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親 (1)

話說奉九的姐姐奉琳當初之所以能夠和寧府定親,說起來也是有典故的。

想當初老帥還是一個官職不高不低的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時候,有一次奉錫良總督之命在遼寧最冷的地界——西豐,圍剿蒙匪牙什時被圍困,天寒地凍糧草不繼危在旦夕,正當老帥以為我命休矣時,不留神路過戰場的唐奉九的爺爺,一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居然能鼓起一腔豪氣拼死去通風報信,讓奉天的援軍及時趕到,才救了老帥一命。

老帥感激莫名,滿腔報恩之心無以言表,幹脆讓自家三兒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寧诤,跟唐老爺子最有出息的二房的長孫女訂了親,當時,倆孩子同為十一歲,論起生辰八字,奉琳還大了一個月。

所以說,唐家是對寧家有救命之恩的;本來這事不錯,兩家雖然一個從軍一個從商,但兩家的實力可以說是旗鼓相當,這樣就不存在太懸殊的門戶差別;另外,唐家雖然做的是正經買賣,但做生意哪能不遇到點事兒,遇到的事,總有通過正常途徑走不通的時候,這個時候,有軍權的人的庇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唐府也承認,自從二房唐奉九的父親唐度執意從商以來,雖然自己算得上長袖善舞左右逢源,但以他的本事,也不可能這麽快就達到現在這麽富貴的程度——畢竟是個世代出翰林的書香氏族,主要圖一個“清貴”,可以說,唐家能發展到現如今這樣的規模,寧家的保駕護航功不可沒。

當時的政權現狀就是各地軍閥割據、軍人當政,所以寧家當然樂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未來的親家發發通行證,争取點特許經營什麽的,而到了年底互送年禮,唐家也會送來一張銀票,數額之巨大,讓寧管帶都不大好意思接受,于是第二年就會更加賣力氣地替親家開山拓疆,擴大唐家的商業版圖。

但萬萬沒想到寧管帶這官兒越做越大,官階升得越來越高,直至十一年後,成為東北首屈一指的人物,這對于從江浙流放到寧古塔,一向明哲保身二百多年的唐家來說,是暗自心驚的,打心底裏其實并不喜歡有這樣的姻親,但這麽多年的利益糾葛,早已身不由己,唐奉九的父親唐度終于成為北方頭號巨賈,與寧家的牽絆也進一步加深,原本單純的知恩圖報的姻親也漸漸變成了不那麽單純和對等的關系。

奉九的親姐姐奉琳在這一輩裏行三,除了大房的大哥和自家的二哥,剩下最大的就是她了,奉琳長得豔麗非常,容貌跟俊美的父親很像,從小就出類拔萃,十歲當庭作的一首詠雪詩震驚了當時的縣太爺,對她是大加贊賞,于是名聲大噪;看起來也是舉止娴雅,曾常年榮登奉天名門望族最想娶的媳婦頭名。

雖然奉九與姐姐相比在心智上并不差,但奉九的性格不象大姐那樣表面端莊內裏強勢,再加上年紀尚小,所以名氣跟在奉天上流社會如雷貫耳的姐姐比就差遠了。

原本唐老爺也是愧疚的,畢竟是自家長女放了寧老帥的鴿子,這丫頭的膽子從小看就不小,長大後更是長到了水缸那麽大。

但因為是進入了一個新舊交替,甚至是千百年來的各種觀念碰撞的時代,所以各家悔婚約也是最常見的事情,甚至曾有一天,《奉天日報》上刊登的男方女方家達成共識,訂婚解除婚約的,甚至離婚聲明的,足足一版都沒登下。

其實寧铮和唐奉琳早已成年,按說但凡有點心思,寧家就該過府和他們商量成親事宜。

但寧铮十六歲被送去西洋讀書,等到二十一歲,已經從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畢業,又去游歷歐洲,也不着急回國;奉天雖在北邊,但卻是當時北方的中心,英法俄日的領事館都設于此,消息也靈通得很,有關寧公子的風言風語也是從來不缺,更是很多街頭巷尾固定的談資,由此看來,寧公子也是風流得很。

也是,俊俏的皮囊,令人垂涎的權勢,老帥唯一嫡子的身份,大帥府下一任當仁不讓的主人,再再都讓他光芒耀眼;而唐家二房大姑娘已經二十一了,到北平讀大學都讀到了大四,而男方家卻不提履約的事,按唐老爺的揣測,只怕他們家也是覺得這門親事可有可無,畢竟,以寧家現在的聲勢,找什麽樣的女子會找不到。

