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換人

大将軍府在城西,郡主府在城東。

從栖鶴山進城,走的便是西門。因而,一進城,顧骞便要與淩雪珺分道而行了。知道他要離開了,淩雪珺卻沒有叫馭者停下與他說話道別,而是直接回郡主府去。就這樣不告而別,最好。

青芽将頭從窗邊縮了回來,對着淩雪珺問道:“姑娘,那公子也住在城東嗎?”

“不!”淩雪珺搖了搖頭,“大将軍府就在這城西,他應該要到家了。”

“可奴婢看見他一直跟在我們車後面呢。”青芽說道。

淩雪珺一怔。不是應該早就分路了嗎?為何他還跟在後面?她有些不信,怕青芽看錯了,便将頭湊到窗前,掀起帷簾,向後望去。果然,顧骞還騎着馬跟在車後面。

看他的眼神向自己望過來,她趕緊将頭縮了回來。回過身,看青芽一臉訝然地望着自己,她笑了笑,說道:“今日書院休沐,他可能要去郡主府找四哥吧。”

“哦。”青芽點了點頭。

終于,馬車停在了郡主府門前。

淩雪珺下了馬車,往後望去,卻沒有看見顧骞的身影。她不禁一愣。他什麽時候又走了?

馭夫看淩雪珺呆呆地站着,望着馬車的後面,似在找尋着什麽,便開口問道:“姑娘,你可是在找與我們一路回京那位公子?”

淩雪珺回過臉,望着馭夫,問道:“那公子,什麽時候離開的?”

“那公子才走。”馭夫面上是一臉恭敬地笑容,“他看見我們馬車到了府門前停下,便掉轉馬頭離開了。”

聞言,淩雪珺微微一怔。他是見自己平安到了郡主府,放心了,這才離開的嗎?

“姑娘,我們進屋吧。”青芽上前扶着淩雪珺。

淩雪珺輕輕甩了甩頭,不再去想顧骞,與青芽一起進了府去。

Advertisement

淩雪珺沒有直接回詠荷院,而是去了明慧郡主的和風院。此時,明慧郡主剛吃過午食,侍女正在服侍她漱口擦手,見淩雪珺進了屋來,明慧郡主笑着問道:“雪珺,怎麽回來這麽遲?吃過午食沒有?”

“還沒有呢?”淩雪珺應道。

“那你還不快回屋用飯?”明慧郡主嗔道,“不用一回來便向我請安,先顧着自己的身子。”

“我還不餓。”淩雪珺咬了咬唇,然後擡起頭,說道,“郡主,今日雪珺遲歸,是有因由的。”

“哦?”明慧郡主一怔,問道,“什麽因由?”

淩雪珺裝作一臉的猶豫,頓了片刻,說道:“郡主,我今日到靈覺寺去為伯父祈福,求了一支簽……”說到這裏,她把話停住了。

明慧郡主看淩雪珺面色不太好,忙問道:“那簽可是不好?”

“嗯。”淩雪珺從衣袖中将簽文拿出來,遞給明慧郡主,說道,“郡主,你看看吧。”

明慧郡主接過簽文,一邊看,一邊念道:“狂風驟雨打船篷,溪畔桃花盡落紅;驚醒漁翁春夢熟,持篙撐去失西東。”念完之後,她心頭一驚,說道,“這簽是兇兆?”

“是啊。”淩雪珺擡起眼,一邊察看着明慧郡主的神色,一邊說道,“雪珺也正是因為這簽之事,才遲歸的。”

“到底怎麽回事?”明慧郡主問道。

淩雪珺緩緩說道:“雪珺抽中這簽,看了簽文便知不妙,不知該如何是好,便去找了久陽大師解簽,請求大師幫忙化解這場禍事。”

“那久陽大師如何說?”明慧郡主神色急切。

“大師說,這場禍事無法化解,唯一的辦法,只能避開。”淩雪珺說道。

“避開?”明慧郡主眼皮的擡了擡,說道,“大師的意思是,讓昌謹不去迎接吳王來京?”

“是的。”淩雪珺點頭。

“那怎麽行呀?”明慧郡主眉頭蹙起,搖頭道,“陛下交待的差事,怎麽能說不去便不去?”

淩雪珺一聽,着急道:“可這簽文如此兇險,伯父這趟出去,要真出了什麽事,可就得不償失了。”

明慧郡主猶豫了片刻,說道:“他只去迎接吳王,又不是去上沙場作戰,應該不會有什麽事吧?”

淩雪珺搖了搖頭,說道:“這從兩朝交界之地到京城,來回差不多要一個月,就算伯父有禁衛軍護送,路上山賊、匪患輕易不敢造次,不過,那吳王朱沅卻是個燙手之人。南朝對朝庭不滿之人可能會對他不利,周圍幾個蠻夷之國說不定也想借此機會來挑撥南朝與北朝的關系,讓我們漢人內讧,他們便趁機南下。”

“雪珺這麽一說,倒也有道理。”明慧郡主微微點頭。

看着明慧郡主的神色松動,淩雪珺趁熱打鐵道:“郡主,你想,若是伯父在護送吳王來京的途中出了什麽意外,吳王被人所害,對伯父、對兩個哥哥來說,意味着什麽?”

意味着自己丈夫和兩個兒子的前途全沒有了。可,不會這麽兇險吧?

