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馬皇後
朱元璋下令在禦花園裏頭開辟了一塊田地,要求不管是後妃,還是到了一定年齡的皇子公主,都要認領一小塊,親自耕種。朱元璋自個也以身作則,開墾了一小塊出來。舒雲只得跟上,不過她取了個巧,沒種什麽糧食,而是種上了蔬菜,這個照顧起來,可就簡單多了。然後,舒雲終于想起來,自個忽視了什麽事情了,得從海外引進良種。
明朝後期就倒黴在了天災上頭,大家肚子都吃不飽了,誰還願意老老實實在家等死啊,做順民也不是這麽做的!自然要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寧有種乎了!
問題是算算時間,美洲現在還沒發現呢,所以,不管是紅薯,還是馬鈴薯,還是玉米,這些都比較遙遠,歐洲那邊現在種植的什麽燕麥,黑麥之類的,産量還不如中國的大麥小麥呢,起碼這些早就經過了改良了!
所以,現在的關鍵問題居然是應該趕緊發現美洲,從美洲引進高産糧食作物嗎?
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開發南洋呢,那邊噴發的火山灰沉積的土地可是最好的良田,而那些經常會有候鳥停留的小島也是好地方,幾百年後,還有國家靠着出售這種天然肥料發家致富呢!
說到底,到了這個時代,不管是想要幹什麽,都得開始開發海洋了!誰在這個事情上頭落後,之後想要趕上來,就不容易了!
比較麻煩的是,明面上,朝廷是不好提倡出海冒險的,這不是幾十上百年之後,那時候人口繁衍,又因為土地兼并之類的緣故,已經又許多百姓失去了土地,願意出去冒險了,可現在呢,中原漢人數量比起百年前,不知道縮減了多少,許多地方十室九空,還得想辦法移民呢,怎麽能鼓勵百姓出海呢?所以,許多事情,還是得依靠那些海商,甚至是海盜。
想要百姓出海,需要的就是利益,舒雲琢磨着,也只能是對外懸賞了,賞格還不能太高,免得對方覺得奇貨可居,不知道打些什麽主意,無非就是鼓勵海商從海外弄一些可以食用的植物種子回來,這些植物種子可以按照種出來之後的情況進行退稅,如果能找到類似于馬鈴薯,番薯之類的種子,舒雲覺得,即便是給這些海商免掉大半的稅收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就是,出海的船隊,如果願意從海外運輸糧食回來,那麽,也可以按照比例退稅,舒雲将自個的一些打算跟朱元璋一說,朱元璋對于退稅這種事情還是有些敏感的,不過,他畢竟是農家出身,對于糧食還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真的能找到什麽糧種,讓天下人不再受到饑餓的影響,那麽,再多的代價也是可以付出的。而這些對于那些出海的船隊來說,其實就是多問幾句話的事情,并不會耽誤多少時間。
至于從海外運糧這種事情,朱元璋卻是不抱什麽希望,其實舒雲也覺得希望不大,要知道,海外盛産的東西實在是很多,什麽寶石香料,還有那些檀木,黃花梨之類的,國內如今數量已經沒那麽多了,但是海外這些真的不值錢,森林裏頭随便一砍,就是幾百年的樹齡,拿這些壓艙,可比用容易潮濕長黴的糧食劃算太多了!
所以指望這些,還不如朝廷自個派出船隊,出海向那些藩屬國采購糧食呢!
“秀秀,這些事得一點一點來,咱們不用着急!”朱元璋笑吟吟地說道,“咱們現在還年輕着呢,标兒也不過就是十歲,就算是咱們這一代不能完成,也能等到标兒繼續下去!”
朱元璋對于朱标還是非常滿意的,表面上,朱标長成了一個謙恭有禮的孩子,宋濂他們對朱标這個皇太子寄予厚望,沒辦法,朱元璋是個不好糊弄的皇帝,而且做事非常簡單粗暴,對于什麽聖人之言,致君堯舜什麽的,壓根不感興趣,他的确也讀書,但是,朱元璋讀書是為了利用這些學問讓自個的主張顯得更有道理,卻不會被這些學問套住!
朱元璋如今雖說還沒有顯露後來的殘酷手腕,但是讀過史書的人都要知道,開國皇帝就沒一個是什麽好脾氣,好糊弄的。因此,想要完成自個的主張,自個的理想,最好從下一任皇帝着手。
他們比較幸運的是,帝後之間有着患難之情,皇後又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都居長,也就是說,即便是朱标有什麽問題,接下來能夠上位的大概率還是朱标的同母兄弟,這就讓他們少了站隊的麻煩。尤其,之前朱元璋開國登基的時候,就說了,未來的皇子宗室,除非你想留在中原混吃等死,否則的話,都可以帶着自個的臣屬和軍隊出去開拓自個的王國。雖說這個聽起來有點不符合聖人的主張,但是呢,誰讓朱元璋滿口都是什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呢!既然是普天之下,就不能局限在中原的範疇,就得放眼到整個天下。再說了,往西邊還是蒙古人的汗國呢,總不能讓蒙古人以後從西邊卷土重來吧!
