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唯願與君長相守

明道元年,丁氏父子發動政變廢幼帝,大将軍丁邵文囚禁惠寧公主,同年下召以不德之罪賜死。

一席秋風卷起滿地枯黃,天空逐漸朦胧陰暗,少頃,荒蕪的地上落起了雨,枯樹凄涼,連這天空下的雨都是帶着微冷嘲意的。

東京城外的亂葬崗處于山林溝谷間,陡斜的山坡上靜躺着滿地枯骨,雨水将枯骨堆中的雜草淹沒,前朝最受寵的惠寧公主就在剛剛被扔到了此地。

新任天子以一杯牽機酒将其賜死于天牢,昔日恩情不複,無情到連屍首都不願取方寸地埋葬,只讓宮人扔去了城外的亂葬崗。

狂風在頭頂咆哮,趙宛如躺在荒草中将雜草壓出一輪淺窩,雨水滲透進去冰冷刺骨,微睜着眼睛,抽搐着身體漸漸由四肢向中間失去知覺,體溫也在逐漸流逝,刺鼻的血腥味充斥在風雨裏,讓她感到窒息。

眼越來越模糊,身體越來越無力,而心,無時無刻不在恨,她恨,可她只能恨自己。

彌留間,眼前灰蒙的天空中突然多了一道墨白,墨白下是一個熟悉的身影,李少懷撐着一把墨繪的油紙傘坐在輪椅上出現在趙宛如眼前。

撐傘的人微顫一聲,随之油紙傘被風吹落卷到了地上,連着卷了數十步遠傘尖嵌入泥土中,雨滴滴噠噠流落進了傘內。

幾乎同時,輪椅上的人撲倒在地顫巍着身子将冰冷的人抱入懷中。

此刻蜷縮在李少懷懷中趙宛如能感受到她的身心都在顫抖,也清晰的的看見了她眼裏流露的悲傷,或許李少懷也在流淚,只是大雨将她的淚水抹去了。

李少懷腿上的傷,是因她所致,更是那奸人丁紹輝所為,這剝骨拆肉之痛,她亦不過只是嘲笑爾爾,“你,不很我嗎?”

李少懷顫抖哽咽道;“公主在少懷心裏,只有愛。”

李少懷的話深深的觸動了趙宛如的心,原以為她會就此了結一生,一人來一人去,除了恨,沒有牽挂。

她總算明白了,即便生前無論多輝煌,一朝失勢便再無人問津,而她如今的處境別人怕是躲都躲不及吧。

李少懷啊,李少懷,我從前怎就未發現你的好呢!

她苦笑,明明是自己不願意承認她的好,害怕她的好,一直逃之避之,才造成如今。

可是李少懷啊,今生是我負了你,“若有來世,唯願與君長相厮守。”

這是趙宛如留給李少懷的最後一句話。

而李少懷最後的出現,讓趙宛如帶着一世遺憾與愧疚離去。

最後人們在東京城外的亂葬崗找到了失蹤數月的汾州刺史屍首,最後由長春觀的靜真師太将其屍首帶回,葬于長春觀後山的桃樹下。

窗外有泉流聲,也有鳥啼,微風将後山的花香拂進房間,趙宛如聞着花香睜開了眼。

周遭的環境似乎陌生,又不陌生,是一種久違的熟悉感,就好像曾經在哪兒見過一般。

木制雕花的漆床簡單到連簾帳都未設,房間裏的擺設也極為少,只有牆上挂着一副字,以及案桌上擺放了一個小小的銅爐,裏面散發的味道她一下便知是那檀香。

她又左右瞧仔細了些,雕花的漆床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屋子,屋內簡單的陳設更不像是大內華麗的殿堂,過于清幽了些。

夢中的身死的那一刻記憶讓她頭痛欲裂,“我是...死了嗎?”想到此,趙宛如內心一震。

——吱——

房門被輕輕推開,進來的是一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大的少女。

趙宛如似乎很是驚訝,以為自己真是入了地府與妹妹相見了,可是一看妹妹的樣貌,明顯只有十四五歲的樣子,“你...是人是鬼?”

趙靜姝對姐姐的這番話感到奇怪,好生生的怎問這種不明所以的話,“阿姐你這是怎麽了,昨夜還好好的...”

