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十二
新學期開學後,在一起學習生活了多年的我們五個人,在上初三的時候終于不能在一個班上課了。但是我們的教室卻是緊挨着的,按照我們之前的約定,下課之後我們還是會聚在一起,而放學、上學的路上自然是在一起,除了在課堂上,其餘的一切好像都沒有變,只是王嘉悅所在的重點班總是壓堂,所以放學後我們四個往往就要在她的班級門口等上很久。
“不好意思!又讓你們等我這麽久,我們李老師又壓堂了!”一天放學我們在王嘉悅的班級門口足足等了二十分鐘,她的班主任李老師才把她們放出來,看到我們幾個一直站在教室門口等她,王嘉悅的臉上一臉歉意。
“沒關系。”陸媛、薛子洪和張超同聲說道。
“真不愧是重點班啊!每天放學基本都壓堂。”我同情的看着那些從裏面走出來的學生。
“好了好了!我們該回去了!”陸媛催促道。
“王嘉悅,今天你們都講什麽了。”張超突然問起王嘉悅班級的學習進度。
“也沒什麽,就是多做了很多練習,有不懂的當堂提問!”
“哦!”張超做了個了解的手勢。“看來還是題海戰術啊!”
“看來學校是要保這個班全部進省重點啊!”薛子洪感慨道。
“走吧!回家去吧,咱們是沒有這個命了。”張超語氣酸酸的,說罷我們就一起回家去了。
之後的生活我們基本上變成了學校、家兩點一線,為了應付越來越繁忙的學習,陸媛和王嘉悅早就停了少年宮的美術班和舞蹈班,而我和薛子洪、張超打籃球的時間也越來越少,甚至幾乎沒有了。而在課堂外我們繼續保持着一有時間就聚在一起,但由于王嘉悅的班級老是壓堂,所以我們大多數都是在王嘉悅班級門口等她,但就是這些也引起了一個人的不滿,她就是王嘉悅的班主任李老師。
李老師是從去年的畢業年級調回來的,按正常的程序她教完畢業班應該回到初一繼續帶班,但是學校剛剛成立重點班,就把她直接再次調回初三帶畢業班。李老師今年40歲左右,正是一個老師精力最充沛,經驗最豐富的時候,而且她的教學态度是全校出了名的認真負責,就是對于學生過于嚴厲。
有一次,我去我們老師辦公室送語文作業,路過李老師辦公室的時候聽到了這樣的對話。
“每天都去班級門口找你的都是什麽人啊?為什麽天天去找你啊?還有男有女的,影響多不好你知道嗎?”這聲音是王嘉悅班主任李老師的,而我怎麽聽都覺得她說的是王嘉悅,就在門口假裝系鞋帶偷聽了起來,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是我不希望因為我們的事情讓王嘉悅為難。
“他們是我家鄰居,我們從小就在一起,已經一起上學回家十多年了。”裏面果然傳出王嘉悅的的聲音,而她的回答居然不卑不亢。
“你多大了,自己不能回家啊?再說和那些人天天在一起,多掉你的身價,影響你的學習不說,也讓班級同學議論啊!你知不知道,班級許多同學就說你們這夥人早戀,這在學校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李老師嗓門很大,加上情緒激動使得聲音更大,門外的我聽了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現在已經有人把我們扯到早戀這個話題上了。
Advertisement
“李老師,我們以後會注意的,我也會抓緊自己的學習。”
“那你能不能保證,以後不和那些人再來往了。”李老師的語氣緩和了許多。
“不能,李老師,他們是我最好的朋友,從幼兒園到現在已經這麽久了,這麽多年他們也幫助了我很多,我不能傷他們的心。”王嘉悅難得反駁別人,尤其是老師。
“你看看你,說你還不聽,你現在和他們不一樣了,你要為你的未來考慮,你再想想吧。”李老師又激動了。
“我和他們沒什麽不一樣的,我會抓緊學習的,但朋友不應該和學習成績混在一起的,李老師,我先回班級了。”王嘉悅語氣堅決的說道。
我抓緊時間從李老師的辦公室門前離開了,沒有繼續聽他們再說什麽,但是我為王嘉悅感到高興,那個從不和別人頂嘴的丫頭現在居然敢頂撞老師,而且是為了我們這幫朋友,我對她真的是刮目相看。我突然覺得這不是我認識的王嘉悅了,同時也讓我覺得我們不在一個班學習對王嘉悅也有一些好處,她終于長大了,變得可以自己獨立了。
另外通過這件事我對李老師也有些意見,我們幾個雖然沒有進入重點班,但是我們自覺也不算是調皮搗蛋的學生,而她偏偏給我們劃分到了她所謂的壞學生中,也許在她的心中只要沒有進入重點班的都是壞學生,我不禁為這樣唯考試論的教育感到悲哀和不解。
王嘉悅有了變化,而陸媛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原來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她還算是努力學習,唯恐被我們落下太多,但現在我們已經不在一個班級了,她也失去了動力,基本不怎麽學習。偶爾聽薛子洪說,陸媛經常不寫作業,課堂上說話、睡覺,已經成為了老師最頭疼的問題學生了。
