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那天下午因為外面下雨了,雖然雨勢并不大,也就淅淅瀝瀝的小雨,但很明顯并不能出門在原定的菜園子裏拍攝,只能改成了室內。
不過即使這樣,節目組還是開展了好幾項小游戲。例如《你畫我猜》《聽前奏猜歌名》,《踩氣球》等等。
在工作人員和其他嘉賓有意無意的帶動,現場的氣氛還挺好的,總算有了一點綜藝的氣息。
孟玉言剛開始不太能适應,不過後來在氣氛的帶動下,他慢慢也能不再考慮鏡頭,開始思考游戲規則。
***
在猜歌名環節中,因為不太了解當下流行歌曲的緣故,孟玉言沒答上來多少,都是幾個年輕人搶答得多。
但…在你畫我猜的游戲中,
孟玉言卻幾乎每次都能答上來。
無論是他自己畫,鐘鈞猜。還是鐘鈞畫,孟玉言來猜,他們都能準确無誤的猜出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
他們是五組嘉賓中最默契的一對,默契到就好像兩人之間存在什麽其他人不知道的暗語一樣。
極高的正确率下,積分是拿到手了,可随之而來的卻是另一個問題。
尤其在周圍其他組嘉賓的襯托下,他們顯得太不正常了。
***
別的組雖然也有猜到的,但更多的還是猜不到的。如果根據畫作內容猜不出搭檔的畫,那麽,就可以選擇需要提示。
一共有三次提示機會,其中負責提示的搭檔不可以開口說話,只能用動作來表達,且只有五秒的機會。
也因為這樣的規則,這個過程也應該是整個《你畫我猜》游戲中最搞笑的環節。
Advertisement
其他嘉賓們各種雞同鴨講的比劃和猜測不止讓周圍的工作人員,也讓那一面看熱鬧的的村民都笑了。
***
可偏偏孟玉言和鐘鈞根本不需要到比劃這一步,每次孟玉言剛在畫板上畫出來,鐘鈞就能能猜出來。
就只有有一次稍微出了點岔子,那次的題目稍微有點難,是一個略少見的四字成語,且形容得畢竟空泛。
鐘鈞猶豫了半天,
的确是不知道該畫什麽好。
按理說這時候,就應該進入到鐘鈞通過肢體動作來給孟玉言提示的環節才對。
但這個環節都還沒開始呢,鐘鈞只是看了孟玉言一眼,并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後者就已經知道了答案。
***
在孟玉言說出正确答案後,
全場安靜了足足有五六秒。
有嘉賓下意識想站在孟玉言的位置,想看看他的角度是不是能夠看到提詞器,但事實是看不到。
兩個人明明是在大衆眼裏本應該是死對頭的人,彼此的還是對方的競品,本應該不相往來,結果…
他們居然這麽了解對方?!
“你們……”
主持人盡量斟酌着用詞,目光在兩人身上來回的掃蕩,一副想說什麽又不好說出口的表情。
“你們倆可真有默契啊…”
***
後來的後來,這一段也被剪進各種CP嗑糖向視頻裏。視頻放大了兩人之間每個眼神交彙,每個肢體接觸。
[這默契度也是沒誰了…]
[他倆真的沒有互相串通什麽暗號之類嗎?我不信,就一個眼色就知道什麽意思,也太扯了吧?]
[兩個人都已經心有靈犀到這個地步了嗎?我都有點不敢相信了吧,不會是劇組刻意安排的劇本吧?]
[應該不是劇本…因為在看在場其他嘉賓也都挺震驚的…至于為什麽,我也編不下去了…]
[按頭磕也沒有這樣的吧!!]
[我宣布,這裏被占領了!!]