雖說自家女孩子也都念了新式學堂,都沒有裹腳自不必提,因為畢竟是在關外,大姑娘的地位很高,女子少,裹腳是不可能裹腳的;但總覺得跟他們西洋留學回來的沒那麽多可說的,留洋的人說話普遍半土半洋,裝腔作勢自覺高人一等的真不少,要是擱在現代,那就是沒有共同語言,不同頻,三觀不合。

雖說這婚事不成會讓兩家多少有些難堪,但對于唐府而言,當初訂下婚約的,畢竟唐老爺子。

Advertisement

而唐老爺子七年前就已經過世了——得虧不在了,要不然西風東進,終于吹拂到了北邊的奉天,看到現在這個時代,剪辮子的剪辮子,男男女女公然摟在一起跳交際舞,信基督的信基督,知識分子們也是“言必稱希臘”,氣也要氣死的。

沒想到寧铮在南方盤桓回來兩個月後,終于來拜見“岳父母”了,說話間非常恭敬客氣,但也有點奇怪,除了認認門和請安和帶了很多禮物外,根本不提成婚一事。唐老爺唐度雖覺得有點納悶,但照樣很拿得住,品出些意味,覺得成也可不成也行。

唐家幾個淘氣的女孩子偷偷去相看了未來姐夫,回來都交口稱贊,撇開寧铮的身份地位不提,本人還這麽年輕英俊,不禁都豔羨着奉琳大姐的好福氣:何況這還是未來的東北王,身份地位之高真是不可想象。當然她們唐家大姐自己也很出色,這麽看來,往後必然是一對佳偶。

沒過兩天,還在燕京大學讀書的長女居然在非年非節的時間回來了,這未免太巧了,果然,奉琳痛哭流涕地跟自己說要退婚,他臉色鐵青,斷然拒絕,這事兒也是能談的麽?退婚不是不可以,但得是寧家吐口才行吧。

沒想到,一向硬氣的大姐留下了情真意切的書信一封,接着就端着一副至少平日裏看着是高雅端莊的模樣,施施然地跑了。

自己跑了也就算了,要命的是後來才聽說,還搭上一個上了北洋政府赤匪通緝名單的逃犯:全中國的軍閥對赤匪的意見是難得的有志一同,那就是殺。唐度在跟自家大兒子再三确認,奉琳的确是搭着一個赤匪私奔後,差點垮了。

唐府大家長沒臉,也沒膽兒見寧家老帥——如果老帥追究下來,一個“私通赤匪”的罪名,往大了說,就可以讓唐府吃不了兜着走。

奉琳跑得沒影沒蹤,唐度遍尋不到,這才開始懷疑她已不在國內,甚至懷疑是某些很有能力的人在裏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否則以她和那個赤匪的能力,在唐府布下的天羅地網之下,根本跑不了多遠。

他一輩子走南闖北做生意,也算見過大世面的,當初稀裏糊塗地就被自己爹跟這個綠林響馬、大胡子做了親。雖然生意越做越大,但随着年歲漸長,他現在的雄心壯志也慢慢地沒那麽大了,只想着家風不堕,家宅平安,也就夠了,對列祖列宗也能交待,就怕攤上什麽不體面的事兒,結果還是怕啥來啥。

逃婚也就罷了,還是因為私奔;私奔也就罷了,居然還是跟個赤匪……原本還覺得借此退親也不錯的唐老爺子,現下就差背個荊條兒去大帥府負荊請罪了。

只可惜他無論是搖電話,還是寫了親筆信要求與老帥解釋處理這件醜聞,都沒有得到回音。

待等了很多天,終于等來了寧老帥的親筆信邀他過府一敘時,他只能打點精神,心裏打鼓地從側門進了寧府——能不打鼓麽,老帥是個恩怨分明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成為他的恩人,那好處真是多得講都講不完;但如果不幸跟他結了怨……老帥殺人難道是什麽稀奇事兒。

唐度不禁在肚皮裏又把一向膽大妄為的大女兒罵了個半死。

待見到了正等着他的寧老帥,更是汗出如漿暗暗叫苦:寧老帥當初能威震伏虎山靠的是什麽?除了過硬的腦子,還不就是個狠勁兒。這次長女讓人家丢了這麽大的臉,唐度有點擔心寧老帥能掏出槍來立時把他斃了。

