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做出的豆團熱乎的時候味道最好。

不光二郎吃得滿嘴都是,就連忙碌歸來的俞二郎幾口吞完一顆豆團,臉上的神情也寫滿了惬意。

鴉青從廢園回來,也給梁玉琢帶回了湯九爺的一句問話。

“九爺問,姑娘做這個豆團是不是想着要送到縣城去換錢?”

梁玉琢沒瞞着鴉青,将剩下的豆團放進竈房櫃子裏,回頭看着身邊穿了一身舊衣的鴉青,彎了彎唇角:“冷了就不太好吃了,要換錢也不能拿着豆團直接換。”

她剛開始的确是打着在自家做豆團,然而起早貪黑去縣城賣了換錢的心思。可豆團涼了之後味道就大不如前,而且工序也并不容易,這麽一來,辛苦巴巴地送到縣城,反倒是有些得不償失。

“明日你陪我進趟城吧。”梁玉琢打量着竈房,又看了眼鴉青身上的舊衣,“我打算把做豆團的食譜賣了。”

她的話音才落,鴉青就睜大了眼。

她沒讀過多少書,也可知道殺雞取卵的道理,直接賣食譜那就是徹底斷了以後靠獨門手藝賺錢的路。只是想到梁家眼下的境況,鴉青深呼吸,咬了咬唇。

“姑娘,當真沒別的法子了嗎?”非要拼了命的賺那些錢?

“賺了,二郎才有書讀。”

賺了,她也有條活路,不用想着被人當做物什那樣賣了換錢,再給別人做牛做馬像個奴才。

而且……

梁玉琢笑。

她已經決定了,賺了錢後,這個家和她的關系就只剩下血緣上的了。她既替梁小姑娘委屈,也替她心疼。她占了這具身體,理當照料梁秦氏和二郎,可人都是自私的,如今她只願意等到梁秦氏百年後,回到這裏送梁秦氏一程,其他的不過如此。

天光還沒亮。梁玉琢就拉上鴉青出了門,昨天藏好的豆團成了路上的幹糧。

Advertisement

柴門才推開,就聽見後頭開門的聲音,梁玉琢往後瞧了一眼,二郎扒在門口,揉着眼睛,睡眼惺忪。

“阿姐……”

“乖,回去睡。”梁玉琢幾步走回到房門前,蹲下身,摸了摸二郎的胖臉頰,“等阿姐回來,給你帶好吃的。”

她原本想說回來就可以送二郎上學,只是話到嘴邊,眼角掃見往門口走來的一雙秀足,将嘴邊的話重新咽了下去。

二郎還小,有吃萬事足。聽聞阿姐回來會給自己帶好吃的,當即哈哈笑,胖乎乎的小身體往前一傾,也不揉眼睛了,抱住他阿姐的腦袋,一聲一聲樂呵呵地喊“阿姐”。

他還在娘肚子裏的時候,就沒了爹,梁秦氏又是那樣看重這個遺腹子,從他還在襁褓裏的時候就捧在手心裏。

好在慈母多敗兒這話沒在二郎身上應驗。

這孩子雖然沒爹,卻是個懂事的,調皮歸調皮,從來不惹事。梁玉琢穿來這麽久,最是疼愛這個弟弟。如今看他這副模樣,心下一軟,抱着二郎在他臉頰上親了一口。

到村口,湯九爺坐在俞大郎趕的牛車上,正眯着眼大呼,聽見腳步聲這才懶懶地擡了眼。

“來了?”

梁玉琢點頭,幾下就拉着鴉青爬上了牛車。

俞大郎的媳婦張氏近來有些不舒服,大郎是個疼媳婦的,起早就趕了馬車打算進城給媳婦抓些補藥養養身子。

至于湯九爺。他做的那些燈籠又該賣了,早幾日就同俞大郎打了招呼,約定下回趕車進城的時候順帶捎上。

梁玉琢和鴉青是突然多出來的兩個,一時間牛車裏頭坐了三個人,還堆着七七八八的燈籠,稍顯的擁擠了些。好在這條路本就不長,加上有牛車,進城的時候,天方亮。

進了城,梁玉琢同俞大郎約定了個時辰就帶着鴉青往街市上走。上回她在門口幫着湯九爺賣燈的那家酒樓剛剛開始做營生,裏頭還沒多少生意,三三兩兩坐了幾人,正一邊交談一邊吃着東西。

酒樓的掌櫃還認得梁玉琢這張臉,只是眼下瞧見她做一身女兒家的裝扮,頓時恍然。得知梁玉琢這回過來不是借地方賣燈,而是來賣個點心食譜的,登時瞪圓了眼睛。

上輩子,梁玉琢為了給村子裏種植的那些經濟作物找買家,也是跑了很多公司和市場的,一張嘴為了能賺錢,只差些把石頭給誇出花來。

她也不覺得單憑幾句話就能讓賈樓掌櫃的花錢買下豆團的食譜,只恭謹地詢問可否借廚房一用。

掌櫃的也想瞧瞧這小姑娘到底有幾分本事,趁着樓裏還沒多少生意,敞開了廚房供她用。只是瞧見梁玉琢讓身後跟着的小姑娘從包裹裏掏出個小瓦罐來,饒是見識過不少風雨的掌櫃的,也睜大了眼。

等到知道瓦罐裏裝的是泡了一夜的小豆,掌櫃的一陣唏噓:“這小豆不多是熬煮米粥用的嗎?”

梁玉琢在大雍這些日子,發現平和縣這邊似乎沒有把紅豆當食材的習慣。一小撮紅豆煮個紅豆湯,做些紅豆粥,已經是這裏人的極限了。

她這盤豆團從廚房裏端出來,掌櫃的看着盤子裏團得圓滾滾的面球,不禁笑了:“這就是姑娘你說的豆團?”

