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差距
錦端回去的時候,宴會已經結束,對于錦端在宴會上失蹤安平侯夫人根本就沒有在意,錦淑也沒有在意。
每次舉辦宴會,總是會讓人累得慌,就算是一貫以能幹著稱的安平侯夫人也不例外。
連氏跪坐在矮榻上,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錦淑乖巧的過去跪在她的身後替安平候夫人按摩兩下,錦端站在安平候夫人對面,雙手交叉與小腹前,微微低着頭,望着自己腳下的一畝三分地。
安平候夫人嘆氣道:“這一天折騰下來真是快要把人給累垮了。可這一大家子的事情你又不能不去管。”
安平侯夫人埋怨的話音剛剛落下,錦淑就接口說:“能者多勞,娘是實在是太能幹了,才會這樣累。”
錦淑是安平侯夫人最喜歡的女兒,不管錦淑說什麽話安平候夫人聽着都很高興,錦淑說完話後,安平候夫人一改之前略有點抱怨的語氣,笑着和身邊的張媽媽說:“瞧瞧,我這女兒嘴怎麽就這麽甜呢。”
張媽媽跟在安平侯夫人身邊多年,是最了解安平侯夫人的人,安平侯夫人喜歡什麽,她比本人還要清楚,在這個家裏面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大姑娘錦端最得夫人的喜愛,不管錦端說什麽,連氏聽着都會高興,只需要順着連氏的心意說,連氏只會更高興。
即便是連氏的心腹張媽媽也不例外,她看了眼跪在連氏身後的錦淑,笑着說:“可不是,今日來的那些夫人奶奶中,誰見到大姑娘不誇一句大姑娘人好。”
錦淑不好意思地說:“媽媽莫要嘲笑錦淑。”
張媽媽認真說:“老奴說的句句都是實話。”
閉着眼睛的安平侯夫人道:“我也覺得張媽媽說的都是實話,我的女兒哪裏都好。”
從頭到尾,錦端一直站在旁邊低着頭,望着自己腳下的一畝三分地。她站在那裏就好像是一個多餘的存在。她好像不是連氏的女兒,而是從不知道的地方撿來的。
花雨是錦端的丫鬟,從小就跟着錦端,對于錦端這樣的待遇,她看着既生氣又心疼,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麽同樣是女兒,待遇卻差別這樣大。
從連氏那邊出來,錦端和錦淑走在一起沒有說話,因為是雙生姐妹,兩人住在相鄰的院落裏面,不過錦淑住的地方總是比錦端好。
路走到一半,有丫鬟急沖沖地往這邊小跑過來,手中拿着一張請柬,不用想也知道這張請柬是給錦淑的。
姐妹兩人停下腳步,丫鬟對着錦淑福身後說:“大姑娘,榮安郡主請您明日去和她小聚。”
Advertisement
錦淑沒有伸手接過請柬,而是讓身邊丫鬟蘭欣去拿。蘭欣上前一步,從丫鬟手中拿過請柬後,丫鬟就自動離去,蘭欣将請柬打開,捧在手中給錦淑看,錦淑淡淡的瞄了一眼後說:“知道了,明日記得提醒我。”
說完,她擡腳繼續往前走,蘭欣将請柬收到袖子中緊緊跟在錦淑身後。錦端還沒有走,站在原地看着錦淑的背影,不過一會兒就跟了上去。
回到自己屋中,花雨為錦端揉肩膀,想到之前在花園中看見的那張請柬,花雨有點不服氣的說:“明明都是侯府的姑娘,榮安郡主只請了大姑娘卻沒有請姑娘。”
心雨從外面端茶進來,聽見花雨這聲抱怨,腳下的步子走的快了幾分,她跪在小桌前,給錦端泡好花茶後,小聲呵斥花雨:“你說話小聲點,你只是個丫鬟,怎麽可以抱怨主子。”
花雨只是一時心直口快,說出來後就後悔了,她這樣說相當于在錦端心口上撒鹽,實在不是一個合格的丫鬟能幹的事。她轉頭看了一眼錦端,小聲說:“我知道錯了,我只是不服氣嘛。”
花雨則說:“不服氣也不是你能管得。”
錦端從沉思中回神,打斷兩人的對話:“行了,知道了就好,以後不要再說這些話了。”
兩丫鬟同時低頭,輕聲說:“諾。”
花雨後悔之前心直口快說出來的話,有心挽救之前言語之間的冒失,她想起之前錦端在涼亭中遇見的那個宋姑娘,就主動提及她說:“今日那個宋姑娘可真是有趣,說話大大咧咧的,想到什麽就說什麽,和平時見到的那些姑娘一點都不像。”
說到宋小雙,錦端忍不住地露出笑顏:“是啊,宋姐姐性子大大咧咧的,想說什麽就說什麽,還真是讓人羨慕。”
心雨沒有跟錦端出去,聽花雨說起宋小雙,又不知道宋小雙是誰,聽着雲裏霧裏不知道真相,遂開口問花雨是怎麽回事。花雨将錦端遇見宋小雙的經過全都告訴心雨,心雨聽完後說:“這宋姑娘的性子還真是特別呢。”
錦端握着茶杯,傾側這頭,滿是期待的說:“是啊,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宋姐姐。”
宋小雙回到懷化将軍府,剛剛進入內院就遇見在家中客居多年,深得祖母喜歡的柔柔弱弱的表妹魏靜怡。魏靜怡長得纖柔,皮膚白皙,又喜歡穿着一身素靜的衣裳,頭上很少戴發簪等物,喜歡在鬓角簪上一兩朵小花作為點綴。
