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九回:風起雲湧白雲山,雙英火燒李家堡(4)
兩人展開輕功,行了一個多時辰,來到李家堡前,這裏像一座城堡般,占據着半片山,一堵高牆把裏面和外面隔開,楊銘站在門口大罵:“李家堡的惡賊,速速出來受死!”幾個堡丁看到外面兩個人在叫罵,拿着幾根大棒跑了出來,他們平時只有欺負別人,李家堡的勢力又大,從他們門口走過的人都不敢出聲,哪裏曾有人敢在門口大罵的。楊銘嘿嘿一笑,這正中他的下懷,他和餘禮貴二人眨眼間就把這幾個堡丁打了個頭破血流,順勢就闖了進去,這時李家堡中只有“太行雙雄”黃超熊滿二人帶着一幫武師在那裏,那幫武師見這兩人來得不善,看到那幾個在地上呻吟的堡丁,已經知道他們是來做什麽的,吆喝一聲,一齊撲上去。楊銘大喝一聲,展開伏虎拳法,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把他們打了個落花流水,而餘禮貴則在對付其他的堡丁,他的武功雖然不高,但是對付這些人已經足夠了,他奪到一把樸刀,先扔給楊銘道:“楊少俠,接着!”楊銘接過刀,一陣快砍,餘禮貴又奪到一把刀,也在狂砍,鮮血飛濺,李家堡的那幫人非死即傷,其餘人都紛紛逃跑了,楊銘乘勢追上,一刀戳死一個武師,這時一個人大喝道:“什麽人敢在這裏撒野?”楊銘一看,那人正是黃超,熊滿自然也在一起,黃超和熊滿見了楊銘,都吃了一驚,黃超道:“又是你!”楊銘更不答話,跳上前去,跟他們就地鬥了起來。
此時的楊銘武功已經大進一步,他左拳右刀,遠近配合,與“太行雙雄”鬥了三四十招,不分勝負,但是這時的楊銘已經全部都是進攻的招式了,他們萬萬想不到才幾個月,這個人的武功居然變得如此厲害。黃超和熊滿把那“四星刀法”配合得完美,黃超大喝一聲:“吃我一刀!”一刀斫下,楊銘手中的樸刀又被他的彎刀砍斷,黃超哈哈大笑:“今日你又有像上次一樣了!”熊滿喝一聲,連斫三刀,楊銘腳步一滑,從他身旁溜過,卻取熊滿,熊滿道:“來得正好!吃我一刀!”左右兩刀霍霍而來,楊銘腳下又一滑,躲了過去,他們二人只道楊銘手中無兵器,只是在躲而已,哪知楊銘用的卻是“飛燕傳林”身法,他轉一個身,陡出一肘,正好打在熊滿側肋,熊滿“哎呀”的叫了一聲,倒退幾步。與此同時,黃超已經的雙刀已到,是招“斷水截水”,一取上盤,一取下盤,一刀化五刀,出手極快,頓時把楊銘圍在刀光之中,楊銘腳下“倒踩七星步”,倏的伸右手,手背在刀背上一拍,破了這招,接着左袖飛出,手藏袖中,抓住了黃超手臂幾處穴位,黃超手臂軟麻,險些握刀不住。熊滿大喝一聲,從後面攻來,楊銘反踢一腿,把熊滿手中的刀踢飛一把,黃超則趁機掙脫,兩人跳到各一邊,黃超道:“臭小子,你的武功怎麽突然變得這麽厲害?”楊銘道:“專打你們這些壞蛋的武功。”黃超大怒,雙刀又砍過來,楊銘當下展開伏虎拳來跟他們鬥,時而拳,時而掌,時而擒拿,時而點穴,都是近身打法,各種招式錯亂紛呈,把黃、熊二人逼得手忙腳亂,緩不過氣來應付,絲毫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他二人在江湖中也只是二三流角色,實力并不算厲害,只是仗着“四星刀法”才能橫行一方而已,但那“四星刀法”他們又不曾學全,并且這刀法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因為兩人都是雙手持刀,利在兵刃交戰,卻難防對方的近身攻擊,否則極易傷到自己或者同伴,楊銘正是發現了這一點才敢空手與他們交戰。只見楊銘在他們的四把彎刀下游走,忽左忽右,忽前忽後,指東打西,指南打北,飄忽不定。酣鬥,楊銘清喝一聲:“看招!”搶進一步,雙臂一揮,出手就是一招“分花拂柳”,黃超和熊滿各自一驚,楊銘左手陡出,施展小擒拿手法,五指扣住熊滿右手手腕的幾處大穴,熊滿登時整條手臂無力,彎刀脫手,而此時黃超正好一刀斫下,楊銘把熊滿順勢往前一帶,熊滿和黃超同時大叫:“不好!”黃超一刀收手不及,竟然砍在熊滿的手上,把他的半條手臂齊刷刷的砍下來,血噴如柱,熊滿一聲慘叫,黃超正在不知所措間,楊銘另一只手忽的伸出,五指如鈎,扣住了他琵琶骨,黃超頓時渾身無力,“哎呀”一聲軟癱下來,這一手法則是伏虎拳中的“擒虎金剛指”。
