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季家原先人也不多,季母還在時,就是個節儉的性子。再加上原主吊兒郎當,四處跟着狐朋狗友瞎混,甚至都很少回家吃飯。這鍋碗瓢盆的需求也就不大,湊活着夠應付就成。

柳意綿到季家後,連吃飽都成問題,更做不了幾道飯菜,哪用得着多餘的碗筷,平時一雙筷子一塊碗,就能解決溫飽問題。

現下季唯肯歸家,一切都上了正軌。就連這小小的鍋碗瓢盆一事,也就跟着急需要解決。否則家中多做一道菜,都個碗碟都無,如那日脆皮五花肉那樣,用木板子還裝,怎麽也不像話的。

季唯是一家之主,忙着在外頭做生意賺錢,這等小事照顧不着也實屬正常。家裏的事兒皆歸柳意綿打理,事不說小,總歸要做好,這是他做事的原則。

兩人到雜貨鋪,本只打算買些鍋碗瓢盆,但這古代的雜貨鋪就跟現代小型超市一樣,日常用得着的東西也基本都有。季唯一到鋪子裏,廚子的那點毛病就跟着犯了,忍不住這也想,那也要。等兩人從雜貨鋪裏出來時,包括柳意綿在內,兩手都提滿了東西。

“挺重的吧,不然你把油給我吧?”季唯把蒸籠騰給另一只手抱住,也不管柳意綿打不打印了,直接從他手裏把拎着的油罐子給提到手上。

好在這身體結實有勁兒,一看就是個常鍛煉的。雖然抱了不少東西,但還能堅持。

路上兩人都不敢耽擱,抱着東西健步如飛地往家裏走。等把身上的東西全都卸下後,就連季唯都跟着松了口氣。

“季哥,咱們這是不是買了太多東西?”說好的出門買布買鍋碗瓢盆的,怎結果還買了蒸籠、油罐、米面、醬醋,除此之外,稍後雜貨鋪的夥計還會送剛才定下的雞蛋來,光只是在雜貨鋪就花了半兩銀子,這可讓柳意綿心疼的不行。

季唯清點買回來的東西,“用得着的東西總不會嫌多,家裏老吃面條也吃膩了,總得換換口味。一會你去幫我和面,面你會和吧?”

柳意綿用力點頭,他廚藝雖不如季哥好,但和面這樣的簡單活,他還是做的來的。

“你一會拿兩斤白面和,今晚家裏頭包餃子。一會給附近幾家送點,以前我沒顧着家,多虧了這些鄰裏鄰居的幫忙。”

打發柳意綿去揉面後,季唯把家裏剩下的最後二兩五花肉剁細,混在韭菜裏頭,加醬油、鹽,最後磕個雞蛋打到上勁,用蓋子把韭菜豬肉餡兒蓋住,等餡兒入味。

季唯拿了一把曬幹的枯草引火,等竈臺熱起來後,在鍋裏燒熱水,将裝在小盆子裏的新奶油放在熱水中。

還未過一刻鐘,原先有些凝固的鮮奶油開始融化。很快小盆子中出現黃白兩層,接着液體開始逐步蒸發。

等淡黃油脂從鮮奶油中分離後,季唯用勺子把黃.色的膏狀物另外裝出,剩下的就是白色乳酪。兩樣不同的分離物各自在小罐子裏裝好,依舊是放在井裏鎮住。一則是害怕天氣炎熱,這些乳脂會馊,另一個就是沒有冰箱,要靠低溫井水将這二者凍成固體。

Advertisement

等他忙完手頭上的活,柳意綿也差不多将面揉好。柳意綿雖會擀面,但沒季唯發話,他也不敢越俎代庖,把擀面棍準備好,就站在竈臺邊兒,等季唯走到跟前遞上擀面棍。

季唯随手在面團上摁了個坑,感受面團的硬度,十分滿意,“剛還怕你揉的太軟了,這個剛剛好。”

“一會我來擀面皮,你來包餃子。”

季唯說着話,就從面團裏揪出小劑子,在木頭砧板上開始擀皮兒。

雖說擀皮兒簡單,但如何擀的又快又好,也是有技巧的。

季唯左手将小劑子按扁,右手擀面棍飛快沿着面餅四周滾動,不過數息功夫,中間略厚四周薄的圓形面皮就被扔到一邊。

柳意綿不敢耽擱,跟着包餃子。

只是一般人家除非過年,否則白面做的餃子皮兒,配上混肉餡兒,那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吃得起。柳意綿雖會做,但速度慢,他包好一個餃子,季唯就擀好了兩張皮。

等季唯把兩斤的面粉擀成了高高疊起的三摞餃子皮,也拿了雙筷子開始包餃子。

有了他的加入,速度頓時快了許多,新買回來的蒸籠整整齊齊擺了幾百個餃子。

眼看只剩少許韭菜豬肉餡兒,季唯攔住柳意綿,說剩下的他來。

“說起來我也很久沒吃煎餃了,”季唯平時忙,根本沒空自個兒做,上回吃都是一年前,現在手頭上正好有餡兒有皮,此時不做,簡直對不起自己,“綿綿去把鍋裏的水倒掉,然後倒油熱鍋,一會咱們吃煎餃。”

“煎餃?是什麽?”

