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鳳縣·又玠
? “你就一點也不好奇,我和十四哥之間的談話?”承運問。
“好奇做什麽呢?只要你們都好好的就萬事大吉啦。”我笑着回道。
“我們,都好好的,嗯。”承運低頭重複道。
“似是感慨萬分啊。”我調笑的說道。
“只要有你和五福在身邊便足矣。”承運的眉宇間充滿欣慰與滿足,語氣雖是悵然,卻又似多了分灑脫。
“我也是一樣的。”我回道,彼此相視一笑。
“說說看,非要來江南的理由吧。”承運忽的問道。
“之前不問,現在倒是好奇啦?”我笑着說。
“皇阿瑪幾乎每年都有南下,你卻從未同行,莫不是有什麽牽挂在這江南好山好水?”承運繼續說道。
“牽挂…倒是沒有!就是找個由頭暫時避開那些我想逃避的事而已。”
“嗯…”這一聲語氣悠長,似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嗯什麽啊?!”我沒好氣的回道。
“前面便是鳳縣城了,我們就在此地休息兩日再走吧。”轉移話題的本事人人皆有,承運也是不差。
“休息便休息咯。”我無所謂的擺擺手。
找到留宿的客棧,一行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到城中的集市去逛逛,因為集市是最能體現一個地方風土人情的地方,一路走走停停,吃吃喝喝,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時分。
“唔啊啊,我的糖人兒,額娘!”五福手中的糖人掉到了地上,一張小臉頓時皺巴在一起,扁着嘴無辜的望着我。
Advertisement
“怎麽這麽不小心啊,算了,我們不吃了,走吧。”
“額娘…”五福卻怎麽也不肯動,看着掉在地上的糖人兒很是心疼。
“好啦好啦,我們再買一個就是了。”承運抱起五福,笑着說道,小家夥的臉一下子就有了光彩,臨走時還不忘沖地上已經摔碎的糖人兒道別,還說了句對不起把你摔碎了!弄的我們苦笑不得。
“我帶着他回去買就好,前面有家茶樓,你和蕊兒他們先去那坐會兒歇歇腳。”承運說。
“好。”我應聲。
這家茶樓看起來并不顯眼,裝潢也不算精致,不過上座率倒是挺高,蕊兒讓店小二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點了茶水,點心,這才發現大廳正中央的地方還有個小的戲臺子,只是此時并沒有人在表演。
“你們這兒平時還有戲唱?”我詢問道。
“夫人一看就是外地來的吧,我們這茶樓可是城中極為有名的地方,每日都會有演出,只是夫人今日來的有些晚,戲啊,已經表演完了,不過過會子還有位說書的老先生來。”小二為我們倒好茶,笑盈盈的下去了。
“什麽叫‘一看’就知道啊?是‘一聽’就知道才對。”蕊兒忍不住說道,不過也是實話,我們的口音一聽就是北方來的,和當地人确實有些不同。小二不過是随口油嘴一句,蕊兒那丫頭倒是有些較真兒了。
“那我們就多坐一會吧,阿普,你去門外候着額驸,他若來了,你帶着進來便是。”我吩咐道。
不多時候,确實有位說書老先生站在了戲臺上,旁邊還帶着個小姑娘。
“看樣子這是标配…”我感嘆道,一旁的蕊兒莫名其妙的看了看我。還不忘問一句,格格以前看過?我笑着回望她也沒回話。
這老先生講的是地方話,南方話不像北方話好辨識,對于我們來說聽起來很是費力,幾乎都是靠猜的,不過還好,聽到主角名字是漢朝時期時任洛陽令的董宣與湖陽公主時,便也知道這故事的大概,以前在現代的時候倒是有看過。
“格格知道講的什麽?”蕊兒一臉迷茫的問。
“嗯,知道個大概吧。”我回道。
“南方話可真難懂,還是格格給我說說吧。”蕊兒說。
“其實我也聽不大懂的,只是這主角的名字倒是聽懂了,如果猜的沒錯的話,大概是講東漢時期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與當時時任洛陽令的董宣之間的故事。”
“愛情故事?”蕊兒一臉期待。
“當然不是!”我被她這麽一問竟有些哭笑不得。
“那是什麽啊?”蕊兒繼續追問。
“湖陽公主的家仆殺了人,湖陽公主卻包庇了他,所以當時的洛陽令董宣就去攔了公主的馬車,當面将那仆人殺死了,湖陽公主為此十分生氣到弟弟光武帝那裏哭訴,光武帝便讓董宣給湖陽公主磕頭認錯,可這董宣卻是不願意的,任憑別人按住他的腦袋也都不磕頭認錯,最後連光武帝也拿他沒辦法,還因此得了個強項令的名頭。”
“這董宣可真夠厲害的,和皇家作對。”蕊兒說道。
“誰說不是呢,倒是難得的很。”我回道。
“虛..”正說着,隔壁的一位年輕人卻作勢讓我們禁聲,我微微點頭表示歉意,那年輕人又轉回頭去繼續聽書。
“額娘。”承運抱着五福來到我們身邊,五福拿着小糖人兒沖我揮手。
“好!好!”隔壁的年輕人突然的叫好聲,連同着周邊的鼓掌聲想起,五福被那年輕人吓到,竟哇的一聲哭起來。
“哦,五福不哭,不哭,看到沒有,那邊臺上有位老爺爺,他剛才講個了非常厲害的故事,這位叔叔聽的非常開心忍不住喊出聲來,小五福不怕哦,額娘也把剛才那故事講給你聽好嗎?”我很有耐心的對着五福說,他聽後也就漸漸不哭了。
“是什麽樣的故事呀?”五福問道。
“嗯…這個故事發生在東漢…”
“還是我來講吧!”隔壁的年輕人突然走到我們身旁說道,五福忍不住往我身邊靠了靠,我也有些疑惑的看了看那年輕人。
“夫人不是聽不懂我們的地方話麽?想來這故事也聽的不夠詳盡,不如就由我來為他講述吧,算是表達剛才讓他受到驚吓的歉意。”這話說的倒是有理,我也沒法反駁,點點頭,算是同意了。
“請!”承運招呼那年輕人坐下,之後我們和五福一同聽他講了董宣和湖陽公主的故事。
“董宣好厲害啊!”五福聽後不禁感嘆。
“為何厲害?”那年輕人問。
“他不怕公主,只為百姓辦事,是個好官!”五福一邊舔着糖人兒一邊說着。
“不過五福也不怕額娘,哈哈!”舔了幾口糖人兒之後又複說道。
“不怕額娘?”那年輕人顯然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這兩者之間有何關系?
