬前去,尋找應對法子。在我身邊,有不少婦女都是老迷信,每逢過節便去山上跑廟燒香,或者去村頭道觀參拜,有些祈願,真的應驗了,有些呢,則是出了鬼神亦不能掌控的變數,就如同古人在龜甲獸骨上刻的那些字,事後有得到驗證的,有的成了無稽之談。

我母親沈氏,是一個實在的農村婦女,平時少言寡語,但難免受着農村思想的影響,相信一些靈異之事。記得阿弟何默剛出生不久,一天傍晚,受到院外一只野貓子的驚吓,一直哭啼不已,吃藥什麽的都不管用,甚至還有些臉紅發燒。她就去拜訪老宅的婆婆,那婆婆看了,占了占生辰和時刻,道:“這是沖撞了東南方的邪神。”

母親便問:“怎麽破解呢?”

“我縫有一雙紅色的紙鞋子,等到黃昏時分,你拿到家中土院牆的東南角燒了,焚香虔敬地參拜,供奉果蔬祭品,便能送走這位神靈。”

母親聽了,欣喜若狂。回家以後,讓我掂了一籃子雞蛋,去給婆婆送去。我獨自挎着籃子,裏面裝了滿滿當當的雞蛋,去那老宅子送。時光漫漶,街門外頂上藍色四個刻字漸不清晰,大約是“寶駿豐騰”什麽的,兩邊的對聯頗有文言雅趣。“婆婆在嗎?”我小心翼翼踏入宅中,迎面猛然撲來那只藍瞳黑貓,喵喵狠戾地朝我叫着,差點把我撞得魂朝九霄。那間院子特別清幽僻靜,屋頂是魚鱗瓦锲成,垣牆邊邊角角有五色彩磚相契,屋檐勾角飛騰,帶有民國建築的風味。我恍恍惚惚,在院中的四處亂瞄了幾眼,都是暗角,有些陰詭吓人,便徑直往坐北朝南的那間屋子尋去。

“小姑娘,你來了?”有些缥缈,聲音似幽靈,飛出屋子。

“母親讓我送些東西答謝您。”

那婆婆拄杖出了門檻,笑意盈盈,“來,給你些糖果。”

我點了點頭,竊竊地走了過去,臉上暈成了一朵紅花。那婆婆并不似幽靈那般可怕,只是她為什麽一直一個人住在這烏漆嘛黑的地方呢。那時候村子裏有了電燈,可婆婆陰暗的屋子,點的還是一支大紅蠟燭,蠟燭邊的鏡子映照着虛無的東西。

“叫什麽名字?”婆婆眼神似乎不是很好,總瞪着我,卻又瞧不清。

“何瞻,小名瞻瞻。”

“是老何家的呀。”婆婆乍然靈光一笑。

這時,那條黑貓邁着腿扭了進屋中。

“老伴,你來了。”婆婆抱起了貓。

在那裏呆時間久了,頭皮有些發麻,我便道了聲,“婆婆,我走了。”拿着塞在手中的糖果,如風逃竄了。

第二日,弟弟果然病好了,酣睡如豬。

後來我才知道,于婆婆是結過婚的人。她死後,屋子廢棄許久,成了“鬼屋”。有一天,鬼屋中竟然發出“咩咩”的羊叫聲,母親告訴我,那是她兒子在破舊的院子中養起了群羊。

又過些年,牌坊倒塌了,丁村換了新面貌,陌生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