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如江孟真所言,第二日的時候,郝澄和江孟真的封賞便到了,連帶着江家和林家因了江孟真的緣故,受了新帝器重。
郝澄除了是太女太傅,還擔了個禮部尚書的職位,從五品的知州,到如今的二品大員,郝澄可謂是一步登天。
衆位朝臣中,能夠穿二品文官朝服的,基本上各個都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不惑之年能夠達到這個成就都是年輕有為,郝澄卻是張極其年輕鮮活的面孔。
一堆朝臣往那一站,就數她最紮眼。郝澄一開始有點擔心高處不勝寒,她升職這麽快,又不是什麽世家大族出來的,也沒有什麽所謂的從鳳之功,難免招人妒忌。
江孟真卻這般開解她:“我瞧着禮部尚書的職位卻是再适合不過,妻主莫忘了,你離開京城去雲州之前是什麽職位。”
郝澄便想起來,她原先做過一段時間的禮部侍郎,對禮部的這些人還是相當熟悉。侍郎往上升一升,便是禮部尚書了,離她初做侍郎的時候,也過去五六年,這個時間也算不得短了。
郝澄嘆了口氣:“可這五年我又不是在禮部任上,這做起事情來難免有些生疏。況且我的年紀也太年輕了些。”
五年要從侍郎跳尚書已經是快的了,有些人在一個位置上熬上二十年也不見得能有這種跳躍性的升遷。
江孟真不以為意:“我覺得這還真沒什麽受不住的。”見郝澄還是心有不安,江孟真又細細跟他解釋:“新帝真是用人之際,那些陪她打這個天下的,位置反而不會很高。她需要人來制衡這個朝廷,這朝野上下,沒有比妻主更合适的。”
郝澄只覺得他情人眼裏出西施,所以什麽都說她好:“瞧你這話說的,我怎麽就是朝廷上下最好的了。”
江孟真含笑道:“這并非是我玩笑話,世家弄權,威脅到新帝地位。軍權又需掌握在陛下手裏,她若是真愛護那些将領,好點的杯酒釋兵權,差些的就直接按個名頭抄家。妻主出身寒門,卻年紀輕輕官職禮部尚書,可以讓天下人看到陛下對寒門弟子的看重。但我出生世家,陛下要糊弄世家,也可以拿我找借口。”
郝澄要是再歷練幾年,或者說年長些,他估摸新帝就不是讓郝澄做什麽禮部尚書,而是直接讓人進入內閣,做百官之首的宰相了。
郝澄仔仔細細想了遍,也覺得是這個道理:“那陛下提拔林家,是安撫你,提拔江家,又是為了制衡,給你提個醒了。”
畢竟新帝既然耳目衆多,消息來源又廣泛,也不可能不知道江孟真和江家不和。
江孟真誇贊她道:“妻主甚是聰慧,陛下的确有這番用意在裏頭。”
誰不知道他那生母根本就是個繡花枕頭 ,做個小官管幾十個人還行,真要做大官,她絕對的是有心無力,只會頻頻犯錯。
不過這倒也是提醒了他,江母那邊他要多放些心思,免得對方犯蠢,做出什麽牽連九族的大事來。
他雖說幾乎和江家斷了聯系,但血脈是無論如何斷不了的。
郝澄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她不免有些憂慮:“岳母大人那邊……”
江孟真安慰她道:“我母親那邊你犯不着太過擔心,她的身子骨不好,要是再縱情一些,怕是也活不了多久的。”
江母如今也已經将近五十,雖說出身富貴,但她長年被酒色掏空了身體,依着他對江母的了解,對方頂多能夠再活一年。
他只要派人看着她,不讓她在這一年內幹些太過的蠢事就足夠了。
江孟真和江母關系不好,但到底那是他的母親,這種時候,郝澄也不好說什麽幸災樂禍之類的話,只是輕輕地環抱住自家夫郎,安撫着他和肚子裏的孩子。
一切的按照江孟真預料的那樣進行,皇帝給了一個提拔郝澄做禮部尚書的好理由,又在平日裏表現得對她十分恩寵。
新帝登基,有人是想和皇帝作對,但絕大多數人還是盼着讨好皇帝,因此郝澄這個皇帝跟前的大紅人便成了圍堵的對象。
每日都有人送拜帖過來欲登門造訪,但郝澄全把人給推了,說是府中夫郎懷有身孕,沒辦法接待外客。
江孟真的名頭,大部分是聽說過的。這樣一個人做了父親,實在是很難讓人置信。可如今郝敏都三歲了,在家中深受父母寵愛,如今江孟真還懷了第二胎,和妻主恩恩愛愛的,沒亂七八糟的人,倒也十分讓人豔羨。
江家這幾個月都安安分分的,但在江母沒有丢了性命之前,江孟真是不願意把江家大宅邊上那些暗哨撤下來的。
眼瞅着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江孟真的肚子也一天天地大了起來。
在半年之後,這個在爹親肚子裏就吃了不少苦頭,生命力十分頑強的孩子,終于也迫不多待地要來到這世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