走路的時候喜歡一搖一擺的邁着小碎步,一言一行都按照大家閨秀的方式。魏靜怡這副樣子落在宋小雙的眼中就只剩下惡心,還有嫌惡。
她從小就和魏靜怡不對盤,魏靜怡是宋老夫人姐姐的孫女,和宋家事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據宋小雙的母親宋夫人所說。宋老夫人年輕時候和她的姐姐關系很好,成年後姐妹兩人嫁了兩地,魏老夫人嫁給了秀才,宋老夫人嫁給了武官往後幾十年都沒有什麽交流。
等再次見面的時候已經是天人永隔,宋老夫人的日子是越來越往上走,而宋老夫人的姐姐,魏靜怡的祖母魏老夫人的日子則是走了下坡路。
丈夫和兒子都讀書讀死了,唯一的兒媳婦上吊自殺了,魏老夫人在鄉下獨自撫養魏靜怡,奈何青年喪父晚年喪子,兒媳婦又上吊自殺,只留下一個幾歲大的孫女,魏家的血脈全都斷掉,魏老夫人也失去了繼續活下去的意志。
只是臨死之前實在是放不下這唯一的孫女,就厚着臉皮寫封信給了宋老夫人,希望宋老夫人能夠看在姐妹一場的份上幫着她照顧一下年幼的孫女。
宋老夫人收到魏老夫人的信,想到年輕時姐妹兩人那段感情,和幾十年來的空虛,就派人去将魏老夫人好好地安葬,又将魏靜怡接了過來帶在身邊當成自己的親孫女一樣的撫養。
只是從魏靜怡出現在宋小雙面前的第一天起,宋小雙就覺得她不喜歡魏靜怡,別看魏靜怡一副柔柔弱弱的樣子,實際上心眼還真不是一般的多。
宋老夫人只有宋将軍唯一的兒子,宋夫人就生了宋小雙這一個女兒,還有兩個兒子。也就是說宋老夫人就只有宋小雙這一個孫女,物以稀為貴,在魏靜怡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宋小雙恨得宋老夫人的喜歡,她想要什麽想做什麽宋老夫人都會滿足她的願望。
直到魏靜怡出現後,一切都變了,在她剛出現的時候,宋老夫人看着面前這個柔柔弱弱,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看誰都是怯怯的女孩一陣心疼,什麽好東西都會給魏靜怡,對她噓寒問暖,她想要什麽宋老夫人就給她什麽,宋小雙有一份的,魏靜怡必定會有一份,宋小雙沒有的,魏靜怡肯定會有。沒辦法,誰讓她可憐呢。
宋小雙性子灑脫,不在乎小事,對于魏靜怡有了她沒有的東西她也不在乎。她倒是不在乎了,有人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随着一段時間相處,宋小雙發現,魏靜怡根本就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樣可憐無害,她總是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給你挖一個巨大的陷阱讓你跳進去。
宋小雙不是個傻子,她只是表現的大大咧咧的而已,她很快發現魏靜怡的小動作,被魏靜怡氣的七竅生煙,将這件事告訴了宋夫人,揚言說一定要給魏靜怡好看。
宋夫人不是什麽善茬,她本是大戶人家的姑娘,當年家父看中宋将軍的軍功,覺得他很有前途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宋小雙剛說完要給魏靜怡好看的這句話後,宋夫人就拉住了宋小雙,她安撫宋小雙的情緒,要宋小雙不要和魏靜怡一般計較。
宋小雙不服氣宋夫人的想法,非要教訓魏靜怡,奈何魏靜怡實在是太會裝腔作勢,宋小雙找了她幾次麻煩都被她輕易化解,還給自己惹了不少麻煩在身上,惹得宋老夫人對宋小雙不喜,對魏靜怡更加疼愛。
自己女兒吃虧,宋夫人只冷眼旁觀沒想着要幫宋小雙一把。宋小雙性子倔強,自己吃虧了也不肯在宋夫人面前叫屈,只一個人受着。再後來宋将軍要去邊關,将宋夫人帶在身邊,臨走之前宋夫人又将宋小雙帶走,這樣一來京中就只剩下宋老夫人和魏靜怡這兩個女眷,這樣魏靜怡就徹底的占住了宋老夫人所有的心神,宋老夫人對宋小雙失望,就把魏靜怡當成親孫女一樣對待。
幾年後宋小雙回到京城,再次面對魏靜怡,卻發現魏靜怡竟然登堂入室,就好像是宋家正經的姑娘一樣,代替她宋小雙的位置和差不多人家的姑娘交好,而且好評一片,而她宋小雙就好像是多餘的存在,每次出門參加宴會都很多餘,那些姑娘多數都和魏靜怡走在一起,根本就不待見她。
宋小雙氣的炸毛,卻無可奈何。
此次去安平侯府參加宴會完全是意外,宋将軍在邊關剛剛立了戰功,回來肯定會再升一級,這次宴請自然有她的位置。本來按照平常情況,宋老夫人肯定會讓魏靜怡和宋小雙一塊去,可惜魏靜怡身份不夠格,只得眼睜睜地看着宋小雙打扮一新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