“郡主,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呀!”看明慧郡主神色猶豫,淩雪珺又說道,“這簽如此兇,我們可犯不着拿伯父與哥哥們的前途來賭呀。”

淩雪珺最後這句話,一下戳到明慧郡主心窩子裏。建功立業的機會還有,可要是真出了什麽岔子,要想再翻身,可就難了。想到這裏,明慧郡主重重點了點頭,說道:“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現在便進見太後,就跟她說昌謹這些日子身子抱恙,需要調養,不能出遠門,讓陛下另選人前去迎接吳王。”

淩雪珺一聽,心頭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太後一向看重郡主,只要郡主開口,太後定然會答應的。”

“那好,我這便進宮去。”說罷,明慧郡主便叫侍女服侍自己更衣。

“郡主,要不要先等伯父回來,與他商量之後再去求太後。”淩雪珺猶豫着說道。

“不用。”明慧郡主搖了搖頭,“你伯父的脾性,我了解的很。跟他說了,他肯定不會同意我去求太後換人去的。還不如我先去求了太後,到時木已成舟,他也無可奈何。”

“那……那好吧。”淩雪珺應道。反正只要淩昌謹不再去淌這渾水,其他的事,她也不在乎了。

明慧郡主換好了衣裳,對淩雪珺說道,“雪珺,你先回屋用食吧,別餓着了。”

“嗯。”淩雪珺點了點頭,說道,“那雪珺便等着郡主的消息。”

說罷,兩人便一起出了屋。淩雪珺一直将明慧郡主送出府門外,才回了自己的詠荷院。

明慧郡主這一去,臨近天黑才歸來,淩昌謹居然跟她一起回屋。淩雪珺猜想,可能是淩昌謹得了消息,趕到宮中去了。

淩雪珺到和風院時,明慧郡主剛換了一身家居衣裳出來,而淩昌謹卻獨自坐在蒲席上,一臉悶悶之态。見狀,淩雪珺忙走上前,對着明慧郡主和淩昌謹福身行禮。

聽到淩雪珺的聲音,淩昌謹擡起頭來,看了一眼侄女,嘆聲道:“你這丫頭,怎麽去趟靈覺寺,便惹出這些事?”

淩雪珺一聽,知道淩昌謹定是因為去迎朱沅之事被自己攪了,心頭不快。她咬了咬唇,使勁擠了兩滴眼淚蘊在眶中,然後擡起頭來,對着淩昌謹怯聲說道:“雪珺好心辦了壞事,求了個下下簽,是雪珺的錯。伯父心頭有氣,可別悶在心裏,盡管對雪珺發火。”說罷,她低下頭去,輕輕吸着鼻子。

明慧郡主一見淩雪珺這般模樣,忙瞪了淩昌謹一眼,然将淩雪珺拉到自己身邊坐下,對着丈夫說道:“昌謹,這事怎麽怪得了雪珺呢?這是天意,說不定還是雪珺救了你呢。瞧,你把孩子吓成什麽樣了?”說罷,她将淩雪珺心疼地摟在懷中,“雪珺,別怕,有伯母在。”

淩昌謹看着侄女目中含淚,楚楚可憐的模樣,心底終究還是一軟,對都會淩雪珺說道:“雪珺,伯父沒有怪你。”

“嗯。”淩雪珺用手在眼睛上輕輕拭了拭。

淩昌謹又嘆了一口氣,說道:“要怪,只怪伯父自己時運不濟。”

時運不濟?你要真去迎那朱沅,才是真正的時運不濟呢。不過,如今淩昌謹不去了,也不知哪個倒黴蛋被派去迎朱沅那個短命鬼了。

淩雪珺擡起頭來,問道:“伯父不去了,那誰去呀?”

“陛下讓齊王去。”淩昌謹回答道。

淩雪珺一愣。李晃去?李晃前世可是做了太子的啊!如果這一回他去迎朱沅出了岔子,引起兩國交惡,想必他也與太子無緣了。

想到這裏,淩雪珺突然覺得對李晃有些愧疚。李晃這人,雖說功利了一些,但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倒都沒做過對不起自己的事,如今莫名其妙被自己坑了一把,她心頭自然有些過意不去。

不過,比起讓淩家父子倒黴,不如,還是讓李晃倒黴吧。畢竟,誰做皇帝,都是李家的事情,與自己沒有一點關系,只要淩家能全身而退便行。再說了,李晃是皇帝的親生兒子,又是顧骞的姐夫,就算這次他捅了簍子,皇帝看在他老丈人顧大将軍的面上,除了不讓他當太子,也不會對他怎麽樣的,他仍然是高高在上的齊王。這麽一想,她心裏便好過了一些。

兩日後,淩雪珺得知,李晃出發前去迎接朱沅,顧骞與他同行。

聽到這個消息,淩雪珺大吃一驚。怎麽顧骞也被扯了進來?

據淩欽跟她說,是顧骞想要去鍛煉一下, 便去求父親幫忙。兒子有志,顧循自然支持,便上奏皇帝,舉薦顧骞帶兵負責此次護衛事宜。皇帝覺得迎接朱沅來京也沒什麽兇險,李晃與顧骞又親厚,兩人一起也有個伴,便順水推舟賣了顧大将軍這個人情,讓年僅十八的顧骞随李晃前往迎接朱沅。

聽了淩欽的話,淩雪珺眉頭微皺。

前世,顧骞第一回 替朝庭辦事,便是與父親顧循一同抵禦南朝的進攻,大獲全勝,少年得志,不可一世。這一世,等待他的,将是與前世完全相反的命運。經此一事,想必他也與李晃一樣,毫無前途可言。

想到顧骞就要失意,淩雪珺心頭卻毫無歡喜之感,反倒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悵然之感緊緊萦繞在她心頭,揮之不去。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