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見郝澄臉色不對,李學士也止住了喋喋不休的那張嘴,問她:“這書有什麽問題嗎?”

郝澄搖搖頭:“沒什麽,老師能否将這書借我翻閱一段時間。”

李學士嘀咕了兩句:“這市面上就有的賣,自己不能去買嗎?”不過看郝澄臉色難看,她又擺擺手:“得得得,瞧你這臉色,拿回去看便是了,看完記得還我!”

郝澄笑了笑,只是嘴角的弧度顯然是硬扯起來的,笑容很是勉強。因為這書的事情,她很是心神不寧,早早便應了卯回去看書。

江孟真正聽着負責田莊的王管事彙報今年莊子的收成和佃戶那邊收租的情況,結果就見郝澄陰着一張臉從外頭走了進來。

他做了個暫停的手勢,示意王管事住嘴,起身往自家小妻主的方向迎了過去:“今天怎麽回來的這麽早,我看你不高興的樣子。”

他瞥了一眼郝澄的手,對方手裏還拿着一本書,封面做得十分精致,風格一看,就知道是對手雲岫書坊出的書,墨客的大名還是于錦,文名是《大晉刑偵傳》。

“這是于錦的新書吧,我聽說這書還賣得很不錯,各大書局皆有售。”他頓了頓,道,“前半個月,于錦就和表姐名下的書坊解約了,我聽說是去了雲岫,對方書坊确實很看得起她,合約也給的豐厚。我們也挽留過,不過對方決意要走。你也知道,表姐的書坊算是晉國第一,名下也不缺她這麽一個寫書的,如果給了她太優厚的待遇,別的墨客難免有意見,所以……”

郝澄打斷了他的話:“這個我明白,她要是想走,誰也攔不住。”

晉江書坊的業務非常的多,為了保證每個月都有新書出售,書坊和很多文人墨客簽了五年的契書。內容大概是這些墨客每年都要完成一定量的書,看書的受歡迎程度來決定推廣的力度和印刷的數量。

因為書坊和全國多個書局有合同,又有自己的印刷廠,書坊,每一周還出一本薄薄的晉江志,大致連載各個書坊名下墨客的文章,也設置了讀者的來信這一環節,再通過坊間書的口碑和傳閱程度來評估書的受歡迎程度。

十年前這書坊就開始起步,到現在非常完善,名下文人墨客衆多,于錦只是其中有名的墨客之一,而不是晉江王牌,商人天性就是謀求利益的最大化,這一點郝澄也知道。

“那你是因為……”江孟真的話問了一半,欲言又止地吞下了後面半句。

他不說完,郝澄也能知道他想問些什麽,她的手指捏緊了手中的書,把那書本熨燙得極佳的封面都捏得皺巴巴的。

“我沒……”郝澄本來想說沒什麽,心念一動,又改口道“咱們先進去,進去我再和你談。”

做主家的妻夫兩個有事情談,可憐的王管事只能被撇在一旁,留在原地眼巴巴地等了。

Advertisement

郝澄拉着自家夫郎一路進了書房,她拉着江孟真在椅子上坐下,将于錦的那本書擱在他的面前:“你先前說這書銷量還很不錯,那書你看過沒有?”

江孟真搖頭道:“我只聽聞坊間說于錦又出新作,水平和構思大有回到先前巅峰狀态的水平。坊間評價很高,宮裏也有人傳閱,那雲岫書坊有意聯系戲班将其排戲傳唱,只是我還未曾看過。”

于錦的成績其實在她們書坊已經下滑了很多,這也是冰心和他都沒有決定開出大優惠條件留下于錦的原因。

郝澄最喜歡的《折桂記》是于錦比較早期的作品,于錦小的時候就是以出衆的記憶力聞名鄉裏,後來對方在家鄉投了一本《折桂記》,在《晉江志》上刊載,結果大火,便來了京都定居。

但後來于錦第二本和第三本書成績都不算好,她的文章就越寫越浮華了,而且追随那些大火的筆者,反而漸漸喪失了自己個人特色。雖然出書快,寫起文章的速度也特別快,但質量不行,看客們根本不買賬。

不少的于錦的老讀者,甚至拿這位少年成名的墨客和那位才盡的江娘筆,這次于錦的新書一處,追捧她的女君公子們又多了不少。

郝澄将那書翻開,往江孟真地面前推了推:“那你先看看,看完再和我說說想法。”

