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拔除內亂1

這一個多月吊唁過去,各國也踏上了歸程。姬寤生一早就起來了,正站在城樓上親自相送。各國使者寒暄過後,就由鄭國的馬車送到城外,和本國送行的軍隊彙合。

越國和晉國的送行軍隊在一處,兩國使臣也客套了一下。“這鄭候可是把咋們當賊防着呢。”

“豈止是賊。不過他這個樣子确實有先任鄭候之風。”

越國使者點點頭,表示贊同。“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之風,做事能屈能伸,看來鄭國是有争霸之心了。”

“天下之事,不盡如此麽。”

只怪這天下太誘人,只怪這江山,太讓人癡狂。

“姬完就此告辭,鄭候不必送了。”

“保重,孤就不遠送了。”

“姬完在此謝過鄭候。”“噠噠”的馬蹄漸漸遠去,身後跟着長長的車隊。吉子杞早就點好士兵候着姬完了。

“回菁華殿。”

空蕩的大殿中,姬寤生坐在候位上。下面的榻幾上跪坐着十幾個男子,最大的也不過三十,最小的才十二。對面坐的是鄭國朝中握有實權的大臣和史官。

往常都是坐在父候下首的,如今父候不在了,着鄭國的天當是他來撐起來。雪白的紗綄随風飄動,大殿裏不見了昨日的喧鬧,分外冷清。沒有人敢貿然開口。

姬寤生掃視了一遍,以後他就是這裏的主人了。

“今天把衆位大人招過來是為了做個見證,孤已經為公子們分封好了城池,過幾日父候正式入了陵寝以後,處理完了父候的後事,就回封地去吧。”

“謝君候。”

十幾個公子齊齊呼應。如今木已成舟,姬寤生已經繼承候位,若說以往還有些許念想,現在是一點想法也沒有了。其實也不是沒有,是不敢有。昨日在各國使者接待宴會上,就只有姬寤生攜帶太後武姜出席,整個宴會下來,并沒有發現姬段的身影。按照武姜的性格,斷不會讓自己最疼愛的兒子缺席這種對盛大的宴會。尤其還是父候的葬禮。自始至終,武姜都沒有提起過姬段,這位新任鄭候,自己的這位兄弟,真是深不可測。這種狀況誰敢有異動。

Advertisement

“老臣願意為君候作見證。”

“父候在時,常常對寤生念叨,大人們對鄭國鞠躬盡瘁,對父候忠心耿耿。如今寤生初繼位,今後還需要衆位大人輔佐。”

“君上言重了。”

只有姬段一人坐在榻幾上一言不發的飲酒。這種場合,也只有這個和鄭候一母同胞的弟弟敢這樣膽大包天,不當一回事了。

十公子姬已這段時日一直惴惴不安,直到聽到姬寤生下達了分封的旨意才略松了一口氣。緊張的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十弟。”姬已擡起頭正好對上姬寤生的眼。那樣幽深,仿佛一口深井,看不到底。

“不知君上有何吩咐。”姬已的身體已經開始顫抖。惹得姬段一聲輕笑。

“孤昨日夢到父候。”此話一出,衆人皆是一震。姬已說話已經有些結巴,“不知父候,父候他有何吩咐。”

“父候說他舍不得春姬。春姬夫人溫柔貌美,父候舍不得也是應該的。”

這春姬正是姬已的生母。公子去了封地是不可以把生母也一并帶去的,為的就是牽制,怕衆公子起異心。姬寤生這個時候說起這個是什麽用意,他可不認為姬寤生會真的夢到自己的母妃。誰不知道,鄭候最寵愛的,還是王後武姜。自始至終,鄭國候位之争的就只有出自武姜的兩位嫡公子。

“這,這,就讓母親去陪父候吧。”姬已終是舍棄了他的生母。

“孤也正有此意。從今日起你就為父候和你的生母守在祠堂吧。”姬已像被判了死刑。

“三哥,弟弟知道錯了,求三哥饒過弟弟這一回。”姬已已經瑟瑟發抖,語不成調,“弟弟不該為姬段所驅使,妄圖幫他奪取哥哥的候位。也不該在越國和晉國使者來時,挑撥他們與鄭國的關系,讓他們将軍隊立于新鄭城下,險些陷鄭國于危難之中。都是他,是姬段指使我的,請哥哥饒了我。”

“十弟,可不要因為父候過世就胡言亂語。”是姬段的聲音。

姬已咬咬牙,跪倒在地,“謝君候,為父候守陵是弟弟的榮幸。”

“那就這麽定了,父候定會明白你的孝心。如果沒有別的事,就都退下吧。分封的旨意各位大人看了如果沒有異議就退下吧。”

“諾。臣弟(臣)告退。”

“慢着,你們都當孤死了麽,這麽大的事居然滿這孤。”衆人一見來人,心裏就明白今天的事情怕是沒辦法善終了。

“父候過世,母後不是身體不适麽,孩兒就沒有通知母親。”姬寤生走過去似要饞住武姜,豈料被一掌推開。

“你瞞着孤送走你弟弟,有問過母親的想法嗎?孤可憐的段兒,小小年紀就要離了母親。”說着抱着姬段大哭起來。

姬寤生有些哭笑不得,“若說年紀小,小十二才十四歲。這是祖宗定下的規矩,沒有人可以不遵守,就算母親是太後,也不可以不遵守,也不可以公然冒犯孤。”

“你,你,你這個逆子。”說着就要往地上摔去。還未等姬段出手,姬寤生一把從姬段身上抱過武姜,“孤養你們這群廢物有何用,父候過世,母後郁郁身有不适,還不去請醫女過來。”姬寤生看着已經呆掉了的衆公子和大臣,“你們先退下吧。”

衆人巴不得趕緊退下,誰都知道這種事不知情最好。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對子木的支持,你們的喜歡也鼓勵着子木将文越寫越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