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殘局
淩雪珺這一世不想再像前世那般,被明慧郡主下馬車第一眼便看中了,回過頭便跟老夫人說要帶自己去京城。她想着還是不要露頭,盡量把自己藏起來,別再引起明慧郡主的注意。因而,在衆人起身出門的時候,她便以找手絹為名,故意拖在後面,待衆人都出了門,她才慢吞吞地跟了過去。
剛出門,卻看見淩玉柔才走到自己前面一點。她忙追了上去,對着淩玉柔叫道:“二姐,郡主都快到門口了,你怎麽還才走到這裏呀?”
聽到淩雪珺的聲音,淩玉柔轉過臉來,對着她淺然一笑,細聲說道:“無妨,讓他們先去,我慢慢過去。”
淩雪珺看着淩玉柔嬌怯的模樣,心頭突然一動。淩玉柔這人性子軟,口拙又害羞,不容易出衆。前世,在她說親之前,明慧郡主也把她接到了京城,想在京裏為她說個好婆家。
可她到了京城後,由于不善言辭,又不太懂交際,貴女們都嫌她有些小家子氣,不喜與她結交,因而她愈發自卑,到了後來甚至都不願出門了。她在京城呆了一年多,一直無聲無息的,最終還是靠淩昌謹出面,為她說了個剛中第的進士。兩人成親不久,那進士被任命為瀝陽知州,她也就随着丈夫外放去了瀝陽。淩雪珺直到自己死的那天,都再也沒見過自己這個二姐。她只知道當初淩玉柔出嫁時,心中是極其憋屈的,只是不知道她去了瀝陽後,最終到底過得好不好。
這一世,如果明慧郡主還是要從豐陽帶一個姑娘回京的話,淩雪珺希望淩玉柔能随她回去。淩玉柔在容貌上雖稍遜淩雪珺一籌,但也長得溫婉秀麗;雖不善言辭,但卻聰敏好學,特別是作得一手好畫。若是她進了京,在明慧郡主的精心調.教下,想必為人處理之道也會大有長進,再憑着她一手好丹青,不愁在京中搏不到些許的名聲。如此一來,她這一世的姻緣必然不會像前世那般憋屈。
想到這裏,淩雪珺趕緊上前挽了淩玉柔的手,笑道:“二姐,那我們快快去迎郡主吧。聽說郡主很會作畫賞畫,二姐有空可将自己的畫作拿去,向她讨教一二的。”
“我都是胡亂塗鴉的,哪敢拿去污了郡主的眼啊。”淩玉柔溫柔地笑了笑。
“二姐若是覺得自己畫得不夠好,才要讓郡主這樣的高人指點你啊。”淩雪珺望着淩玉柔,笑道,“二姐,若是能得郡主指點,你的畫功必定會大有長進的。”
明慧郡主是個愛才之人,若是淩玉柔能在她表面表現出聰敏好學的一面,應該會得到她另眼相待的,到時說服她帶淩玉柔回家,也容易一些。
淩玉柔對別的事不怎麽上心,偏偏對這學畫一事極其重視,聽到淩雪珺這麽說,她猶豫了片刻,終于點了點頭,說道:“那我等郡主有空的時候,便選幾幅畫去郡主那裏獻獻醜,請她指點。”
“這才是嘛。”淩雪珺笑嘻嘻地說道,“對了,郡主怕都要進門了。二姐,我們趕快過去吧。”
“好。”淩玉柔點了點頭。
兩個小姑娘便拉着手往大門外跑去。到了門邊,淩雪珺松開淩玉柔的手,催促她趕快上前去,自己則又躲在了後面。她走出門,一擡眼,便看見明慧郡主正踏着軟蹬走下馬車。
淩老夫人忙率衆人上前行禮。
明慧郡主看見淩老夫人欲下拜行禮,趕緊上前一步将其扶住,笑道:“老夫人不必多禮。”說罷又轉過身,叫淩欽上前向祖母行禮。
Advertisement
算起來,淩老夫已經有三四年沒見過淩欽了。如今見這小少年,生得唇紅齒白,眉清目秀,心中極其歡喜,忙将他摟進懷中,親熱了好一陣,才招呼着明慧郡主等人進府去。
明慧郡主這次回豐陽縣,是帶淩欽回鄉治病的。淩欽從小便有喘鳴之症,雖在京中經名醫診治過,卻一直不見斷根,時有複發,而且有時發作起來,人似乎都要喘不了氣了,把明慧郡主吓得半死。
一個偶然機會,淩昌諺得知豐陽城郊壽恩寺慈信大師在外雲游時,學得了治喘鳴之症的秘方。豐陽附近幾個縣不少人的喘鳴症被他治愈,因而便将此事寫信告訴了淩昌謹。
愛子心切的明慧郡主一聽到這消息,當即便帶着兒子往豐陽縣趕來,希望淩欽的病能早日得以根治。因而,進了屋坐下不久,明慧郡主便向淩老夫人問起前往壽恩寺請慈信大師為淩欽診治之事。說到這裏,她面帶憂色地說道:“收到昌諺在信後,我也向人打聽過這慈信大師,說他确實有治喘鳴症的奇方。不過,這慈信大師脾氣有幾分古怪,據說有人因為不合他的眼緣被拒診的。聽到這事,我心裏也有些忐忑,也不知道欽兒會不會也不合他的眼緣啊?他若不肯為他診治可怎麽辦啊?”
