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太子留了兩個侍婢照顧姜苒,這兩個侍婢皆生的壯碩高大,看似照顧實為監視,姜苒瞧着,她莫說逃過這裏的重重守衛,就是單單這兩個侍婢她都敵不過。

看樣子秦太子這幾日應是不會動她,但是她如今手無縛雞之力,哪日秦太子若是不聽她周旋之言,用起強來,到頭來她還是難逃。

姜苒看着兩個侍婢,故作順服,主動讓她們備了水沐浴還傳了膳食,她必得養足精神,不然哪日得了機會她連逃出去的體力都沒有。

秦太子聽聞姜苒照常沐浴用膳,以為她當真順從,心中有了底,倒也不急了。畢竟一國王女,性子剛烈,他若過于逼迫,惹得美人自盡可就不好玩了。

姜苒在秦太子這待了兩天,一點動靜也沒有,她從未想過楚徹會派兵來救她,畢竟楚徹心中懷有對中山的恨惡,這一世她們更是連面也未曾謀過。

她在等魏廖,只是兩日過去,不見一絲風吹草動,姜苒不由得懷疑,魏廖不知她身在何處。說起來,她自己也不知。她被蒙着眼睛一路颠簸而來,身邊的人又問不出一絲有用的消息,她再這樣待下去,等着她的唯有自盡,此生,她再不會讓人有污了她的機會。

楚徹的信由流星馬日夜兼程在兩日後抵達了晉陽,中山王聞之,立即派遣大将魏勝趕往淮水,又親自修書一封帶回給楚徹,求他務必保全姜苒。

公孫謀聽聞姜苒被劫時,楚徹的信已經送出了十裏。

“殿下為何不派兵強攻上黨,救下王女?”公孫謀面色焦急,連胡子也不捋了。

楚徹看着站在面前急聲質問自己的公孫謀,并未發怒,只是不解:“先生為何對姜氏女如此看重?”

公孫謀聞言一怔,他緩和了許久,才慢慢對楚徹說道:“但願殿下此舉,日後不會後悔。”

中山發兵北上之時,楚徹也親率燕軍南下,此役他必收回上黨滅了秦瓊那孫子。

秦瓊聽聞楚徹親自帶兵揮師南下淮水,也連忙整了軍隊趕往秦軍淮水駐地,看樣子是要和楚徹決一死戰了。

秦瓊整軍南下也不忘了一并帶走姜苒,好在軍事繁忙,秦瓊抽不開身,姜苒也算暫時偷得安全。

秦軍駐地在淮水北的豐都,秦瓊每日在城前曾修防禦,調兵遣将。姜苒則一直被他關在後院裏,還是被那兩個仆婦看守照顧着,日子長了,倒也漸漸熟了起來。姜苒所住的這院子原就有幾個小丫頭侍奉,姜苒來後她們照例留下。

她們不知姜苒身份,只以為是秦太子的寵姬,姜苒生的美,人又溫和友善,很快和幾個小丫頭打成一片,每日坐在廊前看着這些小丫頭放風筝。

來了豐都沒幾日,姜苒就聽說,秦軍和楚軍打起來了,不久又聽說,中山大将魏勝帶軍攻秦。聽聞魏勝來,姜苒心知她被劫的消息已經傳回到中山了。魏廖一定會去尋父親魏勝彙合,他若是人在豐都,一切都好辦了。

戰事打了幾日,頻頻有戰敗的消息傳回來,按照如此局勢,秦兵不久後必敗。姜苒無法保證那秦瓊兵敗後可會拿她出氣,她必得向外傳消息讓魏廖知道她現在已身在豐都。

亂世下,世人早已習慣這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戰事,雖說豐都前線戰事打的火熱,姜苒所住的後宅還是一片祥和寧靜。

午後那幾個小丫頭照例拿着用素布做的風筝在庭前放飛,姜苒望着遙遙飄在天空中的風筝突然心生一計,她讓其中一個小丫頭取了胭脂和軟毫來,說要給風筝上填些圖案。

那幾個小丫頭聽了,極感興趣,圍在姜苒身旁,看姜苒沾着胭脂在風筝上作畫,待姜苒畫完,其中有個小丫頭興奮的叫道:“是姜花!姜花!”

秦地偏北,氣候寒冷,基本不生姜花,所以秦人不識,姜苒看着那個識得姜花的小姑娘笑問:“你如何知道?”