***
在那天下午的游戲環節結束後,還有最後一個檢查作業的環節。
如果說之前的游戲環節是在賺積分的話,那麽這個環節就是扣積分。
一塊白色的板子上排列着五個小組,以及小組各自的成員,還有各自當下的積分成績。而第一名赫然就是孟玉言和鐘鈞的第五組。
這是第一次檢查作業。
誰能想到上午說晚上的“特別獎勵”會是這個呢。別說小孩了,就是大人也沒想到節目組會突擊檢查啊。
其他幾個小孩應該也是沒有把這次的作業當回事,以為節目組不會檢查,又或者以為第二天才檢查。
有覺得還有時間,所以就沒怎麽認真完成,只做了一點點作業的,也有完全一個字都沒做的。
當然,完全沒完成作業的小朋友,被扣的積分也是最多的,然後就是沒做完的,做了錯了題了的等等。
扣的分也是零零總總的。
被扣分最多的是兩個前輩那組,他們溺愛小孩,哪怕這時候都還在哄着說,晚上把他們那份吃的給小孩。
***
晨晨也被扣了一些,不過并不是因為他作業上做錯了什麽題,他題都是對的,就是字體太潦草了。
被扣分,他還感覺挺委屈的…
在看到工作人員把他們這組的積分扣去三個時,晨晨一張小臉肉眼可見的心疼,甚至還捂着眼睛不敢看。
在回去的路上,心事重重的晨晨突然很認真的問了孟玉言一個問題:“玉言哥,我晚上還有飯吃嗎?”
孟玉言一時不知道說什麽,沉默良久,而一旁的鐘鈞笑得好大聲。
“………”
看來第一天的确是餓怕了,現在一看到扣積分,就擔心晚上沒飯吃。
***
晚上當然有飯吃。
并且孟玉言在做晚飯時,攝像照例把鏡頭對準正在洗鍋的孟玉言。
記得原先這個廚房,之前閑置了很久,剛進來時,竈臺還有灰,也是後來的孟玉言一點點給打掃出來。
農村的土竈一般有兩個鍋,孟玉言分配得很恰當,旁邊的鍋是用來蒸米飯的,另外一邊剛好用來炒菜。
晚上跟拍的攝像由于不是之前那個小鄭。新換班的攝像師稍微有點話多,拍攝的時候會時不時和孟玉言說幾句話。
在孟玉言做飯那會兒,他興許是覺得一直安靜,沒有看點。于是不時還問一些看似是在誇贊,實際上很弱智的問題,
例如:
“原來孟總也會做飯呀,真是看不出來呢…”“孟總,這些都認識啊,我都不認識這些是幹嘛的…”
***
年輕的男生應該是從沒下過廚房,才會連最最基礎的幾種調味料都認不清,且還隐隐以此為豪,自然覺得孟玉言會做飯很不可思議。
他認為孟玉言就應該十指不沾陽春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廢物。
孟玉言幾次想開口說點什麽,覺得完全沒必要解釋和他這麽多,于是含含糊糊的勉強應答着。
“會做,以前學的。”
“不難,很簡單,看教程。”
“嗯…”
***
這種一問一答模式,直到從外頭摘蔥回來就鐘鈞回來了才算中止。
鐘鈞可不需要像孟玉言這樣考慮各種面子問題,他邊大步往廚房跨,邊替孟玉言回應着,
“行了行了,拍就拍,別多嘴行不行…小鄭沒跟你說這個嗎?”