沒想到老帥的臉色看起來倒是出乎意料的慈愛——雖說整個奉天城的人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帥”,但實際上他的年齡剛到五十歲,只是蓄了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式樣的濃胡子,顯得上了歲數罷了;再加上先天不足個子矮小,為了增加威嚴,面部表情更是時時刻刻要顯得老成持重,所以不知道的總以為他奔花甲之年了。

“帥爺,我給您賠不是,我給您道歉……”,唐度自打奉琳逃婚,已經求見了老帥不知多少回了,總是見不得面,所以這也是他第一次有機會登門當面道歉。

老帥微笑着,等着唐度給自己好好地彎腰鞠了幾個躬,這才慢悠悠地過來扶起他,“哎喲親家咋這麽見外呢?沒關系,‘買賣不成……’”,說到半道,到底覺得“買賣不成仁義在”這句話不大适合當下使用,這才硬咽了回去,“咱們都是實在親戚,都明白。誰不是打年輕時候過來的?”

實在親戚?這是從何說起?八杆子都打不着一下,唐寧兩家屬實沒有任何血親。

唐度哪裏不知道老帥的矯情和不學無術,東北商界混得風起雲湧的人物,到了有槍有炮的地方軍閥這裏,也只能幹卡巴着眼兒,看起來有點兒可憐。

老帥把他讓坐下,這才重重地嘆了口氣:“奉琳這丫頭,白瞎我這麽疼她了。”老帥所謂的疼,其實也不過是六七年前見過一面而已,老帥為了擴大地盤,兢兢業業地到處殺人放火,自家孩子都沒時間見,以至于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姑娘,和從小就對他這個爹看不順眼時時杠上的嫡子,再有就是下一輩裏優秀的長孫鴻司,其他那些個姑娘兒子孫子的,見了他就瑟瑟發抖,哪還有什麽功夫見別人家的孩子?這純屬誇張。

對于唐度來說,現在也甭提當初是怎麽定的親,就想想現下怎麽能體面地退親,争取對兩邊的傷害減少到最小。

換言之,那就是老帥說啥是啥。

“可不是,這個混帳玩意兒,我已經撒開人馬去找她了,等找回來,我非……”

還沒撂完狠話表完決心,老帥灑脫地一揮手,“我聽說她有意中人了,雖說是個赤匪。你們為人父母的居然也不知道,真是有點不像話。”

奉九的爹一聽,又要站起來做個自我譴責,老帥伸手止住了他:“不過沒關系,你們唐府,不就是姑娘多嘛,個頂個又貌美又聰慧。畢竟,我對唐府的‘家教’還是有信心的,不能因為一個姑娘有失體統就把其他姑娘也摟進去。這奉琳要不是去北平讀書,書讀得太多被赤匪給整懵了,也不至于幹出這糊塗事兒。”

唐度一聽,心裏又喜又憂,覺得兩家定親的事兒,看來是不能随着自家大女兒逃婚而煙消雲散,難道老帥是想……的确,唐家有個讓其他世家豪族都羨慕的優點:就是嫡女衆多,且以貌美慧善并重而著稱,至少表面上如此。

原本打算借着這件事而與寧家脫離幹系、解綁的主意只怕也落空了。

行吧,“縣官不如現管”,一向心大的唐度只能在暗地裏寬慰自己,強打着精神,“不知老帥的意思是……”

老帥笑眯眯地說:“你回去就把你們唐府不管幾房的嫡姑娘,一人挑幾張照片送過來,讓我兒再好好挑挑,挑一個他自己喜歡的。”

唐度心裏也納悶:這寧家嫡子相貌好家世好,又有美國名校文憑,正是炙手可熱的東床佳婿,加之生性風流,全國大把世家豪族的閨秀等着要嫁,難道還能缺了媳婦兒不成,怎麽就非得在自家這棵歪脖樹上吊死呢?