“奴婢本是中山國人,後來母親改嫁了秦商才來了秦國。”

姜苒聽了,眸子不由得動了動,她将風筝遞還給那些丫鬟,然後看着她們将風筝放氣,她如今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但願魏廖能夠看到。

風筝接連放了兩三日,這日夜裏,姜苒突然被驚醒,被擄到秦營後姜苒不敢實睡,她生怕哪日秦太子闖進來,好在戰事膠着,來了豐都後她連秦太子的身影都沒見到過。

姜苒盡量的将身子躲在被子後,警惕的看着月色下的身影,那人蒙着面,身姿并不熟悉。

男子右手持着長劍,向她走近幾步,随後扯下了他面上黑色的面罩,泠泠月色下,姜苒看清了那人的面孔,竟是祁王。

“随我走。”

姜苒連忙反應過來,可她從榻上下來後卻愣住,她身上如今只穿着貼身的中衣,而衣服被挂在外室的衣櫥中,楚桓望着姜苒,眸子一頓。

朦胧的月光下,她周身浮動着淡淡的光輝,墨發未绾沿着她婀娜的身姿斜斜滑下,她身上中衣單薄,她美好的身段一覽無餘,她仰頭,一張傾國傾城貌正望着他。

楚桓的眸色不由得深了深,他解下身上的披風罩在姜苒身上,随後拉着她快步向外走去,不想剛踏出屋門便驚動了人,楚桓拔劍,姜苒認出是那個認識姜花的小丫鬟,連忙制止楚桓。

那丫頭到底年幼,被眼前這一幕吓的愣在原地,哆哆嗦嗦,竟連話也說不出來。

“我本中山王女,無奈被秦瓊劫來,你若不出聲,我念你是中山國人不傷你性命。”姜苒匆匆說完,看向那小丫鬟。

小丫鬟呆愣愣的看着姜苒,随後才有些木讷的點了點頭。

楚桓為保安全,還是揮手将那小丫鬟打昏在地,随後帶着姜苒匆匆逃走。有馬車在外接應,待上了馬車後,楚桓和姜苒皆松了一口氣。

一路上,楚桓将事情原委悉數告訴了姜苒。

她在秦川被劫時,他和魏廖一時不知她身在何處,後來聽聞秦瓊親自帶兵前往豐都,他和魏廖便一路随着南下,到了豐都卻仍一時尋不到她身影,後來魏廖望見了天空中繪着姜花的風筝,再加上秦人多不識姜花而她又酷愛,魏廖便猜測是她放飛的風筝。

姜苒所住的宅子是豐都的郡守府,郡守府分為南北,他便和魏廖兵分兩路,最後他在北府尋到了她的身影。他已派人通知了魏廖,告訴他在楚軍軍營彙合。

姜苒沒想到最後帶人來救她的竟然是祁王,前世她雖未見過燕祁王之人,卻聽過他的大名。他是新王之子,諸國四公子之首,少時求學天下,遍訪名師,為人極有膽識,如今燕王能與楚徹分庭抗禮,與祁王的功勞分割不開。

所以祁王會來救她這個楚徹之妾,姜苒十分意外。

“多謝殿下出手相救,姜苒感激不盡。”姜苒對楚桓微微俯身道謝。

楚桓聽了,伸手虛扶起姜苒:“公主客氣,這本就是我職責所在,也是因為我的疏忽才令公主身陷險境,公主不怪我才好。”

姜苒聞言,又對楚桓感激一笑。

她既出嫁,按照如今的身份不過是楚徹的一妾而已,楚桓卻仍稱她為公主,想來是為全了她的自尊,楚桓對她尊重,讓姜苒更為感激。

馬車原快速的跑着,卻好像撞到什麽東西猛然停下,姜苒心下一頓,楚桓握緊佩劍,推開車門:“怎麽回事?”

他話音剛落便有幾支羽劍從空中而來,射在車門前的板木上,楚桓下意識的将姜苒護在身後,車外響起了打鬥的聲音,楚桓護着姜苒下了馬車,馬車外出現了許多秦兵和楚桓帶來的人打了起來。

混亂中姜苒被一個秦兵傷了右臂,只是她身上穿着玄色的披風,湧出的鮮血不甚明顯,加之夜色昏暗,姜苒身上的傷,楚桓并未留意到,而姜苒也只咬着下唇強忍着,害怕自己出聲驚動楚桓而分心。幸而楚桓帶來的都是精銳而秦兵人數不多,秦兵很快被擊退,楚桓又護着姜苒上了馬車。

追擊上了來那些秦兵,想來是秦瓊留下來看守姜苒的,發現姜苒不見,一路追來的。姜苒慶幸自己之前沒有輕舉妄動,不然她即便逃過了那些侍婢與侍衛,還有這些秦兵在暗中監視着她,她若出逃只會打草驚蛇,驚動秦瓊。

楚桓護着姜苒一路北上,一個時辰後終于抵達了楚軍的營地,而姜苒卻因失血過多而沒了力氣,當楚桓扶住姜苒的左手一濕時,他才發現姜苒受了傷。

楚桓望着姜苒那沒了一絲血色的小臉,心下一沉,他也顧不得禮節,抱起姜苒快步向軍營走去,同時急聲命人去喚軍醫。

楚桓抱着姜苒進了楚軍營地,驚動了帥帳中的楚徹。

楚徹起身出了營帳,他身後跟着一襲白衣的公孫謀。他遙遙的望見楚桓正抱着一個女子快步向這邊走來,楚徹眯了眯眼睛。

楚桓抱着姜苒入了軍營,卻見楚徹遙遙的站在帥帳前,他看了看懷中的姜苒,随後向擡腳向楚徹走去。

她畢竟是他的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