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甜蜜蜜
徐晖的想法很好,卻不料從這一次開始,之後縣學的第一名再也沒有落到他的手中。
趙九福厚積薄發,不斷的學習中已經超越了曾經的第一名,他看的書越來越多,眼界也越來越廣,甚至開始寫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來。
在趙九福看來,縣學同窗之間的一些小摩擦不算什麽,這些事情不足以讓他放在心上,也許是上輩子的經歷問題,趙九福看似溫和,在人與人之間卻是有明顯的劃分。
若是被他認作好友的,比如趙炳生胡明河孫光宗等,他願意花時間和精力來交往,若是劃分為普通人的,也不是過一個面子情分,并不多花心思。
中秋之後天氣慢慢變涼,趙家的蜜餞錯過了中秋送禮的好時候,過年卻不能再一次錯過,不然這東西就得積在手裏頭到明年了。
蜜餞畢竟是吃的東西,放陳年了總歸是不好,于是這幾日趙老二和趙老四頻繁出門找買家,試吃的蜜餞一小袋一小袋的送出去。
這裏不得不提一句靈泉和金坷垃的作用,兩相作用疊加下,原本第一年就算挂果也不好的果樹來了個大豐收,味道也十分不錯。
果子成熟的時候,鮮果子其實已經賣出去一茬收獲了銀錢,剩下的這些都讓老陳氏帶着幾個媳婦孫女做成了蜜餞。
那段時間趙九福只覺得一回到家都是甜蜜蜜的味道,蜜餞的香甜味道充斥着整個趙家,就連從他們家門口經過都能聞到。
做蜜餞這樣的事情老陳氏是堅決不讓小兒子插手的,事實上趙九福也幫不上什麽忙,那本《蜜餞大全》雖然是他拿出來的,但不管是摘果子還是削皮之類的,他都幹不習慣。
不說老陳氏和小陳氏了,就是向來不太幹活的丁氏都比他利落許多,下頭菊花桂花蘭花等幾個侄女更是利落的很,沒一會兒功夫就能刷刷刷削好一堆果子。
趙九福幫忙不成,還被侄女菊花吐槽:“小叔,您就好好看書去吧,您要是在這兒我們還得照顧你,桂花,你給小叔洗兩個桃子,讓小叔看書累了吃。”
得,這位小陳氏的大閨女深得真傳,分分鐘就把事情安排妥當了。
趙九福只得回到書房裏頭,一會兒桂花果然拿着兩個桃子過來,笑嘻嘻的放在一個盤子上說道:“小叔叔,我給你選了兩個最紅的,保準最甜,你吃好了再喊我。”
這種時候趙九福站在書房中,打開窗就能看見院子裏頭熱熱鬧鬧的,連一貫喜歡偷懶的鄧氏也忙着幹活,樂呵呵的跟其他妯娌說話。
那種和和樂樂的氣氛讓人高興,小孩子們也高興,因為果子多,大人們也不會拒着他們吃,要知道這果子味道可不錯,是往年想吃都吃不到的好東西。
不過那都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了,如今趙九福回到家中,能看到的都是一個個的小壇子,那是老趙頭找了人定做的,一個壇子能裝下差不多十斤的蜜餞,這樣的壇子放了滿滿的一屋子,就是趙老大之前一家子住的那間廂房都放滿了。
蜜餞的數量超乎預料,趙家人開心過後又有些發愁,他們都沒想到蜜餞的産糧會這麽大,這要是散賣的話得賣到什麽時候去,要是一塊兒出貨的話,買家也不好找。
所以在丁氏和溫氏出了月子之後,趙老二和趙老四不得不出門找買家,他們倆是兄弟之中最能說會道的兩個,這事兒只得他們來。
連着跑了好久也沒消息,趙九福都開始擔心蜜餞的銷售了,心裏頭琢磨着要不要找孫光宗問問,只是老趙頭不答應,不願意讓兒子因為家裏頭的事情欠了同窗的人情。
這一日,趙九福又從顧訓導家換了一本書回家,剛進門就聽見鄧氏扯着大嗓門的聲音,想不聽見都不行:“二哥四弟,你們說的是真的,這麽多蜜餞那大老板都吃下了?”
