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
西岐城內當真是熱鬧非凡,那武王姬發承父祖之漠烈,腹有雄才大略,又肯禮賢下士,經畫政務,無不公之于黎庶,原本是一隅之國,彈丸之地,竟教他治理得人人安居樂業,事事井井有條。
寸心行在街巷之中,被琳琅滿目的貨物吸引得目不轉睛。到西岐已經是第二天,本來同天化說了今日訪了那幾位名醫就走,無奈天化軍務繁忙,實在是脫不開身,于是寸心便說要獨自到城中逛逛。那黃天化心道西岐也算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因此不曾派員陪同,只囑咐寸心早去早回。
街角有個小鋪,從門外望去,裏面架子上擺了無數布匹,五光十色煞是好看,寸心想着,看師祖那意思,不日楊戬也會被派至此地輔佐武王,以楊戬的身手,必是要上陣殺敵的,到時盔甲披風一應裝裹,連內外中衣都是要預備的,因此寸心近日頗為留心衣料。
她慢慢走了進去,用手輕輕撚着每一匹布料。有的太軟,禁不起磨,有的又太粗糙,襯不起那樣細致的楊戬。寸心驀地想起下山前一晚,草廬中,楊戬半睜半閉的星眸,心頭“突”的一跳,不覺已經是面紅耳赤。
“小娘子,”布莊老板笑眯眯的迎上來,“你可是替相公選衣料啊?” 寸心吃了一吓,幾乎跳開,忙道:“啊!啊,我不,他不是......呃,有男子用的衣料麽?”
老板見怪不怪,圓圓的臉上似乎永遠堆着一成不變的笑容:“你剛才看的,都是本店上好的料子了。就像這匹寧綢,很多太太夫人們都喜歡給相公買的。”
“寧綢不禁染,和別的衣物洗在一起,不過幾次就看不出原色了。”寸心摸了摸那綢緞道。“一看小娘子就是識貨的人,尊夫可是要從軍?”老板的圓臉上放出紅光,映得皺紋都不甚清晰起來。
寸心臉一紅,胡亂應了一聲“是”。“那你來着了,”老板将手往裏間一讓,“本店剛到幾匹素羅,襯在铠甲下面,又舒服,又透氣,還不怕磨,只是還沒來得及搬過來上架。”他窺着寸心臉色道:“小娘子要是不嫌棄,随我去裏間看看?” 寸心點點頭,跟老板一前一後進了後堂。
楊戬獨自立在寒潭邊上,雙眉緊鎖,剛毅的面容籠罩在稀稀落落的月影下,幾乎看不清臉上的神色。他仿佛剛剛涉過水,袍腳微濕,青鍛靴面更是被洇得染了色一般。
林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修竹深一腳淺一腳的踏着竹葉行來,一眼看見楊戬,踉跄着幾步趕上前,氣喘籲籲道:“楊師兄,到處尋你不見,你卻在此處。快跟我走……”她扯住楊戬的衣袖轉身,卻發現身後的人紋風未動,不由得越發急躁了起來,“楊師兄,天化午後回山報說,姐姐在西岐中了毒,如今昏迷不醒,你還等什麽,快跟我去看她!”