楊銘一只手扣住熊滿的手腕,一只手扣着黃超的琵琶骨,他道:“你們兩個,作惡多端,害死了不少無辜百姓,我本該替天行道,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今日我就廢了你們,讓你們再也不能作惡。”然後對熊滿道:“你的手臂已端斷,斷的又是右手,諒你以後也沒多大本事了。”說罷把他甩出兩丈遠,楊銘又對黃超道:“至于你,我就廢了你的武功,就算你四肢齊全,也只不過和普通人一般。”手上一使冷勁,只聽“咔嚓”一聲,黃超的琵琶骨被楊銘捏斷,黃超連聲慘叫,楊銘也不再理會他們,看着他們連滾帶爬的走了。
衆武師看到“太行雙雄”的下場,都再無戰心,紛紛逃跑。楊銘跳到一個高臺上大聲道:“我不管你們以前有沒有做過壞事,有沒有害過人命,從今天開始要是再被我看到你們作惡,我決不放過你們,要命的就給我走開,我要燒了這裏!”衆人一聽,紛紛跑開,李家堡的那些奴仆侍女一個個都跑了。楊銘和餘禮貴兩人四處放起火來,不一會兒,李家堡四處起火,濃煙滾滾,大火刮刮雜雜的燒起來,如此火勢,誰敢來救,只得任由它燒,一大幫行人在遠處圍觀,也有人叫好的,也有人嘆息的。
在衆人紛紛議論李家堡的大火是誰放的時,楊銘和餘禮貴已經在幾裏外的一座山上了,楊銘看着李家堡的火勢,道:“從此以後這裏的人們再也不會被他們欺負了。”餘禮貴說道:“是呀,我也算是跟着你行俠仗義了一回了,真是痛快。”楊銘一笑道:“餘大哥,其實你也是一個俠義心腸,豪情滿懷的人呀。”餘禮貴剛才的打鬥确實很恨,但是能看得出來這似乎是正在釋放他心中的抑郁,正在釋放他的潛力。楊銘環顧山下,不禁脫口吟出昔日所作的一首詩,詩曰:
山巅奏高歌,天地同聲唱。
與君醉百杯,我輩任逍遙。
餘禮貴贊道:“好詩,楊少俠,想不到你能文能武,不但武功好,還會作詩。”楊銘笑道:“這是我昔日所作的,我輩之人不能像凡夫俗子那樣,追求榮華富貴,我們要過得逍遙自在,這樣生活才有意義。”餘禮貴道:“是呀,你說的沒錯,楊少俠,我們認識一場,也算是緣分,能認識你,真的是我的榮幸,以後就讓我跟着你以前行俠仗義吧。”楊銘道:“餘大哥,謝謝你那麽看得起我,但是我是一個流浪的人,我都不知道我以後要去哪裏,你一定有家有室,怎能跟着我以前流浪呢。”餘禮貴道:“嗯,你說的沒錯,我還真的不能抛棄我的媳婦和老母呢。那麽,我們就此別過吧,我要回家去了,如果你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助的,随時找我就是。”楊銘笑道:“當然,如果我以後創立了一個門派,我就要讓你做掌門人。”餘禮貴道:“那怎麽成,你做掌門人,我做你的部下。”楊銘道:“這也行呀,要是真的有這麽一天的話,我一定回來找你的。”他們這話雖然是随口而出,但是十年以後,楊銘自立門派,叫“逍遙派”,逍遙派專結仁人義士,收狂放浪子為門人,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專除貪官污吏,深得老百姓與武林中人敬重,在逍遙派有一個堂,叫“伏虎堂”,伏虎堂的堂主便是餘禮貴,其下的人都練伏虎拳法,并且到後來,楊銘也把伏虎拳中那未練成的十三招給練成了,盡皆傳于餘禮貴,這一來也是應許了當日所說的話,二來也是紀念餘禮貴曾經所在的伏虎幫,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于是楊銘和餘禮貴分別,餘禮貴走後,楊銘獨自一人站在原地,心裏還在想着餘禮貴剛才說的話,自語道:“緣分,緣分,我與夏青姐姐的相遇便是緣分,但是緣分總是喜歡捉弄人的,我又何必再多想。”他本非性情中人,這麽一想,心裏也就開了,本來打算去洛陽的,這時他卻走了反方向的路。正是:無意擦肩即緣分,有心相識有幾人。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