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放在心裏
榮常在向來不是個多話的,宜寧不說,她也不問。
可宜寧卻是個心直口快的,将昨日至今日的事情都道了出來,“……原來是我想岔了,我自己不希望承寵,不代表別人不想往高處走,我放他們走也好,也免得我覺得自己虧欠了他們,讓他們覺得在我身邊之後受了委屈。”
榮常在拍拍她的手,嘆了口氣,“這宮裏頭的日子向來都是這樣,有人在安安穩穩,有人在求榮華富貴,只是宜寧你啊,凡事兒得多替自己想一想。”
“你想沒想過,昨日鬧了那麽一出,今日你身邊的宮女太監都走了,旁人會将這話傳成什麽樣子?”
“我如何會不知道了?昨日我與皇後娘娘開口的時候,就已經料想到所有的後果。”宜寧不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後果,甚至她還想過更壞的結果。
畢竟在她進宮之前,赫舍裏皇後一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如今來了個她已經讓昭妃等人很是不快,赫舍裏皇後也不好包庇太過。
榮常在笑着勸了她幾句。
可宜寧卻發現她似乎心緒不佳,不由有些緊張,“榮姐姐,你這是怎麽了?莫不是身子不舒服?”
“我又不是你們這等剛進宮的小姑娘,若是身子不舒服,定會請太醫診治的。”榮常在說話間,又是長長嘆了口氣,手輕輕搭在小腹上,是欲言又止。
深宮之中的女人要麽是為了孩子憂心,要麽就是為了皇上憂心。
宜寧也猜到她是因為昨兒布常在懷有身孕的事心裏難受,勸慰道:“榮姐姐,如今你還懷着孩子,可別想太多了……”
別的,她也說不出什麽來,總不能說皇上心裏只有你一個吧,這話擺明了不現實。
榮常在就是心裏不舒服,想找人來說說話,偏偏這紫禁城之中找不出個能說話的人。
三言兩語間,她的眼淚就掉下來,卻不敢說什麽。
宜寧見了心裏也是難受得很,可她又能做什麽?說來說去也只是“當心肚子裏孩子”之類的話。
如此過了兩三天,宜寧過得也是安然自在。
當日玄烨沒有食言,命人将禦花園的桂花晾幹了之後送了兩筐子給宜寧,是王九福親自送來的,還說若是她不夠了只管開口,這些個幹桂花還多着了。
她這幾日也沒做別的,光是那滿滿兩筐子幹桂花已經讓她很頭疼了,她将這些幹桂花一部分做成了桂花蜜,一部分存儲起來,打算冬日做甜湯,還有一部分則做成了桂花香囊。
看着堆在桌子上小山一般的成果,宜寧還是挺滿意的,宛如小財主一樣分配起來,“香囊和桂花蜜是要給皇後娘娘,榮姐姐送去的,對了,還有安貴人和張常在那裏也送去些,畢竟同住翊坤宮,低頭不見擡頭見的,我的心意總是要到的,至于收不收,那就和我沒關系了。”
她這香囊中不僅裝了幹桂花,還有玫瑰、茉莉和薄荷葉一些東西,她瞎胡亂搗鼓了一陣,也還挺好聞的。
想了想,她道:“還有宜芳那裏也送一份過去。”
宜芳就是當初她阿瑪過繼後送進宮的女兒,說起來宜芳也是聽命苦的,一進宮就病了,這麽些日子也沒好轉,赫舍裏皇後為了讓她安心養病,将她送到後山去住了。
畢竟在這樣一個出痘、風寒就能要了人性命的年代,不小心不行。
連翹應了一聲,苁蓉正撥香囊的手卻是頓了一頓,道:“主子不給皇上送一份過去?”
“皇上哪裏稀罕這些東西?”宜寧漫不經心道:“我折騰出來的這些小玩意兒上不得臺面,還是別送過去叫皇上笑話了。”
苁蓉只正色道:“主子,話可不能這樣說,皇上喜不喜歡咱們誰都不知道,可是您的心意難得啊……”
“對啊,主子!”一直沒說話的王九福也忍不住插話道:“奴才打小進了紫禁城,梁公公是個精明人,前兩日卻是親自将桂花給您送過來,若不是皇上的意思,他哪裏會走這麽一趟?”
“紫禁城裏的妃嫔主子們得了賞都是要去皇上跟前謝恩的,主子您這幾日沒動靜,如今做了這麽些東西,卻連皇上都不送一份過去……只怕,只怕是有點說不過去。”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個道理,宜寧還是懂的,想了想,勉強道:“那,福公公,你給皇上送一份過去吧!”
宜寧親手做的香囊和桂花蜜很快就被送到了各處,安貴人收到之後是嗤之以鼻——她倒是興致挺好的!
張常在收到東西之後,不聞不問,命宮女收起來了就算完事兒了。
至于榮常在和赫舍裏皇後,則高高興興的,赫舍裏皇後更說自己身子不好,得了這桂花蜜可以冬天喝了潤喉嚨。
唯有玄烨聽聞宜寧送東西來了,正看折子的他沒放在心上,等着梁九功要下去了,才道:“你方才說什麽?誰送東西來了?”
梁九功一看他這臉色就知道皇上心裏還記挂着宜常在了,屁颠屁颠道:“回皇上的話,是宜常在派人送了桂花蜜和香囊過來了,說是當日謝謝您送了她那麽多桂花,這桂花蜜秋天喝是最好不過了,要您仔細身子!”
當然,最後一句話是梁九功自個兒加的。
倒數第二句話,也是王九福自己加的。
玄烨是何其聰明的人,當日敬事房已經來人說了宜常在侍寝,到了最後卻又道宜常在身子不适,若真的身子不适,那敬事房一個個人都是做什麽的?
當時聽到這話,玄烨心裏就是一陣不痛快,這滿紫禁城的女人頭一個像她這樣的!
他也是有脾氣的,兩筐子桂花賞下去是給宜寧一個臺階下,讓她來自己跟前謝個恩,他也就大人不記小人過了,沒想到,她倒是好,像是沒事人似的。
玄烨拿起托盤上的香囊瞧了瞧,又嗅了嗅,道:“看不出,她倒是個心靈手巧的!”
這話說的是輕飄飄的,可卻叫梁九功宛如吃了定心丸一般,只覺得自己押對了寶,也不枉費他前幾日親自去了一趟翊坤宮,還與王九福那小太監說了好些話,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宜常在飛上枝頭別忘了他這一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