那語氣着實談不上多麽好。
攝像很懂事的閉嘴了。
***
白天那會兒,鐘鈞一直都在他媽面前誇孟玉言,誇他的廚藝多麽多麽好,其實真要說孟玉言廚藝多麽好,也不怎麽樣。
畢竟以他的身份,他過去很少會下廚房,也幾乎用不着自己做飯。
都是他自己私底下看一些網上的教程,自己學的。
尤其是在恢複記憶後,他想起了一些在失憶時做的那些菜,鐘鈞的表情,興許味道應該不怎麽行的…
所以在節目開拍之前,
他又自己偷偷練習了很久。
至于一個平時吃飯都是喜清淡的人為什麽要私底下學和自己口味相差甚遠的菜系,孟玉言刻意的沒有去深思這個問題背後的答案。
***
那天晚上這次也沒做什麽。
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家常菜。
一個涼菜,兩個熱炒一葷一素,和一鍋熱騰騰的炖菜。聽着不多,但每一盤的分量都還可以。
起碼對于兩個大人外加一個小孩來說,絕對是夠夠的。
其中那一份涼拌菜是專門給鐘鈞拌的。因為知道他的喜好的口味就是重油重鹽,孟玉言另外煎了辣椒油。
紅豔豔的辣椒油淋在泡過的粉條子上,再撒一點蔥花,光看起來就格外有食欲。
他自己吃不了這麽重口味的,怕拿不準調味,只能叫鐘鈞過來試一下,味道的鹹淡如何。
“鐘鈞…”
“诶,來了。”
***
鐘鈞情緒極為外露的性格,不同于孟玉言喜怒不形于色,習慣把什麽都壓在心裏,他的高興特別明顯。
“我就随口說了一句,我…你就真給我做啦?小玉,你也太好了。”他高興就捧着孟玉言的臉親了一下。
這是一個很大膽的試探。
結果是孟玉言身形僵硬了一瞬,耳根悄然染上紅暈,他清了清嗓子,“別,別鬧了。”
想起廚房裏還有另外一個人後,孟玉言看向自從被鐘鈞說過就非常安靜的攝像:“這段…會剪掉的吧?”
“…………可能,會吧?”
他的工作只負責拍攝,至于後期到底會不會剪掉這一段他是不知道的。但這會兒他也不能說不會啊。
***
就算是吃飯,
不同嘉賓也會有不同的情景,
兩個年紀大一些的前輩對小孩特別溺愛,哪怕小孩不肯吃飯,也習以為常的追着小孩哄吃飯。
新式教育那邊的兩位年輕人,則是完全不管,你愛吃吃,不吃就不吃。反正我吃完飯,就會把食物收走,你餓不餓關我屁事。
小孩聽話是聽話,
但和嘉賓的關系明顯不親近。
晨晨差不多也沒讓兩位操心,甚至…他反而是催促兩位大人的那個。
***
這個年紀的小孩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的思維和認知,晨晨應該是不小心看到過鐘鈞親孟玉言了吧。
在吃飯之前,
他一臉嚴肅的和孟玉言說:
“老師說,親親就會生小寶寶的…你是不是也要有小寶寶了”
“…………”
孟玉言的面部溫度無端都升了許多,一時沒說話,一是不知道怎麽和一個小孩解釋這個,就他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也曾這麽認為過…
二來也有點自責,覺得自己的确應該反思一下,如果真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就是他的不對了。
***
正在孟玉言打算和晨晨耐心解釋清楚自己和鐘鈞剛剛那樣行為是不可以模仿時,一旁的鐘鈞湊過來起哄:
“對啊對啊…”他欠欠的開口,“你玉言哥現在肚子裏已經有了…”
“真的嗎?”晨晨頓了頓,“不是說只有女孩子才能生寶寶嗎?”
鐘鈞一臉正色:“這是個秘密…不要告訴別人哦。”
“哦…原來如此!”
晨晨還是個小孩,很輕易就被哄騙了,看他這個樣子,他甚至還想伸手摸摸孟玉言的肚子的“寶寶。”
孟玉言的太陽穴跳得更厲害了,他看了一眼鐘鈞,深吸一口氣:“你能不能…閉嘴,吃你的飯。”
他說的是鐘鈞,但一大一小的反應卻幾乎是同步的,先是同時哦了一聲,然後乖乖的吃飯,沒再提別的。
***
那天晚上睡覺,孟玉言沒再像第一天晚上那樣磨磨蹭蹭的,故意找各種事兒磨蹭,最後很晚才睡覺。
那天晚上他們早早吃飯,飯後又早早帶着小孩在附近溜達了一圈,充當消食,等回來以後,又早早洗漱,早早睡覺。
在全程都有攝像跟着的前提下,孟玉言面色如常的和鐘鈞一起洗漱。兩個大人一個小孩還是排在一起的。
鏡頭裏,三個人刷牙漱口的動作有那麽一瞬間是同步的。
刷完牙後,兩個大杯子,和一個小的一點的杯子緊緊挨在一起,連牙刷擺放的位置都是朝着同一個方向。
如果有誰把那個畫面定格下來的話,還真是像極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