楊戬拂開修竹的手,淡淡開口:“我已知道了。”
修竹愣住,她原以為楊戬會大驚失色,至少也該焦慮不安,沒想到他卻如此平靜。這蚌女一頓足道:“楊師兄,你既然早就知道,為何還在山上徘徊?姐姐如今命在不測,你若不快些趕去,只怕……”
楊戬側轉身,語氣冷得像是結了冰:“哪吒被魔家四将所困,天尊命我即刻下山去西岐助姜師叔一臂之力。”修竹忙道:“那正好,姐姐就在武成王府,我同你一起……”楊戬瞟她一眼,聲音裏忽然帶了一絲喑啞:“寸心不在武成王府,姜丞相已經遣人将她送回西海。”
“不在西岐?那……”修竹犯了躊躇,姐姐身中劇毒,姜尚不将她送回昆侖救治,卻為何送回了西海?她擡眼打量着楊戬,只見他面無表情,一臉波瀾不驚,心下越發疑惑,“楊師兄,你既已知道姐姐回了西海,那她身上的毒……”
“慈航師伯已經趕過去療治,不礙事的。” 楊戬深吸一口氣,似乎極為艱難的轉過身,走向竹林深處。修竹愣住了,面前的這個男子仿佛換了一個人似的,若不是情況緊急,她真想扳住楊戬的肩頭,看看是不是什麽人假扮了那個素來爽朗可親的楊師兄。
楊戬走出兩丈開外,只聽修竹尖利的聲音穿過層層竹林刺入耳膜:“楊戬!我姐姐平日怎樣待你來着?她現在生死未蔔,你竟然毫不動心,還要去助哪吒?” 還要罵時,只見楊戬猛地收住腳步,就在修竹以為他要轉身過來的時候,忽然一陣風起,楊戬已化金光而去。
這裏修竹悲憤交加,不管楊戬去不去西海,她都必須要現在趕過去。姐姐身邊沒人照顧總歸是不行的。她剛剛向前邁出一步,忽然頸後一痛,随即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楊戬收回手,看着倒地不起的修竹,面上盡自波瀾不興,心內卻如暴風驟雨般翻騰不休。
前日晚間,玉鼎真人将楊戬喚至內室,親手把一塊小小的帛卷交與他,上寫兩句詩道:“修成□□玄中妙,任爾縱橫在世間”。
盡管早就知道有此一日,楊戬的心頭仍是一震,趕忙跪倒,雙手将帛卷托于頭頂,鄭重收入懷內。玉鼎真人仿佛帶着無限感慨似的,凝望着楊戬道:“你此去助周伐商,自然是馬到功成,只小心鋒芒太過,仔細秀木必摧。”
楊戬心頭一動,想起哪吒修成蓮藕化身之日,太乙真人偶然洩露的言語,遂拱手問道:“師父,我聽師祖說,三教共議封神榜,原是天命所歸,難道我玉虛門下弟子不應勠力同心奮勇向前?”
那真人沉吟了半晌,終究還是長嘆一聲道:“癡兒!封神榜上有名者,三百六十衆也,能以肉身成聖者,鳳毛麟角。” 困惑了多時的問題終于有了答案,楊戬卻沒有一絲喜悅,連忙追問道:“那黃天化,韋護,雷震子,還有寸心......”
那真人垂下眼眸,一時神色晦澀難明:“各人皆有因緣命途,不是人力所能強求。本來......你母親瑤姬三百年前曾救我于水火,當初師祖命我收你為徒,我心內是不願意的。”
楊戬的眼皮一顫,他從未聽師父提過與母親是舊識,更不能明白,為什麽母親有恩于師父,師父反而不願收自己為徒。忽然有一個念頭在腦海中一劃而過:“師父,太乙師伯曾言道,哪吒生來犯有一千七百殺劫,要再世為人重塑法身方能洗去戾氣,那我......”
“有殺劫的不是你們。” 玉鼎真人徐徐開口,“我闡教開壇講法至今已近千年,凡修道之人,即使是三花聚頂,每隔千年,也須渡一渡天劫。”
電光火石間,楊戬忽然領悟,猛地擡起頭看向玉鼎真人:“你是說,我們這些徒弟,都是師父們渡劫的替身!”
玉鼎真人望着楊戬,艱難的颌首稱是。
楊戬的胸中似有無邊巨浪湧起,激蕩得連聲音都開始發顫:“所以,也就是說,師祖一開始就知道我父母有難,要你在那土地廟中等候我兄妹,為的就是讓你收我為徒,以我半神之體,學習常人無法修煉的九轉玄功,來幫闡教渡劫!”