趙九福聽着話音走進門,就瞧見趙老二和趙老四都面帶喜色,趙老二笑着說道:“可不是嗎,這次也是運氣好,帶去的蜜餞正好合那家大少爺的心,聽說咱家還有許多就包圓了。”
“真的假的,咱家可不是一斤兩斤啊。”趙老大有些擔心的問道,不怪他多想,實在是蜜餞這東西價值利潤不高,并不會有大商人專門走南運北的。
趙老四笑着說道:“大哥,你還信不過我跟二哥嗎,這定金都拿來了,明日他們就過來運貨,到時候把剩下的銀錢都一塊兒給。”
趙老二也笑着說道:“那楊家我以前也聽說過,确确實實的大戶人家,總不會坑咱們家這麽點蜜餞吧,聽說他們家還是皇商呢,這次帶隊的大少爺雖然只是旁系,但也是能說得上話的人物,就是覺得蜜餞好吃才要的。”
聽完兄弟倆的話,趙家人才算把心放到了肚子裏,既然是來路清白的正經商戶,又給了押金,他們哪裏有不賣的道理。
因為這事兒全家人都喜氣洋洋的,這蜜餞一塊兒賣出去可得有不少銀子,算一算說不定第一年就能把壓下去的銀錢賺回來。
老趙頭也高興,抽了口煙說道:“行了,那你們早些回去歇着,明日都過來一趟。”
等兄弟幾人都離開了,老趙頭又拉着趙九福說道:“阿福,正好明日你休沐,到時候幫着大家夥兒看看契約,免得到時候被人下了套子。”
趙九福自然不會反對,到了第二天上午,那楊家人果然來了,大約是為了運貨還帶了五輛馬車過來,雖然拉扯的馬也一般,但這在戴河鎮可十分少見。
車隊直接就往老趙家去了,村人早知道老趙家的蜜餞要賣出去了,這會兒倒是也不奇怪,只等着他們生意做完了上門問問情況。
生意場面,家裏頭的女人都沒有出面,趙家的兒子卻都在場。
楊家這邊帶隊的是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看着也是養尊處優出生的人,人倒是和氣的很,進門之後吃了一顆盤子裏頭的蜜餞,就誇道:“老丈人,你們這做的蜜餞味道确實是不錯。”
老趙頭只是笑道:“就是自家人做的,用的都是好果子,做的時候也仔細,肯下好料子這味道可不就是還成。”
生意原本已經談好了,楊少爺大方的将剩下的銀錢結了,這才讓下人一壇子一壇子的往馬車上搬運,口中卻笑盈盈的問道:“老丈人這話不實誠,沒有好的秘方能做出這般好吃的蜜餞來?在南平那塊我都沒吃過更好吃的。”
“哪有什麽秘方不秘方的,就是我家婆娘手藝好。”老趙頭只是笑着并不接他的話。
楊少爺眼神微微一動,轉而說道:“那倒是可惜了,若是有好的秘方的話,我願意出二百兩銀子來買,可比你們辛辛苦苦的做蜜餞容易多了。”
老趙頭只是說:“若是有這個秘方的話,我老頭子也肯定趕緊賣了。”
另一頭趙九福也已經看完了契約,确定沒有任何漏洞之後雙方就按了手印,最後一筆銀錢交接完畢,屋子裏頭的蜜餞也都已經搬空了。
楊少爺對趙九福倒是帶着幾分興趣,說話的語氣也比對其他人客氣一些:“這位想必就是趙秀才吧,果然是青年才俊,我這年紀也算是長輩,這個見面禮你一定要收下。”
論年紀的話楊少爺自然是長輩,趙九福見是一塊并不特別名貴的平安扣,倒是也收下了:“多謝楊叔叔,楊叔若是覺得我家的蜜餞好,明年也可以再來。”
“一定一定。”楊少爺點頭說道。
楊家人來得快走得也快,回去的路上他們自然會路過那個孝悌之家的牌坊,楊少爺撩開簾子看了看那高大的牌坊,眼睛微微眯起。
車裏頭的小厮忍不住問道:“大少爺,您不是說他們家的蜜餞口味特別好,肯定有秘方在,咱們為何不買下來?”
楊家人要買什麽東西,即使對方推脫沒有也是有的是辦法,這種事情他們以前不是沒有做過的,所以小厮才會有此一問。
楊少爺淡淡的掃了他一眼,冷哼一聲說道:“真是沒眼力見,你看看這牌坊,再打聽打聽那趙秀才的名頭,一個蜜餞的方子可不值得我楊家冒險。”
若是尋常人家,他們強買了這個蜜餞方子也未嘗不可,但這趙家有些名頭在卻不好下手,再說了,蜜餞的利潤畢竟單薄,進價也還算公道,不值得他們冒險。
趙家最後的成品蜜餞大概有一千斤左右,每一斤蜜餞50文錢,這個價格其實是有些偏低的,但在大量出貨的時候能得這個價格也尚且公道。
至于楊家加工之後能賣到多少銀子,那就是不是老趙家能管的了,這一次蜜餞賣完之後,老趙家就得了50兩銀子,差不多就算回本了。
老趙頭也沒讓這銀子多留直接分了,按照當初說好的方式,他們老倆口拿五兩銀子,趙九福也是分到五兩,其餘兄弟都是一家十兩,他們這都算完全回本了。
趙家兄弟們回了家一說幾個妯娌也覺得驚訝,原本還想着三年能回本就不錯了,誰知道第一年就回本了,明年這可都是淨利潤了,這麽一想他們就更有幹勁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