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老謀深算

松鶴堂的上房明間裏,姜天佑也正在同姜老太太說挑選兩位姑娘進宮給公主陪讀的事。

“......不知道這兩個人選母親心裏有沒有定下來?”

這幾日孟姨娘一直在他面前提這句話,姜清玉也經常在他面前說,他不得不來姜老太太這裏探探口風。

最好能說動老太太,讓姜清玉進宮陪讀就最好了。

姜老太太怎麽會不知道他的心思?

說起來她生的這一雙兒女,女兒是個性子懦弱的,很怕事。能平平安安的做到現在這個惠妃的位置已經算得是祖上燒高香了,她不敢再奢求其他。兒子倒是用條命掙了個永昌伯的爵位,但是個沒有城府的,心裏有什麽事都明晃晃的顯在臉面上。在官場上,他這個性子行?

她就嘆了一口氣,也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接問道:“這是孟姨娘和玉姐兒鬧着讓你過來跟我探聽口風的?是不是她們兩個想要讓玉姐兒進宮?”

姜天佑微怔。

他可沒想到姜老太太竟然直接就将這話給挑明了說。不過他也知道姜老太太一向不喜歡孟姨娘,忙找補:“沒有的事。這件事她們兩個壓根就沒有在我面前提起過一個字。是我心中好奇,所以才問母親的。”

這樣的話也要有說服力才行。

“我雖然老了,但眼還不瞎,心也不盲。”姜老太太用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目光看着姜天佑,“不是我說你,你的心也不能太偏了。就孟姨娘生的那一雙兒女是你的孩子,婉姐兒,萱姐兒和雲姐兒她們就不是你的孩子?怎麽就不見你為她們說什麽話?”

雖然她也不見得有多喜歡姜清萱和姜清雲這兩個孫女兒,但也覺得姜天佑這個做父親的确實有點過分了。只怕連這孩子的兩個生辰都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她也不想孟姨娘一人獨大。最好兒子能雨露均沾,為姜家多多的開枝散葉才行。不然就孟姨娘天天把持着姜天佑,那姜家不是要子孫後代凋零?

雖然府裏還有四個姑娘,但姑娘加總是要嫁出去的,往後是別人家的人。只盼着她們都嫁的好,能為永昌伯府帶來助力。這也就不枉生養她們一場了。

姜天佑被她這樣一說,面上就有些讪讪的。

摸了摸鼻子,他就說道:“雲姐兒不是還小,才八、九歲,進宮肯定沒她什麽事。萱姐兒看着也就比木頭多一口氣罷了,木呆呆的,讓她進宮,只怕看到宮裏的貴人都要吓的不敢說話了。至于婉姐兒,您以前不是很不喜歡她麽?嫌她太淘氣,性子太野了。”

Advertisement

“你這說來說去的,旁人都不行,也就只有玉姐兒才能進宮了?”姜老太太鼻中輕哼一聲,“既然你都已經決定了,還來問我做什麽?你才是伯爺,這府裏不還是你說了算?”

頓了頓,又氣道:“你的腦子都長在孟姨娘身上,這府裏哪裏是你說了算,分明就是她說了算。”

想到自己的兒子事事都要聽另外一個女人的話,心裏不由的就很生氣起來。恨不能現在再回甘州鄉下去,眼不見為淨。

姜天佑知道老太太生氣了,忙賠笑說道:“母親說的這叫什麽話?她怎麽能跟您比?兒子自然什麽都聽您的。您說什麽就是什麽。”

姜老太太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一點。不過還是很不高興的瞪了他一眼。

其實她心裏早就定好了要誰進宮陪讀,但想了想,決定暫且還是不要告訴姜天佑的好。

別看現在姜天佑在她面前話說的好聽,但若是她告訴他,玉姐兒為人驕橫,做事莽撞,進宮只會惹禍,絕對不能讓她進宮的話,只怕姜天佑轉頭就會去告訴孟姨娘。孟姨娘會甘休?肯定要唆使姜天佑再在她面前來說這件事的。姜清玉只怕也會跟着鬧騰。

她可是知道姜清玉這幾日表現的都很不錯。沒有在課堂上打瞌睡,刺繡女工也學的還算認真,不就是想要做給她看?