為此,我們幾個輪番勸說過陸媛,但是已經野了心的陸媛再想讓她安心學習已經很難了。我覺得是學校的分班制度把陸媛本來僅存的一點點學習熱情給徹底摧毀了,我們也是幹着急毫無辦法,學校似乎只關心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并不關心學生們因為過度的學習和巨大的考學壓力而産生的心裏變化,直到“王寧自殺事件”的發生。
王寧是我們在學前班、小學和剛上初中時的班長,在小學時和王嘉悅經常争奪班級第一名,小學六年級就入團,也經常獲得校“三好學生”。王寧在我們小學老師的眼裏就是好學生的代名詞,所以一上初中,初中的班主任還是非常器重王寧的,繼續讓他當班長。
但是初中和小學是不同的,可能是王寧的學習方法不對,也可能是他真的在小學就用光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反正他在初中的學習成績并不好,不要說在班級争第一了,就是班級前十都進不去,而且一次考的比一次不理想。我們初一時的班主任嚴老師對他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常常在大庭廣衆之下說他是“傷仲永”,這些都讓王寧郁悶不已,所以他加倍的努力學習,但是他越着急,效果卻越不好,等到上了初二甚至出現了單科不及格的現象,尤其是物理他學的一塌糊塗,這個時候的王寧早已經沒有了上小學時的意氣風發。
由于學習成績越來越不好,越不好他就越着急,最後王寧的性情也變得很古怪,經常胡亂發脾氣,甚至不可理喻,最終鬧得同學和朋友也離他越來越遠。如果在這個時候班主任能夠對他多一些關心也許他會好一點,可是嚴老師看到他不但學習成績不好,人際關系也處理的不好,班級的日常事情也不太管,就直接撤了他的班長職務,這對王寧又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等升入初三重新分班的時候,王寧的成績已經只能進入普通班了,于是他被分到了初三四班。在這個時候可能很多人已經很難注意到王寧這個人了,一個原因是學習任務重,另一個原因就是此時的王寧真的泯然衆人了。
有一天,我在操場上看到王寧一個人坐操場一角的沙坑邊上發呆,就走了過去打了聲招呼:“王寧,你在看什麽呢?”
“楊仟啊!放學不想回家,坐在這裏靜靜。”王寧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這個淺淺的沙坑是學校開運動會時用來進行跳高跳遠比賽的,平時很少有人來這兒。
“早點回家吧,不然你家人要着急了。”我知道這幾年來王寧的心情一直不好。
“回家幹什麽,我已經看到了我的未來。”王寧沒有看我,眼睛死死的盯着沙坑說了一句我聽不懂的話。
“你說什麽?”我覺得王寧的情緒不太對。
“沒什麽,可能是學習累了。”王寧可能覺得自己說錯了,回過頭微笑着解釋。
“你別太勉強自己,有時間多做做戶外運動,放松放松心情。”
“也許你說的對,楊仟你的籃球打得不錯,有時間教教我。”
“行啊,等有時間我教你。”
“好了,楊仟,我要回去了,等有時間一定教我打籃球啊。”
“好!”
“走了,拜拜!”
看着王寧離開的背影我總是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傷,一個在小學被當成是天之驕子的人,在初中卻是所有人都對他不聞不問,這種落差不是那麽容易抹掉的。但我卻沒有想到這竟然是我和王寧的最後一次對話,因為在我們對話的第二天就發生了震驚全市的“王寧自殺事件”。
據說當天晚上放學後王寧等班級所有人都走了後,把自己鎖在教室裏,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我的人生走在一個圈兒裏,我每天都在這個圈兒裏不停的走着,沒有出路,如今我要把這個圈兒變成句號,劃下我人生的終點,也許這就是我的出路。”随後王寧用刀割腕自殺。幸好他班級的一個女生因為把課本忘在了教室去而複返,才發現了自殺的王寧,滿桌子的鮮血把那個女生吓得滿走廊大喊大叫,聽到喊聲的值班老師撞開門後馬上把王寧送到了醫院。
王寧并沒有死,但是精神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說話總是胡言亂語,而且什麽人都不認識了,他的家長給他辦了休學手續并帶他到大城市去看病,從此王寧離開了我們學校,也離開了我們的生活。
而那個最先發現王寧自殺的女生也被吓得精神出現了問題,随後也可憐的辦理了休學手續,她算是王寧自殺的最大犧牲品了。
“王寧自殺事件”後,全市所有學校都把學生的心裏健康當成了一個重要的課程,在每周都會上兩節心裏健康課,而且也盡可能的為學生安排了很多課餘節目,老師們也更加關心學生的心裏變化,這些措施也算是學校的“亡羊補牢”了。
但是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在初三面臨着巨大考學的壓力下,王寧的事情還是被大家漸漸的給遺忘了,就算偶爾有人提起,也總覺得是好遠好遠的事情了,也許這就是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