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十五天

楊仁子來得快,他來樓上幫忙把唐惜的行李提下去,回頭見唐惜站着沒動,他解釋,“紹祖哥去公司了,我們到雙城給他打電話。”

“走吧。”唐惜走到門口,回頭往屋裏看,慢慢關上門。

車子直接開到雙城的孔家,趙訪梅已經讓人整理出房間,她是這樣解釋的,“太姥姥情況不好,又時時念叨你,你就暫住在家裏吧。”

幾天不見,孔文蓮竟然和趙訪梅一個鼻孔出氣,附和着說,“是啊,來回跑着也麻煩,就暫時住在這裏吧。”

這就是唐惜最擔心的事情,她可以費些力氣和時間,摧毀孔家的公司和財源,可這一家人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只是幾天時間,已經重歸于好。

她要做的,不僅是經濟上打壓,還要挑斷他們之間的聯系,讓他們再無法東山再起。

唐惜進到太姥姥的房間,才幾天沒見的老人,骨瘦如柴地躺在那裏,臉頰上沒半點肉,皮膚松松垮垮地貼在聳起的骨頭上,看得人心酸。

“太姥姥。”唐惜坐在床邊,輕聲叫老人家。

太姥姥的眼睛動了動,卻沒力氣睜開,她張着嘴巴困難地發出渾濁的聲音,“唐唐。”

“是我。”唐惜伸手握住老人遞過來的手,眼窩一酸流下眼淚來。孔家與程家兩家,唯一讓她不讨厭的就是太姥姥了,她從小沒有長輩,自然舍不得看她痛苦。

太姥姥的嘴唇蠕動卻沒發出聲音,眯成一條線的眼睛又合上,精神很差勁。

從房間出來,孔文蓮和趙訪梅俱是唉聲嘆氣的,“雖然年年都要這麽驚心動魄一次,可今年卻格外嚴重。”

“梁醫生來看過嗎?”唐惜問。

孔文蓮說,“老梁醫生和他兒子都來過,吃喝不盡,只能熬着。”

“我再去問問。”唐惜說着要出門。

趙訪梅說,“你去問了還不是一樣的結果。”

Advertisement

孔文蓮卻輕輕地拉了拉嫂子的手,話是對唐惜說,“你去問問也好,省得梁醫生是因為太熟,有些話不方便說。”

等唐惜走出房間門,身影消失在門外,趙訪梅才問孔文蓮,“你什麽意思?”

孔文蓮臉上閃過精明的光,她哼了一聲,“自從這個唐惜進家門,家裏怪事一樁接着一樁,新新時代被盜、孔氏大廈發生命案,這些事情還未平息,昨天又有二三十個員工集體跳槽。”

趙訪梅吃驚地瞪大眼睛,“難怪你讓紹祖帶她回望市,只是唐惜她一個年輕姑娘,哪有那麽大的本事。”

“爸爸和哥哥也是這樣說,他們男人粗心大意,瞧不起女人的手段。我們是女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有預感和唐惜有些關系,要不怎麽這麽巧,她回來,我們就處處碰壁。”孔文蓮篤定地說,“要到年底了,公司家裏事情都多,我們不能自亂陣腳,是人是鬼,過了年就分辨出來了。”

“好。”趙訪梅是個沒有主心骨的人,聽孔文蓮說得嚴重,她滿滿地點頭應承下來。

姑嫂兩個,竟然難得的統一成戰線。

唐惜去醫院找梁笛聲,實習生說梁醫生今天休假,唐惜又問,“你能把梁醫生家的地址給我嗎?”梁笛聲把手機關機了,唐惜找不到他。

實習生給了地址,唐惜打車去梁家。

梁家還是以前的獨家小院,只是把以前的木板門換成了鐵門,兩層的有些年代的樓房,老舊的樣式。院子裏有棵粗壯的臘梅樹,開着五瓣的嫩黃色臘梅花,站在門口已經能聞到撲鼻的香氣。

梁笛聲來開門,并不意外,“你回來了。”

“這次又在你的預料內?”唐惜笑着問,她探頭往屋裏看了看,“我有事找你,我們去外面聊吧。”

“家裏只有我和我爸,沒關系。”梁笛聲把鐵門完全打開,讓唐惜進來,“我爸問起你好幾次。”

“梁伯伯記得我?”

“記得很真切。”梁笛聲壓低聲音說,“問你長高沒有,我說沒有,他很失望呢。”

唐惜伸手掐他的手臂,“我明明長高了五厘米。”

倆人說說笑笑進屋裏,梁家和多年前沒什麽大的變化,有些年代變得不那麽白淨的牆壁,一個老式的挂鐘在滴滴答答地走動,面朝南的牆壁上粘貼着幾張獎狀。房子雖老舊,卻幹幹淨淨的,與梁笛聲給人的感覺一樣。

在梁家屋子的正中央放着個煤爐,上面放着平底鍋,裏面帶着陣陣香氣。唐惜進門就問,“裏面炒了什麽?”

“花生和黃豆。”梁笛聲把蓋子打開,“時間差不多,可以吃了。”

一人一張凳子圍着爐竈坐着,把燙手的花生拿在手裏剝皮取出來,放在口中還是燙得舌頭發疼,暖洋洋的感覺卻分外舒暢。離開雙城,唐惜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煤爐,更沒像這樣圍着爐竈吃炒花生。

“你慢慢吃,沒人和你搶。”梁笛聲笑着,寵溺地說。

唐惜吃了不少炒花生,又惦記着炒豆,卻被梁笛聲攔住,“天氣幹燥,喝些菊花茶降降火。”

吃了幹又香的炒花生,再喝上一杯讓人舒服的甜香熱茶,感覺惬意。唐惜捧着水杯小口喝,說明來意,“太姥姥病重,你知道嗎?”