所以罷了,暫且還是過幾天清清靜靜的日子。

姜老太太便沒有再說這件事,轉而問姜天佑:“我前幾天聽說大都督大敗鞑靼部,鞑靼部要遣使臣進京來求和。還聽說大都督已經班師回朝了,是不是都是真的?”

深宅的婦人比不得男子,不經常出門,所以這些消息知道的自然比經常外出的男子要慢。

“是真的。”姜天佑的臉上有幾分不高興的樣子,“捷報是早就傳到了兵部,皇上也看過了。龍心大悅,說等崔季陵領着大軍回到京城的那天,會遣太子殿下出城二十裏迎接。算算日子,只怕再過幾日大軍就該回來了。”

語氣酸溜溜的。

要是他這次也随軍去北征靼部,肯定也會立有軍功。到時得太子殿下出城二十裏迎接,是多榮耀的一件事?但是當初皇上将挑選北征将領的事全權交由崔季陵負責,他竟然提都沒有提到過他。

姜老太太知道他心裏的不甘,就說他:“你不要總是對大都督存有偏見。能做到大都督這個位子的人,肯定是有過人之處。更何況他原本還是個文人,半路才投筆從戎,竟然就能做到大都督這個位置,還被封了靖寧侯的爵位,必然是很厲害的。你若當真惹惱了他,他要出手懲治你,肯定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老太太眼光确實是很毒辣的,看問題看的很清楚。不過姜天佑卻很不以為然的樣子:“上次您不是說他們崔家和我們姜家是世交?既然是世交,他還能出手懲治我?他還要叫我一聲世兄呢。”

想想崔季陵要叫自己世兄的樣子,姜天佑就覺得揚眉吐氣起來。

姜老太太瞥他一眼。

明明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但竟然還這樣的幼稚。和崔家是世交這一層關系,自然是為了往後能攀附上崔季陵。難道還真要崔季陵叫姜天佑世兄?肯定是還要畢恭畢敬的稱呼他為侯爺,或者大都督。

不過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很好面子的人,所以姜老太太也沒有将心裏想的這些話說出來。想了想,就說道:“我也很有些日子沒有去靖寧侯府看望崔老太太了。明兒你去準備些禮品。不用太貴重,就一些時新的瓜果和糕點罷。後天我過去一趟。”

還是剛上京的時候去過靖寧侯府一次。雖然已經是世交,但若是去的太頻繁,只怕也要叫崔老太太以為她是想要攀附他們,心裏反而會瞧不上他們,慢待他們。這帶過去的禮品也是一個道理,太貴重了,總怕崔老太太多心。

姜天佑應了下來。

姜老太太點了點頭。擡頭看到東廂房的屋裏還亮着燈,雕花窗子開了一半,能看到姜清婉正坐在臨窗的木炕上,手裏拿着一只繡繃,低着頭在做刺繡。旁邊站着紅藥,應該是在指導她。

前兒姜老太太特地的讓人叫了周嬷嬷過來,說了想要讓周紅藥在姜清婉身邊服侍的事,周嬷嬷聽了很樂意。

一來,在姜清婉身邊服侍,每個月都有月例銀子可以拿,可以接濟家裏。二來,姜清婉畢竟是伯府裏的姑娘,而且看着也是個溫和好相與的人。若紅藥在她身邊服侍的好,往後等大了,到可以出嫁的時候,姜清婉能給她指一門好親事就是再好也沒有了。不比他們自己找的好?一個教刺繡的人家,能找到什麽樣的好親事?