江孟真低下頭來,看看了書中的文字,起初的時候他面色平靜,還能點評兩下構思不錯,等看到後面,他的面色也越發陰郁,等到翻閱完,他甚至直接将書摔到了地上。

郝澄彎下腰将這書拾了起來:“這書我是借的老師的,答應好了要還她。”

“可這分明是你的……”說到後面,他又突然噤了聲,緊張地看着郝澄的神色,像是擔心說出來郝澄要承受不住。

郝澄狀似冷靜地替他把話說完:“分明是和我想出來的故事一模一樣,是吧。”

她把梗概給于錦看的時候,還沒有動手開始創作,第一稿也只是寫了萬把個字,後面她覺得不好,又改的面目全非。

但總體來說,她還是按照自己文章的脈絡來寫文的。文章的細綱和骨架是這本書的靈魂,為了能夠讓情節生動有趣,她按照草蛇灰線的寫作手法埋了兩條長線,也填充了許多自己臨時想到,怕忘記所以記下來的細節。

這份完整的大綱,用她記憶中的現代文寫,這文能寫百萬來字,但如果用比較通俗的白話文或者文言文來寫,文章最長也不過四五十萬。

于錦的新書是在這一個月內寫出來了,劇情豐富,而且基本上嚴絲合縫,一看就是做了很多準備寫出來的文章。但她只翻閱了幾眼,就知道這是自己的東西,被人改頭換面,換了個殼子就成功上市。

主角的名字,于錦換了一下。主要角色,和她設定的是一模一樣的。她設定主角愛吃什麽酸的,于錦書中主角就愛吃酸。她的主角有個撒謊手指會扣東西的毛病,個子高瘦,皮膚白皙,喜好玄色青衣,愛吃橙子,年紀二十出頭,笑起來的時候右邊臉頰有個酒窩,口頭禪是“XX的見鬼了”,還能夠和鬼神溝通,雖然有點痞氣,但該正經的時候就很正經,金手指是一支無意間得到的判官筆。

于錦的新書,主角也有個撒謊手指會扣東西的毛病,個子高瘦,皮膚白皙,時常裹在一件黑色的深衣中,愛吃橘子,剛剛弱冠之年,笑起來的時候左邊臉頰有個酒窩,口頭禪是“ZZ的真見鬼”,還能夠和鬼神溝通,雖然有點痞氣,但該正經的時候就很正經。金手指是一支祖傳的判官筆。

且不用說各個重要主角人設撞了,除了第一個故事和第二個故事與她設想的調換了下順序,後面的十來個小故事于錦連順序都沒改,有些配角的名字,于錦幹脆直接用她的。

一些妖怪的設定和名字全是她想的,這個世界的神話書裏面都沒有,于錦也沒有作任何改動。可以說,字全是于錦寫的,但骨架全是用她的。

她要是把自己的大綱随便丢給一個槍手去寫,不管是誰,都能寫出和于錦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品。

她自己的書按照自己的大綱寫完出書的話,只要看客們不瞎,一定會覺得這兩本書即視感極強。

若是個陌生人也就罷了,偏偏于錦還是她喜歡的作者,她拿着自己的書稿親自向她請教,結果發生了這個的事情,郝澄是覺得又難受又惡心。

江孟真安撫道:“妻主你先想想,那于錦來咱們家裏的時候,她有沒有在上面留下什麽痕跡。我們可以拿她的筆跡去鑒定,到時候你快些把那四萬字公布出來,想要懲處她也不是的大問題。”

不消說,于錦肯定是直接剽竊了郝澄的創意和思路,但問題是現在于錦已經出了書了,郝澄才寫了四個故事,而且于錦的書出了好幾日,要等到郝澄的書印刷出來,那也得需要一些時間。于錦在先,又沒有什麽确切的證據,能夠證明是于錦做的剽竊,對方完全可以倒打一耙。

“她好像是寫了一些,不過在很後面,我還沒寫到那裏。”郝澄連忙起身把書架上的文稿寫出來,結果發現于錦寫的備注的地方,悉數被人用墨跡遮掩了。

想來于錦是一開始就做好了剽竊的準備,連細節都處理地這麽到位。

郝澄捂住自己的眼睛,喃喃道:“那要怎麽辦?”要她自認倒黴,這是她花了許多心血的作品,不見諸世人她不甘心。而且于錦憑着她的作品獲得了榮耀,讓對方一點懲罰都沒有,她更咽不下這口氣。

江孟真沉默不語,顯然也在思考對策。郝澄擡起頭來,定定地瞧着他:“夫郎能不能再一次将她約出來?我想先和她談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