“掌櫃的不妨先嘗嘗。”鴉青見掌櫃的滿臉笑意,似乎擔心他覺得這豆團不起眼不願買食譜,忙催着掌櫃先吃兩口。

“好好好,我先嘗嘗。”

這一口豆團咬下去,掌櫃的臉上的神色就變了。邊上候着的小二跟廚子見狀,也忍不住伸手去拿。

剛出鍋的豆團還冒着熱氣,饒是皮糙肉厚的廚子徒手去拿,也被燙得有些愣怔。只是這豆團下了肚,嘴裏留滿了小豆的香甜味。

梁玉琢也不急着催掌櫃的買食譜,又讓鴉青從廚房裏端出另一盤豆團:“掌櫃的,這是方才一道做的,您不妨讓外頭的客人嘗嘗,倘若覺得不錯,您再考慮考慮這食譜的事。”

掌櫃的見她小小年紀說話做事一套一套,倒也不覺得奇怪。之前賣燈那會兒便發覺這人年紀小小,做事老成,想來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會兒更是替她家的父母心疼。

“端去前頭問問吧。”

梁玉琢難得有這耐心,拉着鴉青在後廚待了一會兒,幾個廚子嘗過她的豆團後,對這小姑娘的手藝充滿了好奇,雖然不能窺探一二,倒也樂意同她聊上幾句。

鴉青一直一聲不吭地跟在邊上,有些耐不住性子,急匆匆就往前頭跑。不多會兒又跑了回來,臉上滿滿都是笑意,邊跑還邊在喊:“姑娘!姑娘!那些豆團……都被搶完了!”

她話音落下,嘴上還在喘氣,可明顯瞧見梁玉琢長長籲了口氣。這下才知道,指揮使要她護着的這位姑娘,面上看去心平的很,實際上原來也吊着心緊張着。

“梁姑娘,這豆團的食譜……”

掌櫃的氣喘籲籲趕到後廚,瞧見兩個小姑娘正站在一處低聲談笑,想着前頭的境況心裏微嘆了口氣,“梁姑娘,你這食譜打算出多少銀錢?”

他這話說完,後廚裏正開始忙碌的廚子們也都停下手裏的活,擡頭看向他們。

梁玉琢眼簾微垂,似是考慮了一會兒,再擡眼時伸手豎起了一根指頭。

“一百兩?”

掌櫃的皺眉。他還記得上回賣燈鬧出的事,小姑娘張口訛人的時候報的價錢可是不低。

梁玉琢見掌櫃的臉色,就知他是想起了上回的事,忍笑搖頭:“不用這麽多。”她眨眼收回手,“掌櫃的若是願意給,我也是願意收的。”她正經行了一禮,拿出早前寫好的食譜,“掌櫃的給十兩就夠了。”

她在家算過賬。三兩銀子通常是普通農家一年的收入,便是城中做工的一年也至多不過二三兩銀子。她若是貪心要個一百兩,興許賈樓狠狠心會買,可日後的生意卻是斷了。

她一個豆團用的料,除了紅豆,還有糖跟白面以及油,零零散散加起來成本其實并不低,十兩銀子的食譜對尋常人家來說貴了,但對賈樓這樣的酒樓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那就十兩吧!”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掌櫃的只來得及掃了眼食譜,就被從前頭趕過來的小二催着叫人趕緊着手做豆團。

梁玉琢帶來的瓦罐裏的紅豆也連帶着賣給了賈樓。

那掌櫃的瞧着梁玉琢帶來的幹小豆看了半晌,猶豫了下:“梁姑娘,你這小豆看起來好像有些不同。”

見梁玉琢擡眼看過來,他抓了一把廚房裏用的幹小豆,伸手叫梁玉琢看。

“你看這小豆和你帶來的……”

“世間萬物多種多樣,就連人,雖分男女,還各有模樣,這小豆也是如此。豆種不同,産出的小豆也就有了差別。”梁玉琢淡笑道,“掌櫃的日後要用到小豆的地方想必會比過去多,若是城裏的小豆不合心意,或是不夠,掌櫃的不妨到下川村找我。”

掌櫃的見梁玉琢說話直來直往,也不遮掩,心下倒是對這小姑娘又喜歡了半分:“你是姑娘家,我的年紀雖同你叔父,但到底是個男人,就這麽往你家去,說不定就給你招惹來麻煩。”他想了想,“不如這樣,你找個信得過的人,于我這留個信,我若是需要小豆就聯系那人,再由對方從你那兒拿小豆。”

“掌櫃的……”梁玉琢愣住。

從她下定決心要多賺銀錢開始,就已經沒去顧忌自己那點名聲。可聽到掌櫃的說這些話,梁玉琢恍然間覺得心頭微暖,面上忍不住浮起笑意來。

得了十兩銀子,梁玉琢從賈樓出來,徑直帶着鴉青就進了附近的成衣店。得知梁玉琢是要給她買新衣,鴉青慌得臉都白了,趕忙擺手。

“姑娘,用不着新衣,用不着……”

“我不會裁衣縫衣,也只能買成衣給你。”

鴉青愣愣地看着面前笑盈盈的梁玉琢,心知她賺的那些銀錢是為了給二郎進學堂用的,可這會兒卻還在關心自己身上穿的是打了補丁的舊衣,當即眼眶就紅。

“姑娘,你真好。”

她眼睛發酸,低頭忍住差點滾出眼眶的淚,心道等指揮使回來就去求他放了自己,好讓自己就這麽留在姑娘的身邊,寸步不離護着、陪着,只為暖一暖她那顆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