于是周嬷嬷當即就應了下來。回去跟周紅藥一說,周紅藥也願意。簡單的收拾了下自己的行禮,就搬到了松鶴堂的後罩房裏面住。

那裏是給松鶴堂裏的丫鬟住的地方。住的近,若主子叫你了,能立刻就趕過來。

姜老太太現在看到姜清婉這樣的用心學刺繡,心裏覺得很欣慰。

這個孫女兒真是越來越讓她喜歡,也越來越讓她滿意了。若是進宮能得太子殿下看中,即便做不了太子妃,只做個太子側妃,但依着她現在沉穩的性子,往後的出息也肯定要比自己的女兒大。

看了一會兒,忽然想起姜清婉前幾日說過的話,就看着姜天佑。

“有一件事我要跟你說一說。”

姜天佑見她面上神情忽然嚴肅起來,只以為有什麽要緊的事,心裏不由的也緊張起來。忙問道:“母親有什麽事?”

姜老太太也沒有想過要在他面前委婉,就直接說道:“我想給你納個妾室。”

姜天佑:......

見他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姜老太太就有些生起氣來:“你這是什麽意思?怪我插手你的事?當初婉姐兒的娘可不是我逼你娶的,是你死乞白賴的來求我。後來孟姨娘的事,不也是你死乞白賴的來求我?我有為難過你什麽?就是孟姨娘的事,還好沒有多少人知道我認了她做義女的事,不然義兄妹兩個搞在了一起,旁人若知道了,唾沫星子都要淹死我了。”

說起這件事來,姜老太太還覺得心裏氣憤憤的。所以雖然明知道孟姨娘是比姚氏能幹,但也是絕對不會讓她做正室。

另外一點就是,孟姨娘是個不好掌控的。但姚氏不一樣,性子柔弱溫順,好掌控。也是個和善的人。

姜天佑聽她提起這件事,就說道:“這話都是陳芝麻爛谷子的事了,您還提這些事做什麽?而且這納妾的事,您也要容我想一想,和蘭心商議商議。”

男人嘛,總是有點喜新厭舊的。這幾年他也不是沒有想過要納妾的事,但每次一露了這個口風出來,孟姨娘立刻就會哭的梨花帶雨一般,看着再委屈可憐不過。他顧念着兩個人的情分,所以也就只得罷了。雖然背地裏也偷偷的睡過兩個相貌生的秀麗的丫鬟,但過不了多久,這兩個丫鬟都因為做錯了事被孟姨娘領出去叫人發賣了。

他也去質問過孟姨娘,但是聽着孟姨娘楚楚可憐的哭着說妾身離不開老爺,看到老爺跟其他的女子在一起妾身心裏就跟刀子在割一樣的痛,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心裏還覺得有一種滿足感。

他是很喜歡有人如菟絲花一樣的依賴着他。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不過姜老太太可不這樣認為。一聽他這樣說話,姜老太太就越發的不高興了,一張臉整個兒的都沉了下來:“她孟姨娘也只是一個妾室罷了,老爺納妾,還要跟她商議?這簡直就是笑話。就是婉姐兒的娘,若你要納妾,也不用跟她商議,直接知會她一身就是。難道孟姨娘還要比正室太太厲害?”

聲音聽起來很嚴厲。

姜天佑知道她這是動了氣,生怕她因為這件事背地裏給孟姨娘穿小鞋。而且他确實是想要納個妾的。就算跟孟姨娘再有情義,但日日吃燕窩也是會膩的,想換個口味。而且周姨娘也有二十五六歲了,是該納個更年輕的妾室了。

就賠笑說道:“兒子一切都聽母親的安排。”

姜老太太這才面色稍緩:“既如此,明兒我就讓人叫兩個媒婆過來。雖然只是個妾室,但你畢竟是永昌伯,是肯定要仔細的挑選一位好姑娘的。不但性子相貌要好,最好還是官宦人家的女兒。”

姜天佑自然聽從。心裏竟然隐隐的有幾分期待起來,想着那會是怎樣的一位美貌佳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