老帥的眼睛裏隐怒、狡黠又頗有些無奈的光一閃而過:“不過年齡嘛,不能小于十四歲,再小的話,跟我兒差的就太大了,夫妻倆年齡可別差那麽多,以後說個話兒都不容易……每個人的照片多送來點兒。”

唐度居然還能分心想,這就是老帥自己的元配去世後不再續弦的原因?畢竟男人和姨太太的關系是算不上“夫妻”。

這裏得說明一下,奉九雖說叫“九”,但并不是家裏的老九,而是整個唐家這一支大排行的老六;至于當初為什麽會起個九字,據唐度回憶,大概是因為奉九生下來時身體并不好,所以奉九娘就想着要讓孩子長長久久,但名字裏不能這麽直白,所以取了諧音;而“九”又是極陽的數字,卻又不過分圓滿,所以,這是個極好的名字了。

唐老爺沒想到氣氛還不算太僵,他除了擦擦滿腦瓜子汗外,只能唯唯諾諾,原本令人稱贊的絕佳口才和滿腹經綸,在沙場歸來殺氣滿滿的職業軍人面前全都發揮不出來了,正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兩人說話說到半道時,門一響,一個儀表堂堂的年輕人走了進來,居然是寧铮,而且毫不避諱地坐下來,認真地聽兩位父輩說話,而老帥也毫無趕他走的意思。

也不知道是寧老帥覺得這種婚姻大事還需要身為當事人之一的兒子參與還是怎麽的,反正整個過程寧铮除了在他進門時沖他拱手問安,一直都沒再插話;等到兩人最後商議唐家送其他閨女的照片讓寧铮挑選後,寧铮還客客氣氣把唐老爺子送了出來。

唐度是個公認的正派人,唐家也是奉天名門望族中的清流,知根知底,加上北方人生活習性相近,這也是老帥堅持要讓寧府的下一任女主人必須出自唐氏家族的原因。

當前院的消息傳到後院後,寧府老太太一貫佛性,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倒是府裏的各位姨太太覺得尴尬——畢竟被人家逃了婚居然對女方家既往不咎還要堅持做親,在全中國的軍閥裏混得慘到這個地步的,只怕也只老寧家此一家了。

有什麽辦法?老帥堅持,老帥的話,就是天。

唐度昏昏沉沉地被打發了,回了家靜下心來細細想了想,随後召開了一個家族會議,把各房親兄弟和堂兄弟及太太們都請了來,鬧鬧哄哄足有一二十口之多,共商應對之策。

就像每個人對待同一樣事情的看法都不相同一樣,各家對這件事的看法也都不一樣,有高興的有不高興的還有無所謂的;不過對于這件事情,大家的看法倒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須嚴格按照老帥的想法做,畢竟寧老帥的精明是舉國皆知,想糊弄他是糊弄不過去的。

最後,各房通過嚴格篩選,共推出六位符合條件的姑娘出來,家長們遵循事先商定的也都沒有告訴她們,女孩子的母親們仔細挑出姑娘們穿着春夏秋冬四季中西式服裝的照片六七張不等,等彙總到奉九爹這裏後,加在一起足足有好幾十張。

奉九的繼母盧氏悄悄走了進來,“你真的不把奉九的照片放進去麽?”

奉九爹嘆口氣:“你覺得她能喜歡嫁進寧家麽?這孩子,性子其實挺古怪的,前天還跟我說大姐逃婚逃得好呢,等我忙完這陣,真得好好教育教育她。”忽然想起了奉琳:“跟她那個不着調的大姐一個德性。”

盧氏暗笑:“我不知道你怎麽想的,反正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我可還希望咱奉靈能被選中呢。”

奉九爹暗暗搖頭:“這寧少帥的丈母娘是這麽好做的?你心氣兒倒高。”

盧氏不樂意了:“怎麽着我生養的女兒就比不上前面的大姐是吧?我們奉靈怎麽了?好歹我們奉靈除了上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可守着本分呢,知道未出閣的姑娘,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

奉琳與赤匪私奔的事情在唐家的家長們這裏自然不是秘密,唐度也是半晌說不出話來,盧氏看了看他,伸手摩挲他的後背:“好了好了,這事不也算皆大歡喜?奉琳不喜歡嫁寧家老三那就不嫁,偷偷跟你說,奉靈她們這幫小丫頭,上次那寧家老三來家裏時,奉靈也偷偷去跟着看了,回來說他個子高又英俊,二房三房的丫頭們都挺中意呢。”

沒出息沒見識!唐度這時忽然覺得自己家的兩個大的女兒真是有志氣,一個個的都沒被那個出名的花花公子的好皮相給蠱惑了,不愧是她們那個眼高于頂有潔癖的娘生的孩子。

盧氏忽然又有點擔心起來:“你不把奉九的相片放進去,那老帥能發現不了麽?”