所以,不管怎麽說,未來皇子中,有野心的,大概率都會被派遣出去開拓,留在中原做藩王的,能夠保持的親衛都沒多少,自然對皇太子就沒了多少威脅。
Advertisement
這對于他們這些臣子來說可是一件大好事,別的不說,省去了多少站隊的麻煩啊!
所以,他們一個個都對朱标寄予厚望,就像是始皇帝當朝的時候,許多臣子對于扶蘇寄予厚望一樣。不過,扶蘇的處境可比朱标差遠了,扶蘇可沒有一個做皇後,還是一個地位非常穩固的皇後的生母。
只是,朱标表面上表現得尊師重道,謙恭有禮,實際上呢,骨子裏頭,對于儒家的那一套,其實是充滿了懷疑的。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朱标很早就開始在舒雲的引導下接觸一些實事,儒家的理論在這種事情上頭,是有着天然的缺陷的,這一點,一直到王陽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心學,才算是讓儒家不再流于表面,而是開始成為一個可以務實的學問。
只不過王陽明死後不久,心學慢慢也就式微,後來更是變成了挂羊頭賣狗肉的學派,興起的東林黨實質上已經是南方既得利益階層的代言人,在朝堂上很多時候,根本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一個個根本拿不出什麽實際的解決辦法出來,就知道互相攻讦了!
當然,朱标倒是沒有因此對自個的幾個老師有什麽輕視的意思,朱元璋給朱标選的幾個先生品行操守還是比較靠譜的,所以,朱标就算是心裏頭有什麽異議,一般也不會當着他們的面提出來,這些老先生一個個年紀也不小了,朱标這個如今切開來完全是芝麻餡的家夥可不想将先生氣出毛病來。
朱标從來不覺得,道德這玩意能約束什麽人,道德是約束自己的,不是用來約束別人的,想要引導別人的想法和作為,最好的辦法是利益。這也是舒雲教導他的道理。法律這種東西,雖然很重要,但是在利益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法律其實根本無法阻止對方。甚至有句話叫做,能夠最快致富的手段都在《刑法》裏!《資本論》更是将利益講解得淋漓盡致,只要利益足夠大,人類連絞死自己的絞索都敢賣給敵人,還有什麽好說的呢?當然,并非所有人的利益指的都是金錢,實際上,名望也是一種利益,所以,對于不同的人,就得找到他們的利益訴求,才能知道如何用他們,如何對待他們!
這樣的朱标無疑很符合朱元璋的期待,雖說目前很多看法還非常稚嫩,做事也顯得有些幼稚,但是,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而一個人的三觀才是最重要的。
歷史上的朱标要不是死得早,估計也是被廢的命,他到了後期,已經無法滿足朱元璋的期待了,只怕如果是朱标繼位,朱元璋的許多主張都要被推翻。至于朱允炆,其實比起朱标來說,只能說更虛僞一點,沒錯,是比較虛僞的那種仁慈,而不是真正的寬仁。
如今這樣的情況,朱元璋就不用擔心自個不在了,自個純良的兒子被下面那些老狐貍坑了,所以,他自然可以非常輕松地說出,不用太着急,他們夫妻這一代做不完的事情,可以等到下一代,讓朱标他們來完成。
舒雲聽了,不由露出一個笑來,她笑道:“我只是想着,我如今做得多一點,将來他們就能更加容易一些,也能走得更遠一點!”
朱元璋笑吟吟地說道:“秀秀你實在是想得太遠了,咱們把難題都給他們解決了,回頭他們一個個不思進取,不是更麻煩!所以啊,許多事情,該讓他們自個做的,還得讓他們自個做!我這個做老子的,幫他們将江山都打下來了,你這個做娘的,也将庫房塞得滿滿的,就這樣了,他們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朱元璋言語間頗有些調笑的意思,舒雲也聽得好笑,說道:“國瑞你說得有道理,回頭啊,我就帶着他們跟着學,等到他們能獨當一面了,我也就能撒手了!”誰也不是工作狂啊,舒雲當初也沒想到自個如今居然能做到這個地步,上輩子她可是對什麽九九六是福報之類的言語嗤之以鼻的,大概就是因為到底是給別人打工,還是自個做老板的區別了!
朱元璋也是幹脆地說道:“那敢情好,等回頭标兒能接手這個擔子了,咱們也老了,也該好好享受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