若是說相隔多年未見她不記得自己這個妹妹了那這份驚訝也應該是在昨天剛見面的時候,昨天倒沒什麽,這都敘舊了一夜…趙靜姝眉頭緊皺走上前伸手撫上了她的額頭,又象征性的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奇怪道:“也沒怎麽樣啊!”

趙宛如退開一步走到了銅鏡前,看到自己的容貌不由的一驚,連忙問道:.“現在是多少年?”

“景德元年啊。”趙靜姝答道,“完了,阿姐莫不是睡了一覺将腦子燒壞了吧?”

趙靜姝撇着眉頭苦惱,剛剛替她看了看發現也沒有異樣呀。

趙宛如不顧妹妹的自言提步匆匆出了房門,秀拳提到了胸口,驚喜的望着外面的一切。

景德元年,她才虛歲十六,于是她記起來了,少年時她曾替禦駕親征的爹爹前去雙峰山的元慶觀祈福,順便接自幼為道士的妹妹趙靜姝回大內。亦是這年,她在回東京的路上遇到了李若君。

“志沖師姐。”院外一個穿道袍的小道士入了院子,看見趙宛如後頓住了腳步不敢往前,顯得有些羞澀。

趙宛如一改作日那冷漠的态度,謙和有禮的朝小道士微笑。

小道士見狀才将那幾分羞澀收起回笑着點了一個頭。

從前,她是皇帝長女,皇帝子嗣極少于是對她萬般寵愛。而她少時聰慧,生的端莊,才貌雙全以及帝姬身份讓她生來就帶有一股傲氣,不茍言笑,更不會再人前嬉笑,時常冷着臉。

也是這份傲氣,害得她上一世選錯了人。

趙靜姝跟随她出來,志沖是她在道觀內的名字,“可準備好了?”

小道士點頭,将不舍寫在了臉上,厚厚褶皺着,“師姐真的要走嗎?”

趙靜姝輕輕的摸了一下小道士的頭,她的身份除了師太,再無旁人知曉,就連這次趙宛如也是微服私訪來的。

“我,不得不走。”

“聽師兄們說師姐是要回東京了。”她們都只知道趙靜姝出生于東京。

聽到東京二字,趙靜姝眉頭攏起,“是啊,東京城。”

小道士将不舍二字剔除成了擔憂,“聽說官家禦駕親征在東京城三百裏之外的澶淵與遼開戰了。”

趙宛如在一旁聽着,她比誰都清楚這些,她知道最終爹爹會戰勝遼國,而他懦弱受奸臣慫恿戰勝卻還簽訂了讓大宋蒙羞的澶淵之盟,不僅未收回燕雲十六州,而且還要年年繳納錢糧。

好也不好,明明是戰勝,卻如戰敗一方反到要賠禮,是和何道理?

趙宛如不好去評判自己的生父,雖明白此為大宋之辱,可它也換來了之後多年邊境的安穩。

至于那些奸臣趙宛如不屑去提,曾經她因聰慧又因官家寵愛插手朝政,雖不是她親自,可朝中多有她安排之人。

如今她想再拉攏兩個人,楊業的六郎,楊延朗。雍熙北伐慘敗,官家對遼一直心存畏懼,大宋逐漸處于被動一直忍讓,而契丹人卻得寸進尺步步緊逼,不斷南下。

大宋缺将而抗遼之中比較有能力的守邊将領,趙宛如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這個楊六郎。

還有一個是曹家四郎,曹玮,她想着這個時間曹玮應當在渭州任知州。曹玮沉勇有謀,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後期卻遭人陷害…想到此,當年是自己親手迫害了他,讓驸馬丁邵文接替其位置,趙宛如暗恨。

如今這個年紀,自己的同胞弟弟尚在襁褓,她知道官家六子除了自己的同胞弟弟皆會夭折,未來皇位無論怎麽樣都是落在弟弟手裏的,可誰又知道,她一念之差選錯了驸馬。不僅處處奚落李少懷,還助纣為虐讓奸臣丁謂父子權勢滔天,不僅迫害忠臣良将,更恩将仇報将提拔他們的宰相陷害排擠出朝堂。

最後她自己也食了惡果,丁氏父子篡位,奪了弟弟的皇位将她賜死。

“阿姐這是怎麽了,好像比昨夜開心了很多?”趙靜姝有些看不懂這個自幼分離從東京大內來接她的阿姐。

昨夜還是冷冷淡淡的不屑,而今日一起床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我做了一個夢。”

“夢?”