唐度仔細想了想:“應該不會,他只是想跟咱們家聯姻,這麽多姑娘,如果還是選不出一個他家少爺看得上的來,那我們家也算盡力了;奉琳雖然是跟人跑了,但如果看得上寧老三,她能跑麽?所以我覺得寧家肯定不想再要一個不情不願的兒媳,我不把奉九的照片放進去,都是體面人,也就明白這是啥意思了,哪還能再問起奉九來?再說我們家姑娘這麽多,我有時候都搞糊塗了,奉九又不是特別出挑,哪能記得這麽清楚?”

……盧氏暗暗撇嘴,這時候倒是謙虛上了,這唐家奉九要是還不出挑,偌大的奉天城可還有稱得上出挑的姑娘麽?

但嘴上可不會這麽說,她一臉景仰地看着丈夫:“老爺,我覺得你特別聰明,說的特別在理兒,肯定是這麽回事。”對于盧氏崇拜的目光,唐度一向是受用的,他微笑着點點頭。

其實他的推測應該不錯,畢竟正常人都會這麽想……但如果他面對的不是個正常人呢?

……

奉九爹對着唐大風,一臉不敢置信:“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老爺,我去的時候,是老帥親自見了我。他看了我帶去的咱府姑娘的照片後,又挨個看了照片後面的題字,臉一沉,‘就這些麽?’我就按您的吩咐說‘是,就這些。’然後,然後老帥的臉,跟放門簾子似的呱嗒就撂下來了,哎呀媽呀把我給吓的啊,真是砍腦袋跟劈瓜砍菜似的發起來的人,當時我連話都說不出來了。老帥看了我一眼,又笑了,說‘回去告訴你們老爺,是不是落下了什麽姑娘,那我可要不樂意了。’哎喲,他笑起來的樣兒,還不如不笑呢,更瘆人……”

奉九爹沒責備唐大風,老帥的威吓力他是領教過的,的确如他所說,人是笑了,眼睛裏可是一點笑意都沒有,看得出來,的确不是靠賣豆腐發家的……

奉九爹無力地坐在椅子上,“去,把太太請來。”

盧氏很快就過來了:“老爺……”

奉九爹擡頭看她一眼:“你那,有沒有奉九的照片?”

盧氏在路上已經聽唐大風說了事情經過,心裏早已是七上八下,不過現下還是老老實實回丈夫的話:“正經八百的照片,一張都沒有,六丫頭你還不知道,除了學校的學籍标準小照和畢業集體大照,她都沒照過照片!”

“她娘還活着時,她是很喜歡照相的……不過,都是十歲以前的照片了。”

盧氏不自在地攏了攏衣襟兒,“我想起來了,在我那,還真有兩張照片,都是我那個二妹妹前一陣子來給府裏姑娘們照相時,給她偷拍的。”

“偷拍?”奉九爹有點迷惑不解。

“可不偷拍怎麽的,奉靈和其他姑娘們都在高高興興地照相,就六丫頭,頭也不回地走了,可我二妹特別喜歡奉九的模樣兒,所以就找機會偷拍了兩張,就兩張,不大正式,我這就拿來您看看。”

現照自然是來不及,就算再不像樣的照片也只能頂着用了——這是态度問題,誰還有膽子拖拖拉拉違抗老帥的命令不成?

盧氏很快去而複返,手裏拿着一個淡黃色信封。

“路上被奉靈這丫頭撞上了,還非要看這信封裏裝着什麽,好容易把她糊弄走了。”

奉九爹點點頭,接過信封抽出照片,依次看了看,皺了皺眉,提起毛筆在兩張照片的背後寫上了奉九的名字和排行、生辰八字,扇了扇等墨跡晾幹,又把照片塞進牛皮大信封裏,跟其他的照片放在一起,化了火漆封好了口,蓋上私印,“也只能這樣了。唐大風,趕緊再給老帥送去。”

唐大風“哎”了一聲,接過信封急急地走了。

盧氏蹙着眉頭,盯着丈夫猛瞧:“老爺,我怎麽覺得這事兒……”

“嗯。只怕就是這麽回事兒。”

盧氏滿臉的沮喪遮都遮不住了,卻又是一頭霧水的樣兒:“怎麽就看上了呢?什麽時候的事兒啊?太奇怪了這也……”

奉九爹默然不語,鬧心的事情沒完沒了——如果推測為真,怎麽跟這個倔丫頭開口?