柴米油鹽醬醋,最貴的就是油。

菜籽油就要十五文一兩,随便打個三四兩油就要花五六十文,就連炒菜都得省着花。過年吃餃子,不是水煮就是蒸,諸如費油的煎餃,那是聽都沒聽過的吃法。

柳意綿聽季唯一解釋,都驚的臉色大變,“季哥,這得耗多少油?”

季唯沉吟片刻,最後無奈道:“好吃就行,偶爾放縱一回也沒什麽,家裏也不可能常吃餃子,太費功夫。”

說得有理,柳意綿不再作聲。

煎餃包的是魚形餃,比之普通餃子要複雜。一是為了美觀好看,二是為了快速煎透。

等柳意綿把油鍋燒熱,季唯就将包好的三十來個魚形餃依次下鍋。油鍋噼裏啪啦響,厚重的韭菜香和勾人的豬肉香,在熱油煎透面皮時順着整間廚房彌漫開。

修長的魚形餃熟的很快,等側面面皮上了色,季唯就将煎餃出鍋,側擺在今天剛上街買回來的方形瓷盤上,露出煎的金黃的餃子底兒,襯着淡青的瓷色,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美食之美,色香味當俱全。

除了食物本身美感外,餐具的選擇上也需多多用心,講究外形色彩的和諧搭配。

季唯作為西點師,将之奉為守則。

油鍋熱油最後也沒浪費,煮了一鍋酸酸甜甜的西紅柿雞蛋湯。再架上蒸籠,上鍋蒸餃子。

兩人一邊等蒸餃,一邊坐在院子裏吃煎餃。

焦焦脆脆的餃子皮,一口咬下去滾燙的肉汁在嘴裏爆開,再韭菜的濃郁香味,兩大盤子的煎餃很快就下了兩人的肚子。再配上酸甜的熱湯,瞬間緩解了煎餃帶來的些許膩味。

柳意綿揉着吃到發脹的肚子,坐在小兀子上,眯着眼睛,兩條小細腿蹬的直直的,小模樣看起來十足的滿足舒服。

季唯見狀,失笑,“我記得有人說過,自個兒飯量小來着,我怎麽沒見着?”

柳意綿一聽,頓時紅了臉,速度飛快地收回了腳,雙手按在膝蓋上,老老實實坐好,吶吶道:“是季哥手藝太好,我、我忍不住就吃了許多。”

“沒事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些也好。桌子收拾一下,一會兒跟我去周嬸家送餃子。”季唯起身伸了個懶腰,竈臺上蒸了一刻半鐘的餃子已是熟透,比之香脆可口的煎餃,蒸餃鮮香,口感又大有不同。

兩人一人抱一籠,先去周遭人家轉了一圈,分掉了大半的蒸餃,才轉去了周嬸家。

此時正是酉時過半,外頭勞作一天的趙大龍也從張家回來,正坐在飯桌上,等着上菜吃飯。

趙虎指着紅豔豔的一盤山楂道:“爹,嘗嘗這。今天集市上,李老哥送我的。”

李老哥是獵戶,常在山上跑。跟趙虎不同,他跑的山更深,去的人更少,有時會碰着不少好東西。

趙大龍随手拈了一顆,被山楂酸倒了牙,把一張四四方方的臉皺成了一團,“你這混小子,山楂該讓你娘弄好了再吃,哪有直接生吃的,倒牙!”

趙虎樂呵呵地摸頭笑,也不反駁。

趙大龍靠在牆上感慨,“這幾天木匠上門做門窗,眼看着也好了大半,要不了幾天就能住人了。你真該上門瞧瞧,那屋子可真是夠氣派的,咱家這破屋沒法比。”

“趙叔這屋雖沒法跟張家比,但比我家也是綽綽有餘了。”季唯笑着從屋外進來。

趙虎立馬喊了聲娘,起身道:“我娘在廚房裏。”

季唯搖頭,“沒事兒,周嬸不在也成。這是剛做好的餃子,送點來給你們嘗嘗。”

他們轉了一圈,還剩半籠,大約三四十個餃子,分量不小。

天氣熱,現在還熱着。

“快來嘗嘗,別客氣,趁熱。”

季唯把蒸籠放在桌上,指示趙虎去拿盤子,催趙大龍吃。

趙大龍拗不過,就吃了個,沒想到裏頭有肉,味道鮮的不行,一口咽下去還回味無窮的舔..下唇。

趙虎盤子一拿出來,季唯就把剩下的餃子全都擺上去。

趙大龍皺眉直說不成,季唯笑道:“趙叔,上回多虧了您,我這才省了買磚的錢。這餃子也不單單是給您的,還要多謝周嬸平日照顧我家綿綿。就算您推脫,也不能替周嬸推脫吧。”

趙大龍被季唯說的一哽,一下子住嘴。

“喲,綿綿,大郎,你們怎麽過來了。”

一手端着一個盤子的周嬸,看到兩人,立馬眉眼帶笑,快步走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機智白*1 我寄愁心與明月*1個地雷

謝謝紫月閣主20瓶營養液

挨個兒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