“知道,我和我爸去看過。”梁笛聲把花生剝了皮又放在手心裏搓着,把去了米分色內皮的白嫩花生遞給唐惜。

唐惜接過來,放在手心一枚枚地吃,“不能好起來?”

“你很擔心?”梁笛聲低着頭,仔細地剝皮,他做這樣的小事時,表情認真得像是在手術臺上縫傷口一樣小心翼翼。

“嗯。”很奇怪,唐惜面對程紹祖時會忍不住說謊話,對着梁笛聲時又忍不住說實話,“太姥姥對我蠻好,她提了好幾次我媽媽……”

“她年事已高,死亡是必須要走的結局。她提你媽媽,是替她的子孫贖罪,想要軟化你的報複心。”梁笛聲擡頭,眼神變得銳利,“看來已經有效果,你猶豫了。”

“我沒有。”唐惜堅決搖頭,“好不容易讨得她的歡心,還沒發揮作用,她去世有些虧得慌。”

“只有這樣?”梁笛聲不肯放過她,步步緊逼。

唐惜點頭,眼睛裏卻有些遲疑,心頭閃過猶豫。是梁笛聲的态度太過尖銳,唐惜這樣對自己解釋。

“小梁醫生在家呢。”從門外走進來一中年婦女,手臂上挂着兩件厚重的棉衣,“喲家裏有客人啊,你爸送過去的衣服我給洗好了,送回來。”

“謝謝李嬸。”梁笛聲拍了拍手,等手幹淨才站起來把衣服接過來。

李嬸笑呵呵活氣地說,“還好洗衣服前把兜裏掏幹淨,裏面有幾顆糖融化黏在布上。你爸還是總在口袋裏放糖,不記得拿出來。”

梁笛聲溫和地笑着,“他習慣了,給您添麻煩了。”

“不麻煩。”李嬸好奇地又探頭往屋裏看了幾眼,帶着濃濃的八卦心離開。

唐惜等梁笛聲把衣服放進房間,從裏面出來,她問,“你爸也喜歡吃糖?”

“不喜歡。”梁笛聲拉開凳子坐下,見唐惜有意說其他的話題,他就順着往下說,“他不吃糖卻總是在口袋裏放着糖塊,可能是為了防備餓着時候頂用,已經幾十年的習慣了。”

“哦。”唐惜想起什麽,不由得笑着說,“我媽喜歡吃糖,尤其是圓圓硬硬的水果糖。”

兩個人正說着話,有個五十歲出頭的中老年人扶着樓梯從樓上下來,他身高在一米七八左右,年輕時候應該更高一些。他穿着深色的棉靴和淺灰色的羊毛衫,裏面是件深色格子襯衣,面容慈祥溫和,梁笛聲長得很像他。

“梁伯伯好。”唐惜從凳子上站起來,乖巧地叫人。

梁中駿擡着腿要邁下樓梯,還有三四個臺階,他的手用力地抓着金屬欄杆,眼睛不可置信地瞪大。

“爸,這是唐惜。”梁笛聲看父親只是愣愣地看着唐惜,連樓梯都忘記下,他走過去攙扶住梁中駿。

驚訝、驚喜還有類似苦楚的表情,在梁中駿的臉上輪番展現,最後歸為慈祥的笑。

他腰背有些佝偻,盡量挺直,說話聲音中氣十足,“唐惜。”

念了一遍她的名字,情緒有些激動,想要說話又不知該怎麽說,一個勁地讓唐惜去沙發上坐着。

唐惜被老人家的熱情,弄得有些手足無措,“這裏暖和,在這裏坐着就好。”

“笛聲,去拿把椅子過來。”梁中駿吩咐兒子,他坐在梁笛聲坐過的位置,和唐惜面對面坐着。

唐惜覺得梁中駿一直在看她,她摸着鼻子解釋,“您是不是不記得我了?我就是以前總打劫梁笛聲那個壞孩子。”

“我知道。”梁中駿輕輕嘆口氣,和善地笑着說,“怎麽會不記得。”

唐惜不知他最後幾個字,是不是說的是她以前打劫人家兒子的事件太過深刻,她微微舉着手,表情生動地保證,“我現在不欺負別人了,尤其是梁笛聲,我打不過他了。”

“只管欺負,他回手你告訴我,我訓他。”梁中駿虎着臉說。

梁笛聲拿着凳子過來,恰好聽到,不滿地抱怨,“有您這麽當父親的嗎。”

因為梁中駿的加入,唐惜有些尴尬,畢竟這位長輩在場,她不能再毫無顧忌地和梁笛聲背後算計孔家,坐了幾分鐘就說,“不知道太姥姥醒來沒有,我回去看看她。”

梁中駿跟着站起來,往門口送,盡力地挽留,“不再坐會兒?”

“改天再來。”唐惜對梁笛聲擠眉弄眼,對這樣熱心的長輩,她實在受寵若驚,“外面天冷,梁伯伯您別出來了,梁笛聲送我就行。”

梁笛聲得到暗示,笑着阻止他爸,“您要出來好歹穿件外套,別感冒了。”

“把她送到家,路上不安全。”梁中駿看着唐惜欲言又止,末了囑咐兒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