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全本校對】《花開半季 情暖三生》作者:白落梅

作者簡介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簡單自持。文字清淡,心似蘭草。一個淩霜傲雪,揀盡梅枝的女子。憑一支素筆,寫盡山水風情,百态人生。沒有風華絕代,只有歲月靜好。讀者盛贊其文“落梅風骨,秋水文章”。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相思莫相負》,《愛如禪 你如佛》,《你是錦瑟 我為流年》,《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等經典作品,其散文在CCTV3《電視詩歌散文》欄目中播出三十餘篇。引起讀者強烈的反響。

內容導讀

隐世才女白落梅,再次着清雅的文風,在素紙上留下了大唐的芬芳。在踏雪尋梅、高山訪松、夢憶太湖的途中,點綴着一首首切合意境的唐詩,其解讀清麗自然,如蘭花般優雅芬芳,如甘泉般滋潤心田。跟随她的解讀,你仿佛夢回了大唐盛世,目睹了那麽多文人騷客潑墨就詩,陶醉在白落梅的文字裏,仿佛化身為大唐的文人,帶着雅興,游走在盛世之中。

前言 唐時風月總關情

荷花暮雨,楊柳西風。季節總是趁人不備時,悄然徙轉。就像那個遙遠的大唐,已被如流的光陰,封存在古老的歲月裏。行走在盛世的你我,連做個大唐的過客,也是不能。

曾幾何時,緣分成了一條神奇的河流,讓今人和古人,可以在書裏相逢,夢裏相知。江山歷經無數次的更疊,過往的喧嚣與繁華,都已岑寂。而自然之景,人間情愛,詩詞曲賦,卻得以長存。

許多人,應當都做過那樣的夢。夢見自己回到唐宋時代,用一首詩換一壺酒,一阕詞換一座城。夢見古道揚塵,長亭折柳;夢見泛舟江湖,縱酒放歌。夢見月下采蓮,紅袖添香;夢見琵琶弦上,相思如雨。只是流光無情,還來不及讀完那卷詩書詞章,品完那盞細雨春茶,就已老去。

這亦是光陰的饋贈,給原本尋常的日子,添了幾許柔情,幾筆冷韻。其實,只需一首唐詩,或者一首宋詞,就足矣诠釋我們多風多雨的人生。但這渺如微塵的生命,卻可以演繹無數的起落悲歡。每一段緣分,都有平仄;每一個故事,都有韻腳。

多少人,期待着放下無常世事。只在微雨闌珊的午後,清朗明淨的月下,默念一首詩詞。歲月荏苒,物轉星移,就連不可更改的歷史,都模糊不清。可那些文人詩客,就如同一個個占蔔家,可以預測今人的命運和心情。

曾經的悵惘,成了今日的追憶。昨天的風物人情,又被誰改寫?都說,浮生若夢,醒後風煙俱靜,一切如初。可匆匆跋涉的時光,何曾願意為人有片刻的停留。我們想要的寬容與安穩,就那樣在不經意間支付給了歲月。

李白詩雲:“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蘇子說:“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不知道,遙挂在中天的那輪滿月,是否真的可以守住古老的誓約。可為什麽,那些熟悉的人事,總是漸行漸遠。若是鏡花水月一場,自當從容作別,無須不舍。

我總說,讀過唐詩宋詞,心有種被打掃過的清涼與平靜。此刻,千古繁華,薄如微塵。遠處是綠水青山,近處則是錦詞妙句。後來,才明白,我們一直所期待的地老天荒,其實并不遙遠,就在一首詩內,半阕詞中。是我們,沉迷煙火,忽略了太多。

山長水遠,滄海難渡。多少春風秋月的詩情,漁樵冷暖的故事,都成了古今閑話。人間萬事,只不過是這午後長廊轉角處的一道屏風。而那冊被世人反複翻閱的唐詩宋詞,千百年來,它的端然大氣,婉約柔軟,始終如一。

塵世種種,于我們,有太多誘惑。喜好詩詞,癡絕山水,是為了在蒼茫煙火中,尋一處清涼,得以淡然心性,平和安寧。嘗遍百草,只為求得一味真藥;穿越千山,只為找尋一個歸人;讀書萬卷,只為獲取一冊經典。

Advertisement

今生所願,則是看一場姹紫嫣紅的春光,讀一卷賞心悅目的詩詞,做一個洗盡鉛華的女子。願所有世人,放下執念,清白一世。願與草木,随遇而安。

歲月匆流,曾經的那本《恍若夢中一相逢》,經過修繕,再次出版,并更名為《花開半季,情暖三生》。

千古風月,以此為記。

白落梅 壬辰年秋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