“因為額娘也是…啊,蕊兒姑姑。”蕊兒及時奪走五福的糖人兒,讓他沒能把‘公主’二字說出口。
“童言無忌,公子不必在意。”我接着說道。
“這孩子說的倒是實話。”
“是啊,像董宣這樣不畏強權,敢于懲治豪族的精神,着實令人佩服,也是十分難得,大清若是有這樣的好官真是百姓之福,皇帝之幸。”我說。
“英雄所見略同,只可惜好官是有,貪官依舊逍遙。”年輕人說道。
“哦?看樣子公子對這官官之間卻是有所研究,不妨說來聽聽。”我問。
“不說也罷,從古至今皆是如此,山高皇帝遠,實難處處做到沒有漏洞。”
“也是,所謂鞭長莫及。”
“聽夫人口音是從京城來的?”年輕人問我。
“不錯。”
“那應該又是另一番景象。”年輕人似是感慨的說道。
“公子應是要考取功名的吧,到時可以去京城看看。”承運問,誰知他卻搖搖頭,臉上露出些許無奈的笑容。
“鬥大的字不識幾個,如何為官呢!我關注這些個,也只是庸人自擾而已。”年輕人說道。
“這…”承運也不知該如何接話了。
“為官不在乎何時,如是有心要做,那從此刻開始準備也是可以的,我記得皇上好像有個捐官的政策,允許家境不錯的,有些學識的人通過做官的考試或是口試證明自己的才幹,同時常做善事,救助需要幫助的人們,便可以得到為官的機會,看公子的衣着便知也是境況不錯的人家出來的,想來此事也不會太難。”此話一出,承運和那年輕人皆是驚訝之色。走出茶樓臨別前,那年輕人向我表達了感謝之意,并相約他日有緣希望再見。
“還沒請教,公子的姓名?”分開時才忽的想起未曾問過人家姓名。
“姓李,字又玠,單名一個衛字!”年輕人說道。
“李衛?!你是李衛?!”我驚訝的大叫,引來衆人不解的眼神。
“啊,是,是的。”李衛有些不知所措。
“啊,不是,嗯,沒什麽,就是有些驚訝,啊,對了,我叫立青,我夫君姓孫,單名一個承字。”我急忙平靜下來說道。
“如此…希望他日我們還能再見,告辭。”李衛言罷,轉身即走,走出數步,我忽的沖他喊道‘李衛,我們一定會再見的,一定會’。李衛回頭望了一眼,表情竟是有些說不上來的尴尬。
“這個李衛有什麽特別的嗎?你竟如此上心?還說一定會再見,如此肯定?”等李衛走遠了,承運頗有些醋意的問道。
“肯定确定以及非常肯定!”他這麽有名,将來又是雍正的得力助手,來京城是遲早的事,等等,此李衛是彼李衛嗎?叫李衛的人應該很多吧。這麽一想突然之間又對自己的肯定産生了一點點質疑。
“想什麽呢?”承運見我半響沒說話問道。
“沒什麽!”
“對了,還沒問你,你怎麽知道皇阿瑪出了政策可以捐官的,說的還如此詳細,我都不知道呢!”哎呀,以前從白晉的康熙帝傳上看到的話,想也沒想就說了,難不成這政策現在還沒頒布?不是吧,應該是承運沒注意到才對,他一個将軍子弟,肯定不關心百姓如何做官。
“聽白晉,白大人說的。”
“你不是最讨厭聽他講數學和物理嗎?每次在宮中見到他總是繞道而行,生怕他來找你探讨。”
“但我喜歡聽他講哲學和自然科學啊。”聽我這麽說,承運也沒什麽好反駁的,算是成功的把這話題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