……

唐大風把照片送到就被打發走了,老帥對趙無敵說:“去把三少爺請來。”

寧铮很快出現在門口,好像知道父親要找他似的。

老帥看了他一眼,忽然眼一瞪:“去!照片我剛才給了老五了!她拿給你奶奶看去了,你也過去,好好挑挑,好好看看你的意中人在不在裏面!”

寧铮不以為意:“都說好的事兒,您也同意了,怎麽還生氣呢?”

老帥都不愛看他,生怕多看他一眼能把自己氣死,耷拉着眼皮,“什麽時候進講武堂啊?”

“自然是訂婚後。”

老帥全國著名的容長臉一虎,作痛心疾首狀:“訂婚是我們大人間的事,正好唐家大閨女那時候光寫了訂婚文書都還沒下過聘禮,這回把聘禮下一遍就算訂完了,這跟你進講武堂有什麽關系?”

“我自然是希望盡快結婚的。”

老帥冷笑一聲:“你當那個唐家六小姐沒脾氣的?唐家三小姐什麽脾氣我看她就是什麽脾氣!”

寧铮笑了:“您都知道了?那怎麽還讓奶奶和五太太幫着相看?”

老帥深吸口氣:“這樣的事情,自然不能讓後院的女人知道底細,又不是你親媽;你奶奶呢,我也不想讓她操心。哼!要不是看着這丫頭不比她姐姐差,年紀小好擺弄些也能讓你省點心,我能同意?!”

寧铮收了笑,靜靜地看着老帥:“您別逼我。”

老帥就算統領千軍萬馬鬼門關走過無數回,照樣也在三兒子這裏一敗塗地,就沒正正經經地贏過幾回——誰讓當初他對不起嫡妻了呢?

這次也不例外,他把眼睛一垂,抻抻袖口,裝作不在意的樣兒,“總之,這次,可不能再出現以前那樣兒的事兒了。”

“自然,這是我自己看中的,當然不一樣。”

老帥看着眼前俊挺英氣的兒子,心裏忽然不合時宜地湧起一股自豪,馬上又意識到剛訓斥完,自他娘的什麽豪。

這兒子的出生曾讓他欣喜若狂,畢竟,他是自己的第一個嫡子,但随着這孩子長大,他們之間的沖突也是越來越激烈了。

這孩子打小是個怪胎,十二三歲好好的如來觀世音大羅神仙不拜,偏偏對黃頭發藍眼睛的基督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專愛跟洋人結交,兩三年的功夫就學回來一嘴地道的英文,打網球、高爾夫、開摩托車開汽車都成了高手,學習能力之強讓那些美國牧師、各機構駐奉工作人員都啧啧稱奇。

到後來又非要出國留學,當什麽醫生,在他強力反對下,這才改學了機械,因為他聽說這個專業對于一個軍人也是有好處的,可以更了解武器的性能,後來又進了美國的軍校學習了兩年,也是優等生畢業,這個兒子真是優秀,也更讓人頭痛——太有主見,不受管教,哪像那兩個大的那麽聽話。

記得寧铮剛出生時,他曾拿着孩子的生辰八字,虔誠地爬上距奉天一百多裏外的千山找龍海寺的住持澄觀算命,年紀沒到四十的住持眼睛定定地看住他,只說了八個字:“前世冤家,今生父子。”

……呸!你跟你爹才冤家呢,要不,明明是牛津大學畢業的文學博士,不好好當你的大學教授,萬貫家財的富貴公子哥非學人出家?!

算自己找錯人了。

不過老帥又想起死去的發妻曾微笑着看着小小年紀的寧铮跟他梗脖子,說了句話,讓他至今無法忘懷:“有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有的孩子,是來讨債的……”一晃兒,她已經走了十年了,這個讨債鬼,則讨起來沒完沒了了……

老帥近侍王密論筆直地站在門外等候召喚,良久不見動靜,他偷偷抻長脖子,只見性格剛硬如鐵的老帥從軍裝的左上衣兜裏掏出一個黃銅的懷表,看起來半新不舊的,他彈開懷表蓋,望着懷表蓋裏面嵌着的圓形小照片,看了良久,又用手摩挲了幾下,才咕哝句:“你看你生的好兒子……你說這回他能高興了吧?”滿臉都是無法錯認的傷感與溫情。