“是啊,一個不願意繼續沉睡的夢。”趙宛如将頭探出車窗,眼前,溪流清澈,樹也蔥綠,與夢裏的死寂不同,這裏充滿了生機。

過于真實的夢讓她心有餘悸,也讓她對這些曾經從不在乎的東西都視為了珍寶,不敢不惜,“你看這外面的春色,多好啊。”

趙靜姝瞥向窗外,很是尋常。又看着阿姐,甚是奇怪,不是傳言惠寧公主趙宛如清冷,仗着官家的寵愛對那些高官勳爵子弟都是不屑一顧的,極少有東西能入她眼。

怎麽趙靜姝瞧着她很是普通呢,十多年的道觀生活讓她無所争,就算是重回了皇家,她也只求安穩。

趙宛如撲枕在車窗,享受着清風,趙靜姝呆愣的笑了笑,“這段山路還要走很遠,前面沒有歇腳的地,只能在附近的溪流處生火歇息一晚了,靜姝自幼生長在山中,不知阿姐你...”

“我無妨。”

趙宛如閉着眼睛回答的輕松,她清楚的記得上一世,臨到濮州在溪流旁歇腳,春日回暖山中野獸出沒,她們被群狼圍攻而三妹為救自己被野獸所傷。

也是因此求醫,得知道士李若君在濮州,李若君與三妹是舊識,三妹傾心于她,嫁于她。

李少懷是因自己進的宮,因為趙宛如第一次見她的時候覺得李少懷溫文爾雅生的也好看,又是個道士,比那些故作清高的勳爵子弟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知她喜歡讀書便騙她入宮,之後順利引誘李少懷做回了寇準的學生,讓她參加科舉成為了天子門生,最後卻遭她抛棄。

只是因為趙宛如知道了她是女子的身份,直到上一世死前李少懷告訴她,她是心甘情願被騙的。

只因一句公主永遠在少懷心裏。

想到此,趙宛如咬了咬牙,上一世的錯誤她絕不會再犯。管她男女又如何,丁邵文得她幫助青雲直上,到頭來卻迫害曾有恩于他們的皇家,而她處處給李少懷臉色,處處排擠她,可最後在自己身旁的亦只有她。

還記得自己臨死前含恨對李少懷說的話,趙宛如再次發誓,既然上天給了她第二次機會,那麽這一世,她要護自己,亦也要護李少懷,一世長安。

下人們拾來木柴生起了火堆,趙靜姝拿着一件披袍遞給趙宛如,“春日夜裏還寒,阿姐還是多穿些衣物。”

“謝謝。”

趙靜姝一愣,謝謝二字從她嘴裏說出讓她感到錯愕,又覺得這樣的姐姐才好。

趙靜姝憨笑着坐下,不光嘴上不停,就連手中也不安分,十幾年的道觀生活也未能讓她靜下心來。她的性格曾經是趙宛如羨慕的,不用顧慮旁人的看法,不怕大臣們的指指點點,敢愛敢恨,也無欲無求。

趙宛如的侍衛帶着幾個下屬去了山林,想要趁着天未黑去打些野物,也是想借機讨好公主。

蟬鳴驚叫起,烈火燒裂枯木滋滋作響,一旁清泉發着潺潺的流水聲,除此外安靜得能聽見微弱的呼吸聲。

“有狼...狼!”看守的侍衛驚坐起,下意識的拾起了劈柴的手刀又将腰中的環首直刀抽出,揮動雙刀故作鎮定,“二位公主不要怕。”

上一世趙宛如的确很怕,相比起小她幾個月的妹妹她自愧不如。

三妹所受的傷在身上,李少懷為其診治施藥不可避免肌膚接觸。大宋最重女子貞潔,她也正是因為這個向爹爹請旨賜婚,而李少懷因顧及三公主名聲不得不領旨脫了道袍為驸馬。一想到此趙宛如心如刀割。

她已失去了一世,這一世她又怎舍得再次失去。

餓狼兇如虎,口水滴落青石,映襯着火光的倒影撲向她們,趙宛如一把推開三妹,閉上了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