“郡主莫急。”淩昌諺笑着說道,“昌諺既然敢寫信請你們來,便有把握讓慈信大師為阿欽診治。”
“哦?”明慧郡主趕緊問道,“二叔有何妙法?”
淩昌諺指了指坐在下首的尹氏,說道:“那慈信大師與弟妹的父親尹老夫子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只要弟妹出面帶阿欽去治病,慈信大師必定不會推辭。”
尹氏也在一旁點了點頭,笑意吟吟地說道:“郡主放心,明日一早我便帶阿欽前往壽恩寺。”
“為何不下午去?”明慧郡主心裏有些着急,恨不得馬上便讓慈信大師為淩欽診病。
尹氏笑着應道:“這慈信大師年事已高,過了中午便有些精力不濟。他怕自己看不準症,故而過了午時便不診病了。”
“哦,是這樣啊。”明慧郡主一臉了然地點了點頭,又對着尹氏笑道,“那便有勞三弟妹了。”
尹氏趕緊擺手道:“都是一家人,郡主可別跟我客氣。”
“好!那我就不客套了。”明慧郡主笑着說道。
“那才是。”尹氏連連點頭。
見淩欽診病之事安排妥當,明慧郡主懸着的心總算落了地。閑來無事,她便向淩老夫人等人說起自己京中聽到一些奇異之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說笑着,倒也其樂融融。
次日卯初時分,尹氏便派人來叫淩雪珺起床,讓她與自己一起陪着明慧郡主與淩欽去壽恩寺。淩雪珺原不想去,奈何母親有命,她不得不從,便想着把淩玉柔也叫上,讓她與明慧郡主多接觸,遂自作主張地讓青芽去叫了淩玉柔。
見青芽來傳話,周氏與淩玉柔以為這是尹氏的意思,便點頭應下。待淩玉柔梳洗打扮好,周氏便叫了淩玉柔到了郡主與淩欽所居之處,候着二人一起出門。
明慧郡主見淩玉柔前來,便叫她一起吃了早食,又問起淩玉柔平日消遣。淩玉柔便大着膽子提了自己喜作畫之事,并請明慧郡主有空指點自己。明慧郡主見淩玉柔謙虛好學,對她心生好感,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尹氏看見明慧郡主和淩欽出來的時候,淩玉柔跟在二人身後,只道是周氏讓她來陪伯母與堂兄,也未多想,便安排她與自己、淩雪珺同乘一車。一行二十來人便浩浩蕩蕩地向壽恩寺而去。
壽恩寺離豐陽縣城不過七八裏之遙,沒花多少功夫便到了寺門外。
因為前天尹老夫子便派人給慈信大師送了信,告知其尹氏要帶淩欽來求診,因而一下馬車,便有小沙彌迎上來,将幾人帶往慈信大師所居的廂房。走到慈信大師廂房門前,小沙彌見跟着過來侍衛、丫鬟等差不多二十來人,便面有難色地對尹氏與明慧郡主說,慈信大師喜靜,看診的時候尤其不能喧鬧,怕進去的人多了,會擾了大師,耽誤看診。
明慧郡主一聽,忙叫下人們都候在門外,不過淩雪珺與淩玉柔都是侄女,她不好說讓她們倆別進門。
尹氏自然知道明慧郡主的心思,正想開口叫淩雪珺留在外面,沒想到淩雪珺居然主動提出要留在外面。
其實前世淩雪珺便陪着明慧郡主看慈信大師為淩欽診過病的,知道進了屋,一時半會兒完不了。反正她又不懂看診之事,懶得進去聽慈信大師絮叼,索性主動要求與下人們一起呆在屋外,尹氏自然應允。于是,便只有明慧大師、尹氏、淩玉柔陪着淩欽進了屋去。
淩雪珺廂房外呆了片刻,覺得甚是無聊,便叫上青芽出了院子,準備到後山去逛逛。剛出了慈信大師的院子不遠,便看見前方一禪房前,有一株古柏樹,枝繁葉茂,要五六人才可合抱。
此時,有一老僧正獨自坐在樹下。在他面前的石桌上,擺了一盤棋,一杯茶。那老僧正看着棋盤冥思苦想,人動也不動,像入定了一般。
淩雪珺見狀,好奇地湊了過去。老僧面前的棋盤上,擺的是一盤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