寧铮正坐在榮壽堂祖母和五太太的對面,拿着五太太已經給寧老夫人過目,又殷殷遞給他的一沓子照片,漫不經心地翻看過了一遍,又都裝進信封,站起身,這是準備走了。

寧府最受寵的五姨太壽夫人從剛剛就一直不錯眼珠地瞧着,總想從寧三的臉上找出些蛛絲馬跡,可寧铮那表情絕對稱得上滴水不漏,眼見着照片見了底,于是壽夫人失望的神情是藏也藏不住。

寧老夫人是個脾性極好,對世事看得極通透的老太太。

寧铮從十六歲出國留學到現在歸家不過半年,想孫子想夠嗆的老太太是見着孫子就樂,別的都顧不上。看着照片裏這些唐家小姐,都不錯,只要孫子喜歡,選誰都一樣,她可不讨人嫌不跟着瞎摻和,人上了歲數,還是要認清這一點比較好。

“是非得找唐家的人了?”寧铮閑閑地問了一句。

“自然。”壽夫人斬釘截鐵,這也是老帥千叮咛萬囑咐千萬不能松口的原則。

寧铮懶洋洋地站起身:“照片太多了,這足足有六七位唐家小姐,都挑花眼了。”

他接着表示終身大事,不可不慎重,還是拿回去仔細相看相看的好,另外,再找一兩位知心好友幫着參謀參謀。

說得是合情合理。壽夫人自然首肯,并希望寧三早下決斷。

等他一出了門,壽夫人也客客氣氣跟寧老夫人道別:在老太太這,她是連兒媳婦兒的資格都稱不上的。等一回到自己的住處,就氣得把手絹扔到了炕桌上,又不禁樂了起來——小滑頭這是跟自己耍心眼兒呢。

明明是有興趣的,又怕被瞧出來,他呀,肯定是看上了哪一位了。

寧铮很快就拎着大信封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徑直進了書房,坐到書桌後的椅子上,把照片都抽出來,一下子攤開在書桌上,很快就找到了兩張照片。

這裏面除了這兩張照片,其他的照片都是相似的——都是在照相館裏照的,在攝影師刻意的引導下,免不了矯揉造作、呆板無趣。不過寧铮也只是匆匆掃了一眼罷了,沒興趣看。

他捧起第一張照片,奉九穿着淺色陰丹士林的布旗袍,正仰着頭,手裏攀着四月裏綻放的第一枝桃花。看起來應該是去年照的,臉龐比現在更顯得稚氣未脫,她全心全意地去扳着這朵花,卻沒想折斷,只是讓它彎下腰來讓她聞一聞。她的大眼睛微微彎起來,嘴角也是上翹着,饒是如此黑眼仁兒也顯得很大,讓眼睛的主人看起來就像個孩子,明亮又清澈,仿佛汪着一灣春水;而那種美好的弧度和形狀,就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畫家也難以描繪其一。

他不禁想起兩次遇到奉九時的情形,她那個機靈樣兒,倒是沒白白辜負上天給她的這副好皮囊。

另一張,她坐在一把玫瑰圈椅上,把頭靠在什麽人的肩上,手裏拿着一把深色缂絲團扇,嘴唇緊緊抿着,眼睛瞪得很大,鼻孔微翕成了圓溜溜的,似乎正對着照相的人怒目而視,好像是偷拍被她發現了,模樣甚是生動。

他看了良久,修長的手指按在桌邊的黃銅按鈴上,支長勝立刻進來了,寧铮吩咐他把海關次長三子林家公子景來找來,支長勝馬上到外間搖了電話找到了林景來。他現在正在東北勸業銀行實習。

林景來說來真不是做生意的料,正在銀行裏呆得百無聊賴不得解脫,忽聽得少帥找他,立馬心急火燎地就來了。林景來也是個神人,在旁人看來,頗懂得些“旁門左道”,比如洗相片,修汽車,組裝在中國還屬于奢侈品的收音機,自己鼓搗些小發明什麽的,倆人關在書房裏嘀嘀咕咕說了半天話,神神秘秘的。

沒幾天,支長勝就看到寧铮的書房裏多了兩張大照片,拿原木色的木頭框子框着,是同一位小姐,容貌極美,年紀不大,清雅秀麗充滿靈氣,但更難得的,是那生動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