楊戬的面孔白的沒有一絲血色,雪亮的眼神令玉鼎真人不敢直面他的雙眸。沉默移時,他已經平靜下來,冷冷說道:“又或者,連我父母大哥慘死,也都是師祖一手策劃......” 他一字一頓,玉鼎真人只覺得每一個字都仿佛重若千鈞,一錘一錘的砸在自己的心上。
不知過了多久,楊戬忽然肅然長跪,緩慢的,一絲不茍的,朝玉鼎真人拜了三拜。真人大驚,忙伸手去扶時,楊戬已經消失在虛空中。
昆侖之巅,玉虛宮。
楊戬匍匐于地,香花雲霧間,蓮臺上端坐一人,身着八卦紫绶仙衣,寶相莊嚴,頂上慶雲萬丈,正是元始天尊。
楊戬低頭盯着面前的紫玉地磚,只覺得這偌大的玉虛宮正殿,今日忽然冷得出奇。
“師祖,弟子今日奉了師命,即刻就要下山,如今有一事不明,特來請教。” 楊戬的話一出口,聲音就消散在空曠的宮殿裏。
“爾有何事不解,但講無妨。”
“弟子前日聽人提起封神臺,卻不知是個什麽所在?”
“......此事未到可傳之時,你且稍待,日後自然明白。”
“謝天尊!” 楊戬忽然厲聲喝道,這一聲,震得天尊寶座下的青鸾與九龍同時打了一個冷戰。
上位之人霍然開目,盯視了楊戬移時,又緩緩的合上了雙眸:“你已修成玄功,尚求何事?須知人心不足,禍不旋踵。”
楊戬一叩首:“我本無所求。只是天尊,僅憑一個磨去殺性的哪吒,不知夠不夠替整個闡教擋去殺劫。” 楊戬的聲音恬淡得像剛睡醒的孩子,仿佛剛才那個暴喝的人不是自己。
“......”
楊戬立起身,行至丹樨邊上的玄昙花叢,探手摘下一朵,那花瓣上猶自帶着露水,顫巍巍,嬌怯怯,忽然一簇青色火起,由根至梢,頃刻化為輕煙。
天尊也不答話,手指輕彈,座下蓮花池內忽然放出五色玄光,一霎那漫天花雨,濃香撲鼻。“楊戬,你以為,缺了你,本座就不能成事麽?”
“天尊自然法力無邊,只是您苦心經營百餘年,現在再去尋一個半神半人的孽障,毀他父母家人,斷他手足牽挂,将他唯一的守護置于女娲宮中,再傳以闡教數百年無一人練成的玄功,送下山去助周伐商,鏟滅異己,只怕已經太遲了吧?”楊戬微笑,吹落手中餘燼,靜靜地看着座上那人。
座中人鳳目微啓,眼內精光一閃即逝:“楊戬,你不想救你母親麽?”
母親竟然還活着!楊戬呼吸一滞,心中說不清是喜是憂。只聽座上那人悠悠開口道:“昆侖以南三十裏,有一座桃山,高萬仞,闊千尋,瑤姬仙子,就壓在山底的蓮臺之上。”
“這桃山乃天規所化,要想劈山救母,須得開天辟地之盤古神斧,而這神斧麽……”他眯着眼,微睨着階下傲立的楊戬。這人端的有冰雪之資,磐石之志,只可惜……
楊戬額角青筋突突直跳,雙唇緊抿成一條直線。思量片刻,他竟破顏一笑:“天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一多半都是截教傀儡,就此送入天庭,那昊天上帝真是好惬意,不費吹灰之力就得通天之力!”楊戬将“通天”二字咬得清爽,嗓音铮铮,竟有金石之聲。
上位那人雪白的濃眉輕皺,腮邊的肌肉微不可查的顫動了一下。座下蓮池內的碧波卒然化為血海,一池蓮花瞬間枯萎如死灰。
“天尊,”楊戬微笑,“舍一龍女,換楊戬百世戮力,所得不菲。”
死一樣的沉默。
翌日清晨,玉虛宮的白鶴童子盡出,傳天尊法旨,道“玉鼎真人門下弟子楊戬,持躬淑慎,道法卓異,賜號'清源妙道真君',即日下山去往西岐,襄助姜尚伐商”。